收藏 分享(赏)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5017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钻探技术要求: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3、抽水孔应采用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用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附近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严禁采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 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 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 25mm。5、取 1-3 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二、设备安装主要技术要求: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

2、沉降管长度宜为 2-3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绘制抽水孔结构图。2、采用包网过滤器。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入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 30%。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三、抽水试验:1、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 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降深宜从小到大,最小降深不宜小于 0.5m。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

3、大降深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2h。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观测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降深。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 30min 观测一次,2h 内变幅不大于 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5、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 30min 观测一次。6、动水位稳定标准:采用地面离心泵和潜水电泵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波动不应大于 3cm;采用空压机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波动值不应大于

4、10cm。7、在抽水稳定延续时间内出水量稳定标准: ,且出水量无5%10Q-平 均 出 水 量最 小最 大 持续增大或变小趋势。8、稳定延续时间不小于 4 小时。9、试验停止后,立即观测恢复水位,应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 各观测一次,以后每各30min 观测一次,直至结束。10、试验结束后应测量孔深,复测孔(管)高程,同时检查孔内沉淀情况。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工程 阶段钻孔抽水试验记录钻孔编号:

5、钻孔位置:坐标:XY孔口高程:现场负责:施工机组:施工单位:年 月 日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单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基本技术资料记录表孔 段孔口高程(m) 类型 水泵名称孔深(m) 过滤器空隙率(%)水泵型号孔径(mm) 孔眼直径(mm)吸水管直径(mm )类型 网型网号 吸水管深度(m)水位深度(m)填砾直径(mm)动力顶板深度(m)填砾厚度(mm)水位记底板深度(m)过滤器填砾高度(m) 流量记厚度(m) 过滤器长度(m)止水深度(m)顶端深度(m)含水层岩性测压管底端深度(m)设备记录: 校核: 年 月 日抽水孔安装记录表 孔 段名称 直径 长度 顶端深度(m ) 底端深度(

6、m) 备注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mm) ( m)套管连接管过滤器沉淀管记录: 校核: 年 月 日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抽水试验孔观测记录表孔 段 孔(管)口高程 (m) 静水位 (m)时间 孔内水位 测压管水位 出水量日 时 分 动水位(m) 降深(m) 动水位(m) 降深(m)堰水位或水表读数(cm 、m 3)出水量( m3/s)备注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记录: 校核: 年 月 日压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压水试验对钻孔的技术要求1、压水试验钻孔的孔径宜为 59mm150mm。2、压水试验钻孔宜采用金刚石或合金钻进,不应使用泥浆等护壁材料钻进。在碳酸

7、盐类地层钻进时,应选用合适的冲洗液。试验钻孔的套管必须止水。3、在同一地点布置两个以上钻孔(孔距 10m 以内)时,应先完成拟做压水试验的钻孔。二、试验方法与试段长度1、钻孔压水试验应随钻孔的加深自上而下地用单栓塞分段隔离进行。2、试验长度宜为 5m。含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岩溶洞隙等的孔段,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段长度。相邻试段应互相衔接,可少量重叠,但不能漏段。残留岩芯可计入试段长度。3、试验应按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P1-P2-P3-P2-P1) 。P1、P2 、P3 三级压力宜分别为 0.3MPa、0.6 MPa、和 1 MPa。三、试验设备1、止水栓塞:栓塞长度不小于 8 倍钻孔直

8、径;宜采用水压式或气压式栓塞。2、供水设备:试验用的水泵在 1MPa 压力下,流量能保持 100L/min。水泵出口应安装容积大于 5L 的稳定空气室。吸水龙头外应有 1 层-2 层孔径小于 2mm 的过滤网。吸水龙头至水池底部的距离不小于 0.3m。供水调节阀门应灵活可靠,不漏水,且不宜与钻进共用。3、量测设备:流量记应能在 1.5MPa 压力下正常工作,量测范围应与水泵的 出力相匹配,并能测定正向和反向流量。水位计的导线应经常检测。试验用的仪表应专门保管,不应与钻进共用,并定期进行检定。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4、试验开始时,应对各种设备、仪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9、及时处理。四、压水试验的步骤和要求1、清洗钻孔:(1)洗孔采用压水法,洗孔时钻具应下到孔底,流量应达到水泵的最大出力。(2)洗孔应至孔口回水清洁,肉眼观察无岩粉时方可结束。当孔口无回水时,洗孔时间不得少于 15min。2、试段隔离:(1)下栓塞前应对压水试验工作管进行检查,不得有破裂、弯曲、堵塞等现象。接头处应采取严格的止水措施。(2)采用气压式或水压式栓塞时,充气(水) 压力应比最大试段压力 P3 大0.2MPa0.3MPa,在试验过程中充气(水)压力应保持不变。(3)栓塞应安设在岩石较完整的部位,定位应准确。(4)当栓塞隔离无效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移动栓塞、更换栓塞或灌制混凝土塞位等措施。

10、移动栓塞时只能向上移,其范围不应超过上一次试验的塞位。3、水位观测:(1)下栓塞前应首先观测 1 次孔内水位,试段隔离后,再观测工作管内水位。(2)工作管内水位观测应每隔 5min 进行 1 次。当水位下降速度连续 2 次均小于 5cm/min 时,观测工作即可结束,用最后的观测结果确定压力计算零线。(3)在工作管内水位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承压水时,应观测承压水位。当承压水位高出管口时应进行压力和涌水量观测。4、流量的观测:(1)在向试段送水前,应打开排气阀,待排气阀连续出水后,再将其关闭。(2)流量观测前应调整调节阀,使试段压力达到预定值并保持稳定。(3)流量观测工作应每隔 1min2min 进

11、行 1 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5 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 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 1L/min 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4)将试段压力调整到新的预定值,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成该试段的试验。(5)在降压阶段,如出现水由岩体向孔内回流现象,应记录回流情况待回流停止,流量达到本条(3)的标准后方可结束本阶段试验。(6)在试验过程中,对附近受影响的露头、井、硐、孔泉、等应进行观测。(7)在压水试验结束前,应检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正确,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工程 阶段钻孔压水

12、试验记录钻孔编号:钻孔位置:坐标:XY孔口高程:现场负责:施工机组:施工单位:年 月 日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号孔 试段安装记录洗 孔 记 录 表开始时间 d/h/min 洗孔方法结束时间 d/h/min 取粉管长度(m)延续时间 h/min 残留岩芯(cm)洗孔结果记录: 日期:试 段 描 述岩性构造岩芯完整程度记录: 日期:试 验 安 装 记 录栓塞类别栓塞直径(mm)止水段长度(m)支撑管长度(m)栓 塞侧压计深度(m)直径(mm)根数总长(m)管口高出地面(m)工作管压力表高出地面(m)孔径(mm)孔深(m)试段长度(m)试 段残留岩心(m)止 水 效 果记录: 日期:湖

13、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水位观测记录表 钻孔示意图时 间时 分测点至水位深度(m)测点高出地面(m)地面至水位深度(m)备注(下塞前/ 后)记录: 日期:PQ 曲线图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记录: 日期: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构造物或调查对象名称: 高程: 孔号: 试段号: 段长:自 m 至 m 计 m 水柱压力: MPa 日期:观测: 记录: 校核:时间(min) 压力(MPa) 流量(L/min)压力 阶段 时 分 间隔试段长 (m) 压力表压力 压力损失 总压力 水表读数 流量 备 注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

14、孔压水试验成果表试 验 段深 度 (m) 高 程 (m)试 验 日期编 号起 止试 段 长度( m) 起 止PQ 曲线 类 型试 段 透水 率q(Lu)地 质情 况综 合说 明地 质 值 班 员 : 技 术 负 责 人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附:试验资料整理要求6.0.1 试验资料整理应包括校核原始记录,绘制 P-Q 曲线,确 P-Q 定曲线类型和计算试段透水率等。6.0.2 绘制 P-Q 曲线时,应采用统一比例尺,即纵坐标(P 铀)1mm 代表0.01MPa,横坐标(Q 轴)1mm 代表 1L/min。曲线图上各点应标明序号,并依次用直线相连,升压阶段用实线,降压阶段用虚线。

15、6.0.3 试段的 P-Q 曲线类型应根据升压阶段 P-Q 曲线的形状以及降压阶段 P-Q 曲线与升压阶段 P-Q 曲线之间的关系确定。曲线类型划分及曲线特点见表6.0.3。6.0.4 当 P-Q 曲线中第 4 点与第 2 点、第 5 点与第 1 点的流量值绝对差不大于 1L /min 或相对差不大于 5%时,可认为基本重合。6.0.5 试段透水率采用第三阶段的压力值(P3 )和流量值(Q3 )按式(6.0.4)计算:6.0.6 每个试段的试验成果,应采用试段透水率和曲线的类型代号(加括号)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表示,如 0.23(A) 、12(B) 、8.5(D )等。湖北省交

16、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适用条件及试验设备1、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渗透性比较大的壤土、粉土、砂土和砂卵砾石层,或不能进行压水试验的风化、破碎岩体、断层破碎带等透水性较强的岩体。2、钻孔常水头试验设备见表 3-1:表 3-1 钻孔注水试验设备一览表设备类型 名 称供水设备 水箱、水泵量测设备 水表、量筒、瞬时流量记、秒表、米尺等止水设备 栓塞、套管水位记 电测水位计二、现场试验1、钻孔要求:注水试验试段不应使用泥浆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不应大于10cm。应防止试段岩土层被扰动。2、地下水位观测:在进行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间隔为5min,

17、当连续 2 次观测数据变幅小于 10cm 时,水位观测即可结束,用最后一次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计算值。3、试段止水:试段止水可采用栓塞或套管脚黏土等止水方法,应保证止水可靠。对孔壁稳定性差的试段宜采用花管护壁。同一试段不宜跨越透水性相差悬殊的两种岩土层。对于均一岩土层,试段长度不宜大于 5m。4、试段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或至孔口)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量测注入流量。5、量测规定:(1)开始每隔 5min 量测一次,连续量测 5 次;以后每隔 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 6 次。 (2)当连续 2 次量测的注入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流量的

18、 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6、当试段漏水量大于供水能力时,应记录最大供水量。三、试验资料整理1、应在现场绘制注入流量与时间(Q-t)关系曲线。2、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用式(1)计算试验土层渗透系数: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3-1)AHQK67.1式中:K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cm/s;Q注入流量,L/min;H试验水头,cm;等于试验水位与地下水位之差;A形状系数,cm,见附录。3、当试段位于地下水以上,且 50H/r200、Hl,时,可采用公式(3-2)计算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3-2)rllQK2g05.7式中:r钻孔内半径,cm;l

19、试段长度,cm;其余符号意义同式(3-1)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原始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验点编号: 试验土层名称: 地下水位(m): 试验深度(m ): 试验长度(m): 试验段直径(mm): 试段类型: 试验时间: 年 月 日 试验时间序号 日 时 分 持续时间 (min )试验水头(cm)注入水量(L)单位时间注入量(L/min) 备注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审查: 校核: 记录: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资料整理记录1、试段安装示意图2、Q-t 关系曲线3、试验土层的渗透系数(1)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AHQK67.(2)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20、rll2g05.4、试验土层的基本情况描述和需要说明的问题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审查: 校核: 记录: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一、适用条件及试验设备1、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粉土、黏性土层或渗透系数较小的岩层。2、钻孔降水头试验设备见表 4-1:表 4-1 钻孔注水试验设备一览表设备类型 名 称供水设备 水箱、水泵量测设备 水表、量筒、瞬时流量记、秒表、米尺等止水设备 栓塞、套管水位记 电测水位计二、现场试验1、钻孔要求:注水试验试段不应使用泥浆钻进。孔底沉淀物厚度不应大于10cm。应防止试段岩土层被扰动。2、地下水位观测:

21、在进行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间隔为5min,当连续 2 次观测数据变幅小于 10cm 时,水位观测即可结束,用最后一次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计算值。3、试段止水:试段止水可采用栓塞或套管脚黏土等止水方法,应保证止水可靠。对孔壁稳定性差的试段宜采用花管护壁。同一试段不宜跨越透水性相差悬殊的两种岩土层。对于均一岩土层,试段长度不宜大于 5m。4、试段止水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或至套管顶部作为初始水头值,停止供水。开始记录管内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5、管内水位观测规定:(1)开始间隔时间为 1min,连续观测 5 次;然后间隔为 10min,观测 3 次

22、;后期观测间隔时间应根据水位下降速度确定,可按 30min 间隔进行。(2)应在现场采用半对数坐标纸绘制水头比与时间ln(H t/H0)-t关系曲线。当水头比与时间关系不呈直线时,应进行检查并重新试验。(3)当试验水头下降到初始试验水头的 0.3 倍或连续观测点达到 10 个以上时,即可结束试验。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三、试验资料整理1、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应按式(4-1)计算:(4-12ln053.tHArK1)式中:K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cm/s;t1、t 2注水试验某一时刻的试验时间,min;H1、H 2在试验时间 t1、t 2 时的试验水头,cm;r套管内半径,cm;A

23、形状系数,cm,见附录。2、除按(4-1)方法外,还可根据 ln(Ht/H0)-t 关系曲线 ,求得的注水试验特征时间 T0,采用式(4-2 )计算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4-2)0253.ATrK式中:T0注水试验的特征时间,min;即 Ht/H0=0.37 时所对应的 t 值,可在ln(Ht/H0)-t 曲线上(见图 4-1)确定,H t 为注水时间为 t 时的水头值(cm) ,H 0 为注水试验的初始水头值(cm) ;其余符号意义同式(4-1)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图 4-1 ln(Ht/H0)-t 曲线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原始记录表工

24、程名称: 试验点编号: 试验土层名称: 地下水位(m): 试验深度(m ): 试验长度(m): 试验段直径(mm): 试段类型: 注水管内半径(cm ):初始试验水头 H0(mm): 试验时间: 年 月 日试验时间序号 日 时 分 持续时间 (min )管内水位距孔口(cm)试验水头 H(cm)水头比H t / H 0 备注审查: 校核: 记录: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资料整理记录1、试段安装示意图2、ln(H t/H0)-t 关系曲线3、试验土层的渗透系数(1) 12ln053.tHArK(2) 0.Tr4、试验土层的基本情况描述和需要说明的问题审查: 校核: 记录: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第 页 共 页附录: 钻孔注水试验形状系数 A 取值规定钻孔注水试验的形状系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