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界线复习(一)有关地球的分界线1、赤道 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 4 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2、南北纬 30和南北纬60 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 30南纬 30:低纬度 北纬 30北纬 60和南纬 30南纬 60:中纬度 北纬 60北纬 90(北极)和南纬 60南纬 90(南极):高纬度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
2、零度经线 ,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以东的 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4、西经 20和东经 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 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 20W 经 0经线至 160E 属于东半球;从 20W 经 180经线至 160E 属于西半球。5、180 经线 地球上“ 今天”和“昨天” 的人为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 日界线” 。 180经线的西
3、侧是东十二区,是全球最早的一个时区,而 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是全球最 晚的一个时区,所以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 24 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注:日界线并不完全在 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 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绕过陆地所造成。地方时 0:00 经线 地球上“今天”和“ 昨天”的自然分界线, 0:00 经线以东进入新的一天,0:00 经线以西是旧的一天。地方时 0:00 经线向东至 180经线是新的一天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
4、围 =180经线的地方时156、回归线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 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二)、有关大洲、大洋及部分国家间的分界线1、各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5、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 8000 千米 10000 千米。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丹麦海峡 欧洲和北美洲
6、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2、四大洋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 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最窄处。太平洋与印度洋 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 146经线至南极大陆。太平洋与大
7、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 67经线为界。大西洋与北冰洋 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大西洋与印度洋 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 20线至南极大陆。3、世界上每个国家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即国界。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有以自然的山脉、河流、湖泊为界;也有以直线为界,在一定地段设立界碑、界墙、栅栏作为标志。如: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中国和俄罗斯的国界线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的国界线北纬 38线 朝鲜半岛上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 (
8、三)、中国地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9、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4气候界线(1)l 月 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2)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3)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200 毫米
10、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 400 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5河流
11、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6)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7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
12、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 月 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 积温 4500等值线)。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 3200等值钱。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 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8农业活动界线(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
13、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此分界线以东为农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线以西为牧区,放养牛、羊、马等牲畜。(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3)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吕梁山-横断山。此线东南部分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分布区,此线西北部分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分布区。(4)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界线:长城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
14、:祁连山脉。(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10、大海的分界线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长江口北岸为界。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11综合地理界线(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项目 秦岭 淮河以北 秦岭 淮河以南纬度位置 32
15、N34N 以北 32N34N 以南主要地形 以平原为主 以丘陵为主一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400mm800mm 之间, 雨季短,降水少, 集中于夏季。800mm 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河流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农业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6、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系 黄河水系(渭河) 长江水系(汉水)(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3)、长城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年降水量 400mm 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森林与草原分界线年积温 3500线 中国重要经纬度穿过的地方行政区及城市 主要地形区及山脉
17、 河流、矿产、交通线、农业区、工业区20N 琼/海口 滨海平原 粤海铁路、水稻、甘蔗区2326N台、粤/汕头、桂/南宁北、云中央山脉、台西平原、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西江、元江、澜沧江、怒江、个旧锡矿、京九线、京广线、南昆线、昆河线30N浙/杭州、皖/黄山南、赣/湖口(九江) 、北、鄂/武汉南、湘/岳阳北、渝、川/成都南、藏/拉萨北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富春江、长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拉萨河、大冶铁矿、自贡天然气、浙赣线、京九线、焦柳线、襄渝线、成昆线、川藏公路、商品粮(鄱阳湖、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40N辽/
18、大连北、冀/秦皇岛、津、京、晋/大同、内蒙/鄂尔多斯、甘/敦煌、新/喀什北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太行山、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黄河、塔里木河、迁安铁矿、大同煤矿、准格尔/东胜煤矿、玉门油田、包兰线、兰新线、津京唐工业区、南疆长绒棉基地50N 黑/爱珲(黑河) 、内蒙/满洲里北小兴安岭、嫩江上游沼泽地、大兴安岭、呼伦贝尔高原嫩江上游、嫩西线80E 新/和田、藏/狮泉河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伊犁河、塔里木河、新藏公路90E 新/乌鲁木齐东、藏/拉萨西准格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罗布泊、昆仑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纳木错西、雅鲁藏布江、兰新线、新藏
19、公路、羊八井地热资源100E内蒙、甘/酒泉东、青/西宁西、川、云/(丽江、大理)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区/虎跳峡、云贵高原/西双版纳青海湖、黄河、金沙江、澜沧江、兰新线、青藏铁路、川藏/滇藏公路、青藏牧区110E 内蒙/包头、陕西/西安 内蒙古高原/阴山、鄂尔 黄河、渭河、汉江、长江、沅江、东、鄂/十堰、湘/(张家界、怀化) 、桂/桂林、粤、琼/海口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中盆地、巫山、雪峰山、南岭、五指山东西江、白云鄂博稀土/铁、东胜煤矿、京包线、陇海线、襄渝线、湘黔线、焦柳线、南昆线120E内蒙/海拉尔、辽、鲁/青岛、苏/常州、浙/杭州、闽/福州东内
20、蒙古高原、辽西走廊、山东丘陵、江淮平原、浙闽丘陵淮河、长江、太湖、伊敏河/元宝山/霍林河煤矿、京哈线、京沪线、浙赣线、江淮平原商品粮基地、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商品棉基地130E 黑/佳木斯、吉/图门 小兴安岭、长白山 黑龙江、松花江、鹤岗/双鸭山 /鸡西煤矿、滨绥线中国经纬度分布空间格局重要地理界线其他地理界线1.我国第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2.我国第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我国内外流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接近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5.半干旱与半湿润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
21、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6.我国农牧区的分界线: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鄂尔多斯高原东侧祁连山青藏高原东侧7.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 3000 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秦岭-淮河地理界线(1 月 0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4500活动积温与其基本一致)分类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主要地形 低山、丘陵为主 平原、高原为主1 月均温 0以上 0以下无霜期 8 至 12 个月 3 至 8 个月活动积温 4500-8000以上 1
22、600-4500之间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年降水量 800 毫米以上 800 毫米以下气候干湿地带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为主径流量 大 小水位变化 小 大含沙量 小 大河流 冰期 无 有,向北渐长土壤 水稻土、红壤、黄壤 棕壤、黑土、盐碱土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 水田为主的耕地 旱地为主的耕地耕作制度 一年二熟至三熟 一年一至二熟,二年三熟粮食作物 冬小麦、水稻 小麦、玉米、大豆油料作物 油菜 花生、大豆糖料作物 甘蔗 甜菜其他经济作物 棉花、蚕桑、天然橡胶 棉花农业水果 热带、亚热带水果 温带水果主食 大米 面食传统交通工具 船舶 马、骡
23、拉大车农机与役畜 水牛、插秧机 黄牛、拖拉机传统住宅 砖瓦、竹木、坡顶 土坯、窑洞风俗习惯传统运动项目 游泳、赛龙舟 溜冰、滑雪南岭线(活动积温 6000、冬季等温线 10大体一致)分类 秦岭以南 秦岭以北温度带 南亚热带、热带 中亚热带河流流域 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植被 具有季雨林成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 红壤、黄壤 赤红壤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到三熟农作物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水稻、小麦、油菜长城线(大致与 1 月均温-10等温线一致)分类 长城以南 长城以北地貌 水蚀 风蚀活动积温 3400 3400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年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上 400 毫米以
24、下气候干湿状况 半干旱区 干旱区河流、流域 外流区 内流区土壤 黄土 荒漠土植被 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农 农业类型 种植业为主 畜牧业为主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 一年一熟业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谷子天山线(40N 43N 之间,是新疆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分类 天山以南(南疆) 天山以北在(北疆)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 准格尔盆地活动积温 3400 3400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降水极少 降水稍多,冬季多暴雪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气候 干湿地带 干旱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河流流域 内流区 内流区、外流区沙漠特征 面积大,流动沙丘 面积小,固定沙丘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组成复杂,哈萨克族耕作制度 一年二熟 一年一熟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农业经济作物 棉花 甜菜大兴安岭界线分类 大兴安林以西 大兴安林以东地貌 高原、第二阶梯 东北平原、第三阶梯季风现象 非季风区 季风区年降水 400 毫米 400 毫米气候 干湿地带 半干旱、干旱区 半湿润、湿润区河流流域 内流河、内流区 外流河、外流区植被 草原-半荒漠- 荒漠 森林-森林草原太阳能资源 丰富140 千卡/平方厘米 较少140 千卡/平方厘米农业结构 畜牧业为主 耕作业为主少数民族 蒙古族 满族、朝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