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 东 莱 州 金 泉 摇 臂 有 限 公 司 质 量 体 系 文 件QM/JQIII15G01A 工 艺 装 备 管 理 制 度版号:A/0分发控制号:受控状态:2004年 10月 22日发布 2004年 10月 22日实施 批准: 审核: 编制:王京云 1 总则1.1 目的:使工装从设计至使用,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保证生产需求,实现扩大品种,减少间断,均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1.2 范围:工装管理是从工装计划、制造、检验、标识、入库、使用、维修保养到报废、补充等全过程管理。2 工装分类2.1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及影响产品质量特性要求的重要程度,将工装分为 A、B 、C
2、 三类。2.2 A 类:锻模、克刺模、关键工序的机加工工装及检具。2.3 B 类:下料模、一般工序的机加工工装及检具。2.4 C 类:辅助夹具及辅助检具。3 工装定额3.1 工装定额以工装数量为计算单位,分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由生产设备科工装管理员根据历年工装储备、占用、消耗统计资料和相关因素制定,每年修订一次,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执行。3.2 锻模、冲模一用一备。3.3 A、B 类工装按消耗定额和工装制造周期进行储备。3.4 C 类工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维修和补充。4 工装计划4.1 自制工装计划是公司生产准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先工装后生产的原则编制工装、工艺设计计划及工装制造计划,确保工装
3、及时供应。4.2 自制工装计划编制依据4.2.1 新产品试制,凡属新产品工装设计制造由技术科按生产准备计划要求的时间提出工装明细和全套工艺文件。4.2.2 根据年生产计划和工装消耗量,分析确认重复上场和在产品增加需补充的工装。4.2.3 常用的标准工装按消耗定额确定的储备定额。4.2.4 常用标准工装以外的工装按技术提出的标准工装明细表和消耗量进行设计制造。4.2.5 生产车间提出的工装申请增补计划。4.3 自制工装计划4.3.1 技术科负责工装的设计和工装工艺的编制。4.3.2 生产设备科负责工装生产计划的编制。4.3.3 生产设备科依据有关情况进行计划能力综合平衡从投料到出产品每个阶段对品
4、种、数量、期限等指标进行全面安排,正式下达生产作业计划。4.3.4 生产过程中,因偶发事件急需补充的工装由生产设备科临时计划调度安排。4.4 外购工装计划4.4.1 家规定二进制类机电“产品样本”范围内的量具、刃具按“采购控制程序”管理。4.4.2 临时急需的刃具、工装由生产设备科纳入月计划。4.4.3 非标准刃具,由车间提出计划,由采购科订货采购。4.5 设计工装制造周期为 4 个月,现有工装制造周期为 3 个月。4.6 新产品试制合同有要求的,按合同调整工装计划。5 工装制造与标识5.1 六车间负责执行工装生产计划,组织工装零件制造和组装,完整保存工装图纸。5.2 六车间检查员按监视测量控
5、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全面检验工装,第 1 页填写、保存工装检测记录 、 模具周转卡 、 模具标识原始记录 。5.3 工装标识由六车间负责,在检验合格工装的明显位置上打钢印进行标识,钢印内容:产品型号、工装名称关键字。5.4 检验合格的工装由六车间填写入库单和检验合格单入库。5.5 新产品工装由试制车间、技术科、质检科、生产设备科共同验证,填写工装检测验证记录并签章。验证合格的工装按规定办理入库。5.6 工装制造过程中,工装设计员应深入现场及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按有关规定作好记录或修改工装图纸。6 工装出入成品库管理6.1 工装入库必须有检验合格单和入库单,领用工装退库必须有下线合格工
6、装验证单和用红笔填写的工装领料单,否则不得入库、退库。6.2 入库或退库时,交接双方在入库单上签章,凡规格、数量、质量与单不符或外观碰伤、生锈的工装不准入库。6.3 工装出库必须有领用单位领导和生产设备科共同签章的领料单,经库管员核查无误后方可出库,手续不完备不许出库。6.4 库管员必须熟悉所管工装货位、名称、用途,实行 A、B 、C 三级管理。6.5 库存工装按产品型号划区摆放,挂工装明细表 、 工装标识卡标识。6.6 建立健全工装台帐,经常清点、对帐检查,做到帐物相符,物卡相符。 6.7 库存工装按规定涂油防锈,确保在管工装及零件处于良好状态。7 工装领用7.1 领用单位持已签章的领料单领
7、用,经工装库管员核准,当面查清数量、规格和检查外观质量。7.2 工装上场、下场必须进行验证,由使用单位检查员认真填写工装检测验证记录和工装履历表,交车间工装管理员保管。7.3 在用工装操作人员应保持工装的完好,做好日常保养,清洁工作,经常检查运动部位及基准面的磨损情况,通过当班首件产品交检验证工装,发现问题及时报生产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处理,由维修工修复,对严重损坏的工装应组织因果分析,采取对策,并做好记录。7.4 车间领用工装由车间负责管理,车间设工装库,对暂时不用工装进行车间库存管理,车间工装库管理除执行 6.4、6.5、6.6、6.7 条规定外,出入库管理参照 6.1、6.2、6.3 条款执
8、行并制定出车间内部工装管理办法。7.5 锻模、冲模、克刺模全部由一车间领用,并负责管理。7.6 检查用胎由质检科统一领用管理。7.6 机加工车间、质检科对长期不用的工装、检胎按程序办理退库,纳入成品库管理。8 工装的维护检验8.1 工装的日维护由操作者负责。班前采用首件交检的形式对工装的精度进行验证,班后保养清洁。由质检员对首件进行检验,同时确定工装的尺寸精度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在工装日常验证记录表上用符号、 注明工装的验证状态, “”表示班次首件交检合格验证;“”表示班次首件交检不合格验证;“ ” 表示班次首件交检不合格,工装检测合格;“” 表示空班次。8.2 定期维护与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9、同步,对工装运动部位及基准面进行全面检查。8.3 关键工序工装的管理执行关键工序控制办法。8.4 工装的周期检验8.4.1 A 类工装由质检员每半年检验一次,B 类工装由质检员每一年检验一次, C 类工装采取第 2 页故障后检修的方式,由车间维修实施。8.4.2 车间领用的模具使用超过两班后,由车间工装管理员负责进行检修。9 工装的封存、报废、补充9.1 对多年不使用且无开发价值的淘汰产品用库存完好工装,由仓储科负责实行报废处理,并结合生产按修旧利废原则,改制或拆卸备件。9.2 对今年不使用、以后能否使用不明确的库存完好工装,由仓储科负责实行封存管理。9.3 再用工装报废,由所用车间填“工装报废补充申请表”经技术科、质检科、生产设备科共同认证后,经主管副总签批,方可报废。由生产设备科安排补充计划。9.4 报废的工装能翻新改制的要分类存放,建帐,不能改制的要集中存放,统一处理,不得流入生产现场。10 相关记录10.1 工装台帐10.2 工装检测验证记录(工装制造用工装检测记录表)10.3 模具周转卡10.4 模具标识原始记录10.5 关键工序工艺装备校验记录10.6 工艺装备履历表10.7 工装报废补充申请表10.8 工装日常验证记录表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