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低碳经济考试培训教程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883607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低碳经济考试培训教程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低碳经济考试培训教程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低碳经济考试培训教程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低碳经济考试培训教程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低碳经济考试培训教程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 P1低碳经济理念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第一节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P2温室气体 (广义和狭义,常指后者 1997 年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六种)P3二氧化碳当量当量用做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P2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活动) 。P3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主要危害包括:1、降水量变化和水资源短缺;2、环境恶化和气候灾害频发;3、冰川减少和海平面上升;4、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 P3-4厄尔尼诺现象(来自西班牙语)P4-6:指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

2、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同期性出现。82-83 年最严重。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 P6一、早期的国际气候合作 P679 年 2 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就已经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P6因温室气体的存留和漂移无国界,只有世界各国拥有共同的意愿、决心和行动,气候变化问题才能真正解决。85 年 10 月-87 年 10 月奥地利维拉赫及 87 年 11 月在意大利贝拉吉奥举行的研讨会除积累证据外,还集中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反应和需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公约问题。其重要意义是在政治上。P6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

3、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1988 年 6 月的多伦多会议。P7世界大气基金 P789 年 11 月“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部长会议”在荷兰的诺德维克召开 ,会议主张:限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可以清除温室气体的活动或机制,即“碳汇” ,使温室气体的数量与地球自然调节能力保持一致,以使生态系统能够对气候变化进行自然调节。P7受全球民众和各国政府的双重推动,气候变化问题在联合国系统内成为一项重要议题。P7在马耳他的建议下,气候变化问题在 1988 年 9 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来。P788 年 12 月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 WMO 联合设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4、PCC,P8-9),鼓励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以及科学机构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优先事项。这次会议把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使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的一个议程。P7二、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 P990 年 12 月,根据 IPCC 第一次评估报告结论,联合国大会正式启动了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并建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来指导谈判。联合国大会要求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按时完成和通过气候公约,使之能够在 1992 年环境和发展会议上获得开放签署。P990 年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到 11 年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 年间经过了五个阶段:1、

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90-94 年):在这一阶段,国际气候合作的成果是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约并使之生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92年出台,94 年 3 月 21 日正式生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最终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控制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之内。这一目标为国际气候合作明确了行动方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确立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基础是“共同 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P9-102、 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95-06 年)P1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目标是笼统、框架性的,不具有操作性和可执

6、行性。为了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标的落实具有可执行性,95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 ,以期最迟于 97 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97 年 12 月 11 日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 京都议定书明确了国际气候谈判所要管制的六种温室气体,规定了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即2008-2012 年的集体减排目标,并对 39 个附件一缔约方的各自减排目标进行了量化,还确立了落实京都目标的三个灵活机制: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 京都议定书因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迟迟不愿批准,直到 2005

7、 年才正式生效。P103、哥本哈根谈判阶段(2007-09 年):京都议定书确立了量化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时间表,但同于美国没有参加而不具有广泛性,美国这个全球温室气体最大排放源游离于全球减排的法律约束机制之外。为了将美国纳入全球行动中,07 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3 次会议上制定了“双轨”谈判机制,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谈判与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谈判同时进行。巴厘岛会议还通过了巴厘行动计划 ,启动了一个新的具有全面性的,以一个愿景(长期合作)和四个支柱(减缓、适应、资金、技术)为核心内容的谈判进程,拉开了哥本哈根谈判的序幕(要求 09 年的哥本哈根会

8、议达成一项类似京都议定书的新气候协议) 。但哥本哈根会议只达成了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哥本哈根协议 ,未能落实巴厘行动计划的授权目标。P114、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阶段(10 年):坎昆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全称,于 2010 年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10 日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该会议最大的成果在于挽救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会议维护了“巴厘路线图” ,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保 11 年的谈判继续按“巴厘路线图”确定的双轨方式进行。P115、德班气候变化大会阶段(11 年):2011 年 11 月-12 月在南非德班市举行。该会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负责 2020 年以后减

9、排温室气体的具体安排) ,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主要是发达国家从 13 年起执行) 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10 年坎昆大会创建,承诺 2020 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 1000 亿美元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 。德班会议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P12三、联合国框架外的国际进程 P12WB、WTO、APEC 、G8+5、 G20、APP、OECD 、WEF、 ASEAN+6 P13各个国际组织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一般从其自身的传统关切点出发。P13第三节 气候博弈本质与低碳经济理念产生 P13一、气候博弈的本质 P13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博弈是由气候变化的本质所决

10、定的。05 年胡锦涛点明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即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即,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P13(一) 碳排放权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空间 P13大气具有全球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不加管理,可能上演“公地悲剧” 。P13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终目标所确定的排放总量前提下,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容量成为一种经济上的稀缺资源。温室气体排放术与一般产权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大气空间具有均质性特征,一旦排放就均匀扩散,其影响是全球性的。P14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联。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碳排放趋于稳定以至下降趋势,而

11、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研究表明,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与人均 GDP 之间会经过一个低收入低排放、收入增加排放增加、高收入排放稳定甚至降低的过程。P14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大约点温室气体排放源总量的 80%。谈判无果皆源于碳排放权。以碳排放权为核心的气候博弈实际上已转化成了发展空间的争夺,即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国发展所需的碳排放权和发展空间。P15哥本哈根协议主张以 2 度为全球温度上升的阈值,则世界需要最迟在 20 年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排放量。90 年和 05 年的基准线,各国采取严格的绝对减排或相对限排措施。在碳预算总量不变下,一国多排一些,其他国家

12、就得少排一些。即一国获得的发展空间大了,其他国家的发展空间就相对小了。丹麦草案 P15(二) 技术开发与转让可推动国家的发展 P15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靠技术。技术问题成为气候谈判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两个方面。各国都已加强了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推动本国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转让技术的承诺,使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但是,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很少谈及。气候谈判关于技术开发与转让的博弈在根本上也是一种发展权之争。 P16(三) 资金供给与获取影响国家

13、投资情况 P16-1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多大程度上采取行动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资金供给与否及多少问题上的争夺实际上供应方和授受方在各自发展问题上的交锋。(四) 减排措施的成效决定着可持续发展 P16各国都希望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降低自己的碳排放。在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下,碳排放的增加意味着能源消耗的提高。能源消耗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因此许多国家把石油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各国减排措施的成效影响着国家对国际承诺的兑现,也决定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前途。有效的减排措施能优化国家能

14、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低碳转型的推力 P17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突破国际气候博弈的发展重围,是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首要背景。在此过程中,以下其他方面的因素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 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能源安全问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美国2007 年国际能源展望能源安全是影响全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能源机构指出,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变。能源革命目前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发展趋具有很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为防止全球气候产生灾难性的和不可逆转的破坏,最终需要的是

15、对能源进行去碳化,确保全球能源供应,同时加速向低碳能源体系过渡。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入通过参与 国际协调机制来实现。P17-18(二) 避免碳锁定效应 P18碳锁定由西班牙学者提出,是指,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技术成为各产业 主导技术,该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组织形成正反馈,结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 ,使整个社会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并形成路径依赖。碳锁定的不利后果气候变化是碳锁定的严重后果解除碳锁定的根本在于开发和大规模使用低碳或零碳技术,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解除碳锁定的同义词,它们的内涵都大于

16、减缓气候变化。(三) 提升国际竞争力 P18-19以节能环保产业为载体主导国际节能环保标准技术自主创新已成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对策,各国均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领域,以超常规措施大规模发展和推广低碳技术。(四) 实现可持续发展 P19应对气候变化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构成,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愿景也推动了各国走向低碳转型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正是如何平衡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碳福利,即确保不同代际人的碳排放权的公平。低碳转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低碳发展要求兼顾发展的代际公平。(五) 应对金融危机 P19-20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减缓为低碳经济

17、转型提供了机遇。低碳经济不仅是度过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也是确保经济在中期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多数发达国家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了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刺激经济复苏、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P20三、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 P20-21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 2003 年 2 月 24 日由英国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2050 年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 GDP 的 1%投入可避免 5%20%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提出了全球低碳经

18、济的远景设想,指出低碳经济的巨大影响可以与第一次产业革命相媲美。日本、美国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将为人类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P21第二章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 P22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 P23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但没给明确界定。战略计划基金(全球机遇基金)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全球经济的低碳高增长。周生贤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何建坤庄贵阳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即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特征,其目标是为了应

19、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P24对低碳排放的理解角度,一是基于国际公平原则,从国家总量上承担减排义务,因此低碳排放应当是一国排放总量的绝对减少;二基于人际公平原则,认为碳排放是国家或个人实现人文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主张 降低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三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季风的成本效益原则, 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小于经济产出的增量,则可称为低碳排放。P24碳生产力是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 GDP 总量。碳生产力是单位 GDP 产出碳排放的倒数,可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

20、DP 两个指标,与收入水平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无直接联系。各国的碳生产力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对比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的对比,但无法考量一个国家的人文发展水平及奢侈排放情况。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可用碳排放弹性指标(碳排放增长速度和 GDP 增长率的比值)来表示。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碳排放弹性主要考查的是在经济增长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增长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程度。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强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 0)和弱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 0.8)为主要特征,基中英国最突出,一直呈现强脱钩特征。发展中国家在某个时

21、段碳排放弹性可能出现强脱钩情况,也出现弱脱钩(碳排放弹性在 0和 0.8 之间) (未成主流) ,一般处于扩张连接阶段(碳排放弹性大于 0.8 小于 1.2) 。对于发展中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条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降低。P25潘家华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意味着在等人文尺度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短期和长期来看低碳产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要保障人文发展目标的实现。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是有机统一的互补关系。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

22、程。低碳经济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业的理性。低碳发展对不同国家含义不同。低碳排放作为低碳发展的核心内涵,其可以是相对意义和绝对意义,关键是区分发展阶段和减排义务。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促进碳排放的相对下降可视为低碳发展,对发达国家应当履行减排义务,害维持高人文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P26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P26实现低碳经济目标必然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功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支持的两个目标: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并保持经济增长。低碳化进程的两方面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这取决于资

23、源禀赋、资金、技术能力;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为不断提高。碳生产力不断提高 ,但碳生产力高并不表明必然是一种低碳经济。P27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因素、消费模式。通常技术水平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但对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如此。一、经济发展阶段 P27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在两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的低碳技术进步;二是对经济资本存量累积的需要大大减小,可以将较多的能源消耗用于服务业,提升国民的消费水平。P27-28各国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差异,但就发展阶段是由消费和生产决定的。发达国家主要是后

24、工业化时代的消费型社会所带动的碳排放,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放带动的资本存量累积的碳排放。例如英国、美国、德国、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发达国家已实现高人文发展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必须实现低碳转型和人文发展的双重目标,这将增加其实现低碳转型的难度。一些国家的碳排放趋势(下降、增长)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DP 之间存在近似倒 U 形的曲线关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曲线的爬坡阶段。二、资源禀赋 P28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涉及广泛的内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投入要素。除能源资源和碳汇资源之外,还有能够调节大气和水文循环、影响人居环境的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碳排放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递减,绿色植物是碳中性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属于清洁的零碳能源。能源资源禀赋可从能源结构(即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来分析。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子数字越大,表明其化石能源结构越不清洁。P30为了优化能源结构,各国非常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森林碳汇 P31三、技术进步因素 P31四、消费模式 P34第三节 消除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第四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