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经之首易经中的 16 个智慧成语易经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汉语中二百多条成语来源于易经,这些成语都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自强不息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来,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要像天地运行一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但易经所隐藏的智慧,并不仅仅如此。有道是“弓满弦易断”,一个人如果始终自强不息,保持刚健,迟早有一天会垮掉的。所以在时机还不成熟,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就应该学习一下坤卦,像大地一样,无声无息,逆来顺受,保持低调,这叫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才是易经的根本智慧。厚德载物易经.坤卦君子在自强不息的同时,还要注
2、意提高自己的德行,要像大地一样,滋养万物,却默默无闻,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怨天尤人,这样才能承载万物。否则,光知道自强不息,一直往前冲,却不知道培养自己的德行,即使做的事业再大,也如空中楼阁一般,没有基础,随时可能崩塌。积恶余殃坤卦文言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解读:常做善事的人家,必多福报;常做恶事的人家,必多祸殃。再小的错误若不及时改正,日积月累,就会酿成大错,造成严重损失。刘备临终嘱咐阿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堪称人生至理,可惜能做到这点的人很少。否极泰来易经.否卦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顺境和逆境,总是相伴而来,否中有泰,泰中有否,片刻
3、之中都可能互相转化。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逆境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在逆境中不能坚守道德操守,禁不住财色名利的诱惑而变坏。逆境既然无法躲避,就不必太恐惧,要学会面对现实,步步为营,终会否极泰来。刚柔相济易经.系辞上刚就是阳,柔就是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和合才是最佳状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处理问题,都不能太阳刚或者太阴柔,不能只注重一面,应该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把阳刚和阴柔调节到恰到好处,不偏执,不过激,才能和谐。蒙以养正易经.蒙卦易经.蒙卦讲的就是古人的教育观念。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一个小孩刚出生时,像一张白纸,还处于蒙昧状态,必须加以启蒙引领,让他从小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扎
4、好德行的根基,才能培养出圣贤人才。所以古人是很重视启蒙教育的,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小时候不扎好根,等长大后再想补救,就很难了,即使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也未必就能成功。三阳开泰易经.泰卦泰卦是乾下坤上,下面是三个阳爻,“阳” 就是代表君子,“三”不是具体数字,而是代表多个。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要有多个阳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才能开创出一个天下太平的局面,这就是三阳开泰。藏器于身易经系辞下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解读:菜根谭有句很形象的话:“鹰立如睡,虎行似病。”君子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时机未到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隐忍,即便身陷困境,也要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和意志,一旦时机成熟,便可
5、一往无前。君子“亮剑” ,必待时机!见机而作易经系辞下原文:“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解读:人生成就的高低,要看能否把握机会。好的机会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君子要见微知著,准确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一旦机会来临,就快速采取行动,而不能坐失良机。“藏器于身”之后能“见机而作” ,何愁大事不成?括囊避咎坤卦第四爻象辞 原文:“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解读: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人生虽然无常,但多一份谨慎小心,便常可避灾免祸。炫耀财富、卖弄聪明,这是两大取祸之道。一生命运多舛的苏东坡有首洗儿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历经沧桑的人才会有的感
6、悟,值得借鉴。改过迁善益卦象辞原文:“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解读:世界上没有从不犯错的人,知错改错是自我提升的一种途径,但现实中很多人总是一再地犯同一错误,唯有君子能做到有错则改,像孔子赞美颜回“不二过”,也就是犯过的错不再犯第二次,这确实是一种很高的修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满腹经纶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能、本领。一肚子学问和才干。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触类旁通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也。” 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物以类聚易系辞上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各种东西是按照种类聚集在一起的。后指彼此思想、性格或者爱好相同的人经常在一起。安不忘危易经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告诫当政者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灭亡,在国家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安”的背后之所以隐藏着“ 危” ,是因为许多人缺乏“居安思危” 的意识,导致最安全的状态演变为最危险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