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2408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5 分)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2、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3、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

2、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5、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8、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 主体地位 和教师主导作用 的和谐统一。9、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 生长点 ”与“延伸点”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 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

3、次进行理解。10、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 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的方式。11、学生的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现实、 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三个方面。12、数学教学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及目标价值取向。13、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修改,提出了“两能” ,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14、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 学科特征,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不具有(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连续性2、对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下列

4、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B、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C、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D、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多样化的关系。3、 ( )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A、直观性 B、科学性 C、教育性 D、合理性4、 ( )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它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A、书面测验 B、教师观察 C、学具制作 D、学生作业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A、学习结果 B、学习过程 C、学习评价 D、学习能力6、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

5、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 ) 。A、指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要作用 D、辅助作用7、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 。A、基本途径 B、基本过程 C、基本方法 D、基本思想8、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下列各资源不属于数学课程资源的是( )A、文本资源 B、信息技术资源 C、社会教育资源 D、人力资源9、数学教育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 )A、基本过程 B、基本方法 C、基本活动经验 D、基本实践能力10、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基本理念,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要以这五个理念为基础,形成新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下列说法错

6、误的是( )A、评价目标多元化 B、评价方式多样化 C、评价过程静态化 D、评价主体多元化三、简答题1、教材的编写有哪些建议?( 6 分)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整体性,过程性,可读性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2、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关注哪三个方面?(3 分)1.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性工具。2.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辅助性工具。3.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3、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什么?(10 分)1.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设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3.设法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4.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5.把社会作为学习

7、数学的大课堂 6.教学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7.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8.积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9.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 10.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数学学习评价4、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数学学习评价包括哪些?(5 分)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 3.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状况的评价 5.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5、数学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5 分)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2.“实践操作”教学模式 3.“讨论交流”教学模式 4.“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5.“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四、论述题(16 分)如何理解教师应

8、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