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状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历时多年,2000 年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 (建城环200012号) ,确定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八个试点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由此拉开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序幕。在我国随后颁布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中多次涉及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合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处置体系、优化配置综合处理技术和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向资源化发展等方面内容,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给予了法律和政策支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
2、生产促进法(2003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2012 年 4 月 19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 号,更是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19 号)提供
3、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国内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推行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一些城市已经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多环节摸索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模式,并积累和总结出很多经验。(1) 北京试点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发展概况北京市作为 2000 年建设部选定的 8 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在分类收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共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2000 年-2006 年,前期摸索阶段,效果甚微;第二阶段:2006 年-2008 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借奥运会的契机,加大了在分类收集方面的投入,奥运期间,基本实现全部场馆的垃圾分类收集,但分类收集
4、的理念仍未深入到广大市民中。第三阶段:2009 年至今,北京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出台了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用了近 2 年半的时间完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方案研究、模式运行及推广。2009 年,北京市重新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实施工作,在 15 个小区、59 家党政机关及学校进行了试点,建立了一支拥有147 名分类指导员的队伍,提高了源头分类质量。2010 年,根据北京市当年政府折子工程相关内容的要求,为继续巩固上一年的试点效果,结合垃圾成分和市民接受程度,在 600个试点小区内实行了“大类粗分” ,并于终端处理设施相结合,完成了分类收集后的分类处理
5、。在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牵头下,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在 2009 年-2010 年间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市、区科委的支持下,选定朝阳区部分试点小区,于 2011 年底完成了北京市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研究与示范课题。2012 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阳区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运行情况良好,试点的分类收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止到 2012 年 2 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已达 1800 个。 北京模式可借鉴的地方:分类方式简单易行,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居民认配合度和可度高;分类收运设施配套、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完备;设置五类人
6、员对垃圾分类进行监督(垃圾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员、垃圾楼巡视员、分类效果监察员、相关信息记录员) ;完善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办公室,由市政市容委、商委、发改委、环保部门、卫生部门、首都精神文明办、街道、居委会、物业等单位各司其职,共同负责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工作。(2) 其他试点其他试点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文件。上海试点:a. 垃圾分类开展情况2011 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到 1080 个居住小区,涉及 58 万户居民,完成了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 2010 年减少 5%目标,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不断提高。
7、2012 年,上海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新增 1050 个试点场所,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控制在每人每天 0.74 公斤,比去年再减 5%。与以往不同的是,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居民区向其他产生源拓展。除新增 500 个居民小区试点外,还将选择 100 个机关、200 个企事业单位、100 个集贸市场、100 所学校、50 个公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多年的宣传教育和活动开展,使得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有了极大提高, “垃圾要分类,资源不浪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007 年万份抽样调查显示,公众对垃圾分类观念知晓率达到 90%。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与废
8、品回收工作相结合,设立分类收集点,分类收集点的管理员兼顾废品回收人员,所回收废品归管理员所有,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提高垃圾的分类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b. 出台的政策文件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 杭州市点:a. 垃圾分类开展情况杭州市自 2010 年起开始试点推行垃圾分类,杭州市于 2010 年3 月 20 日至 5 月 20 日在 7 个试点小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不分类” “分错类”的情况却相当普遍,于是在杭州一些小区便有了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2010 年 6 月,年开始首先试点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 ,参与家庭由刚开始的 30 多户增加到目前的1200 多户。垃圾分类
9、投放准确率、分类准确率能提高到 80以上。这两项指标均比普通小区高出 20以上。杭州已增加 54 台垃圾运输车,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实行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技术也在逐渐提高。2011 年共有 843 个小区已经推行垃圾分类,约占杭州所有小区的 55。b. 出台的文件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点a. 垃圾分类开展情况2012 年广州将对全市 131 条街道、35 个镇分 4 类推广垃圾分类。并且在 2012 年底前,全市 12 个区、县级市 131 条街道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重点抓好 50 条先行推广实施街道、100 个先行推广实施生活
10、小区的建设。b. 出台的政策文件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 (2011 年 4 月 1 日)这是国内首个针对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定,意义重大。 厦门市点a. 垃圾分类开展情况按照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计划,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将分三个阶段:至 2011 年,巩固原有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更换分类容器及分类说明牌,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至 2013年底,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 50%,即各区要有 50%的街道办事处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至 2015 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由区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力争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达到 100%。
11、 “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确定 20 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今年,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已投资约 200 万元,在浅水湾小区、国贸广场、后滨安置房小区等 10 个生活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b. 出台的文件厦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南京市点a.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南京市对 8 个试点社区的生活垃圾从投放、运输到处理,全部实行分类。至 2015 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 85%,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填埋量减少 50%。试点区各建成一座临时资源回收中心。针对可回收垃圾,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现已经规范了300 多家废品回收点,还将新建 3 个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中心,改造升级 8 个中心。针对餐厨垃圾,计划在院校、机关设置一批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b. 出台的文件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行动计划 深圳市点深圳市目前的试点有近八成市民没有对家庭垃圾进行分类,仅有的分类是将能卖钱的可回收垃圾拣出。七成市民在公共场所处理垃圾时,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投放,但因为多数垃圾桶本身没有区别,或者因为不知道如何分类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