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房租结构、布局说明.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1953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房租结构、布局说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房租结构、布局说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房租结构、布局说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房租结构、布局说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房租结构、布局说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房屋布局说明 四合院: 在 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布局说明 1.正房: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称为正房。 坐北朝南,北边的就是正房,老式中国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时,一般是老人、长辈、一家之主住北房(上房) 。 2.厢房:在正房前面两傍的房屋。 东边的房子叫东厢房,西边的叫西厢房。还有人说,从阳光照射的角度来区分:早上光线先照到的是西厢房。在古老的中国家庭中一般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 西厢记 之所以叫 西厢记 就是因为崔莺莺住的是西厢房 。 3.后罩房:四合院中正房后面和正房平

2、行的一排房屋。它是在四合院中最后一进的院子里。 后罩房和正房朝向一致,坐北朝南,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相同,以尽量添满住宅基地的宽度。后罩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而言都稍差。后罩房位于四合院最后,比较隐秘,一般是女儿和女佣等女眷居住之地 。 4.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 在北京四合院中,倒座房一侧朝南开大门,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佣人居住 。 5.耳房 : 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

3、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 ”。 在过去,中间的正房是给长辈住的,耳房是小辈人住的,有地位的差别。现在,正房用来居住,耳房用来放东西。 如何判断房屋为几进 _一 进 院落 这种 院落的特点是有正房(北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共五间。如果院落窄小,仅有四间房的宽度时,三间正房的两侧可以各置半间耳房,呈“四破五”的格局。正房南面两侧为东西厢房,各三间,与正房成“品”字形排列。正房对面是南房,又称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这样由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院落叫四合院。如果没有南房,则称三合院。 这种一

4、进院落的小型住宅,宅门开在东南方向。若是四合院时,宅门一般采取门庑式 ,占据倒座房东头的一间或半间。进门后迎面是镶砌在东厢房南山墙上的坐山影壁(照壁),向系通过屏门便可进入院内。如果南面没有倒座房而仅有院墙时,则在东南方位做墙垣式门(又称随墙门,小门楼)。这种典型的一进院落,是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单元。 一进 院落 : 又 称基本型院落,这是一种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围合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 二进院落 隔墙 合龙处设二门,以供出入。二进院落属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积一般较小,东西宽度不过十五六米,南北深不过而二三十米。这样的小院没有抄手游廊,二门多采用屏门的形式,既很美观,也很经济。 在二进院落的四合院中

5、,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它与上述小型的二进院落相比主要差别在占地宽窄的不同。占地比较宽的二进院落,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成为三正四耳。这种四合院正房,厢房都可设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如果院落的纵深方向有余量。还可以在东西厢房南侧各设一间厢耳房,分隔内外院的障墙设在厢耳房南山墙一线。抄手游廊由厢房南侧转接,烟障墙内侧延伸并交于二门。二门采用四柱垂花门形式,与两侧游廊相接。这样由正房,厢房的外廊,抄手游廊和垂花门共同构成内院的环形通道,这是一条可以避雨雪的交通系统。 这种有抄手游廊和垂花门的四合院,已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小型住宅,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当讲究的宅

6、院了 二进院落 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而形成的。四合院由一进院扩展为二进院时,通常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隔墙(又称隔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 三进院落 三 进院落还有另一种格局,是比较常见的。它是按照第二进院落的模式,在正房后面再加一重院落。第三进院也同中院一样有正房,耳房,东西厢房,抄手游廊等。这种布局中一,二,三院之间的沟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二进院正房明间做成过厅,宅人从中路进入后院;也可以在耳房一侧开设通道以供通行 。 三 重院落的四合院属中型住宅,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了。 三进院落 是在二进院落的基础上再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一般是在正房的后面加一排罩房,后罩房与正房之间

7、形成狭长的后院。后院与中院之间通过正房东耳房尽端的通道来沟通,宅人可以通过这个通道进入后院。这种在正房后面加一排后罩房的布局,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三进院布局,被人们称为“典型”的或“标准”的四合院。 四进院落 四 进院落 是三进院落沿纵深方向的进一步扩展。一般做法是,在三进院后面加一排后罩房。但这种三进院落不是带后罩房的那一种,而是第二,三进院格局相同或相似的那种。四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倒座、第一进院、垂花门、第二进院、正房或过厅、第三进院、正房、第四进院、罩房。 现实当中的四进院落并不像上述例子那样规整,因受地形,尺度,功能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往往会有一些变化。 其他院落 一

8、主一次并列式院落 如果在一座独立院落的东侧或西侧再加一排房子和院子,就成了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的出现,盖因房基地的宽度大于一个而又小于两个标准院落的宽度,为充分利用宅基地,便在确定了主院尺度格局后,将剩下的部分作为一附属院落。 两 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 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是由两个大小相等或相近的院子并列在一起形成的。这是豪门大户的宅院采取的一种形式。 封建社会的大户人家,有兄弟二人同居一处的。这样,在建宅时就往往建两座,兄弟二人各一座。两座宅院大小,格局相同或相近,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沟通,这是两组并列式住宅出现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原因。 两组并列式院落是宅院横向发展的

9、格局,一般只有豪门大户才建得起这样的房子。 带花园住宅 北京的大中型四合院,不乏带花园者。在清代,皇室的造园活动盛行。在皇室建园之风的影响下,上层贵族,官僚及富商巨贾也纷纷仿效,划出地段营造私家园林。 北京的私家园林以王府花园最为典型。著名的清恭王府花园 萃锦园和摄政王府花园 鉴园(现为宋庆龄故居),是王府花园的代表。这种花园占地面积大,而且有较大的水面,亭台楼阁分布其中,异兽珍禽桊养其内,奇花名木扶疏繁茂,夏有鸟啾,冬有鹿鸣。这种规模的园林,在私家花园是不可能见到的。中下层官僚和殷实富户的花园一般占地面积很小,园中景致多表现一个主题。 庶女攻略 就写到徐府的后花园很漂亮。还有著名的 红楼梦

10、的大观园。下图是贾府,中间就是大观园 了 其他组成部分说明 大门: 它 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 1.王府大门,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 。 2.广亮大门,广亮大门只有品官的宅第方可使用 。 3.蛮子门,是一般商人富户常用的一种宅门形式 。 4.如意门,多为一般百姓所用,其型制虽然不高,但不受等级制度限制,可以随意进行装饰 。 影壁: 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如果有影壁的话,

11、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当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 垂花门: 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 (前院 )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前院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会客室,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垂花门是指门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因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线上,界分内外,建筑

12、华丽,所以,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 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门内有一很大的空间,从而也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穿堂:宅院中 .座落在前后两个庭院之间可以穿行的 厅堂 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顾名思义,在形式上如同搂抱 着正屋、厅堂。 跨院:正院两旁的院子 花厅:旧式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建在跨院或花园 中 其他组成部分说明 抄手游廊: 中国传统建筑中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多见于四合院中,与垂花门相衔接。 抄手游廊,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抄手游廊的名字是根据游廊线路的形状而得名的。一般抄手游廊是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在院落中,抄手游廊都是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的,形似人抄手(将两手交叉握在一起)时,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的形状,所以叫抄手游廊。抄手游廊是开敞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 天井: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 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份,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不同于院子 。 王府大门 广亮大门 蛮子门 如意门 说明含英语 图片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