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做题方法&技巧.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1784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做题方法&技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做题方法&技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做题方法&技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做题方法&技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做题方法&技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升初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一) 考点分类 具体题型 答题技巧 筛选信息 1.考查文章 的线索 1.本文的线索是什 么? 关键看文章标题,标题往往就是线索; 其次看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就是线索。 2.概括文章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文章的内容 用“(何时,何地)谁 +干什么 +结果怎样”的句式答题。 或用“ 什么 +怎么样”句式组织语言。 3.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的辨析 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识别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一般题目设置在议论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从这两方面去辨别即可。 4.考查文章所描写对象的特征 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

2、优点,作用) 答案往往不止一点,需要提取。注意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找到隐含的答题点进行概括并加工合并,避免遗漏。 5.理解文章类题 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带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的附件,可以用文中相关语句作答,也可以用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审美鉴赏 1.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 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注意,回答不能全部照搬,需要根据

3、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分析文章重点字词的作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1.动词生动表现人(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形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事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赏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段落 3.( 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赏析; 请说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1)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参见上面);分析修辞 +修辞作用 每种修辞手法都见其固定的答题套路 ( 2)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 2)文章开头:引出下文;开头点名故事所描写

4、(说明,议论)的对象;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中用;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解释全文主旨;照应前文;照应文章标题;引人深思。 注意: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案。 4.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4.请分析文中 *的形象。(文中的 *具体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加工合并。 5.分析句子,段落,文章表达方式的作用 5.( 1)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

5、方 法,有何作用? ( 1)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1.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 *的特点,突出人物的 *性格(心理,品质); 2.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一种 *的气氛,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 2)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2)见固定的答题套路 ( 3)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见固定的答题套路 6.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6.文章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表现手法: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种表现手法都有其固定的答题套路。 深层含义 1.分析文章标题的深层含

6、义 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2.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 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 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理解句子含义一般有两种解答方法:( 1)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 ( 2)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4.联系生活实践,对文中的主旨 ,观点,作者的情感发表见解,或提

7、出看法,建议等延伸拓展题。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 只要符合题干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主旨,有具体的事例说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合理,语言流畅即可。 小升初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二) 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 比喻 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 )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 把 *拟人话(或赋予 *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 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 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 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

8、性能 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 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 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 用(什么)带 (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 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 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表现手法 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 对比 *和 *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 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 对就俺要出现的 *时间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 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 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