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教研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历经 5 个月的寒窗苦读与 1 个星期的扎实复习,老场小学的师生们迎接了上级教育部门对这个学期学习任务的检查。在紧张的考试与认真的阅卷后,各班的教学成绩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班 级人 平分差 距及 格率差 距 优 生率差 距达 标数上 期排 名本 期排 名进 步名 次1.1 85.38 -8.56 97.5 -1.5 30 -52.5 0 551.2 90.63 -3.31 97.5 -1.5 70 -12.5 0 451.3 95.66 1.725 100 0.998 92.11 9.62 3 15禾林 96 2.067 100 0.998 100 17.51 3 4
2、2.1 88.89 -4.29 97.3 -2.15 67.57 -11.2 0 46 412.2 90.79 -2.39 97.22 -2.23 80.56 1.801 1 43 31禾林 88.63 -4.55 100 0.549 37.5 -41.3 1 55 523.1 70.59 -13.3 80.49 -15.2 9.756 -31.1 0 44 443.2 72.54 -11.3 87.5 -8.18 15 -25.8 0 41 414 77.43 -5.49 91.18 -4.05 14.71 -19.5 0 37 325 90.4 0.785 100 3.643 74.19
3、-4.8 2 34 226 77.53 -8.14 85.29 -10.6 38.24 -26.7 0 40 46首先,还是来说说这次考试的亮点。从平均分来看,平均分超过 80 分的有:一、 、二、五年级等 8 个班级。一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启蒙教育是奠基石至关重要,如人之脚;三年级正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也正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如人之腰。腰部耸立,人则整体有形,四五年级排名相对靠前。从此次考试来看,学校脚劲猛足,腰杆挺立,关键年级都成绩喜人,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希望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稳中求升。纵观全校 12 个班
4、级,全校数学低分层仍然是困扰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老大难问题。高考都有复读生,我们小学为什么不允许留级?对于那些智力正常,由于身体原因和学习习惯造成的某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的学生,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补救的机会,而是硬把他们拉上高年级,平添若干学困生,给高年级教学增添负担?从优分率来看,全组有 12 个班级优分率仅有 6 个年级超过 50%,占全组的 1/2。可见我们的学优生并不比其他学校少,关键是两极分化严重。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提升平均分,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需要老师们铆足精神,集中精力,全力攻坚。这也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进步这一教育理念实施的
5、成败之所在。另外,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之间,发展也不是很平衡。还需要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与家长保持良好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特别是关注留守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在提高平均分,扩大优分面,降低低分率上做文章,使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熟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期待数学组的教育教学工作早日呈现春满园的美景。建议及工作思路与往期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点:1、学科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标” 、 “教材” 、 “教师用书” ,结合实际学情,精心设计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继续加强“教学”和“学习”常规的规范、执行力度,特别是学习常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6、如书写工整、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回头检查等。3、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双基落实,重视对基础概念的识记、理解,不能靠简单的死记硬背,必须针对知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要反复比较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些知识欠缺要及时弥补,以便利于后续教学和学生的发展。4、基本的计算能力还需加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并教给学生一些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强化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运用,多训练一些典型题。5、加强“解决问题”教学中分析方法的指导和解题格式的要求。6、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相应题型练习量,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综合知识解决问
7、题的能力。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关注学生。8、重视作业管理:近年来,全县所有学校都清醒地认识到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学校也都有明确的作业格式要求与作业批改要求,全县小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整体来看仍不容乐观,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标准明确、细化,管理到位、落实,教师认真负责并严格要求学生的学校学生作业质量就很高,相反标准不细化、管理不到位、不落实的学校学生作业质量仍然很差。为此,再次重申作业管理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抓好落实。(1) 、作业要求要高标准,细化到用笔、书写、排版、格式等,让学生明确不同类型的作业有不同的作业要求。 (特别提示:几何作图,凡是不使用作图工具随手作图,期末检测将以 0 分处理。作图工具包括:铅笔、直尺、三角板、圆规等)(2) 、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注意拓展性、综合性。建议教师建立专门的试题本、试题库。(3) 、要达到一定的练习量。(4) 、错题必须要有复做复改。(5) 、坚决杜绝机械重复的抄、背作业。9、沉下心来抓落实。数学知识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作业中落实,在辅导中落实,最终才能在检测中落实。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