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L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XXXXXXXXX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监造导则Guide fo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upervision of pumped storage unit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DL/T XXXXXXXXX22018-XX-XX 发布 2019-XX-XX 实施国 家 能 源 局 发 布DL/T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25 监造委托人、监造
2、单位及制造单位职责 36 监造工作流程、方法及制度 47 监造工作要求 58 监造文件资料 6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 .7DL/T XX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进行编写。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国网新源建设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3、)。DL/T XXXXXXXXX1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监造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监造要求、监造内容和见证方式。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50MW及以上的抽水蓄能机组的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进水阀等设备的第三方监造,其它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监造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6429 设备工程监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监造 manufactu
4、ring supervision监造单位受监造委托人委托,根据供货合同,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对设备制造过程实施监督。3.2 监造委托人 client委托设备监造服务的组织,签订监造服务合同的甲方。3.3 监造单位supervision entity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具有相关设备监理业绩,按照监造服务合同要求从事设备监造服务的组织。DL/T XXXXXXXXX23.4 制造单位 manufacturer签订设备供货合同的卖方法人单位,包括其分包商。3.5 总监造工程师 general supervision engineer由监造单位委派,代表监造单位全面履行监造服务合同、主持项目
5、监造机构工作的监造工程师。3.6 监造工程师 supervision engineer受总监造工程师领导,负责实施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监造工作,具有相应监造文件签署资格的专业人员。3.7 文件见证点 record point (R点)监造工程师查阅制造单位提供的有关合同设备原材料、元器件、外购外协件及制造过程中的检验、试验记录等资料,对符合要求的资料予以签认。3.8 现场见证点 witness point (W点)指在现场对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某些工序进行监督检查,现场见证项目应有监造工程师在场对制造单位的检验、试验等过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符合要求的结果予以签认。3.9 停工待检点 hold po
6、int (H点)指设备制造过程中重要工序节点、关键的检验试验点或不可重复检验试验点,停工待检项目应有监造委托人和(或)监造工程师参加,现场检查签认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4 一般规定4.1 设备监造应以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规章、标准及设备供货合同为依据,按合同确定的设备质量见证项目,在制造过程中监督检查合同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设备供货合同、规范、标准和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监督检查合同设备的生产制造进度是否符合设备供货合同的要求。DL/T XXXXXXXXX34.2 监造工作应覆盖设计、制作、厂内组装、试验、检验、包装、发货、设备到现场后制造缺陷返厂处理、交货批次质量和进度的全过程管理。4.3
7、 设备监造的目的是监造单位代表监造委托人见证合同产品与合同的符合性,协助和促进制造单位保证设备制造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努力消灭常见性、多发性、重复性质量问题,把产品缺陷消除在制造单位内,防止不合格品出厂。4.4 设备监造工作是建立在制造单位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良好运行基础上。监造工作不代替制造单位对设备的自行检验,也不代替监造委托人对合同设备的最终验收,设备的制造质量由制造单位全面负责。4.5 设备监造宜采取驻厂监造的模式,即监造单位派出监造组织机构或监造工程师,常驻设备制造单位,以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停工待检等见证方式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监造。对个别设备和分包部件,经监造委托人同
8、意,也可采取巡回检查的监造模式,即监造单位派出监造工程师不定期赴制造单位对设备制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两种监造模式均应完成设备供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规定的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表的内容。4.6 监造人员在监造过程中应遵守监造委托人和制造单位有关保密规定。4.7 监造单位与制造单位不得有直接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4.8 对监造人员的资格要求4.8.1 总监造工程师应为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同时具有 10 年以上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4.8.2 监造工程师宜为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同时具有 5 年以上的设备监造工作经验。4.8.3 其他监造人员应符合监造服务合同的约定。5 监造委托人、监造单位及制造单位职责5
9、.1 监造委托人职责5.1.1 监造委托人应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规模、能力和业绩的监造单位实施监造工作。5.1.2 向监造单位提供设备供货合同、合同附件和监造所需的图纸、有关技术资料、设计联络会纪要、设备供货合同变更和技术协议变更的联络文件等。提供的时间、方式、数量及回收、保密要求等应在监造服务合同中约定。5.1.3 及时答复制造单位和监造单位发出的见证通知、质量问题处理意见等联络函件,对于与制造单位间产生的相关意见应及时转发监造单位。DL/T XXXXXXXXX45.1.4 通知监造单位参加设计联络会,并及时对监造单位进行技术交底。5.1.5 根据设备制造进展参加设备的制造质量见证,检查、监督监
10、造单位的监造工作开展情况。5.1.6 监造单位未按监造服务合同履行监造职责或给监造委托人造成损失的,监造委托人有权要求监造单位更换相关人员并追究监造单位相应的监造责任。5.2 监造单位职责5.2.1 监造单位不得转包或转让设备监造服务合同,并对监造设备的制造质量承担监造责任,具体责任应在监造服务合同中予以明确。5.2.2 监造单位组建的监造组织机构需报监造委托人确认,按委托人的要求更换不合格的监造人员。监造单位更换总监造工程师应得到监造委托人的批准,更换其他监造人员应通知制造单位、同时向委托人备案。5.2.3 根据监造委托人要求参加设计联络会、设备技术交底和设备质量分析会,参加由委托人组织的关
11、键点见证、设备出厂验收。5.2.4 审核监造委托人提供的设备供货合同及相关资料的内容,对于其中与现行国家或行业法规、规章、标准不符的内容,及时向监造委托人提出。5.2.5 及时审核制造单位的生产进度计划,查阅制造单位的设备制造工艺、技术标准、质量保障计划,并及时提出监造意见。5.2.6 及时向监造委托人报送监造情况,协助开展履约协调,提交设备监造总结。5.2.7 根据监造委托人授权,对监造设备的合同款支付进行审核和签证。5.2.8 监造单位及监造人员对监造委托人、制造单位的相关文件资料承担保密的义务。5.2.9 监造单位、监造人员应遵守制造单位的安健环管理规定。5.3 制造单位职责5.3.1
12、制造单位应认真履行设备供货合同中有关监造的条款和内容,积极配合监造单位完成监造工作。5.3.2 设备供货合同及监造服务合同签订后,制造单位应向监造单位提供生产进度计划,监造单位根据生产进度计划编制监造工作计划。原材料/组部件进厂前,制造单位应提供原材料/组部件采购计划和进厂检验计划。生产开工前,制造单位应提供主要工序计划。对于上述计划的调整、变更,制造单位应及时通知监造单位。DL/T XXXXXXXXX55.3.3 制造单位应向监造工程师提供监造所需的图纸、工艺文件、试验方案、工厂检查试验计划,及时提供分包商清单、设备的生产检验计划以及其它见证文件。5.3.4 在投料制作前,制造单位应向监造单
13、位提交相关材质文件等,包括主要原材料、组部件的供应商清单、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检验报告以及进厂检验报告。生产过程中,制造单位向监造单位提交制造过程的各类原始记录、工艺记录、检验记录、型式试验报告、产品试验报告等。5.3.5 制造单位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 GB/T 19001 的要求,生产现场应有各工序操作规范、工艺要求、质控卡等相关的厂内质量要求文件供监造单位查阅,确保生产制造过程严格按照制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执行。5.3.6 对于监造单位提出的质量问题,制造单位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解决。对于监造单位提出的书面意见,制造单位均应及时以书面形式给予回复。5.3.7 制造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
14、,确保监造单位对分包设备、部件有效地实施监造工作。5.3.8 制造单位应根据设备供货合同或相关协议的要求,在质量见证点实施前按规定及时通知见证方参加相关见证。R 点随着生产过程中质量记录的产生随时由监造工程师进行文件见证,W 点、H 点在预定见证日期以前(H 点不少于 5 天,W 点不少于 3 天)由制造单位通知见证方。如制造单位未按规定提前通知,致使见证方不能如期参加现场见证,见证方有权要求重新见证。5.3.9 如见证方未按规定程序提出变更见证时间而又未能在规定时间参加见证时,视为见证方放弃见证,制造单位可进行下道工序,W 点则转为 R 点见证。但 H 点没有见证方书面意见时,制造单位不得自
15、行转入下道工序,应与见证方商定更改见证日期。若更改时间后,见证方仍未按时到达,H 点即可转为 R 点随后进行见证。6 监造工作流程、方法及制度6.1 监造工作流程a) 组建监造机构。b) 编制监造大纲。c) 编制监造实施细则。d) 生产制造过程监造。e) 包装及发运检查。f) 编写监造总结,归档、移交监造文件资料。DL/T XXXXXXXXX66.2 监造工作方式6.2.1 监造工作方式可包括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包含停工待检见证)、签发文件/指令、协调。6.2.2 文件见证:包括对制造单位相关生产计划、技术文件、生产记录等文件资料的审查,具体要求如下:a) 审查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16、给出相应评价。如提出意见的,应要求制造单位澄清或纠正。b) 检查主要原材料、组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检验报告以及进厂检验报告,并与实物相核对。c) 审查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鉴定资料、试验报告等文件。d) 检查主要工序的生产工艺卡、操作规程、检验计划、测量试验设备和有关人员的上岗资格证书等。6.2.3 现场见证:包括巡检、旁站监检、延伸监造,具体要求如下:a) 巡检:监造人员对正在进行的制造活动或制造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见证活动。b) 旁站监检:在关键工序中,由监造人员在现场进行旁站监督检查的质量见证活动。c) 延伸监造:在分包商对关键原材料、重要的外购及外协件进行的监造
17、,其范围和内容由监造委托人、制造单位、监造单位协商确定。6.2.4 签发文件/指令:监造单位采用签发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监造通知单、开工令、停工令、复工令等形式进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工期控制。6.2.5 协调:监造单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争议,通过一定的活动及方法,使各方协同一致,实现预定目标。6.3 主要工作制度监造单位应建立相关工作制度:a) 人员管理制度。b) 技术文件审核制度。c)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查制度。d) 巡检、旁站监检等工作制度。e) 日常报送、紧急情况报送等信息沟通制度。DL/T XXXXXXXXX7f) 会议制度。g) 文件管理制度。7 监造工作要求7.1 监造单
18、位应组建满足项目需要的监造机构,报监造委托人批准。7.2 监造委托人应及时向制造单位发出书面监造通知,协调制造单位为监造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7.3 监造单位应编制设备监造实施细则,报监造委托人审批、制造单位备案。7.4 审核制造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和主要检验、试验人员的上岗资质是否满足要求。7.5 审核制造单位的检验、试验设备是否满足设备生产过程检验和各项试验的要求。7.6 查验制造单位的装配场地和试验场地的环境是否满足要求。7.7 审核制造单位对合同设备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鉴定书和试验报告,签署意见并提交给监造委托人。7.8 了解合同设备的设计修改和制造改进情况
19、。7.9 跟踪见证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中规定的重要部件的原材料、铸锻钢件的理化检验和元器件的筛选检验。7.10 查验制造单位提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元器件、标准件、毛坯铸锻件的材质证明书、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和跟踪记录,对符合要求的予以签认。7.11 了解重要部件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执行情况,跟踪制造过程的检查和附件的组装情况。7.12 参加制造单位的试组装、总装配和整机试验、出厂试验检查,对装配和试验结果签署意见。7.13 掌握合同设备出厂前的防护、维护、入库保管和包装发货情况,检查制造单位对设备采取的防护和包装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相关的随机文件、装箱单和附件是否齐全,对符
20、合要求的予以签认。7.14 监造工程师负责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的见证实施,在见证完成后填写设备质量见证单(设备质量见证单应包括编号、制造单位、产品名称、部件名称、图号、见证项目、见证方式、见证地点、见证时间、监造依据与执行标准、见证对象描述及见证内容、见证结果、结论及意见、签名等内容),监造委托人(如果参加)、监造工程师和制造单位人员应在质量见证单上签字确认。DL/T XXXXXXXXX87.15 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的监造部件、见证项目及见证方式(H 点、W 点和 R 点)参照本标准附录中表 A.1表 A.3 进行设置,监造委托方与制造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增减、变更该设备的监造部件、见证项
21、目和见证方式。7.16 监造工程师在设备制造过程中除实施质量见证外,还应以日常巡检的方式跟踪监造设备的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及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7.17 监造工程师按制造单位生产进度计划和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监督设备制造过程的检验工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如果发现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应及时通知制造单位进行整改、返工或返修;对当场无法处理的质量问题,应书面通知制造单位,要求暂停该部件转入下道工序或出厂,并要求制造单位处理。7.18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时,监造工程师应立即与制造单位联系解决,重大问题应立即向监造委托人报告。如与制造单位意见不一致时,监造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主动
22、协商的精神和制造单位商讨,争取达成共识。如多次商讨意见仍不能统一时,应报告监造委托人,由监造委托人及时处理。7.19 监造工程师对质量问题处理的过程填写监造质量问题通知单。监造质量问题通知单应包括编号、制造单位、产品名称、部件图号、质量问题描述、问题处理措施及结果、问题结果验证签名等内容。7.20 驻厂监造工程师应及时记录现场工作情况,填写监造日志、设备质量见证单。7.21 监造单位应及时向监造委托人报告设备监造工作情况,按监造服务合同的约定向监造委托人提供监造工作简报,简报内容包括设备制造交货进度、制造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情况等。8 监造文件资料8.1 监造单位应制定监造文件资料的
23、整理、归档等程序,指定专人根据工作进度收集、整理相关文件。8.2 监造过程中,监造单位应形成真实、完整的过程记录,并妥善保存、归档,主要包括:a) 合同文件。b) 监造大纲、监造实施细则。c) 工作联系单、通知单等往来函件。d) 会议纪要。e) 监造日志、简报、报告。f) 监造记录、表单。DL/T XXXXXXXXX9g) 监造过程影相资料。8.3 监造工作结束后,监造单位应及时编写监造工作总结、移交监造文件资料。监造工作总结应在监造服务合同要求的时间内提交监造委托人,主要包括:a) 监造项目概况。b) 监造组织机构及人员。c) 监造工作开展情况。d) 监造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对机组设
24、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建议。e) 监造工作成效。DL/T XXXXXXXXX10A 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A.1 水泵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见表A.1。表 A.1 水泵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表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2 焊接探伤检查 3 单节尺寸、开孔数量(位置、尺寸)检查 4 整体装配检查(尺寸、外观) 1尾水肘管及扩散段5 防腐检查 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含进人门销钉、紧固螺栓等材质、强度检查) 2 热处理检查 3 焊接探伤检查 4 装配尺寸检查、进人门开关动作试验 2 尾水锥
25、管5 防腐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材质证明书,含进人门销钉、紧固螺栓等材质、强度检查) 2 固定导叶加工尺寸、焊接坡口检查 3 座环/蜗壳3 蜗壳单节成型尺寸、与相邻管节配合尺寸、焊接坡口检查 DL/T XXXXXXXXX114 热处理检查 5 焊接探伤检查 6 蜗壳挂装尺寸检查(含座环、蜗壳分瓣面对接尺寸检查)7 座环加工尺寸检查 8 蜗壳进人门预装、开关动作试验 9 座环蜗壳厂内总预装检查 10 防腐检查 DL/T XXXXXXXXX12表A.1(续)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2 焊接探伤检查(含过流面不锈钢堆焊) 3 热处理检查 4 加工
26、尺寸、粗糙度检查 5 止漏环与底环预装检查 6 底环与座环联接螺栓材质、探伤及尺寸检查 4底环(含止漏环)7 防腐检查 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2 焊接检查、探伤检查(含过流面不锈钢堆焊) 3 热处理检查 4 加工尺寸、粗糙度检查(含顶盖分瓣面间隙、销钉间隙检查)5 止漏环与顶盖预装检查 6 顶盖与座环联接螺栓,顶盖分瓣面把合螺栓、销钉材质、探伤及尺寸检查 5顶盖(含止漏环)7 防腐检查 1 活动导叶1.1 材质及探伤检查 1.2 加工型体尺寸及表面波浪度、粗糙度检查 2 操作机构(控制环、导叶臂、连杆等)6活动导叶及操作机构 2.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DL/T XXXXXXXXX1
27、32.2 焊接探伤检查 2.3 加工尺寸、粗糙度检查 2.4 剪断销剪断试验、导叶臂摩擦力矩检查 3 导水机构预装3.1 顶盖、底环配合尺寸及同心度检查 3.2 导叶端面、立面间隙及导叶垂直度检查 3.3 动作试验、开度及行程检查 1 铸件材质及探伤检查 2 上冠、下环机加工尺寸及探伤检查 3 叶片机加工尺寸(加工型线尺寸及表面波浪度、粗糙度)及探伤检查 4 转轮焊前装配尺寸检查 5 转轮焊接过程检查 6 焊后尺寸及探伤检查 7 热处理检查 8 热处理后尺寸及探伤检查 9 转轮机加工尺寸、粗糙度及硬度检查 7 转轮10 静平衡试验 表A.1(续)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1
28、 材质及探伤检查 8 主轴2 加工尺寸、形位工差及表面粗糙度检查 DL/T XXXXXXXXX14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见证方式备注H W R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加工尺寸及外观检查 9 连轴螺栓、螺母3 预装检查 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10 主轴密封2 厂内预装及试验 1 轴瓦1.1 材质及母材探伤检查 1.2 轴瓦加工尺寸、瓦面粗糙度检查 1.3 巴氏合金结合面、合金表面探伤检查 2 轴承座检查 3 厂内预装检查 11 水导轴承4 冷却器耐压试验 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2 加工尺寸及外观检查 12 导叶接力器3 耐压试验、动作试验 DL/T XXXXXXXXX15A.2 主
29、进水阀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见表A.2。表 A.2 主进水阀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表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焊接探伤检查 3 热处理检查 4 加工尺寸检查 1 阀体5 阀体、上下游法兰联接螺栓材质、尺寸及探伤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焊接探伤检查 3 热处理检查 2 活门4 加工尺寸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3 枢轴2 加工尺寸及探伤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4 拐臂2 加工尺寸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5 密封2 机加工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探伤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焊接探伤检查 6 延伸管、伸缩节3 热处理检查 DL/T XXXXXXXXX164
30、加工尺寸检查 1 材料检查(材质证明书) 2 加工尺寸及外观检查 7 接力器3 耐压试验、动作试验 8油压装置和操作机构出厂验收 1 球阀装配过程检查 9 球阀组装及试验2 密封试验、压力试验与动作试验 DL/T XXXXXXXXX17A.3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见表A.3。表 A.3 发电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制造质量见证项目表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1 材料检查(质量证明书,含定位筋材质检查) 2 焊接及探伤检查 3 消应处理检查 4 加工尺寸及组合面间隙检查 1 定子机座5 防腐检查 1 硅钢片材质及电磁性能试验 2 冲片尺寸、外观及漆膜检查 3 首台
31、铁心预叠装检查 4 拉紧螺杆材质、探伤及尺寸检查 2 定子铁心5 包装发运检查 1 电磁线与绝缘材料材质检查 2 外观及尺寸检查 3 线棒电气试验 首台首批线棒为 H 点3 定子线棒4 包装发运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焊接探伤检查 3 热处理检查 4转子中心体及转子支架4 加工尺寸检查 DL/T XXXXXXXXX18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见证方式备注H W R5 联轴螺栓材质、尺寸及探伤检查 6 预装及轴线检查 1 磁轭冲片1.1 材料检查(质量证明书) 1.2 冲片尺寸及外观检查 3 磁轭厚钢板3.1 钢板材质及探伤检查 3.1 焊接探伤检查 3.2 加工尺寸检查 4 磁轭预装检查
32、 5定速机组转子磁轭5 磁轭键材料检查 1 铁心冲片及电磁线材质检查 2 铁心叠压质量及尺寸检查 3 线圈层间短路、匝间耐压试验 4 线圈尺寸检查 5 铁心及线圈套装检查 6 磁极电气试验及称重检查 6定速机组转子磁极7 包装发运检查 表A.3(续)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DL/T XXXXXXXXX19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见证方式备注H W R1 冲片材质及电磁性能试验 2 冲片尺寸、外观及漆膜检查 3 首台铁心预叠装检查 4 铁心通风槽点焊质量检查 5 拉紧螺杆材质、尺寸和探伤检查 7变速机组转子铁心6 包装发运检查 1 电磁线与绝缘材料材质检查 2 外观及尺寸检
33、查 3 线棒电气试验 首台首批线棒为 H 点8变速机组转子线棒4 线棒包装发运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加工尺寸、形位工差及表面粗糙度检查 3 发电机轴、上/下端轴连轴检查 9发电电动机轴(含上、下端轴)4 发电电动机轴与水泵水轮机轴同轴度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 2 加工尺寸及外观检查 10连轴螺栓、螺母3 预装检查 1 材料检查(质量证明书) 2 焊接及探伤检查 11 上、下机架3 消应处理检查 DL/T XXXXXXXXX20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见证方式备注H W R4 加工尺寸及组装检查 5 防腐检查 1 材质及探伤检查(质量证明书,含推力头、镜板、支撑结构、推力瓦等)2 推力
34、瓦 2.1 材质及母材探伤检查 2.2 轴瓦加工尺寸、瓦面粗糙度检查 2.3 巴氏合金结合面、合金表面探伤检查 3 支撑结构加工尺寸及探伤检查 4 推力头加工尺寸及探伤检 5 镜板加工尺寸、镜面粗糙度及探伤检查 6 油冷却器耐压试验 7 油槽渗漏试验 12 推力轴承8 推力轴承厂内预装检查 DL/T XXXXXXXXX21表A.3(续)见证方式序号 监造部件 见证项目H W R备注1 轴瓦1.1 材质及母材探伤检查 1.2 轴瓦加工尺寸、瓦面粗糙度检查 1.3 巴氏合金结合面、合金表面探伤检查 2 瓦座材质、探伤及加工尺寸检查 3 油冷却器耐压试验13 导轴承4 厂内预装检查 1 材料检查(质量证明书) 2 尺寸及外观检查 14 空气冷却器3 耐压试验 1 材料检查(质量证明书) 2 制动器组装及耐压试验 15 制动器3 动作试验及行程试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