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nt 2000(C) copyright,1,wnt 2000(C) copyright,2,wnt 2000(C) copyright,3,白杨礼赞 (茅盾),第一课时,wnt 2000(C) copyright,4,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 、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作者简介,wnt 2000(C) copyright,5,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
2、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wnt 2000(C) copyright,6,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 通过对白杨树形象的分析,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目标,wnt 2000(C)
3、 copyright,7,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白杨树是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树。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白杨树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树。,自学指导,wnt 2000(C) copyright,8,1 白杨树的种种特征,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2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白杨树的“不平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象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互动交流一,wnt 2000(C) copyright,9,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wnt 2000(C) co
4、pyright,10,1 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 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互动交流二,wnt 2000(C) copyright,11,3 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和赞美。 4 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
5、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互动交流三,wnt 2000(C) copyright,12,2019/7/13,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12,wnt 2000(C) copyright,13,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农民,哨兵,精神,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wnt 2000(C) copyright,14,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课堂小结,wnt 2000(C) copyright,15,1 抄写词语; 2 背诵课文第7节; 3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写法。,布
6、置作业和预习作业,wnt 2000(C) copyright,16,白杨礼赞 (茅盾),第二课时,wnt 2000(C) copyright,17,1 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2 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学习目标,wnt 2000(C) copyright,18,自学指导,阅读第5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 白杨树的总体形象特征是什么? 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力争上游” 2 文章是从 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的? 各有什么特点?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外部形象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 (进取)皮:光滑淡青色 (质朴)3 作者认为
7、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倔强挺立” “ 不折不挠“,wnt 2000(C) copyright,19,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wnt 2000(C) copyright,20,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2019/7/13,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20,wnt 2000(C) copyright,21,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2019/7/13,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21,wnt 2000(C) copyright,22,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
8、用说倒垂了。,22,wnt 2000(C) copyright,2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wnt 2000(C) copyright,24,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2019/7/13,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24,wnt 2000(C) copyright,25,互动交流一,阅读第2、3两段,完成下列问题 1 作者笔下的壮美的黄土高原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特点:“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2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
9、白杨树而是从从黄土高原写起? 展现了白杨树不寻常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 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揭示了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为全文作铺垫。,wnt 2000(C) copyright,26,互动交流二,再读课文第7小节,思考下列问题:1 哪些词语可以形容白杨树的不平凡?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伟丈夫等。 2 为了表现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采用了哪些手法? 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指出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流露出作者对白杨树之美的肯定; 以“伟丈夫”与“好女子”相对比,突出白杨树刚健的不平凡的内在气质。,wnt 2000(C) copyright,2
10、7,互动交流三,3 思考作者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注意四个反问句的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不断加深的。)第1句是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第24句是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四句的意思逐层加深。第1句明确白杨树不只是树,第2句指出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3句由“农民”扩大到“守卫家乡的哨兵”,第4句则进一步指出白杨树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愈来愈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wnt 2000(C) copyright,28,互动交流四,3 思考作者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注意四个反问句的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
11、样不断加深的。)这四个句子,以反问强化了内容的表达,以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以层递步步深化内容,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强烈。,wnt 2000(C) copyright,29,1 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结尾写楠木是为了与白杨树对比,突出白杨树的普通而不平凡的特点;以树喻人,将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北方的抗日农民相对比,突出其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互动交流五,wnt 2000(C) copyright,30,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这种树在西北
12、很多很常见,“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因为它具有不寻常的象征意义;“极普通”是说白杨树在树中并不“贵族化”,“不平凡”是说它有许多十分可贵而美好的品质。,互动交流六,wnt 2000(C) copyright,31,力争上游,笔直,绝无旁枝,笔直,紧紧靠拢,片片向上,光滑淡青色,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课堂小结,wnt 2000(C) copyright,32,美点追踪: 用词美: 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 温和 坚强不屈,挺拔 句式美: 难道A 难道B 难道C 难道D 段式美: 抑 扬 情感美: 浅 深 象征美: 物 人 神,wnt 2000(C) copyright,33,1、“不平凡”三字既是文章的抒情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2、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3、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课堂小结,wnt 2000(C) copyright,34,1 复习白杨礼赞 2 预习第2课囚绿记,布置作业和预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