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台湾儿童版画教学现况与发展.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881393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儿童版画教学现况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台湾儿童版画教学现况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台湾儿童版画教学现况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台湾儿童版画教学现况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台湾儿童版画教学现况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台灣兒童版畫教學現況與發展台北縣候用校長 吳望如 壹、前言版畫起源於中國,據可信資料顯示,唐朝時版畫已經被用來印刷佛經,從此在中國人的生活之中, 版畫便與民生息息相關,也因此成了中國人極具特色的傳統藝術。在台灣,近百年來在宗教儀式及各種祭典中,經常可見到它的身影,如:1. 貼在門扉上多以門神為取材對象,以神荼、鬱壘 、 秦瓊、尉遲恭 、簪花、晉爵或加冠、晉祿等為主要圖案。2. 貼在門頭以五張為一組,大多印有天官賜福等圖案,顏色則以紅、粉紅、綠、紫、黃五色為主,亦有八卦圖或獅頭銜劍等圖案。3. 貼在牆壁或檐上以天官賜福為主要圖式。4. 貼在燈座上圖案以玉皇大帝為主,另外也有神女、龍、八仙等圖案

2、,此類版畫最純樸也最具美感。5. 貼在走馬燈上大多以戲劇或通俗演義的故事為題材。6. 貼在七娘媽亭上早期台灣人認為擁有五男二女最佳,若要孩子好養、好帶,就要祭拜七娘夫人 ,因此這類版畫以七娘夫人的圖像為主。7. 貼在炮城上此類版畫大多呈八角形,多貼在爆竹頂端的八角盒上,俗稱圓鶴圖 。8. 貼在紙厝上題材內容以花、鳥、虎、果實為主。9. 金紙習慣上依神化的階級及神格高低的不同而燒不同的金紙,其圖案以財、子、壽為主。10.冥紙用來燒給祖先或雜鬼,以蓮花圖案為主,且不貼金箔。11.紙錢供鬼神所用,可分庫錢 、 本命錢 ,以銅幣圖案為主。12.神符以神像為主圖案,並加有符咒及闔家平安四字。13.貼在火

3、柴盒上早期台灣出品的火柴盒上大多印有猴子、黑狗等圖案,作為公司圖記象徵。214.貼在爆竹上迎神賽會的爆竹,早期則貼有出品公司的圖案或紋樣。15.貼在象棋盒上早年的木製象棋盒上大多印有精美圖案,並畫上象棋圖形。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發現,版畫的形式與使用對台灣民眾而言,是相當熟悉且使用頻繁的,但回顧百年來台灣的學校美術教育, 版畫卻遲至 1952(民國 41 年)年才被納入課程中。由於台灣的教育長期籠罩在升學主義之下,因此藝術課程一直未受重視,再加上版畫的師資缺乏,自然無法得到正常發展,直到 1973 年(民國 62 年) ,廖修平教授回台推動現代版畫,培訓了以十青(主要由廖修平教授的學生組成)為主幹

4、的版畫創作人才,台灣的藝術教育中才逐漸顯現出版畫的課程與教材,台灣的版畫藝術創作人才也才開始多了起來。貳、台灣的美術(勞)教育課程發展課程(curriculum)一詞,是由拉丁文 currere 一字演變而來,羅馬哲人希塞羅(Cicero 10643B.C.)最先使用,指的就是跑 、 競走 、 跑道 、跑馬場 、 人生的過程 ,後來被引申為學校循著一定常規而進行 ,演變至今課程的概念已趨於多元化。台灣的美術教育發展,在 1945 年(民國 34 年)之前受日本影響,大多循著日本的圖畫科課程進行,其教材內容與形式和日本本土的美術教育沒有太大差別;1945 年以後的美術教育,由於受戰亂影響,有一段

5、時間是屬於過渡期,較無法看出受影響之對象,但近五十年來,眾多藝術教育學者對兒童心智發展理論及兒童造型能力的發展加以研究,這種趨勢深深影響了台灣美術教育課程的發展,茲將這些理論表列如下:表 2-1 兒童藝術表現理論一覽表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 第六階段 第七階段魯蓋(法國)Luquee.C.H.偶然的寫實階段不完全的寫實階段知的寫實階段視的寫實階段赫伯李德Herbert.Read搔筆階段(2-3 歲)線畫階段(4 歲)記述的象徵主義階段(5-6 歲)記述的寫實主義(7-8 歲) 視覺的寫實(9-10 歲) 壓抑階段(11-14 歲)藝術的復活階段(15 歲以後)階段分期

6、學者3羅文費爾(美國)Lowenteld.V自我表現初期(2-4 歲)圖式前期(4-7 歲)圖式期(7-9 歲)寫實的萌芽(9-11 歲)模擬寫實期(11-13 歲)決定期(13-17 歲)艾斯納E.W.Eisner機能快感階段(1-4.5 歲)圖 畫 記 述 階段 ( 4.5-9.5歲 )再現的階段( 9.5-14.5歲 )美 感 表 現 階 段( 14.5-20歲 以後 )萬達爾Waddle C.W塗鴉期(2-5 歲)藝術錯覺期(5-12 歲)自我意識期(12 歲)藝術能力再生期(11-13 歲)Yochim塗鴉期(2-5 歲)符號期(5-7 歲)探索期(8-10 歲)反省期(11-13

7、歲)佛良茲齊澤克Franz Cizek始發階段(4-7 歲)覺醒階段(8-10 歲)藝 術 造 型 階 段(11-14 歲)潘元石(台灣) 塗鴉期(0-2 歲)象徵期(2-2.5 歲)前圖式期(2.5-4 歲)圖式期(4-8 歲)前寫實期(8-14 歲)寫實期(14 歲以後)陳輝東(台灣) 錯畫時期(3-4 歲)空想像時期(4-6 歲)想 像 畫 時 代 前 期( 6-8 歲)想像畫後期(8-10 歲)寫生畫前期(10-12 歲)寫生畫時期(12-15 歲)蘇振明(台灣) 塗鴉期(2 歲)動作與想像連接期(3 歲)有意識的造型階段(4-5 歲)想 像 力 與 創 造力 學 習 階 段(6-9

8、歲)客觀形象的寫實階段(9-11 歲)不同的表現類型階段(11-16 歲)夏勳(台灣) 錯線期(2-4 歲)圖式象徵期( 位 置 排 列 期 )( 4-6 歲)圖式期(6-9 歲)寫實期(10-14 歲)吳望如(台灣) 錯 亂 線 畫 階 段(0-2 歲) 曼陀羅階段(2-4 歲) 自 我 中 心 階 段( 3-7 歲) 圖 式 象 徵 階 段 (7-9 歲)描繪技巧提升階段(9-11 歲)觀 察 寫 實 階 段( 12 歲以後)郭禎祥(台灣) 塗鴉階段(0-4 歲) 圖式階段(4-9 歲) 寫實階段(9-14 歲) 美 感 表 現 階 段( 14歲 以 後 )皮亞傑(瑞士)J.Piaget感

9、覺動作期(0-2 歲)運思前期(2-7 歲)具體運思期(7-11 歲)形式運思期(11 歲以後)顧克(英國)E.Looks筋肉運動的塗抹期(0-4 歲)筋肉運動漸受精神指揮時期(5-6 歲)思考漸受想像影響時期(7-9 歲)具 有 基 本 組 織的 繪 畫 時 期(9 歲以上)4凱斯欽泰納( 法 國 )Kerschensteiner塗鴉期(0-4 歲)圖式期(4-6 歲)線 與 形 式 欣 賞 期(6-9 歲)外貌表現期(9-12 歲)立 體 形 式 表 現 期(12 歲以後)柏特(英國)C.Burt塗鴉期(0-3 歲)線畫期(3-5 歲)記述象徵期(5-6 歲)記述寫實期(6-8 歲)抑制期

10、(10-14 歲)藝術復活期(14 歲以後)英 格 ( 挪 威 )H.Bng塗 鴉 期( 0-3歲 )圖 式 期( 3-5歲 )平 板 畫 階 段( 5-9歲 )線 條 彩 繪 與 空間 繪 畫 期( 9-15歲 )裝 飾 文 字 插 圖 期( 15歲 以 後 )藤岡三郎(日本) 觀念時期(5-7 歲)寫實時期(7-9 歲)想像時期(9-12 歲)趣味時期(12 歲以後)關閱(日本) 始源時期(2-4 歲) 觀念描繪期(4-10 歲) 自覺描繪期(10-14 歲)再生描繪期(14 歲以後)黃翼(中國) 塗鴉期(3-4 歲) 象徵過渡期(4-6 歲) 定型期(6-12 歲)寫實期(12 歲以後)

11、湯姆林遜(英國)R.R.Tomlinsion幼兒時期(0-5 歲)圖式時期(5-8 歲)擬寫實時期(8-11 歲)寫實化和自覺時代(11 歲以後)葛德納(美國)H.Gardner塗鴉階段(0-5 歲)圖式階段(5-9 歲)寫實階段(9 歲以後)(吳望如製表)從以上的兒童繪畫發展理論研究中,可以看出每位學者對孩子的心態與造型發展各有不同的建議,這其中以赫伯李德、羅恩費爾、艾斯納等人對台灣的藝術教育發展影響最大。他們三人的理論影響了台灣近半世紀的藝術教育課程發展。在 1960 年代,李德(Read)和羅文費爾(Lowenteld.V)的思想主導了創造性美勞教育的發展,到了 1970 年代後期,艾斯

12、納(Eisner)的教育理論又將台灣藝術教育導向品質美感的教學模式,其後到了 1980 年代,艾斯納和葛利爾(W.Greer)及察布曼(L.Chapman)提出了 DBAE 的教學,在台灣掀起了以學科為主的美術教育風潮,迄今為主這三種教學模式仍影響了台灣藝術教育;1990 年代,許多歸國學人又將後現代主義的思潮帶回台灣,這種先解構再建構的思想也影響了台灣藝術教育的質變,因此今日台灣的藝術教育充滿了變數,也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及各種可能性,並極富藝術實驗精神。以下5我們從筆者所整理的表中,大略可看出台灣近半世紀的藝術教育課程發展,以及它和版畫課程之間的關連性,其發展進程如下:表 2-2 台灣藝術教

13、育課程發展進程一覽表年代 課程名稱 課程特色 版畫的教材1949 年(民國 38 年) 小學課程標準 試行 2 年1952 年(民國 41 年) 國民學校課程標準美術課程啟用 1949 年之舊標準1.在教材綱要中加註了教學要點,計 17條,其中第 4 條第6 點:在印刷工業的設計中,教學書報、雜誌、卡片張貼其他印刷品所連帶的圖案問題2.在 11 條中:美術的發表,除繪畫剪貼外.,或雕刻紙板、木板等,練習簡單的印刷3.這是版畫一詞首次出現在國小美術課程標準中,並將它歸納為圖案教材中的一項1962 年(民國 51 年) 國民學校中、高年級美術課程標準課程區分為1. 繪畫2. 美術設計3. 版畫4.

14、 雕塑5. 欣賞1.將版畫教學從圖案教材獨立出來,並將它列入繪畫教材的範圍2.在課程中可以見到版畫單元3.版畫單元約佔教材的 5%10%1968 年(民國 57 年) 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美術課程暫行課程標準 同上 大致與 1962 年雷同61975 年(民國 64 年) 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標準一.將課程分為四大類1. 繪畫2. 工藝3. 設計4. 雕塑二.將美術與勞作合併成為美勞科1. 版畫歸類在繪畫之中2. 將版畫分為寫意發表 、 寫生發表兩項3. 版畫的教學時數提升,單元增多1993 年(民國 82 年)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1. 將課程區分為三個主軸藝術創作藝術欣賞生活與實踐2. 重視審美藝術教

15、育3. 開放課本的發行,由統編本改為審訂本1. 版畫課程出現在每一個審訂本的單元中2. 仁林出版社的課本中,每學期均出現2-4 個版畫單元3. 版畫教學之補充教材、錄影帶、VCD、DVD 開始大量出現4. 台北縣政府開始辦理藝術饗宴藏書票展 ,推展版畫藝術教育2000 年(民國 89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0 年公布為暫行綱要,2003 年才確定為綱要)1. 將美術、音樂、表演藝術合併為藝術與人文2. 課程中有三個主軸 探索與表現 審美與理解 實踐與應用1. 版畫的教材大幅縮減,不利兒童版畫教育的推廣2. 課程綱要並非課程標準,因此各校有較大空間可以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吳望如整理)從以上列

16、表可以看出,在台灣的美勞教育中, 版畫被大幅度的推廣並在課程中實施是在 1975 年(民國 64 年)之後,尤其到了 1993 年(民國 82 年)新課程實施時,版畫才開始蓬勃發展。叁、台灣美勞課本中的版畫單元探索台灣國小美術(勞)教育課程標準,自 1952 年實施以來,歷經了多次修改,版畫教學單元由少量逐漸增加,並且更加多元,這其中不乏許多推手在其中努力推廣,也因為如此,台灣的版畫藝術教育才有今天多元的面貌呈現。在 19547年出版的國民學校叢書中,版畫被列在圖畫技法之中,由台灣前輩畫家暨藝術教育家李澤藩先生介紹了吹霧法 、 複寫紙複寫法 、 蠟紙轉寫法 、濕水法 、 糊圖案法 、 捺印法六

17、種版畫技巧;1959 年由國立教育資料館所出版的國民學校各科課程之研究一書中,將美術科的教材範圍分為:繪畫、圖案、雕塑、手工藝、欣賞等五項,而版畫則歸屬於圖案項下,書中六個學年計介紹了:蓋印版畫 、 切雕蓋印版畫 、 木版畫等技巧;由上述兩個例子不難發現,在 1959 年之前,版畫的教學內容是相當簡單且缺少變化的。到了 1962 年,頒行了國民學校中高年級美術課程標準 ,將版畫從圖案教材中拉出,而改列入繪畫教材中。這個時期版畫約佔美術課程的的5%10%,教材內容則列出了紙版畫 、 黏土版畫 、 木刻版畫及磚瓦版畫 ;1968 年,教育部又頒行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美術課程暫行課程標準 ,版畫並無太大

18、的變動,但內容增加多項版畫類別,也介紹了單刷版畫及孔版畫 。1975 年所頒行國民小學美勞課程標準沿用達十九年之久,在教學指引中將版畫分為寫意發表及寫生發表兩類,從一年級至六年級均訂定出版畫教材項目, 美勞科一詞也是在這時期決定,低年級每週授課 80 分鐘,中、高年級每週授課 120 分鐘。台灣的美勞教育在這時期開始正常化,版畫也因教學指引中幾乎每一冊均有詳細介紹,而開始受教師重視,再加上此時廖修平教授回國推動現代版畫,且由國立新竹師專所培育出的美勞師資科陸續畢業,投入教學行列(第一屆即在 1975 年畢業) ,台灣的版畫藝術教育從這時期開始茁壯,當時南部有潘元石老師、林智信先生大力推展兒童版

19、畫教學,北部則有廖修平教授培訓種子教師,台灣的國小美勞課程在此時顯得多采多姿。1993 年實施的課程被稱為新課程 ,一改以前注重創造性美術教學走向,在教材綱要中特別強調審美的教學 ,並將表現的教材區分為心象表現 、 機能表現二種,最重要的是打破已實施近二十年的創作表現分類繪畫 、 雕塑 、 工藝 、 設計 。認為創作不應分類,每個孩子都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創作方式,在此前提下,教材的內容顯得更加多元且豐富,加上課本開放由民間編輯,因此版畫教材在每一個審訂本版本中,都出現得相當頻繁。以下是 1993 年新課程的美勞科教材綱要一覽表:表 3-1 教材綱要一覽表教材類別 教材內容 備註範疇教材綱

20、要心象表現媒材心象表現意指:兒童透過各種感官、生活的經驗與想像,經過內在化的過程,發揮其想像力,從事平面(如繪畫、版畫) 、立體(如雕塑、造形)或綜合8技法 媒材的表現活動。範疇媒材表現教材機能表現技法機能表現意指:製作兒童生活中具有合乎目的性(如實用的、玩賞的)的物品為主。重視其設計性與機能性 ,不分平面或立體,是設計與工藝的統合表現。美感認知審美教材欣賞與鑑賞表現與審美教材之編排,宜互相呼應為原則。高年級審美教材宜彈性安排,必要時單獨編列單獨教學。生活實踐 在生活中實踐美感認知(吳望如製表)2000 年,台灣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這次課程改革變動相當大,對所有教師而言,是一項教學方式的改變

21、,在教材的編輯上更具挑戰性。由於音樂、美術及表演藝術在課程上合而為一,且原本該有的五節課 200 分鐘的藝術課程(美勞 120 分鐘,音樂 80 分鐘)縮減成 120 分鐘(美勞、音樂及表演各 40 分鐘) ,美勞教學在空間上明顯的受到擠壓,因此版畫在課本中出現的單元也明顯的減少很多,這項轉變讓原本已經開始蓬勃發展的版畫教育受到相當大的打擊,尤其指導版畫需準備相當多的器材與工具,加上印製完的收拾工作相當繁瑣,要在短短的 40 分鐘內上完一堂版畫課,實有困難。但幸好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的是綱要精神而非標準 ,因此只要能符合綱要中的各項精神,學校也可以自編教材,實施本位課程,因此相對的,若學校想發展版

22、畫特色,只要學校中的教師、行政人員、家長達成共識,可說更加容易建構版畫本位特色。針對這五、六十年來的課程演變,筆者也曾赴國立編譯館進一步蒐集相關資料,以了解版畫課程在每個時期實施的實際狀況,但由於年代久遠,有些資料並不完整,茲將可查證的部分區分如下:一、1962 年版的課程標準將藝術課程稱為勞作 ,其教學指引中指出其內容含蓋紙工、土工、竹工、木工、金工、廢物工、雕刻工、雕塑工、園藝、飼養、家事等,每年級一冊教學指引,國小三年級以上才實施勞作;在這四冊指引中所發現的版畫教材資料如下:表 3-2 版畫教材分佈一覽表冊別 內容9第一冊介紹雕刻的刀子平刀、斜口刀、圓口刀、三角刀,建議老師指導雕刻肥皂、

23、泥土、瓜皮、蔬果、石膏等較鬆軟的物品,並非用來製作版畫。第二冊 介紹 透雕 刺雕有孔版概念 凹雕有凹版概念 浮雕有凸版概念第三冊 介紹石雕第四冊 無(吳望如製表)根據指引精神,再比對當時坊間出版的課本,發現如下表所列:表 3-3 民間課本之發現版本 探索發現新新文化出版之勞作課本 四年級下學期有一個版畫單元 五年級下學期有一個版畫單元台光出版之勞作課本 無版畫單元學文出版之勞作課本 五年級下學期有二個版畫單元 六年級下學期有一個版畫單元(吳望如製表)綜合以上兩表,可以發現教育部頒訂的教學指引其實並無版畫單元,但民間所編的審訂本卻出現版畫單元,相當耐人尋味。二、1975 年版的課程標準1975

24、年,國小美勞課程正式被稱為美勞 ,在教育部發行的美勞教學指引中,版畫的單元幾乎每學期都實施,茲將其單元內容表列如下:表 3-4 美勞課程標準表年級 指導要項 單元名稱 時間 教材名稱 版種寫意發表 左右相同的畫 40 分 相印 單刷版畫上學期 寫意發表 印一印真好玩 40 分 蓋印 單刷版畫寫意發表 擦擦看現出什麼 40 分 擦印 單刷版畫一年級下學期 寫生發表 同學的臉像 80 分 有底板紙版畫 凸版寫意發表 可愛的動物 80 分 蓋印 單刷版畫上學期 寫意發表 魚的排列 80 分 原型孔版畫 孔版寫意發表 印出美麗的樹葉 80 分 擦印 單刷版畫二年級下學期 寫意發表 一隻大公雞 80 分

25、 有底板紙版畫 凸版10寫生發表 精彩的遊藝會節目 120 分 珍珠版雕線法 凸版上學期 寫意發表 剪貼美麗的畫 120 分 擦印 單刷版畫寫意發表 刻花紋印印看 120 分 切雕蓋印 單刷版畫三年級下學期 寫意發表 運動會 120 分 有底板紙版畫 凸版寫意發表 賀年片 160 分 浮游流彩畫 單刷版畫上學期 無寫意發表 在工作中的人 120 分 紙版凹版畫 凹版四年級下學期 寫生發表 我們的老師 160 分 石膏版畫 凸版寫意發表 月曆的共同製作 120 分 有底板紙版畫 凸版上學期 無寫意發表 熱帶魚 120 分 木板併用版畫 凸版五年級下學期 無寫意發表 我愛國旗 160 分 油印木刻

26、版畫 凸版上學期 無無六年級下學期 無(吳望如製表)從以上的列表可以看出 1975 年後,這一套推行 19 年的課程由於教學指引中有多達 18 個單元的版畫教學,使得版畫教學可說開始在校園中出現,但願意教版畫的教師其實並不多,筆者記得在 1985 年左右,台北縣國教輔導團蘇為忠老師他們就已經開始強力推動版畫及陶藝教學,這應是台北縣版畫發展的最初契機吧!三、1993 年版的課程標準1993 年實施的新課程計有仁林、康軒、南一、翰林、明台五家出版社投入美勞課本的發行,其中明台出版社僅出版一上、一下、二上、二下四本教材,茲將各家版本的版畫課程羅列如下:(一)仁林版(吳望如主編)冊別 單元名稱 版種快樂的鞋印 實物版美麗的花園 實物版集合囉 拓印一上會發光的魚 型染版快樂的笑容 紙凸版一下奇妙的畫 浮染印我與動物 紙凸版二上這樣玩也可以 型染版二下 好帥的動作 紙凸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