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灣二十四節氣在鄉土教學上的應用劉還月文化是什麼?文化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太過籠統,可以有千百種答案,許多人都可能抬出一大堆的文化理論,但文化最重要的絕對不是理論,而是反應出人民的生活與精神,因此,我們就從最簡單的生活層面來談談什麼是文化?相信許多朋友必然也曾經聽過:文化就是生活這句簡單銓釋文化的話,只是,什麼叫做文化就是生活呢?以最簡單的概念來看,文化其實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累積出來的經驗與智慧,而且獲得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認同,形成社會一致的價值觀,並且透過學習而得以傳承給不同的人或者下一代的生活方式與行為,這便是文化。我們試以一般人熟悉的事務為例:台灣舉行民主選舉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
2、間了,在農業社會的六、七年代,一般人對於選舉的認知大體是:拿走路工(錢)蓋選票!也就是說選舉買票是司空見慣的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不能說選舉買票的行為完全根絕,但大多數人面對買票行為的態度已經很少有人會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大多人要不就拿歸拿,投歸投,要不就是根本拒絕,甚至有人直接檢舉。為什麼經過幾十年而已,人們面對同樣的選舉,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態度?簡單的說,這就是選舉文化的改變,根本的原因是人們的價值觀改變了,自然也就形成了文化的改變!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是,人類在原始的時代,如何認識這個世界,並且對這個社會建構初始的文化觀?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來瞭解不同的時代獲取知識的管道之別。二十
3、一世紀的台灣社會,早已是一個傳媒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除了得自父母長輩的口傳敘述之外,學齡前大多已經開始接受整套的知識系統,直到稍稍懂事之後,除了學校裡的那一套,還有電視、報紙、雜誌、網路等等漫天覆地而來的知識管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活在資訊氾濫,傳播爆炸的環境假像中,也因此許多人都相信,現代人必然比舊時代、舊社會中的人有更豐富、更完整的知識。其實,事實未必如此!沒錯,這是一個知識系統多元且龐雜的時代,但關鍵在於人們是如何吸收知識?過去,人們沒有那麼多元的管道,讀書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知識來源時,人們主動去選擇要吸收什麼樣的知識,因此,大多是對自己有益的。如今,人們大多依據各種新式傳媒
4、系統,在方便與流行的風潮下,大多數的人都只是盲目地跟著社會議論的話題走,打開電視,永遠都只是緋聞、傳聞與秘聞;再加上由於個人的習慣或者認同問題,讓人們面對各式各樣的新聞管道時,大多固定地選擇其中少數一、兩個或三個而已,使得這看似資訊多元時代,實際上每個人卻只接收單一的思想體系,造成了個人長期的在某一固定的思想網絡裡,接收它的想法,不知不覺了讓個人的知識領域,陷入了一個狹隘的世界裡。現代人對於知識的吸收,除了傳媒選擇之外,更嚴重的是我們太過度地依賴媒體,如此一來,也就形成了傳媒壟斷了現代人知識的怪現象,也就是說,現代人大部分的知識都來自媒體,媒體報導的不管是緋聞、秘聞,大多數人都相當清楚;而媒體
5、少去碰觸的,即使是跟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智慧,還是被大多數人所遺忘的!至於上古時代的人們,甚至連書本都沒有,他們卻憑著對大自然的觀察,確立了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與原理,再透過人們之間的相互討論,慢慢形成眾人所認知,並且相互流通的經驗法則,最後終於形成了原始的知識系統。這些向環境學習而來的智慧,透過一代又一代的承襲,到了今天,早已成為漢人生命與知識體系中,根深蒂固的天地宇宙觀。周天概念的建構上古時代的漢人社會,是如何對於所生存的空間,建立最原始的認知呢?從傳說中的天地之始,漢人對所居住的空間,充滿著無限的想像,最典型的莫過於天地渾沌,陰陽未分 , 繫辭上傳謂: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 , 大極也就是
6、太極 ,意指天地之大,無極無限,宇宙萬物都由此創造,之後為了分辨已與他之別 ,才慢慢開始有兩儀之分。事實上,從盤古開天到三皇五帝的時代,當時並沒有國家的概念,雖然有一個主要的領導人,但當時由於交通不發達,大多數的人們只能在固定的區域中生活,因此這個時代的人們,顯然是不可能認識這個世界的完整形貌,但透過直接的觀察,卻可以發現極目所窮之處,是呈現一道圓弧形的,也因此,人類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周天的概念。什麼是周天?周天原指是天地自成一個圓之意,但在封建社會中,這個圓成了以帝王為中心,認為天地乃是圍繞他而形成一個渾圓,帝王乃為周天之子 ,也就是天子!民間己經流傳了好幾千年,早己被廣泛應用在避邪厭勝物上
7、的太極圖 ,每個人對它的看法都有差別,大多數的人,注意到的也許是那一黑一白的兩條魚,但兩條魚合抱在一起,外型是不是一個圓呢?可見太極指的就是天地渾圓之意。除此外,遠古社會的人們,到底如何看待所謂的周天呢?原始社會的認知,至少包含了兩個概念:一、世界是圓的四、五千年以前,人類缺乏交通與文明,根本無從理解所居住土地形貎,更不要說瞭解地球是怎麼一回事了,但由於人們雙眼所的世界之極,呈現的是圓弧形,很自然地會認定世界是圓的。漢人在上古時代就認定天地是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人類缺乏快速的交通工具,根本沒有辦法到很遠的地方去,因此不管怎麼走,看到的天地邊陲都是呈弧形的。二、時間是圓的人們更透過對自然萬
8、物的生滅,以及氣候溫暑、暖寒變化的觀察,認定時間不會逝去,只是不斷地演替,因此大自然的萬物都是不斷循環的。我們就以動物來說,老的動物死亡之前,就己經誕生了許多新的動物,負起了傳承的責任。至於時間,我們總認為日子是一天又一天地逝去;事實上,一天過去了,會有更新的一天到來,因此,不斷循環的時間自然是圓的。古老的人們確認了周天的概念之後,又發現在這個周天之下,幾乎每一種東西都具有相對性,諸如天對地、白天對晚上、冷對熱、陰對陽,這些觀察讓漢人更進一步地以自然萬物的差異,來區分彼此的不同,慢慢地建構了漢人社會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相對與相合的概念;此後的幾千年來,漢人社會中普世的認知,莫過於:男人女人、
9、公母、陰陽、靜動等基本的價值觀。無論是男女之別,或者陰陽之分,這所有兩種相對的元素,都是大極概念所衍生出的兩儀 ,儀所指的是儀容,也就是外形、外觀,當然也被延伸到有關內涵方面,或者精神層面的東西。太極圖中的黑白雙魚合抱圖像,可以說是古人留下的圖騰中,最具體、清晰的兩儀圖了,天地渾圓中的陰陽回互之形,代表陽的白色,起於北方,全盛於南,代表陰的黑色,剛剛好相反,而在黑白之間,各有一個相反顏色的點,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此的陰陽觀,正是古人分天和地之別,最基本的認知與理論。古老的社會中,人們完全是透過直接的觀察來定出相對的兩儀,諸如天在上為陽,地在下為陰,更衍生出一套專門的理論,元朝許衡所寫的萬
10、寶全書開宗明義就說:太極動而生陽,天圓必倚蓋,太極靜而生陰,地方如棋局。 此外,更進一步提到:陽氣居上,為天,陰氣居地,為地,謂之兩儀。 兩儀觀念的不斷延伸,使得漢人社會中的陰陽之分,並不只是天地或者日月而已,更包括了人的男女以及動物的公與母。人和動物,本身都有性別,要分陰陽並不會太難,倒是有些器物,雖然沒有生命,卻同樣可分陰陽,縲絲公,縲絲母,碗公都是相當有趣的例子。更有趣的是,人們也把時間以及數字分為陰陽。時間的陰陽之分,顯然是受到了太陽和月亮的影響,人們最早紀錄時間的方法,乃是天干和地支,天干其實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繁衍,古人認為為天行之氣,因此稱為天干。十天干中,屬陽的分別是甲、
11、丙、戊、庚、壬。屬陰的天干則是乙、丁、己、辛、癸。地支則代表四時的運作,每個季節三個月,各有三個地支,因此共有十二地支。屬陽的地支為子、寅、辰、午、申、戌。屬陰的地支是丑、卯、巳、未、酉、亥。陰陽到底指的是什麼?其實並不單只是狹義地指男人、女人或者白天、晚上之別,民間流傳的通書(算命書) 中,對陰陽的看法較為抽象,論陰一般認為是由興旺到衰老、死絕之氣,也就是由盛極而至衰亡之象,也稱為退氣或稱為衰。一般所謂的陽 ,則是由初生而至興旺之氣,也就是由衰而旺的意思,由於充滿生之機,也稱為方生之氣,或稱為進氣,簡稱則為旺。民間通行的排命盤算命法中,常有陽男陽女 ,或陰男陰女之分。所謂的陽男陰女 ,或者陰
12、男陽女 ,乃是指出生年的天干而定,天干屬陽,無論男女皆屬陽命,反之,天干屬陰,自然也就成了陰男或陰女了。由此可見,一般算命者所論的陽和陰,指的乃是本命元辰,而不是性別的男或女,透過鄭富升所著的八字今論所謂的:陰者,在內奧蔭之氣,陽者,在外發揚之氣。 ,自然更瞭解天干地支的陰陽之別,當然也就清楚相命者的陰男陽女之分,所憑的是什麼了。無論是天干或者地支,只要逢單便為陽,逢雙則屬於陰,古人也把這個概念延伸到數字方面。清代熊宗所著鰲頭通書大全中的作易圖直接指出:地二、四、六、八為偶,屬陰,天一、三、五、七、九為奇,屬陽。 意思是說,漢人概念中的陰陽之分,還包括了數字,單數者為陽,雙數為陰。光是這樣說,
13、大多數人可能沒有什麼感覺,那我們試以大多數人平常拜拜行為來看,一般拿香拜拜,都以三支或者一支為多,最多也有人用五支,為什麼拿香都用一、三、五之數呢?主要是祭拜的對象為神明,神明為陽神,自然用陽數祭拜。那麼有什麼機會用二支香拜拜呢?一般都在先人往生,或者祭拜孤魂野鬼,甚至是祭拜凶死的亡靈,而這些都是陰鬼,才會用陰數來拜。既使同為陽數,古人對於三和七之數,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源自於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清代李泰來輯校的永吉通書說:五行不離生剋,天干之數,逢三則生,逢七則剋,地支逢七則沖,生人喜生,取重三朝,死人怕剋,故作七朝,人初死,靈氣未散,沖剋至七七之期,則靈氣盡矣。 李泰來的說法提供給我們為什
14、麼孩子出生要洗三朝 ,人死了之後要做七的原始理論,而這些喜三懼七的觀念,至今仍為多數人所應用。另外,我們應用陰陽之數最多的,大概就是九這個數字了。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原意是指碰到兩個極大極陽之數,而在這個大數之日,古人都相當忌諱,因此古俗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避禍消災,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謂: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 ;故假以兩物服之,以謂陽酒之厄。 由此可見,最初人們心目中的重九實為災厄之期,後來漸演變成登高避禍,明清兩代以降,甚至成了登高賞秋盛會,戰後才定為敬老節。至於正月初九,則是民間俗謂的天公生,按照民間信仰的羅輯來看,凡人哪有可能得知天公的生日,只是,正
15、月初九為新春之後的第一個極陽之數,人們都不敢佔用,又想到這個極陽之日,大概僅有老天爺能夠承受,於是用以祭天,後來也就慢慢就變成了民間俗謂的天公生。至於在個人的生命禮俗中,也有避九之俗,最典型的且至今仍為大多數人遵守的,莫過於生命中每逢九的歲數,都是不適合婚嫁的,主要的理由,乃大多數人都相信民間俗謂的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一般善男信女又自認命如螻蟻一般,如此卑微之生命,是無法承擔在這極大極陽之期成婚的巨大壓力,怕的就是無辜遭到天妒。老人家年過六十之後,碰到九的歲數都不說九,而以多一歲來稱之,如果碰到逢九歲數的老人家病了,子孫會趕快幫老人家過下一個生日,目的是幫助老人家及早擺脫極大極陽之數的恐懼,
16、當然這也是一種避九之俗,也因為這個避九之俗,衍生了人們過生日只能提前過,而不能事後補過的特殊習俗。人們之所以避九,顯然是因為傳統社會的人們認為不要鋒芒太露,好事能掩藏就要掩藏起來,不要到處宣揚,福氣才不會洩漏光。兩儀、四象與八卦當漢人逐漸建立了兩儀相對的觀念,懂得萬事萬物皆有所分之後,對於平常生活中,每天都得面對的天和地,自然也會有所區分,一來,人每天都踏在土地上,因而都認為地是實的,天雖大,卻高不可攀,認定上也就較虛空,於是先有了地實天空之別;二來,人們更依照天地所在之位,視天為陽,地為陰,並且進一步地衍生其意,把天視為乾,地則為坤,用來象徵父母, 說卦傳說: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
17、母。 ,而這正是民間常常提到的乾天坤地 。乾和坤本就是陰陽,陽和陰雖然有別,但還是會有許多機會碰在一起,陰陽的相重或者交合,不同的組合機率,自然產生相異的結果,陽和陽相重,結果是純陽,也就是太陽 ,陰和陰相疊,自然是純陰,稱為太陰 ,陽和陰交合,表示陽盡陰生,是為少陰 ,陰和陽交合,結果相反,名為少陽 ,這四種現象的生成變化,正是繫辭上傳所說的:兩儀生四象。 從兩儀 、 四象 ,而發展出八卦以至於六十四卦 ,這些全部由特殊符號來組成的易經前半部,屬於易經中的經 ,也是最讓人難懂的部份。易經的不易讀,顯然是因為,有太多令現代人難以理解的符號,這些符號最原始的概念,是用來代表陰和陽。易經中的陰陽符
18、號,其實很簡單,都是用一條橫線代表,這條線稱之為爻 ,兩者之別就在代表陽的線,中間是相連的,名為陽爻 ,代表陰的線,則是中斷的,稱作陰爻 ,我們以圖示來說明,應該更清楚易懂:陽爻代表陽 -陰爻代表陰 不管是陰還是陽,只要把三個符號組成在一起,便成了一個卦,而兩種元素以三為單位,最多可以組成八種不同的圖形,也就是所謂的八卦 ,每一個卦的組成不同,形貌也不相同,我們先來看看朱熹註釋周易本義時,所寫的八卦取象歌 ,每個符號都用三個字來形容,第一個字指的是卦象:乾三連是說,乾卦乃是三條線連在一起所組成的。坤六斷則指六條斷線所組成的。震仰盂說的是這個符號看起來,像是仰放的水盂,艮覆盌則像倒覆的盆盌。離中
19、虛意指離卦的中線是虛的,沒有接在一起。坎中滿則相反,為上下兩線是斷的。兑上缺指最上面那條線有缺口。巽下斷則說,巽卦是最下面一條線是中斷的。民間的方術之士,也許不熟悉八卦取象歌 ,自行發展出一套八卦咒訣 ,這套口訣以更具像的東西來比譽:一亁三連說明乾卦乃是由,三條連在一起的線所組成。二坤六斷坤卦六斷,三條線中斷了,當然變成六條。三震養魚可以養魚的水盆,要深一點的才行,震卦上面的二條線都斷了,應該夠深可以養魚了。四兑風碗碗是較淺的,兑卦只斷最上面一條線,因此用碗來象形。五離中需需代表需求、不足,中需也就是中間不足,也就是中線斷了的意思。六坎中滿滿和虛正好是相反之意,中滿表示中線是實的,那麼上、下兩
20、線,應該就是虛的了。七艮上巽巽卦是上面兩線為實,最下一條為虛, 艮上巽之意,是說艮卦比起巽卦來,上面還要多斷一線。八巽下段說明,巽卦最下面的線是斷的。至於這個神秘的八卦中,不同的符號與名詞,到底代表什麼東西?又跟人們生活的環境,有沒有什麼關係呢?八組不同的卦象,都各有不同的卦名,分別是: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遠古的人類,生活在單純,自然的領域之中,為什麼會出現八卦如此特殊的東西呢?關於八卦的起源之說,向來是研究易經的學者,爭論不休的話題,大致可分為幾大派別:一、源起於古天文學,二、源起於大自然的形貌,三、源起於上古時代的數字,四、源起於古代的占卜術。不管那一種說法正確
21、,八卦的誕生,想必跟當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八卦不同的卦象,本就是各種自然物象的表徵,更寓意各種不同的屬性,我們先來看看,八卦分別所代表的物象以及象徵意義。和人類關係最為親密,更是一切生命之本的,莫過於大自然,因此有不少研究者認為,八卦的卦形,就是擬取大自然的現象而來的:由三條陽爻所組成的乾,代表的是天 , 准南子天文訓歸納古人對天的看法說: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 也就是清氣上揚而形成天之意,三條陽爻,本就的就是上揚之氣。坤卦是用三條陰爻所組成的,在黃帝素問中,也解釋了古人所謂濁氣下降而為地的原委:積陰為地,故地者濁陰也。 ,陰氣最盛的坤卦,豈能不為地的表徵。震卦是由代表
22、上昇的陽爻在最下面,上頭壓有兩條陰爻,這個卦意顯然是要發生衝突的,且陰氣更盛於陽,難怪會震動,以大自然的現象來看,也就是陰陽之氣對流,也可以說是濕空氣和乾燥的空氣對流,由於磨擦的關係,自然生電而成雷 。巽卦為什麼會象徵大自然中的風呢?原來古人認為,風乃是大規模流動的土氣,巽的卦形,有代表土的陰爻在下,上有二陽爻,代表氣雖流動,卻不能離地,正是古人認知中的風也。坎的卦形是上下為陰,中間為陽,而水的特質,則是看似柔弱,卻也無比凶險,正是陰中帶陽之意,很自然的, 水的形貌,成了坎卦最適切的代表。離卦的卦形和坎卦正好相反,上下為陽,中包一陰,古人認為最像是外表猛烈,卻內蓄陰柔之力的火,因此離卦也就成了
23、火的表徵。艮卦代表的是山 ,乃因卦形為上一陽爻,下卻有二陰爻,古人把陽爻解釋為堅石,陰爻則是濕土,也就是無論多麼雄偉的山,山中必藏有無比豐潤的水,才能滋養草木,以成就一座大山。上一陰,下二陽的兌,卦形的意思是上層陰濕,下層卻陽燥,這樣的地方,是最容易產生沼氣的,古人稱這種地方為澤 。八卦除了各有不同的物象之外,更有差異極大的的本性(屬性):乾卦之性為健 ,何以為健?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天是永遠運行不止的,於是有了剛健的印象,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天行健坤卦既然代表地,地是萬物最重要的依靠,無論自然萬象用什麼方法相待,大地都只有默默承受,充份顯露出大地寬厚柔順的特質,因之,古人認定坤卦之性
24、就是順 。震卦之物象既為雷,打雷焉能不天地驚動?因此,震卦的本性就是動 。巽卦的屬性是入 ,什麼是入?可能會有不少人弄不懂是什麼意思,但如果從風的角度來想,就很清楚風只要有個細縫,就一定能進入的!坎卦象徵的是陷 ,陷是陷落或者陷入之意,為什麼會陷入而生險?原來是因為,土地被大水沖刷過後,自然產生的現象。離之屬性為麗 ,這個麗,指的是火燃燒之後的光明和燦爛,更因為火的光明,帶給世界上的每個生命都更為美麗。艮是山的代表,我們常說:不動如山 ,指的就是山本就是靜止不動的,因而艮卦本性為止 。兌卦的屬性是悅 ,什麼東西可以讓人賞心悅目?當然是美麗的風景,什麼事情讓人心生喜悦?想必是作物豐收,而這些,都
25、是因為幸而得到大澤的滋潤啊!除了上述的本象以及本性象徵,八卦更有多重延伸的象徵,包含了家人、身體、動物八卦分別象徵的家人,除了父母之外,還有六個孩子,因此合稱為乾坤六子:乾卦代表父親,坤卦為母親,震者為長男,巽者為長女,坎為中男,離則代表中女,艮指的是少男,兑為少女。人的身體,在古人的概念中,也可以用卦象來解釋:乾者首也,坤指的是腹 ,震卦乃足也,巽卦則指股 ,坎卦代表耳朶,双目則用離卦來象徴,艮卦指的是手 ,兌卦則為口 。動物也一樣是各種卦象的表徵:乾因為健而為馬 ,坤的温順,足以彰顯牛的特性,震者動也,如天上神龍一般,巽者為雞 ,家中之禽也,坎卦陷落,如養豕的豬圈,離卦美麗動人,像是美麗的
26、雉 ,艮卦為止,代表盡忠職守的守門之狗 ,兑卦悦目,象徵小羊 。 伏羲六十四卦從太極、兩儀經四象而至八卦,這些看似神秘的東西,其實都是上古時代的人們,體察自然萬物之後,所設計出做為不同象徵物的符碼,一方面是對天、地、人等諸多事務的歸納與整理,更重要的是,做為探索未知世界的預測, 易經周易序指出: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業,故易者,陰陽之道也。卦者,陰陽之物也。爻者,陰陽之動也。 只是,八個卦象過於簡略,於是發展出用八卦相疊的方式,建構成六十四個卦象,也就是所謂伏羲六十四卦 。到底伏羲六十四卦是怎麼組成的呢?易經周易序認為:卦雖不同,所同者奇耦,爻雖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為其體,三百八十四爻
27、互為其用,遠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暫於瞬息,微於動靜,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義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雖然每個卦都不相同,但都有奇位、耦位之分,每個爻也不一樣,卻都有九六(乃是指爻的陰陽,陰爻稱六,陽爻為九)之別,因此以六十四卦為本體,三百八十四條爻互相運用,不管遠在天邊,或者近在眼前,甚至短暫的瞬息,還是微小的動靜,都可以顯現在卦象之中,更可以透過爻來探究事情的原委。六十四卦乃是由八卦相疊而成,因此也分上下兩卦,居上的卦稱為上卦或外卦,居下的掛叫做下卦或內卦,至於卦名,如果相同的兩卦相重,則沿用原卦名,如果是不同的兩卦疊成一卦,就需要有新的卦名了。兩卦相重之後,每個卦都由六條或連或斷
28、的爻所組成,而這些爻,根本是組成卦最重要的基本元素,為了方便區分,陽爻以九代稱,陰爻則以六代表,每個卦的六爻順序,都是由最下面開始算起,最下面的稱初 ,最上面的為上 ,中間的依序是二、三、四、五,我們試以實例舉之,如果是上下皆乾卦,六爻的名稱依序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如果是陰重陰卦,六爻的名稱依序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如果是坎震兩卦相疊,名為屯卦,六爻的名稱依序是: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許多人覺得易經難懂,其實也包括了卦爻辭的部份,這些原本是用來解釋諸卦各爻寓意的文字,卻因為多了初九、九二、六三、九四等數字而不知如何是好,如今終於瞭解,原來這些
29、全都是不同爻位的代稱;另外,在乾、坤兩卦的最後,分別多出了用九以及用六 ,意指純陽之卦方可用九之數,純陰之卦就只能用六之數。每個卦中,其實還有奇耦之分,指的是爻所在位置,是奇數還是偶數?初、三、五爻為奇位,也就是陽位,二、四、上爻為偶位,屬於陰位,占卜者認為,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算是得到正當之位,代表事務發展有正道可循,才符合禮敎規律,如果陰爻佔陽位,或者陽爻居陰位,都屬不當位,象徵背逆行事,吉事不成。伏羲六十四卦,分別被放在周易上經以及周易下經中,一分為二的理由是前三十卦,擬象以及寓意的,全都是天地萬象,因而被放在周易上經中,從三十一卦到六十四卦,寓意的都是人倫之常與夫妻關係,屬於周易下
30、經 ,也就是說,前半部談的都是天和地,後半部探討的則重人生哲理:第一卦:乾為天,簡稱乾。乾卦由六條陽爻所組成,代表強盛無比的陽氣,象徵至陽至剛之力量,更是萬物所依的生命之源,但也提醒人們,行事當以正道為本。第二卦:坤為地,簡稱坤。坤卦乃由純陰之爻所組成,是一個典型母親的表徵,柔順、溫婉、堅貞、純良,像是大地的寬厚包容,更是每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慈愛之源。第三卦:水雷屯,簡稱屯。由坎和震卦,也就是水和雷組成的屯卦,呈現的是水在上,雷在下的情景,也就是春雷初動,雨卻降不下來的尷尬,就像是草木剛萌芽之初,所面臨的破土之難。第四卦:山水蒙,簡稱蒙。蒙卦是由艮卦和坎卦所組成的,兩卦合在一起,正是一幅高山
31、流水的景象,代表開通、順暢之象,進一步則被延伸解釋為,智慧之路大通之意,要如何打開智慧,自然需要教育,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心智啟蒙,蒙卦之蒙,正是啟蒙之蒙啊!第五卦:水天需,簡稱需。下為乾卦,上為坎卦,代表水在天上,也就是還在天上積蓄水氣,要下雨,絕對是需要等待的。第六卦:天水訟,簡稱訟。訟卦下坎卦,上乾卦所組成的,坎為水,乾為天,為什麼兩卦在一起,就會演變成爭訟的情况呢?原來古人的認知中,天是往西行的(逆時鐘而轉) ,而亞洲大地上的河川,卻大多是由西往東流,兩者相逆,自然難免會引起爭訟了。第七卦:地水師,簡稱師。坤卦在上,坎卦在下,表示地在上,水在下,也就是伏於地下,看不見的水,就像是藏兵於民
32、,只要平時多加訓練,需要用時必是一支精銳之師。第八卦:水地比,簡稱比。和師卦剛剛好相反,比卦乃是由坎在上,坤在下所組成,也就是大地上有潺潺流水之意,象徵彼此間親密無比,相護相生之貌。第九卦:風天小畜,簡稱小畜。乾卦在下,巽卦在上,代表天上有風,正是和風麗日之象,因而稱作小畜卦,這個畜字,為榖物滋生,萬物繁茂之象,只是未逢正時,祇能小畜。第十卦:天澤履,簡稱履。履卦則是由下兌卦,加上乾卦所組成,兑為澤,乾為天,水澤就在天之下,兩者雖然沒有什麼關係,古人卻借此暗喻天高澤低之倫常,更勸戒人民,事事必須戒慎循禮,小心而行,履卦之履,所指的正是步履。第十一卦:地天泰,簡稱泰。泰卦要喻示的是天地相交,萬物
33、亨通,天下太平之景象,而乾卦在下,坤卦為上,象徵的正是天地交融,上下同心的通泰之貌。第十二卦:天地否,簡稱否。坤卦在下,乾卦在上,代表天在上,地在下,照說當是吉祥之卦,實際上,這一卦是泰卦的反卦,泰旣代表通順之象,這裡就只能取反意,也就是天離地背,陰陽相阻,以象徵人事不和,萬物不長,是為最凶惡之卦。第十三卦:天火同人,簡稱同人。這個由乾卦在上,離卦在下所組成的卦,名叫同人,主要是因為乾為陽氣,代表上揚,而火也是上昇之貌,同樣都是上揚且光明之象,寓意天下諸事,只要同人合心,必然百道亨通,百川收納。第十四卦:火天大有,簡稱大有。大有卦是由離卦和乾卦所組成的,只是變成了離上乾下,為什麼如此便可大有?
34、原來火在天上,就像是燦爛的陽光普照着萬物,天地間處處可見光明和溫暖,作物怎能不大有收穫呢?怎能不成就偉大的事業呢?第十五卦:地山謙,簡稱謙。坤卦為地,艮卦為山,山怎麼可能在地之下呢?卦象卻是如此,而山又為静止的象徵,地更為柔順之母,兩者自然不會起爭端的,如此一來,也只能說是高山謙遜、退讓了,卦意要告訴我們的是,能夠事事謙遜之人,反而更容易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最後獲得成功。第十六卦:雷地豫,簡稱豫。震卦在上,坤卦在下,也就是大地之上,將有雷聲響起,更可以說是,大地上的萬物樂於追隨春雷的脚步,紛紛萌出新芽來,卦意是指,只要是有能力的領導者,自然會有樂於追隨的部眾。第十七卦:澤雷隨,簡稱隨。兑卦代表喜
35、悅之象,居上,震卦則為動之意,位於下方,兩卦合一,自然成了很高興地在動,如果把這卦象應用到生活上,可以解釋成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追隨我們呢?答案必然是親切、隨和;而追隨領導者的群眾們,更必須隨時學習,隨時成長,如此才會見充滿喜悦的追隨。第十八卦:山風蠱,簡稱蠱。蠱指的是食物腐敗之後,所長出來的蟲,也就象徵不肯革新,行事隨便,同流合污的人或事,是最容易腐敗而生蠱的;此外,也可以解釋這種人,最容易受到不實之言蠱惑,艮卦代表山,在上,巽卦為風,在下,明的是指山下有風,寓意則是如果山不夠堅定,容易受到流風左右,就像是人只要耳根子軟,當然免不了會受到一些妖言蠱惑了。第十九卦:地澤臨,簡稱臨。代表水澤的兑
36、卦在下,象徵大地的坤卦在上,也就是大地的低下處有水澤,人可以站在岸邊居高臨下,順利地取得水澤中的魚,可見卦意中呈現的,不只是順暢而己,更是己臨收獲之期了。第二十卦:風地觀,簡稱觀。巽為風,坤為地,風在地上吹,這個卦象代表什麼意思呢?放在這個卦的風,有人解釋為帝王,風吹過大地,象徵寬厚仁德之政照顧萬民之意,如果是這樣的君主,自然是萬人仰觀,感念不己的,如果換成現代的白話文來說,最簡單的就是,你要讓人看得起,非得自已有料不可。第二十一卦:火雷噬嗑,簡稱噬嗑。離卦屬火,居上,震卦象雷,居下,火雷交擊足以溶化萬物,同時它也代表既有雷的生動,又有火的光明,諸事必然亨通,卦名噬嗑,意指上下顎咬合,目的是把
37、食物咬碎,食物被咬碎了,要吞下肚子就方便多了。第二十二卦:山火賁,簡稱賁。賁為裝飾之意, 序卦傳說:物不可以茍且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上卦的艮,象徵舉止,下卦的離,代表火帶給人類的文明,也就是說,文明的生活,也必須要有適切的舉止,才能夠裝飾出最美麗的生活。第二十三卦:山地剝,簡稱剝。剝代表剝落、浸蝕之意,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殘破的景象?往往是因為外實內虛所造成的,這一卦,陰爻在下連五個,雖然最上面是陽爻,但僅此一個陽爻,無論怎麼裝飾,也無法阻擋內陰所造成的腐敗,自然難免要浸蝕、剝落了。第二十四卦:地雷復,簡稱復。復卦和剝卦的卦形正好相反,復卦只有初九在下,其他全部都是陰爻,雖然陰多陽少,但
38、陽在初始之位,代表無限新生,而且坤卦在上,震卦居下,寓意外順內動,有活力又不會得罪人,好的事情當然可以不停地反復。第二十五卦:天雷无妄,簡稱无妄。旡妄的解釋可分為兩種,一是不虛偽,二是沒有希望。乾卦在上,震卦在下,表示晴空中突然響雷,這當然是一種意外,意外發生,原本的希望就只能落空了。第二十六卦:山天大畜,簡稱大畜。在古人的文義中,畜有績蓄以及停止雙重意義。大畜卦原本就含有積蓄的含意,卻碰到山(艮卦) 在天 (乾卦) 之上,事情就不這麼簡單了,也就是說,要積蓄一定的財富,必然會碰到許多阻礙,唯有堅持下去,才會有好的結果。第二十七卦:山雷頤,簡稱頤。頤原指下巴,人吃東西的時候,嘴巴的咬合以下巴為主,上顎動得較少,也就是說要吃東西,下巴就一定得動,頤卦上為艮,不動如山,下為震,震動如雷,像極了忙着吃東西的嘴巴,代表的當然是口福了。第二十八卦:澤風大過,簡稱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