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养生文化挖掘目录1 黄帝内经(简) 2 本草纲目3 神农本草经 4 伤寒论(简)5 金匮要略(简) 6 张景岳7 景岳全书 8 张仲景9 扁 鹊 10 李时珍11 华 佗 12 孙思邈13 皇甫谧 14 葛 洪15 钱 乙 16 朱震亨17 叶天士 (36) 18 马王堆古医书19 吕氏春秋 20 庄子21 荀子 22 孟子23 老子 24 论语25 易经 (51) 26 摄生诀(格言联壁)27 四休安乐法诀(遵生八笺) 28 长生秘诀(石天基)29 百忍歌(张公) 30 养生二十八禁忌(养生要集)31 慎防八损诀(养生医药浅说病因)32 按摩养生诀(养生医药浅说却病)33 五脏调养歌(粟香
2、随笔) 34 延年箴(龚廷贤)35 健身三字经(佚名) 36 十寿歌(养生至论)37 病家十要(万病回春) 38 康节先生防病诀(1)(奉亲养老新书)39 铭座(陆游) 40 摄养三字诀(医说41 孙真人养生铭(孙思邈) 42 十叟长寿歌(佚名)43 龟虽寿(曹操) 44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45 老老恒言 46 遵生八笺47 寿世保元 48 养老奉亲书49 千金要方 50 养生延命录51 抱朴子 52 金匮要略(原文注释)53 伤寒论(原文注释) 54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55 中国养生文化简介中国养生文化简介(天狮)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来源于人类与疾病抗衡获得健康的实践活动,又指导着人们主动地去获
3、得健康。她以祖国传统文化 为依托,在五千年的 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中国养生文化的理论由以下五部分组成:21. 阴阳协调的辨证论阴阳原指日照的向背,向日为 阳,背日 为阴。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上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关 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 对立双方,以及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的抽象概括。阴阳的对立统一乃是世界运 动变化的总规律。中国 传统养生理论认为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属性,而阴阳平衡又是人体健康的基本 标志。犹 为可贵的是,中国养生文化所理解的平衡并非一种绝对静止,而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特殊运动形式。世间万物,包括健康人在内,他的平衡都是运动过程
4、中的一种性队静止状态。2. 五行生克的系统论所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形 态的基本物 质。五行学说就是用来解释世界构成的一种哲学思想。这 种哲学思想与阴阳学说一样 ,曾 对中国养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堪称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支柱之一。五行学说的核心还不只限于 简单的将事物归属于五类,而在于它能以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观来解释复杂系统内部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自我 调控性。 “五行相生 ”,指的是一事物 对它事物的促进、助长和资生等积极作用, “五行相克”则是指一事物对它事物的抑制、约束等消极作用。五行结构实际上包含了两套自我调节机制,其一是正常
5、状态下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运动机制,其二是非正常状态下的修复机制。正是这两套机制的特殊功效保 证了五行系统处在整体动态平衡的循环运动状态之中。五行 结构中的生克学 说是我国养生学关于人体机能整体调控机制的理论核心。五行学 说在养生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是根据事物间的生克关系,通过五行调控来强化人体自我调节功能,使身体各种机能 维 持或恢复正常有序状态,最 终实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比如,天狮牌虫草菌丝体胶囊,所采用的冬虫夏草原料,号称“ 百虚克星”,正是通过调节 人体某些器官(如肾脏、肺)的非正常状态,起到保健 强身的作用。3.精、气、神三宝的要素观 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精、气、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6、位,它们是构成古代朴素人体生命学说的基本要素。“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他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主要发挥三种生理功能: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参与人体生殖繁衍;调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鉴于“精”具有上述重要生理功能,所以中国养生理论向来十分重视“ 养精”、 “保精”和“敛精”的养生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国古代养生家摸索出了一整套以增加营养等行之有效的养精方法。天狮营养高钙系列产品正是通过为人体提供包括钙在内的综合营养源达到后天养“精”之功效。中国养生理论认为“气” 是一种极微小而且处在,活动状态的精微物质,它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气”的存在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
7、这些生理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和气化作用。从“气”具有上述生理中可以看出,它与“精”一样,也是人体生命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养生理论十分强调 “养气”、 “补气”和气功。正是着眼于此,中国养生理论中, “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的总称这样一种基本概念出现的。“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 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或者说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 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经常服用天狮产品的人 总是神采奕奕。因此天 狮人常 说“ 天狮产品会说话”讲的就是“神”的外在表现。4由表及里的认知方法3
8、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在生理或 组织结构上体表和内脏 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不能分而视之。在生理上,肝开窍于目, 肾 开窍于耳,脾开 窍于口,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肾又开窍于二阴,使眼、耳、口、鼻、舌、肛 门、尿道等九窍和五脏之间发生联系。除此之外,筋、骨、肌肉、皮肤、毛皮、血脉和肝、肾、脾、肺、心五脏也有密切的联系,五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正常与否。而体表与内脏是通过经络相连的,当人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侵扰时,经络便成为传导疾病的重要途径。体表各个 组织器官的病变通过经络传 入内脏,而内 脏的病变,往往也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故有“ 有诸 内必形诸外”的说法。针灸疗法
9、,就是根据这种体表与内 脏相为表里的观点来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5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天人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天人关系实质上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倾向于 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 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哲学领域关于天人关系的 见解势必会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养生理论进一步提出“ 天人相应” 的观 念。这一观念至少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认证: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运动变化规律;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 “天人相应”的哲学观是中国养生文化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利用这一
10、理论 ,古代养生家深入 讨论人体奥秘 这一观念同时也成为传统养生方法的认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一哲学观念为传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阴阳学说、五行理论都是“ 天人相应”哲学观念的具体体现。1.黄帝内经(简)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应该指出,黄帝内经的价值不仅是在历史上对祖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含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它的组成内容、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在它汇编成书
11、以后,又经过两汉时代或更晚一些时期的学者作了修订和补充。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 81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可以用“阴阳”这两个字来概括,例如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功能性的为阳、物质性的为阴、亢进的为阳、衰退
12、的阴,热的为阳、寒的为阴。阴阳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来讲,阴阳学说是符合瓣证法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一部古书左传中就记载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非一不可”。这里虽然没有用上“五行”两字,但显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4材料而言,并且说明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
13、他四脏的关系,以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火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五行相克”。它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运用,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当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从而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凭借,成了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有联系的概念,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黄帝内经的科学性。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两气是产生一切的根源。针对了当时的神鬼致病的迷信思想,在素问。
14、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是说,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衰老、死亡的根本,违背了它,就要产生灾害,顺从了它,疾病就不会产生,这是养生保健的原则。黄帝内经对疾病的治疗也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说的只要仔细观察阴阳的所在而加以调整,达到平衡为目的。也就是说,阴阳两气在人体内能够维持正常的相对平衡,就是健康,如果失调,就会害病。黄帝内经还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自然界外在环境有关以外,更指出与人体本身内在的情志活动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由此看出,黄帝内经始终认为在讨论疾病原因以及保健方法上,
15、都必须充分考虑整个客观内处环境。黄帝内经也体现了预防医学思想,在灵枢,本神篇写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是有知识的人,他们采取的保健方法,一定是顺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时令,适应寒暑不同的气候,调和自己的情志,不能过喜过怒,并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调节阴阳的变化盛衰,使它相对平衡。象这样就病邪无从侵袭,于是可以延长生命而不易衰老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黄帝内经在讨论了人体生理、病理、解剖形态等以外,更注意机体功能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以为人体除了脏腑,还有精、 气
16、、津、液、血、脉、皮肤、肌肉、骨骼、五官等,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而且组成整体,它们在发挥各自作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更重要的是以经络贯串了统一的整体。对黄帝内经应有的评价自然现象、理现象、病理现象都是错综复杂的,远在二千多年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学实践的限制,人们还不可能深刻地认识这些规律。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还意味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在医学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经历了长时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有可能写出符合当时科学要求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正是用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现象、疾病原因、情志活动等
17、问题,并针对神教迷信思想作斗争,它为后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开避了道路。2.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 年)编撰于公元 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全书共 52卷,收载药物 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 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 161种,其他类药物 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 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 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 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18、 5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 16部为纲,62 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 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本草纲目的分类是先无机而后有机,先植物后
19、动物。在植物类药物中,则先草、谷、菜而后果、木;在动物类药物中,则先虫、鳞、介而后禽、兽,最后则叙述人类药。本草纲目在药物学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但订定了前人 1518种药物,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调查研究,搜询访验,为中国医药宝库增加新药 374种,这对一位学者来讲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这里仅举若干例证说明之。在药物鉴别方面,本草纲目纠正了明代之前本草中的许多错误和非科学内容。过去之本草著作往往将一物误认为二,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又如本应当分述的却混而为一,本草纲目以前每将葳蕤、女萎并为一条,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又如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中错误地“以兰
20、花为兰草,卷柏为百合”,苏颂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图形,而实际上本是一种植物的根块与果实;前人错误认为“草子可以变鱼”,“马精入地变为锁阳”等等传说,也都一一经过本草纲目而予以纠正,并指出鱼乃鱼子所化,而锁阳本是植物。关于水银的记述,更能说明李时珍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无畏精神。神农本草经被封建社会尊为经典,其叙述水银“久服神仙”,晋葛洪抱朴子谓为“长生之药”,大明本草称其“无毒”,唐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故在六朝之下,企图贪生不死者因服之而成废身甚而夭者不知有多少。本草纲目批判了这一非科学的讹传,指出“水银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他严肃地强调:“方书固不足道,本草岂
21、可妄言哉。”历史和科学实验均证实了本草纲目所论述的水银,在当时达到科学发展的最新水平,对彻底根除服水银以求长生之荒谬做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本草纲目也有独到见解。以动物药的描述为例,纲目对每一动物药的动物都有概括性的定义,多能抓住各类动物的生物学属性特征。如指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故毛似草”,又说:“毛合四时,色合五方”,这都正确地掌握了禽兽对环境之适应以求保护的变异特点。在动物相关变异方面,该书正确指出:“乌骨鸡但验舌黑”即可知其骨黑的鉴别方法。本草纲目在有关药物的论述上,还强调了生物受到人工方法的干预而在生活习性方面产生改变的特性。如记述的动物变野生为
22、人工驯养,家种植物可以优于野生等,说明当时对生物之遗传特征已有一些知识。在制药化学和实验研究方面,本草纲目较以前也有着突出的成就。所载制药化学包括有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风化、沉淀、干燥、烧灼、倾泻等许多化学反应的方法。 所制取的醋酸铅(铅霜);利用消石与矾石分解和氧化作用制取铅丹;以浓茶煎熬五倍子,使其产生沉淀;经曲菌发酵水解而析出没食子酸的白色结晶,都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甚至是最早的记录。在科学实验方面,作者不但亲自验证了罗勒子治疗眼翳和自服蔓陀罗花以观察其治疗效果和麻醉作用外,还对若干药物的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动物实验。6他观察大豆、鸡肠草等之药理作用,他解剖鲮鲤、蛇等多种低等动物,以
23、证实其解剖结构上的异同,进行了若干比较研究。这些方法在当时科学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创举。 当然,未知或知之甚少在当时更是普遍的,在当时条件下不可知者也非少见。因此,作者对若干药物的记述客观地指出“未审然否”,或谓:“亦无所询证,姑附于此,以俟博识”,足可证明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草纲目问世后其影响面之广而深远是创记录的。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由金陵(今南京)胡承龙首次刊刻,世称“金陵本”,至今尚存有极少几部,除日、美、德均有收藏外,我国仅存两部。1603 年由夏良心等刊行于江西刻本本草纲目,世称“江西本”,为仅次于金陵本之善本,现存于世者尚多。此后,重刻本草纲目者逐渐增多,如湖北本(1
24、606 年)、石渠阁本、立达堂本等,均刻于明末之前。清代刻本以张朝璘本(1657 年)、太和堂本(1655)等为最早,其后刻刊者甚多。据现存国内之刻印本统计,截止 1949年约有 70余版次。继本草纲目之后,我国药物学之发展在此基础上虽不如其广博,然在发挥、深化认识上和吸收外来药物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如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1765 年)等,几乎都是在其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本草纲目不但在国内有着如此深广的影响,早在公元 1606年即传至日本。据统计,日本在 16371714年间先后出现了本草纲目的 8种刻本,此后还先后出版了日文节译和全译本多种。日本学者研究本草纲目并有著作者多达 30余种
25、。本草纲目在朝鲜、越南等也有较大的影响。大约从 18世纪开始,本草纲目即传至欧洲,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国民图书馆等都收藏有本草纲目的多种明刻本或清刻本。德国皇家图书馆收藏有金陵本。此外,在俄国(前苏联)、意大利、丹麦等也都有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有金陵本和江西本等。据英国李约瑟博士考证,1732年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曾将本草纲目中部分内容译为法文,几经周折于百余年后在巴黎发表,引起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学者的注目。据研究,本草纲目早在 18世纪及以后的年代曾被部分摘译成法文、英文、德文和俄文,欧洲在 19世纪对研究本草纲目与中国本学产生兴趣,并由此而获得博士学位者。
26、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奠定进化论、论证人工选择原理的过程中,即曾参阅了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其内容即本草纲目之内容。如达尔文在变异中谈到鸡的变种、金鱼家化史等,均吸取和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3.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其著作年代及作
27、者问题,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如北齐颜之推家训即谓“本草神农所述”。但神农在历史上是传说中的人物,况神农时代,尚未有文字,因此不能认为是神农所著。据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谓:“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系仲景、元化等所记”。宋代掌禹锡在嘉祐补注本草序中谓:“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伦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经由是见于经7录”。南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谓:“神农作本草非也。三五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医工知草木之性,托名炎帝耳”。近代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冲
28、说:“此书在东汉三国间已有之,至宋、齐间则已立规模矣。著者之姓名虽不能确指,著者之年代则不出东汉末讫宋、齐之间”。故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本经为东汉末年(约公元 200年)之作品,非一人之手笔,是集体所创作,而托名于神农。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人说”,所以本经上冠以神农二字,亦即此故。 本经载药 365种,其中有植物药 252种,动物药 67种,矿物药 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
29、品一百二十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 本经对每味药所记载的内容,有性味、主治、异名及生长环境。如“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一名干归。生川谷。”这些内容以当时的水平来衡量,是比较切实的。本经不仅记载着 365种药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还在其序录中简要地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各随其所宜”等基本理论及用药原则
30、。并总结了“药有君臣佐使”,“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等药物配伍方法。为了保证药物质量,还指出要注意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的时间、方法、真伪。制成各种剂型,要随药性而定。用毒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随病情的发展而递增。服药时间应按病位所在确定在食前、食后或早晨、睡前服药。如此等等,对临床用药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经是汉以前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述的药物主治大部分是正确的,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如水银治疥疮,麻黄平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海藻治瘿瘤。不但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
31、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如用水银治皮肤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 年。本经的问世,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本经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未免掺杂了少数荒诞不稽之说。如朴消“炼何服之,轻身神仙”,太一余粮“久服轻身飞行千里神仙”,泽泻“久服能行水上”,水银“久服神仙不死”等等。这些唯心之说,与当时迷信方士(僻海)1979 年版方士条:“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有一定的关系。对此,当本着去芜取精的精神,批判地继承其正确的内容。本经原本早已散佚。现所见者,大多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所引用的本
32、经内容而辑成的。由于重辑者的着眼点和取材不同,因而各种辑本的形式和某些内容有一定的差异。常见的辑本有:1卢复辑神农本经三卷(公元 16021616年,明万历 3044 年)。是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摘出所引的本经原文编辑而成。2孙星衍、孙冯翼同辑神农本草经三卷(公元 1799年,清嘉庆 4年)。是从证类本草上的白字辑出。并在每条正文之后,引用了吴普本草、名医别录、8淮南子、抱朴子、太平御览、尔雅、说文等古书,详加考证,引证详实,资料丰富,是较好的一种辑本。 3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四卷(公元 1844年,清道光 24年)此书分序录、上品、中品、下品四部分。药品次序是依照本草纲目卷二所载神农本草经目
33、录排列的。经文均依证类本草。唐、宋类书所引有出于证类本草之外的,也一并辑人。4森立之(日本人)辑神农本草四卷(公元 1854年,日本嘉永 7年,清咸丰 4年)。依据千金方、医心方、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和名等重辑而成。别作“考异”,附之于后。 5王阎运辑神农本草经三卷(公元 1885年,清光绪 11年)。是从证类本草辑出。王氏对医学和考据学都不是内行,所以此书内容是比较草率的。6姜国伊辑神农本经一册,未分卷(公元 1892年,清光绪 18年)。是根据本草纲目等辑成。上述六种辑本,以孙、顾的辑本流行较广。这些辑本经重辑者的研究考证,基本上已接近原来的面目4.伤寒论(简)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
34、约公元年)所著。原著为伤寒杂病论,全书共卷,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年)。原书曾散佚。后经醒晋王叔和将原书伤寒部分整理编次,名为伤寒论(),杂病部分经整理为金匮要略(卷)。 伤寒论总结了汉代以前人们与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本书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将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把外感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为六个类型,并全面论述其病变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伤寒论全书运用贯穿了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体现了八法(汗、
35、吐、下、和、温、清、消(利)、补)。对证象与治则的论述共条,姓方个,用药余种。提出了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并开辟了热病学(传染病学)的道路,使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条理完整的医疗体系。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经典专著,被后世推崇为“方书之租”。伤寒论不仅为诊疗外感疾病提供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对后世许多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如明清时代的“温病学说”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即使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仍然发挥着其作用。该书最早描述胆道蛔虫病及其治法,其中乌梅汤是驱除胆道蛔虫的世界最早
36、有效方剂。近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传染病证明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麻杏石甘汤对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白虎汤对乙型脑炎,确有显著疗效。又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证明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改酱散治疗急性阑尾炎等等,均有确实效果。5.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是一部以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仲景原撰伤寒杂病论,经西晋王叔和编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9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王洙在馆阁中发现的蠹简文字,重新加以整理编校,取其中杂病为主的内容,改名金匮要略方论。书中附有一些东汉以后医家的方论
37、。 金匮要略3 卷 25篇,第 2篇至 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证脉治,论述精要,为读者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书中重点论述了内科病证,诸如痉、湿、暍、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吐血、下血、胸满、吐血、呕吐哕、下利等 40多种。同时还论述外科、伤科如痈肿、肠痈、浸淫疮、刀斧伤等病证。此外,设有女科病证的专篇论述。该书以疾病分篇,论述每种病证的不同症型和不同阶段的治疗,以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38、的临床实践,便于后世业医者分析比较,学习掌握治疗中的圆机活法。此外,书中另有脏腑经络病脉,摄生养慎以及饮食卫生、饮食禁忌和食物中毒的防治等论述。 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金匮要略共收集方剂 262首,方剂的特点和伤寒论方一样,所收载的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如大柴胡汤、泻心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防己黄芪
39、汤、防己茯苓汤、鳖甲煎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半夏厚朴汤、厚朴七物汤、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甘麦大枣、酸枣仁汤、肾气丸、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黄土汤、枳术汤、括萎薤白白酒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胶艾汤、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白头翁汤、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所载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后世方剂学发展的重要依据。金匮要略除汤、丸、散剂内服和针灸治疗外,还载述了温熨、坐约、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外治法,为临床治疗学和保健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记载的若干急救卒死治法,特别
40、是对自缢,书中生动地记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药疗、食疗、按摩、吹耳外治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操作规程符合科学性。 金匮要略自北宋刊行后,历代均有刻本传世。其中常见的有明代赵开美刻本。历代注释和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亦颇多,但远远不如伤寒论。6. 张景岳张介宾(1563 一 1640),号景岳,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代的杰出医学家。祖籍四川绵竹。时迁浙江会稽。他出生于兼通医药的官僚世家。幼禀明慧,其父张寿峰曾先教他读内经,十四岁带他进京拜名医金英为师,尽得金传。景岳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医学理论,用将近四十年的精力研究内经全部,著类经三十二卷,分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
41、、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颇似现代的中医学基础。他还用图解的形式,对阴阳、五行、运气、经络等学说系统阐发,撰成类经图翼十一卷,集自己对内经有独特发挥的论文为类经附翼四卷。继又编写景岳全书六十四卷,载临床各科的理法方药,确是一部较完整的“全书”。老骥伏沥,辛10勤不倦,晚年复辑短论四十五篇,名质疑录。直到 78岁去世,他为医药学宝库增添了二百余万字的文献。张介宾的养生思想,除了主要来源于内经外,还兼收了儒、佛、道家的思想。例如:张氏重视养阳的思想。一方面是受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论的启发;另一方面又受周易“天尊地卑”之说的影响,认为阴与阳这对矛盾中,阳是起主导
42、作用的一方。又如他的治形宝精思想,一方面是受了素间上古天真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之戒的启发;另一方面又是受庄子“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说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养生当治形、治形当宝精的主张。张氏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医非小道记中还指出:“修身心于至诚,实儒家之自治;洗业障于持戒,诚释道之自医。”这也说明了张氏的养生学思想与儒、佛、道家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概括他说,张氏的养生学思想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养生要以养阳为主。张氏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认为阳气是人体阴阳矛盾中的主导方面,原因是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
43、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基于阳气为主导的思想,张氏又指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从而提出阳气的盛衰,关系着人之寿夭的论点。现代生理学认为,机体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同化、异化的新陈代谢活动,其一切过程的关键都在于“动”和“化”。简单他说也与阳气为主导的认识相似。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生和死的区别在于阳气为主导的运动形式向其他运动形式转化,以阳气为主导,是养生和临床必须遵循而又往往被忽略的问题。张介宾在这方面的详尽论述,是对医学理论的推进与深化。第二,养生主要在于治形宝精。张介宾说:“吾之所赖者唯形耳,无形则无吾矣。”从而指出生命之所依赖者,
44、是为形体。所谓养生,实质上就是“治形”,即保养人之形体。但是,“形”赖精血以养,精血是产生形体和维持形体不衰的物质基础。所以张介宾又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张氏认为治精血之法有二:一是爱惜精血,不使有伤。如他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在这里张氏既指明了精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又指出了节欲保精的必要性。二是滋补精血,使之充盛。如他创制的左归丸功在壮水之主,以培元阴而精血自充,三阴煎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大营煎治真阴精血亏损;地黄醴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在上述培补精血的方剂中,皆重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山药、菟丝子、当归、人参等药。这些药物一般都有补益精血、滋养真阴、培固本元的作用,对于年老体虚之人,尤其适宜。第三,对人之寿夭的探索。人之寿夭是人生一大课题。张介宾对此进行了积极、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识。他说:“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所削者夭者更夭”,“两天俱得其全者,耆艾无疑也”,从而说明了人之寿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之本身是否注意摄养。即先天强者寿,先天弱者夭;后天培养者寿,后天失养者夭;先天强者,后天又慎之以养,则寿者更寿;先天弱者,后天又失之以养,则夭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