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0761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白芷及关于白芷研究的综述摘要:白芷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我这篇章文章将对白芷及其研究做一个综述。关键词:白芷;香豆素类1. 关于白芷的介绍白芷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 ,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 (别录 ),香白芷 (夷坚志)。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及疮疡肿痛。 来源中国 :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1.1 白芷植 物 的 特 性伞 形 科 , 多

2、年 生 草 本 。 茎 高 大 粗 壮 , 高 200 300 厘 米 , 茎 中 空 , 圆 柱 形 , 带紫 色 。 根 生 叶 大 , 有 长 柄 , 为 2 3 回 羽 状 分 裂 , 边 缘 有 锯 齿 。 茎 生 叶 小 , 基 部 呈 鞘 状抱 茎 。 花 小 白 色 , 形 成 顶 生 或 腋 生 的 复 伞 状 花 序 。 果 扁 圆 形 , 有 种 翅 , 成 熟 后 裂 开 为 两瓣 。 根 粗 大 、 圆 锥 形 、 黄 棕 色 。1.2 白芷的生 长 特 性白 芷 适 应 性 很 强 , 耐 寒 、 喜 温 和 湿 润 气 候 , 我 国 各 地 均 有 栽 培 ,

3、喜 向 阳 、 光 照充 足 的 环 境 。 白 芷 是 根 深 喜 肥 植 物 , 种 植 在 土 层 深 厚 、 疏 松 肥 沃 、 湿 润 而 又 排 水 良 好的 沙 质 壤 土 地 , 在 黏 土 、 土 壤 过 沙 、 浅 薄 中 种 植 则 主 根 小 而 分 叉 多 , 亦 不 宜 在 盐 碱地 栽 培 , 不 宜 重 茬 。 白 芷 抽 蓄 后 , 根 部 变 空 心 腐 烂 , 不 能 作 药 用 。2 白芷的药理作用1) 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 :白芷或杭白芷煎剂 15g(生药)/kg 灌胃, 对背部皮下注射蛋白胨所致发热的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 其效优于 0.1g/kg 的

4、阿司匹林白芷煎剂、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 8g(生药)/kg 灌胃, 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 69.6%, 52.86%和 40.53%;小鼠热板法试验也使痛哿明显提高, 白芷煎剂 4g(生药)/kg 灌胃, 对二甲苯所鼓小鼠耳部炎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另有报道, 白芷对夹尾和烫尾致痛无抑制作用 2) 对心血管的作用:白芷和杭白芷醇提醚溶性成分对离休免耳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 而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血管收缩作用白芷的香豆精类成分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异欧前胡内酯有降低离体蛙心收缩力作用 3) 对平滑肌的作用:白芷或杭自芷的醚溶性及水溶性成分均能抑制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性运动;醚溶性成分尚能对

5、抗毒扁豆碱、甲基新斯的明和氯化钡所致强直性收缩, 水溶性成分也能对抗氯化钡所致强直性收缩异欧前胡素对兔回肠有解痉作用, 对兔子宫收缩力和蚯蚓肌紧张性有增强作用 4) 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和白芷所含呋喃香豆精类成分 花椒毒素、欧前胡内酷和水合氧化前胡素等, 在浓度为 510-4mol/L 时与大鼠离体脂肪细胞共孵, 对脂肪代谢虽无明显影响, 但能增强肾上腺素和 ACTH 所诱导的脂肪分解作用, 抑制胰岛素诱导的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作用, 而发挥间接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5) 光敏作用:白芷中所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有光敏作用, 当其进入体内后, 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则可使受照射处

6、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 使受照部位红肿, 色素增加, 表皮增厚等, 可用于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 6)抗微生物作用:白芷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氏和弗氏 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 1:3 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 1:10 煎剂对同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 其他作用:白芷有中枢兴奋作用, 白芷毒素在小量时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迷走中枢和脊髓, 使呼吸兴奋, 血压升高, 心率减慢, 并引起流涎;大量时可

7、致间歇性惊厥, 继而导致麻痹白芷强烈抑制 120-十四碳酰基佛波醇13- 乙酸酯(TPA, 肿瘤促进剂)促进 32P1 掺入培养 Hela 细胞磷脂中的作用, 其有效成分欧前胡内酯和异欧前胡内酯在 50g/ml 时即有明显作用此外, 白芷甲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放射性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杭白芷提取物对钙通道阻滞剂受体和卜羟基亏 亏甲基戊二酸 辅酶 A 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己烷及醚提取物对肝药物代谢酶有抑制作用, 但从其中分离出的珊瑚菜素和白当归素对肝药酶却有抑制和诱导双向作用 8) 毒性:白芷小鼠灌胃的 LD50 为 4245g/kg;川白芷煎剂和醚提取物小鼠灌胃的 LD50 分别为 43g(

8、生药)/kg 和 54g(生药) /kg白芷光敏胶囊小鼠灌胃的 LDso 为人体剂量的 190.6212.7 倍在亚急性毒性试验 中, 白芷光敏胶囊引起肾功轻度改变, 体重增加减慢, 活动减少, 实质脏器有轻度变性, 停药后均恢复正常3白芷的化学成分白芷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含有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 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在消炎、镇痛、皮肤病方面作用显著,而且白芷也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和调味辅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芷

9、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3.1 脂溶性和水溶性:白芷中脂溶性成分最主要为香豆素类(coumarins) ,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本类化合物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经过有关资料查阅我们可以从杨涓1等人对其香豆素的提取,他们采用 90 %乙醇渗漉提取 ,所得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和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Sephadex L H220 (氯仿 2 甲醇)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纯化 GS,MS 确定鉴定结构。从白芷中共分离、 鉴定出了九种已知化合物 ,分别为 :1.异欧前胡素、2.欧前胡素 、3.异氧化前胡内酯、4.佛手柑内酯、idilin、6.白当归素、7.别异

10、欧前胡素、8.花椒毒酚,都是线型呋喃香豆素 其结构如下:此外,还有卢嘉2等在杭白芷药材中首次分得佛手酚(bergapt01)、广金钱草碱。白芷中分得的水溶性成分有棕榈酸、豆甾醇、-谷甾醇、 一胡萝卜苷2等。赵兴增3等人用硅胶柱、RPC18 及 Sephadex LH 一 20 凝胶柱色谱法对白芷水溶性化学成份进行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渡谱方法鉴定结构首次从白芷Angelica dahurica 分离鉴定了 5 个化合物:7 一 O 一 一 DApiofuranosyl一(1 -6)一 DGlueopyranosylSeopoletin(xeroboside);aesculetin 一 6一 ODa

11、piofuranosyl 一(1 一 6)一 ODglucopyranoside;tomenin;isoscopolin;(5)Osmamhusid。王梦月4等人运用柱色谱、制备型薄层色谱等方法首次获得 ethanethioamick、茴芹内酯、东莨菪苷、B 一甲氧基补骨脂素、B 一谷瑙醇谷苗醇。3.2 挥发油:我从资料查阅可以找到关于赵爱红5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祁白芷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检出 290 个色谱峰, 鉴定出 111 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90.61%。祁白芷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3-蒈烯含有 12.70%,-榄香烯含有 6.20%,-萜品烯含

12、有 3.53%,-香叶烯含有 1.97%,-榄香烯含有 1.82%,-水芹烯含有 1.65%,-马阿里烯(-maaliene,1.61%)等。王逾英6等人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亳白芷药材挥发油种类和含量,从亳白芷中鉴定出 37 种成分,发现亳白芷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碳烯、醇、酸、酯类物质.杨祖金7等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提取分离白芷挥发油。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分析超临界 CO2 萃取的白芷挥发油,共分离出 73 个组分对其中的 41 个进行了鉴定。发现超临界萃取白芷挥发油,操作温度低,可大量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产品外观好。3.3 微量元素的研究:白芷和杭白芷中含

13、 Ca、Cu、Fe、Zn、Mn、Ni 等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其中 Na、Fe、 Ca、p 的含量较高 8.我查到有关王芳9等了解白芷中的重金属和砷盐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采用 Tessier 的连续提取法制备样品,铅、镉、铬、铜、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得白芷样品中各形态铜以残渣态为主;各形态铅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各形态镉以离子交换态为主;砷盐各形态以有机结合态为主,样品中汞含量较低。4 白芷的提取目前普遍认为香豆素类是白芷的主要活性成分,香豆素是具有苯并吡喃酮结构骨架的一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可以看作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绝大多数在 C7 位有羟基或烃基。对目前香豆素的的提取

14、分离进行了归纳。提取白芷香豆素的方法主要有 CO2 超临界萃取法、渗漉法、连续提取法、超声提取.4.1 CO2 超临界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简称 SFC 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方法, 在分析领域得到应用.10该法在国际上发展很快, 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应用起来的一种集萃取、分离于体的高新分离技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选择性好、无残留溶剂且适用于热敏物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草药的提取精制,特别是香豆素类成分。刘文等11采用 CO2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了白芷中香豆素成分欧前胡素,并用 HPLC

15、 方法测定了欧前胡素的含量。得到欧前胡素在 0.04150.166mg/m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0.9998) ,加样平均回收率为 99.12%,RSD 为 2.73%。冯毅凡12等人运用 白芷超临界 CO2 将药材粉碎成粗粉,装入超临界萃取罐中,以压力为 32 mPa、温度为 46、流量为 22L/h 的条件进行萃取 4 h;以压力为 14 mPa、温度为 50进行解析,萃取出棕黄色黏稠状液体,得提取物;提取得率约为 1.22.0.刘红梅13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利用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工艺对中药白芷中香豆素物质进行提取,研究以萃取压力、温度、时间、药材的颗粒度、分离压力和分离温度为

16、因素,各因素对白芷中总香豆素提取率的影响.4.2 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提取效率较渗漉法高,并且弥补了回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剂量大,操作较烦的不足,索式提取的基本原理是溶剂蒸气遇冷凝结所落下的水珠洗脱样品而得到产品,所以它不受提取温度影响。但是此法的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因此对受热易分解的成分需慎用。梁明金等14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了白芷中的香豆素成分,发现溶剂种类和提取方式对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邓晓华15等人选用回流法提取兴安白芷中的总香豆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浸膏得率及总香豆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溶媒用量、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兴安白芷茎中总香豆

17、素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乙醇浓度。曹艳霞16将白芷粗粉过50日筛,用70乙醇回流提取lh,回流3次,合并提取液,考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时间和溶媒量对香豆素溶出的影响并优选出了的最佳工荨条件为12倍量的70,1h.4.3 渗漉法渗漉法由于随时保持相当的浓度差,故提取效率较高,浸出液较澄清,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仍嫌麻烦。而渗漉法除了具有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的优点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香豆素成分受热损失。陈贤春等17 使用正交实验,优选了渗漉法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的最佳工艺。袁瑜18以白芷总香豆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渗漉提取,提取总香豆素含量高达 10.144mg/g,

18、得到渗漉法提取白芷香豆素可行。郑翠英19在相同条件下将白芷粗粉进行乙醇回流提取,乙醇超声,用乙醇浸泡进行渗滤提取,测定提取液的含量,在上述条件下,欧前胡素的转移率分别为84.94%、80.62%、92.66%, 以渗滤法提取率最高。何芳辉20将白芷用 70%乙醇渗漉,渗漉液回收至无醇味,加水定容至 1000ml 作为上柱液4.4 超声波提取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附加作用,使细胞壁破碎,加速白芷有效成分的溶出。使用乙醚进行超声提取,可获得很好的提取效果21。谢瑛22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白芷中水合氧化前胡素为试验指标,通过考察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参数,确定乙醇超声提取白芷中香豆

19、素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郑旭光23 也采用超声提取出了总香豆素类成分.王博24在制作样品时,对白芷进行丙酮超声,乙醇回流,乙醇浸渍提取效率的研究. 5 白芷的质量检识香豆素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质谱联用法、薄层色谱法等5.1 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的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进行的分析测量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或称分光光度法。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特征进行定性分析或结构测定。吸光光度法主要指可见光度法和紫外光度法25。香豆素是具有苯并吡喃酮结构骨架的一类化合物,可以看作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

20、成的内酯,香豆素的紫外光谱与其所含取代基种类数目和位子有关。母体香豆素的紫外光谱呈二个主要吸收带,max275(4.03)及 max312(3.72) 。香豆素分子中引入羟基、甲基及烷基等取代基,一般可使紫外吸收带向长波移动,相同位置的取代基对紫外吸收的影响与其定位效应一致,其次序为羟基甲氧基甲基 乙酰甲基26.白芷所主要含香豆素成分,包括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它们均为苯系衍生物,在紫外光区 254nm 附近均有吸收峰。但是,由于取代基团的差异,导致其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出现差异,但均在 254nm 附近具有较宽的吸收谱带27。由于白芷总香豆素成分的差异,导致样品的紫外吸收峰形极不规则

21、,测定结果不准确,重复性较差。邓晓华等人15 在 343nm 处有最大吸收,故选用 343nm 作为测定总香豆素含量的紫外检测波长。按分光光度法以第一管做空白,以甲醇溶液作空白对照,在 343nm 处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0.0565+19.28X,R2=0.9996,表明总香豆素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袁瑜18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中总香豆素的含量,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 ,得回归方程 :A=47. 4C+0. 017(r=0. 999 7,n=5)。结果表

22、明,欧前胡素对照品溶液浓度在 5. 2215. 66g/ml 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何芳辉20以异欧前胡素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项下操作于 311nm 处测定,标准曲线方程为 Y= 0. 060 3X- 0. 035 1,R=0. 999 0。3.2 高效液相法通常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白芷提取物中单一成分,或同时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两种成分,或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三种成分的含量,来控制白芷香豆素提取物的质量28-29。华杰30采用 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欧前胡素在 0.05520.276U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23、好,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5%,RSD 为 1.3%;异欧前胡素在 0.048 0.24U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6%,RSD 为 1.7%。不同产地的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含量在0.046%0.145%之间,异欧前胡素在 0.038%0.087% 之间,两者之和在 0.084% 0.232%之间,不同产地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存在差异。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白芷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樊萍31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芷酊中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欧前胡素检测浓度在10.00100.00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0

24、3) ;平均回收率为 100.36,RSD0.25(n9) 。本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芷酊的质量控制谢瑛32按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进行试验,第一次同时测定了白芷总香豆素有效部位中花椒毒酚、奥斯生诺、欧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及白当归素的含量。表明花椒毒酚、奥斯生诺、欧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在2.00100.00 g/ml 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贾敏如等 33采用 HPLC法,甲醇水(7030)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54nm 测得欧前胡素在0.9743.896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异欧前胡素在 0.3602.640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及

25、加样回收率良好。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迅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芷药材的质量控制。张慧等34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为更好的评价不同产地白芷的质量提供依据,谱柱: Lichrospher C18 ( 250 4 . 6 mm, 5 m ), 柱温: 30 , 流动相 : 甲醇 -水, 梯度洗脱,流速为 1 . 0 mL/m i n,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进样量分别在 0.54 5.40 g、0.244 2.44 g 范围内, 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 99 .020%, 相对标准偏差(RSD)3.318%;异欧前胡素平均回

26、收率 97 . 528%, RSD 2.904 %。欧前胡素平均含量为 1 . 465 m g/g;异欧前胡素平均含量为 0 . 575 m g/g,测定方法简单 , 快速,重现性好, 可作为该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3.3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色泳 CEC)技术是一种综合 LC 和 CE 两者优点的分离技术,它通过电渗流驱动流动相使中性和带电荷的样品分子根据它们在色谱同定相和流动相间吸附、分配平衡常数的不同以及电泳速率的不同达到分离分析。在双重分离机制的作用下,被分离样品细微之处的分辨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所以 CEC尤其适用于复杂样品及复杂化学体系的分离分析,这项新兴的微分离技术也代表了分析化学

27、界高效微分离的趋势。毛细管柱是 CEC 分离分析的核心,整体柱由于内部结构均匀,通透性、重现性好,柱效高,固定相表面易于改性,无需制备塞子和可进行快速分离等优点,近几年发展迅速。甲基丙烯酸酯类整体柱由于制备方法简单而被广泛使用。范国荣35等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BMA)和亚乙基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单体制备毛细管整体柱,在 7 min 内完成对白芷中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欧香芹素及发卡二醇的快速分离分析,从而完善了白芷的质量标准研究,并对 18个产地的白芷药材中这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方法快速、耐用、可靠。曾承辉36 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

28、含量的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内标,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8.0-40.0ug/mL(r=0.9987)、4.0-20.0 ug/mL(r=0.9990);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100.0%,方法精密度(RSD)为 2.83%(N=6),异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为 100.1%,方法精密度(RSD)为 3.07%(N=6),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白芷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3.4 薄层色谱任艳春37用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附录 VI)进行扫描,波长S=310nm,R=360nm 测吸收度积分值,测得每 1g 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为 0.86mg,平均回收率

29、为 97.92%,RSD=2.46%(n=6),回归方程 Y=4356.21X+431.3, r=0.9994,RSD=2.34%,线性范围 0.52.5ug。该实验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药材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王希等38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薄层层析板:硅胶 G-0.3%CMC-Na,展开剂: 石油醚 3060 -乙醚(3:2); 测 定波长 310nm,扫描方式: 反射法直线扫描 Sx=3,精密称取欧前胡素 7.0mg ,异欧前胡素 4.0mg ,用醋酸乙醋溶解并定容至 5ml,摇匀。分别精密吸 1、2 、3 、4、5ul 点样 ,展开 ,测定面积积分值。结果表明,欧前胡素在 1.

30、4-7ug 之间 ,异欧前胡素在 0.8-4ug 之间 ,其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呈线性关 系 ,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Y=170.6X+150.07,r=0.997; Y=393.21X+124.87,r=0.998梁明金等39将欧前胡素对照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醚( 1:1) 为展开剂, 在室温下饱和 20min 后, 用上行法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灯( 365nm)下检视,欧前胡素显暗黄色斑点, Rf 值为 0. 40。取欧前胡素对照品溶液 1ul,2u l, 4ul, 6ul, 8ul , 10ul 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 , 用石油醚-乙醚( 1:1) 为展开剂上行展开, 晾干后

31、在紫外灯( 365nm) 下定位,进行薄层扫描测定。线性范围为 0. 55 5. 5 g。回归方程: Y = - 0. 4512+ 1. 325 10- 4X( r = 0. 9996)。3.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李玲40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鉴定出 11 种香豆素类成分,主要成分为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 10.23%,6.58%和 5.16%,为川白芷香豆素有效部位的临床疗效与所含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刘红梅12等人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利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3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出 5 种香豆素类成分,主要成分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 42.40%,22.14%和 12.12%;1 杨涓,邓钏,周在德,吴凤锷.中药川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2)227-2312 卢嘉中药杭白芷化学成分的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3):294-2983 赵兴增,贾晓东,陈军,王呜,董云发,冯煦.白纸化学成分研究J 时珍国疾同药 2008, 19(8):2000-20034 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唐声武,蒋桂华,李晓波. 白芷镇痛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2005 40(8)

33、:583-5855赵爱红,杨秀伟,杨鑫宝,王文全,陶海燕. 祁白芷挥发油成份GC- MS 分析.中国中药杂志 2011,36(5)603-6086马逾英,王娜,张利,车早红.亳白芷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20(11):2667-26697 杨祖金,雷华平,葛发欢 .超临界 CO2 萃取白芷挥发油的 GS-MS 分析J.中药材 2005,28(8)661-6628 铃木辛. 生药学杂志 J . 1982 , 36 ( 3) : 65.9 戴跃进. 白芷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J . 华西医药杂志, 1990 , 510陈丛瑾,黄克瀛,韦龙宾.色谱方法在植物黄酮含量

34、测定中的应用J.光谱实验室,2007,24(5):821-824.11刘文,韩笑,王学勇.超临界 CO2 萃取白芷中欧前胡素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J.2003,(38):99-10012刘红梅,张明贤. 超临界流体萃取和 GC-MS 分析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中国中药杂志 2004(3)241-24413 冯毅凡,钟若梅,郭晓玲,孟青.白芷超临界 CO2:提取物的鉴别与含量测定.广东药学院学报J.2005,21(6): 674-67514梁明金,杨广德,贺浪冲.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提取方法研究.中成药J.2000,12(22):829-83115邓晓华,王萍.正交设计法优化兴安白芷茎中总香豆素的提取

35、工艺.国林副特产J.2009.6(3):19-2116曹艳霞,沈宇燕,田芸,温全.元胡止痛控释片中白芷提取工艺的研究.天津药学J.2007(19):12-1417陈贤春,王玉蓉,路世鹏.白芷提取工艺的研究.中成药J.2005,2(27):145-14718袁瑜,张良,李玉锋,李玲.渗漉法提取白芷总香豆素的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8,19(2):302-30319郑翠英,夏艳姣,徐超群.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华西药学杂志 2008,23(6):68368420何芳辉,尹蓉莉,刘杨,赖庆宽,施明毅.大孔树脂纯化白芷总香豆素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J.2008,(19): 710-71221

36、索建兰,沈峰,乔婷.白芷中美容成分的提取和检测.陕西中医J.2010(31):93-9522谢瑛.白芷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二军医大学.2008(2):45-4623郑旭光.河北道地药材白芷和北沙参质量控制及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河北医科大学J.2009(10):4524王博,侯大斌,徐敏,李强,欧平.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总香豆素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含量测定.西北药学杂志J.2010(4):107-10825刘训红,王玉玺.中药材光谱鉴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4126黄量,于德泉.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马逾英,钟世红,

37、贾敏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白芷中总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59-16028邓捷圆,高广慧,赵春杰,等HPLC 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白芷中 2 种香豆素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5):552-55429王光发,廖正根,梁新丽HPLC 法同时测定元胡止痛片中 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9,20(9):67267330胡华杰,楼招欢,吕圭源, 陈素.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 418-42131樊萍,孙宁,刘冰,阿不列米提 HPLC 法测定白芷酊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中

38、国药房 2010(23):2178-217932谢瑛.白芷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第二军医大学.2008(02):33-4033贾敏如,王梦月,金曲嫫,等HPLC 测定13种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5):361-36234 张慧, 海广范, 尹志奎, 聂红.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乡医学院学报J.2009,26(2):138-14135王佳静,陈 昭,吴玉田,范国荣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毛细管电色谱法快速分析自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2010 年 3 月241-24636曾承辉,王晓可,毋福海。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中药材J.2009(32):1850-185437张丽英,任艳春,仲昭庆,刘璐.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ITCM,2002,7(19),2438王 希, 陈秀芳.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芷的提取工艺.中药材J2001,24(8):591-59239梁明金,杨广德, 贺浪冲.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中成药.J.2000,22(12):829:83140李玲,李祖伦, 何宇新,袁瑜.川白芷香豆素有效部位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时珍国医国药. 2009(2):306-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