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典文论,儒家、道家思想影响.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807279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文论,儒家、道家思想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典文论,儒家、道家思想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摘 要】 “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 ,在老子、孔子的时代被引申而转为“道理”之类的意义。道家是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始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国文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有着积极的探索,也提出了一些重要概念,对古代文人的创作实践和文学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道家 思想 古代文论 影响 审美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李泽厚、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中说:“后世一切有关审美和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的认识,绝大部分得自道家美学。道家美学所包含的那些批判因素,追求独创的思想,也对后

2、世产生了深远的、良好的影响只有道家美学才是脱出了政治伦理学的纯粹的美学。 ”可见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深刻而复杂,同时也奠定了古代文学批评与文论基础,对后世影响极大。一、 文赋例如,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赋 ,是古代文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文描述创作过程中涉及的种种问题。根据文赋的思想层次的建构和思维发展过程,从作品准备、创作构思、意向形式、创作技巧、灵感问题等方面对道家思想进行分析,感悟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陆机出生于世代儒家门第,其祖先陆绩是著名经学家,陆机本人也从小学习儒家经典。 文赋中关于文体风格以及文学的社会功用问题都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因此历代都认为文赋是以儒家思想为

3、指导,属于儒家文论。但景卯却最先提出陆机的创作思想是受道家审美主义的影响,而不应简单归为儒家文论。张少康在文赋集释中谈到,陆机在文赋中关于创作思想的问题主要源于道家思想,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意言之间的关系,构思过程中的“虚静” ,创作灵感源于“天机” 。通读文赋 ,其中的“玄览”一词与老子“涤除玄鉴”命题是有所联系的。它的含义是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完成对于最高的“道”的观照。经过庄子发展,这一命题形成了“心斋” “坐忘”的命题,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成为后世许多学者尊崇的对象,陆机便是如此。又如“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

4、极,心游万仞” ,与道家“虚静”说相切合,是陆机创作中的构思始基,也是基于“伫中区以玄览”的一个发展。在管子四篇中,作者提出“虚一而静”学说,是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只有做到排除主观的成见和欲念,保持心的安静、平静,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才会呈现。荀子在此基础上作了重要发挥,他认为, “虚”并不是要去除已有的知识,而是不要让已有的知识妨碍到未有知识的获取,不要因为兼知多种事务而妨碍对于一种事务的专心研究,不要因为胡思乱想而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又如“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述说出“有、无、虚、实”对创作过程的影响。这一句体现出道家有形生于无形、有声源于无声的思想影响。“有” “无”

5、 “虚” “实”首先由老子提出,并且成为道的最高规定性。老子认为,宇宙万物为“有” “无”以及“虚” “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虚无” “寂寞”所要表达的是“意象” ,这是做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是否完满决定文章写作是否顺畅。从“无”中所求之“有” , “虚”中所求之“实”才能使文章含义深远。因此,陆机用这两句表现对文章的崇敬与赞扬。二、司空图唐代司空图所谓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以及宋代“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都是“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另一种说法,与庄子所追求的超乎言意之表、越乎声色之上的“得鱼而忘筌” “得意而忘言”息息相通。他在二十

6、四诗品中描绘了大量隐士形象和脱俗超然的意境,这种隐逸情结也与道家的自由观思想一致。三、自然之道道家的自然之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源远流长,文人对其多有称道。例如刘勰所说:“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本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强化了人文与天地万物之文成于“ 自然之道”的观念,贯穿于文心雕龙论文学的情、辞、声、色等各个组成部分,是其阐述文学理论的重要基点。四、其他除此之外,道家思想文化的众多观念,广泛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古代社会生活。钟嵘反对过分强调声律,也反对用典,主张在诗歌创作中,无论感情还是表现手法都要自然,所谓

7、“古今声语,皆由直寻” ,要达到“自然”英旨的境界,与道家自然混成的思想相一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蕴涵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性的自觉,是道家精神的体现。曹丕还提出了“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是指作家的先天禀赋,与老庄的“气”一脉相传。与儒家思想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大事” “仕进”不同,道家思想强调“大道” “天道” ,它不局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而是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层面,崇尚自然,反对斗争,主张清静无为,比儒家更灵活、平和。例如大诗人陶渊明,他在道家的顺其自然和安贫乐道思想的影响下,他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创作田园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参考文献1景卯.关于文赋一些问题的商榷N.光明日报 .1959-09-13.2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黄保真.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M.中华书局, 1992.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5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6崔大华等.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