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班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
2、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第十一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三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3、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 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 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第十五章分式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1、坚持实施学校要求的“四清”措施,让每位学生每堂课、每天
4、所学的知识必须学懂。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
5、置 A、B、C 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第三周)第十一章三角形(8 课时)1、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 课时)2、 三角形有关的角(3 课时)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 课时)4、 本章小结(1 课时)(第四周-第五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1 课时)1、 全等三角形概念(1 课时)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6 课时)3、 角的平分线性质(2 课时)4、 本章小结(2 课时)(第六周
6、-第七周)第十三章轴对称(14 课时)1、 轴对称(3 课时)2、 画轴对称图形(2 课时)3、 等腰三角形(5 课时)4、 课题学习(2 课时)5、 本章小结(2 课时)(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 课时)1、 整式的乘法(6 课时)2、 乘法公式(3 课时)3、 因式分解(3 课时)4、 本章小结(2 课时)(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五章分式(13 课时)1、 分式(3 课时)2、 分式运算(6 课时)3、 分式方程(3 课时)4、 本章小结(1 课时)(第十二周-第十三周)1、 强化练习2、 章节总结(第十四周-第十五周)1、 总结复习2、 测试(第十六周-第十七周)1、总结复习2、测试(第十八周-第十九周)1、总结复习2、测试3、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