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80465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战略思想的的转变:科学发展观,1、发展观的转变,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设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则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G=Yt/Yt-1,增长不等于发展,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如人口和财富的增长所表明的,在这里也不能称作是发展过程。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象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2、第2章-4,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1)引进新产品和产品的新质量;(2)引进新技术或采用新的生 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 (4)开辟和利用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新的质:创新经济发展:,新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资料来源:Roy Rothwell and Walter Zegveld 1985: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Longman Group Limited.p.62,企业家活动,新生产模式,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化,随着某些企业创新的出现,其它企业为了分享创新利益对新产品

3、、新技术、新组织进行模仿和推广,引起技术创新浪潮,于是经济走向高涨。所以,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熊彼特创新包含着这个国家在经济结构和文化类型上的根本转化。熊彼特:“经济变动的原因。,计 量 分 析,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的研究表明,美国1948-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还有一个45.5%的“余额”。根据研究,其中30.9%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的。,计量分析模型及结果,索罗50年代提出了增长速度方程: 科技进步速度(%)a=Y-K-L 。 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是:E=a/Y100%。 索罗利用统计研究证明了,美国经济增长有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20%左右

4、源于资本积累。,结论:创新是增长的动力,历史性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的速度在工业革命以后变得越来越快。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斯内茨(Simon Kuznets) 过去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技术的进步。-杰佛里萨克斯,经济发展:量质,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等。,经济发展观 综合发展观,第一

5、,经济发展必须有制度的、文化的、社会的因素介入,即即使是经济发展也必须有综合的、整体的视野; 第二,从基本目标的层面看,发展应当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制度是经济增长的要素,戴维斯和诺尔斯在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一书中提出制度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将制度变革引入经济增长过程。他们认为,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例如股份公司、工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等,都属于“制度创新”。这种组织和管理上的革新是历史上制度变革的原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学理解释,芝加哥大学的科斯(1991年)教授提出: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资源配

6、置的效率结果与产权制度的安排无关;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产权制度的界定或安排就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发生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诺斯(1993年)纵观西方经济史,得出结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就是制度及其创新,文化信念是经济增长的要素,诺斯说:文化信念是制度结构的基本决定因素。制度不是由政策而是由文化所决定的。文化通过对制度的影响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存在一种文化的推动力。 科利尔(Collier 1998)把社会资本看作是社会内部的规范与文化的一致,即支配人们互动的规范和价值观的一致,建立在该社会之中的各项制度的一致。当社会资本是能够产生外部性并能促进市场之外的互益集

7、体行动的社会互动时,它就具有经济效益。,发展是整体现象,托达罗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 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年版,第50页。,平衡发展,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年)”开始时,秘书长吴丹概括地指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联合国在“第二个发展十年(19701980年)”报告中指出:社会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

8、应与这些方面保护均衡。 http:/www.laweconomics.org/news_view.asp?id=400,新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佩鲁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多“研究综合发展观”专家会议(1979年)要求写的新发展观一书是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的标志性著作。他提出为一切人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发展尺度和发展目的,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 http:/ 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

9、 1972 年,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只有一个地球一书问世。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概念,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 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概念,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

10、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http:/ 1985-1999年美国生物技术专利的增长,财富全球50

11、0强研发强度排名,第三阶段:新能源产业,新能源经济将是美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创造一个新的美国能源经济”。2009年奥巴马国情咨文 建在沙上的房子会倒掉,建在岩石上的房子则会屹立不倒。美国经济就像着火的房子,要重振经济,除了尽快灭火之外,还需要重建经济基础,打造一个“岩上之屋”。奥巴马2009年月演讲,A、 新能源开发,A.新能源开发目标美国能源署,A.新能源开发目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B、发展节能汽车产业,B.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C、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点结论,在当代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日益显示出其主导机制是创新。也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

12、是中国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要求,也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需要在当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意义上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段培君沪港经济2009年第7期,经济社会综合性结构:国家创新体系,HDI指数的计算公式,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用收入水平、期望寿命指标和教育指数作为全面综合发展的度量。 1、预期寿命指数 = (LE-25)/(85-25) 2、教育指数 = (2/3)XALI+(1/3)XGEI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 = (ALR-0)/(100-0)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 = (CGER-0)/(100-0) 3、GDP指数

13、 = log(GDPpc)-log(100)/log(40000)-log(100),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人类发展指数,寿命,通过预期寿命来衡量; 知识,通过成人识字率和受教育的平均年数来测量; 生活水平,通过购买力测量,将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调整为当地生活费用的水准(购买力平价PPP)。 人类发展指数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综合反映。,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 全球分布结构,http:/ 过去40年人类发展指数提升最快的10个国家:阿曼、中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老挝、突尼斯、韩国、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自1970年以来,人类发展指数进步最快的地区是东亚,其中以中国和

14、印度尼西亚为首。http:/ September 1979 , 21 September 2005 , 14 September 2006 ,14 September 2007 Arctic sea ice minimum area,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可能90%源于人类的活动。1970年至200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上,全球20%至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如果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至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 变化评估报告,环

15、境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的一体化结构,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正在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法律、政策、组织和各种活动的层面上展开,体现为一个新的文明进程。 全球正在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通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球结构性发展小结,以创新为基础的新产业结构表明: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形成新的动力和产业结构,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表明:全球系统性发展构成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是这种趋势的客观要求; 资源环境发展一体化结构表明:可持续是全球发展的客观要求;,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