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95570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病理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 BA血磷升高,血钙升高 B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C血磷降低,血钙升高 D血磷降低,血钙降低 E血磷正常,血钙升高2、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主要作用的激素是D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胰岛素 D 糖皮质激素 E 醛固酮3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CA植物人状态 B濒死状态 C脑死亡 D生物学死亡 E临床死亡4、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DA 脑内谷氨酸增多 B 脑内乙酰胆碱增多 C 脑内多巴胺增多 D 脑内 -氨基丁酸增多 E 脑内谷氨酰胺减少5、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BA 急性血容

2、量增多,血管破裂 B 脑水肿、颅内高压 C 肾脏负担过重 D 急性肺水肿 E 低钾血症6、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A产 EP 细胞 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骨骼肌 D皮肤血管 E汗腺7、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B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 C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D 细胞内液减少 E 醛固酮分泌增多8、无复流现象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A 中性粒细胞激活 B 氧自由基产生 C 钙超载形成 D 侧支循环未建立 E 微循环血流减慢9、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CA体液丢失的总量 B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D血浆胶

3、体渗透压的变化 E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10、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EA 对抗乙酰胆碱 B 阻碍三羧酸循环 C 抑制糖酵解 D 降低谷氨酸 E 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11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12、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关 BA 瘦素 B 干扰素 C 脂联素 D 抵抗素 E 肿瘤坏死因子-13、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EA心泵功能衰竭 B急性心力衰竭 C以心肌肥大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D以心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心力衰竭 E以血容量、组织间液

4、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心力衰竭14、右心衰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EA心性水肿 B肝肿大 C颈静脉怒张 D胃肠道淤血 E心源性哮喘15、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给氧治疗可 EA持续给高浓度氧 B间断性给高浓度氧 C给纯氧D给高压氧 E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氧16、休克早期引起外周阻力增高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A、 儿茶酚胺 B、血管升压素 C、血栓素 A2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17、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最易受损害的器官是 EA心脏 B肝 C脾 D肺 E肾18、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 D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升高 C散热正常,产热增加,体温保持

5、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降低19、休克是 CA、剧烈的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 B、以血压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C、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病理过程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20、下列何种情况可引起高钾血症 DA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B 醛固酮分泌增多C 大量应用速尿 D 酸中毒 E 大量应用胰岛素21、下述哪项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CA 肝炎 B 心功能不全 C 酸中毒 D 呼吸衰竭 E 尿毒症22、有关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EA不生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

6、体格健全 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3、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功能性分流 DA 阻塞性肺气泡 B 支气管哮喘C 肺水肿 D 肺动脉栓塞 E 慢性支气管炎24、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AA 心跳停止 B 自主呼吸停止 C 颅神经反射消失 D 瞳孔散大或固定 E 脑电波消失25、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A多灌少流 B不灌不流 C少灌少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26、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A 感染性疾病 B 胎盘早剥 C 大面积烧伤 D 恶性肿瘤 E 羊水栓塞27

7、、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致病因素属于 CA 生物性因素 B 遗传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 D 营养性因素 E 免疫性因素28、下述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EA妇女月经前期 B应激 C剧烈运动后 D中暑 E伤寒29、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 DA血钠降低 B血钾降低 C血镁降低 D血钙降低 E血磷降低30、血液性缺氧时 C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降低 D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正常 E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31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述哪个系统的功能障碍最明显 DA 心血管系统B 血液系统C 泌尿系统D 中枢神经系统E

8、消化系统32代谢性碱中毒常可引起低血钾,其主要原因是CAK + 摄入量减少B细胞外液量增多使血钾稀释C细胞内 H+ 与细胞外 K+ 交换增加D消化道排 K+ 增多E. 肾滤过 K+ 增多33可以引起 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BA服用含氯酸性药物过多B酮症酸中毒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D消化道丢失 HCO3-E肾小管泌 H+ 功能障碍34氰化物中毒可引起 AA组织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缺血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35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 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A糖尿病B休克C消化道丢失 HCO3-D严重饥饿E过量服用水杨酸类药物二、名词1、血氧饱和度是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约等

9、于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的百分比值。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 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5。2、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 低于 60 mmHg(8kPa) ,伴有或不伴有PaCO2 高于 50mmHg(6.6 kPa) ,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呼吸衰竭。3、4、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主要论述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对不同致病刺激出现的特殊反应。本书主要介绍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5、高钾血症:这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危险的并发症,在少尿期一周内死亡的病例大多数是由高血钾所致。 6、休克是机体在

10、各种强烈有害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以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为特征,继而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7、钙反常:预先用无钙溶液灌注大鼠心脏 2 分钟,再用含钙溶液进行灌注时,心肌细胞酶释放增加、肌纤维过度收缩及心肌电信号异常,称为钙反常。8、代谢性酸中毒是以血浆 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而导致 pH 下降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根据AG 的变化又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两种类型: AG增高型(血氯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和 AG 正常型(高血氯型)代谢性酸中毒。9、水中毒是指由于肾排水能力降低而摄水过多,导致大量低渗液体在体内潴留,其特征是血 Na 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

11、压280 mmol/L,体液量明显增多。10、热休克反应:生物体在热应激状态下所表现的以基因表达变化为特征的防御适应反应称为热休克反应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指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的和自我破坏的炎症,表现为播散性炎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泛滥到血浆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最后对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12、脱水热:严重脱水时,由于皮肤蒸发水分减少,机体散热障碍导致体温升高称为脱水热。13、氮质血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肌酸等非蛋白含氮物质的含量显著增高,称为氮质血症。14、全身适应综合征:动物受到各种应激原持续刺激时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这些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代偿意义,也可导致机体多方面

12、损害,称其为全身适应综合征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继发性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DIC 早期表现为高凝,后期又转入低凝,属一种凝血功能动态失常的病理过程,又被称为“继发性出血综合征”、“消耗性凝血病”等。三、简答题1、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答:(1)血液重新分布 皮肤、腹腔内脏、肾脏的血管收缩明显;而脑血管、冠状动脉扩张。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使已经减少的循环血量重新分布,起到“移缓救急”的作用,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2)“自身输血 ” 静脉系统为容量血管,可容纳循环总血量的 6070。当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使毛细血

13、管后的微静脉、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收缩时,增加回心血量,即所谓“自身输血”作用,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 第一道防线 ”。(3) “自身输液 ”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促使组织液进入血管而增加回心血量,起到“ 自身输液 ”的作用,是增加回心血量的“ 第二道防线” 。2、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答:发生机制:胃粘膜缺血是溃疡发生的基本条件。胃分泌粘液下降 削弱了胃粘膜的屏障功能。H+反向弥散是溃疡发生的必要条件。酸中毒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内 HCO3-减少,细胞中和 H+的能力降低而有助于溃疡的发生;另一方面使溶酶体酶外释,造成组织损伤,加速溃疡

14、形成。胆汁返流造成粘膜损害。3、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原因及机制答: 此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是 AG 正常,血氯含量增高,发生的基本机制是 HCO3 直接丢失过多。(1)消化道丢失 HCO3 :胰液、肠液和胆汁中碳酸氢盐的含量高于血浆。 (2)含氯酸性药物摄入过多:长期或过量服用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时,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 H+ 和 CI- 引起血氯增加性酸中毒。 (3)肾小管泌 H+功能障碍:肾功不全或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都能引起 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4、白细胞有哪些作用 ?答:(1)白细胞聚集的机制:白细胞本身释放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如白三烯 B4,吸引大量白细胞进入缺血组织

15、。 (2)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阻塞毛细血管、 产生自由基、收缩血管、细胞损伤。 5、肝功能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是什么?答:(1)肝几乎合成所有的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 III 和 IV 即 Ca2+外) ;(2)肝是清除多种活化凝血因子的场所;(3)制造纤溶酶原和抗纤溶酶;(4)清除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激活物。6、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答:(一)神经机制 。神经系统在调控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致病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体液机制 。 体液因子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局部或全身,影响细胞的代谢与功能。疾病中的体液机制是指致病

16、因素引起体液因子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因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细胞损伤和疾病发生。 (三)细胞机制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细胞,导致细胞的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致病因素除直接破坏细胞外,主要引起细胞膜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四)分子机制 各种致病原因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引起疾病,都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分子水平上的异常,进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正常生命活动。例如,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减少,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和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生物学研究正向着“功能基因组学” 和“功能蛋白组学”的方向深入发展。对人类近 4 万个基因及其产物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揭示它们的改变在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将使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7、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出现多尿的机制是什么?答:(1)肾血流量逐渐恢复,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肾小管阻塞解除,间质水肿消退;(2)少尿期滞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等得以排出,尿素等代谢产物增加原尿渗透压,起到渗透性利尿作用;(3)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和重吸收功能尚未恢复,钠水重吸收相对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