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教、学案设计长兴实验初中 杜海春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和文学常识。2、品味文章的语言,训练口头表达。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事业,通过自然景物感悟人生。重点难点积累词汇、把握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感情。学法指导从课文出发,了解文章整体布局,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课文出发,学会一般浏览和重点观察的方法,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向人们介绍景点。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想、边说、边写的方法来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博采众长、提高效率。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首歌这样
2、唱道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大家说这里的 “你”是指哪里呢?生:是长江。那么长江哪段最有特色呢? 生:三峡。 人人都说三峡美,美在山和水。这里有云遮雾罩的山的图画,这里有平缓湍急的水的歌吟;这里有雄奇险拔的壮观,这里有清幽明丽的秀色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共同欣赏三峡一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以生动精练的笔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描绘了三峡壮美的景色。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大家注意听记读音、停顿、语气、语调(共 5 分钟)二、挑战第一关:组内合作检查学案第一部分预习情况,小组推荐代表展示第一题,计划两个小组完
3、成(2 分钟)检查完成情况,小组选代表范读(2 分钟)三、挑战第二关:组内合作检查学案完成情况,按照互问互答的形式完成本关内前两题(时间6 分钟) 。第三题自主质疑生字词,组内合作、或向外组求援完成。教师参与其中(5分钟)四、挑战第三关: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提示)按照“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写后者突出哪几个季节的景色,表现了三峡的哪种美”的模式概括 明确: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秋) ,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教师板书或投影)2、本文的写景很出色,表现在哪里?先请同学们分
4、别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三峡的春冬之景和秋景特点明确: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接着请同学们把学案中你收集的妙词佳句拿出来给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你的见解教师小结: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
5、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 “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五、自主质疑学案中你还不清楚的或不理解的地方说出来大家帮你解决(生自主质疑,其余小组或同学帮助解答,教师点拨)六、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
6、;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处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七、 能力展示(作业)1、背诵全文2、三峡向我们展示了一轴三峡的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
7、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奇险、清秀,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能否描述一下你记忆深刻的景色,以你极具特色的文字作一段精彩的刻画吧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为了配合我校“新课程理念下互助式课堂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研究而开设的研讨课,对于我一个新教师而言,也是一次调整课堂教学的挑战。为了尽量上好这样一篇用词考究、语句优美、结构顺畅的文章,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笔者在设计流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现状,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多次修改教学流程,学案更是几易其稿。教学环节注重与学案的相辅相成,每进行一项内容都有学案配合训练,充分注重小组合作在提高效率和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上得作用,重视以练代讲、加大知
8、识容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互助式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性教学,它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性学习” 、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首先学生的思维不再被教师所束缚,他们在平等、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一改原来的被动地位,而成为主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节课上,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研究,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开发了学生创新的潜能。如其中一名同学在质疑为什么不按季节的正常顺序描写三峡得水时就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三峡夏季得水最有特点,因此要
9、先写。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将这种见解付诸于写作实践中,顺利回应课堂生成。同时教师始终以平等的理念、互动的策略、探究的意识,科学地促进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最佳的学习兴趣。当然由于本人教学经验欠缺,加之对这一全新课题领会不深,在尝试中出现了不少遗憾。比如: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离开了学习目标,教师不能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启发;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亟待提高,没能如愿地促进和应和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的方法不熟练,对小组合作探究没有进行适时的指导和参与。正因为如此,导致三峡这么一篇美文没有充分的赏析。遗憾并不能掩盖收获,这次互助
10、式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的激发,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氛围异常活跃;而我本人,通过此次尝试反思,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到了学生隐藏着的巨大潜能,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也必将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三峡学案学习目标: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和文言知识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三峡的壮美风光学会独立思考,加强团结合作,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各项任务学习方法: 互助式合作学习模式导读:背景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名著。共四十卷(原书于宋代已佚五卷,今天四十卷,乃经后人割裂改编而成)。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记载水道一百三十七条,每水各成一篇(今只存一百二十三篇
11、)。郦道元亲临考察,广泛吸取前人有关山川地理著作中的精华,对原书作了补充和发展,记述了大小一千余条水道的源流经历,沿岸的山川景物,地理情况,以及建制沿革、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话传说,注文比原书文字多二十倍,自成一部巨著。其引用之书多至四百三十七种,还采录了不少汉魏时的碑刻,所引书及碑刻今多不传。文字凝炼,描写细腻,堪称一部散文绝作。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极大。作者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
12、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散失。常识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峡黛溪。在三峡中以雄伟俊拔著称。峡口南北两岸峭壁千仞,如刀砍斧削一般,江流汹涌于宽仅 100 余米的狭窄江道中,顺江而下,水流湍急,云天一线,船过其间,游客会有“峰与天共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关渡口。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巫峡在三峡中以幽深秀丽驰名。西陵峡,西起香溪口
13、,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滩内有青滩、泄滩、崆岭滩等险滩,还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等,来往船舶,下滩快如飞箭,上滩慢似爬梯。在三大峡谷之间处处风光旖旎,两岸青山,犹闻猿声;数叶扁舟,饶有野趣。千姿百态,相得益彰,令人心驰神往。第一关:读通课文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阙处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沿溯 飞漱 曦月 清荣峻茂2、熟读句子,注意停顿(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第二关:读懂课文1、在书中划出重点字词的解释,并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4、1)略无阙处 (2)不见曦月(3)乘奔御风 (4)不以疾也(5)素湍绿潭 (6)良多趣味(7)林寒涧肃 (8)属引凄异(9)自非亭午夜分 (10)自三峡七百里中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_3、 我还有不懂的字、词、句是:第三关:品读课文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各有什么特点?2、 文中的景美、写景的语句也很美,试找出两句、说说美在哪里?3、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写出来大家一起帮你解决挑战决胜关1、按要求填空:三峡文中总写三峡险峻的句子_三峡表明三峡夏季水势之大水流之急的句子_文中写秋季景色的句子。_作者对三峡景色发出由衷赞叹的一句是用听觉渲染秋季悲凉气氛的句子是文中运用引用修辞的句子是: 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相照应的句子是: 与“两岸猿声啼不住”相照应的句子是: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能力展示三峡向我们展示了一轴三峡的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奇险、清秀,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能否描述一下你记忆深刻的景色,以你极具特色的文字作一段精彩的刻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