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879254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胡小松 教授 博导,提纲,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产业发展基本态势几个定位与问题思考,提纲,一、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兵者,诡道也。”“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率待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非贵益多,虽无武进,”“上兵伐谋”“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境”,战略:就是创造一个唯一的、有价值的、 涉及一系列不同经营活动的地位。战略定位的基准:-多样化战略定位 可用于提供一个亚系列的产品或服务-需求战略定位 为特殊

2、消费群的大部分或全部需求提供服务 -进入式战略定位 分割以不同方式赢得的顾客,战略管理的三大学派之一竞争战略学派核心观点: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是确定企业的 相对竞争优势。基本战略:全面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 专门化战略。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 麦克尔 . 波特(Michael Porter) 代表著作:竞争战略(1980) 竞争优势(1985) 国家的竞争优势(1990),战略管理的三大学派之二资源配置战略学派核心观点: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基本战略:组织-战略-协调 (经营领域、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 - 安索夫和-霍弗和申德尔

3、代表著作:企业经营战略(1969 ) 战略经营论(1979) 树立战略经营(1984) 和战略制定(1979),战略管理的三大学派之三目标战略学派核心观点: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是确定和实施企业 的长期目的和目标。基本战略: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制 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模式。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 - 安德鲁斯 和美国经济学家 - 钱德勒代表著作:经营战略论(1971) 和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 (1962),战略管理-走向成功的道路战略管理: 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环境、顾客和竞争对手等),为使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实现既定总体目标,开展的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谋划与活动

4、。本质: 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权变性要素: 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 战略策略。,战略决策-危机-危险中的机遇和机会进攻!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进攻!赢得战场主动权和战争胜利的法宝,经营战略就是要回答两个问题1、我们的企业是什么?2、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问题?,美国的-比特 . F . 德鲁克认为:,建立战略三角形,顾客,竞争对手,公司,价值,价值,产品、服务差异、成本,战略的组织组成:7S要素模型,1、结构 (Structure) 5、员工(Staff)2、系统 (System) 6、战略(Strategy)3、才能 (Skills) 7、首要目标/共同价值4、风格(Style)

5、(Superordinate Goals /Shared Value),战略,结构,系统,才能,风格,首要目标共同价值,员工,战略制订过程,经营宗旨和目标 1、 战略分析 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 识别战略方案 反馈 2、战略选择 战略方案的评价和确定 3、战略实施 资源分配 选择组织结构 发挥领导作用 战略控制 4、战略控制,战略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PEST分析,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技术总体水平、技术突破产品寿命周期、技术变化速度,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 Cultural)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工作习惯社会习俗,政治环境(Political)政府政策、政府管制立法、

6、国家政局,经济环境(Economic)经济增长率、财政和货币政策利率、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企业,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 (Threats),战略地位评估,3象限:防御型战略,四象限:多样化经营战略,1象限:增长型战略,2象限:扭转型战略,内部优势,威胁,内部劣势,机会,产业(企业)的基本战略构成,企业基本战略组成1、范围2、目标3、竞争优势4、资源配置5、协同性企业经营战略体系1、战略内容体系:总体经营战略与各分项战略的集合体。2、战略组织体系:合理、有效的组织框架。3、战略层次体系:战略目标、战略原则

7、层、战略规划层、 战略措施和策略技巧层。,产业(企业)经营战略体系,1、战略内容体系:总体经营战略与各分项战略的集合体 基本战略 进攻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 撤退型战略 分战略 基础分战略 产品组合战略 市场竞争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 功能分战略 企业成长战略 资源整合战略 组织扩张战略 跨国经营战略 提高分战略 企业文化战略 CI形象战略,战略类型,1、稳定增长战略2、增长战略(1)集中单一化 (2)中心多样化 (3)垂直一体化(4)联合多样化 (5)水平一体化(多样化)3、企业并购4、合资经营5、收割战略(1)控制市场战略 (2)保持市场战略(3)收回投资战略 (4)有选择紧缩战略6、紧缩战略(1

8、)转向战略 (2)脱身战略 (3)清算战略7、组合战略,战略选择1、战略评价,波士顿(BCG)“业务包”理论,低,大,明星型,问题型,现金牛型,瘦狗型,业务 增 长 率 %,相对竞争地位-市场占有率%,明星,问题,瘦狗,牛,大,低,战略选择中的误区(1)利润误区(2)规模误区(3)购并误区(4)多样化经营误区,战略实施,1、战略实施分析(1)重要性分析 (2)变化程度分析 (3)战略计划系统设定 战略实施 好 坏 好 成功 摇摆 战略制定坏 艰难 失败,2、战略资源配置(1)战略资源内容的确定(2)战略资源的分配3、企业的组织调整(1)组织结构分析(2)组织结构类型选择(3)组织结构调整4、企

9、业文化培育(1)文化要素分析(2)文化与战略5、战略实施和领导(1)战略管理对领导的要求(2)领导者应具备的战略素质(3)团队与激励机制,战略控制,战略控制概述(1)影响因素与趋势(2)战略控制的特征(渐进性、交互性、系统性)(3)战略控制的基本原则 -领导与战略的适应性 -组织与战略的适应性 -资源分配与战略的适应性 -执行计划与战略的适应性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适应性 -战略的可行性 -战略控制的预警系统 -管理制度,竞争战略,波特行业结构5种力量理论,决定供货商能力的内素投入差异供货商与公司的转换成本潜换投入的存在集中度批量对供货商的重要性总体采购中的比重投入对成本或差异的影响供货商向前一

10、体化的威胁相对公司后向一体化的威胁,进入障碍规模经济独特产品品牌形象转换成本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 独特低成本设计 独特学习曲线 必要投入的可获得性政府政策预期报复措施,竞争决定因素行业增长固定成本/附加值周期性生产过剩产品差异品牌形象转化成本集中与平衡信息的复杂性竞争者的多样性公司赌注退出障碍,决定供货商能力的因素议价影响力 集中度采购数量 转换成本向后一体化能力 信息价格/全部购货 度过危机价格敏感性 替代品产品差异 品牌形象对质量/业绩的影响 购货商利润对决策者的奖励,新对手的威胁,供货商议价能力,替代品威胁,购货商的议价能力,行业内对手竞争强度,潜在对手,替代品,供货商,购货商,决定潜代

11、品威胁的因素潜代品的相对价格表现转换成本购货商替换倾向,企业(产业)战略层次与一般性战略,战略的层次: 功能战略-与所从事的价值活动有关的战略 经营战略-应付竞争的战略 公司战略-应该进入什么业务领域一般性战略: 全面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 战略优势 战略目标 顾客心中的独特 低成本地位 全行业 差异化 全面成本领先 唯一特定领域 专一化,竞争者分析,远期目标?驱动竞争对手行动的因素是什么?各个管理层的目标和综合目标?,假设:关于其自身和产业的假设,能力:优势和劣势,现行战略?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企业现在如何进行竞争?,竞争者的反映轮廓:竞争者对目前的地位满意吗?竞争者

12、将采取何种行动?将如何战略转移?竞争者的弱点在哪里?刺激竞争者作出最大的最有效的因素是什么?,竞争者反映分析,进攻性行动防御能力选择战场竞争者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赢利模型,顾客数量客单价格重复购买次数,管理规章、制度、纪律。,产,财,发,人,销,发展战略企业的日常管理,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企业规划与市场策划:,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产品策略,市场策略,销售策略,广告策略,赚谁的钱?用什么样的规模?,怎样去赚这个人的钱?5 W 1 H 的有效组织以什么样的代价?多长时间?.,她需要什么?她怎样想?她有钱吗?她怎样选择,怎样购买?谁对她最有影响力?,有谁还在打她的主意?竞争条件如何?有何良策?,市场

13、经营模型 中小企业,市场机会,营销能力,产品开发,基础管理,创业者能力,市场经营模型 大型企业,产业结构,资本利润,产业利润,科学管理,体制 决策,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差异化多样化技术与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如何选择竞争对手,行业分析:,行业规模,引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特点:1、买主和买主行为 高收入买主 群体扩大 重复购买 买主很熟悉(品牌) 2、产品和产品变化 质量较低 性能提高 标准化 差异化小3、营销行为 高广告费 心理推销战 市场细分 营销费低4、制造和销售 生产成本高 生产能力不足 开始过剩 大量过剩 专门销售渠道 争夺销售渠道 渠道集中 专门销售渠道 5、研究与开发 改进技术

14、提高效率 差异化和提高性能 转移6、总体战略 提高市场份额 提高质量形象 成本领先 成本控制 7、竞争 少量对手 大量竞争者 价格竞争 一些竞争者退出8、风险 高风险 值得冒险 生命周期出现 可能倒闭9、利润 高价格、高毛利 高利润 低利润 低价格、低利润 10、外贸 部分出口 大量出口 出口下降 无出口、有进口,生命周期阶段:时间,技术发展分析,行业 2,行业 1,技术扩散过程,复杂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经济规模提高了进入壁垒,专利技术提高技术壁垒,进入的技术壁垒,时间,产品分析的方法与原则:,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为满足精神与物质需求, 而愿意购买的“价值”、“方式”。 -对企业来讲,是通过满

15、足消费者需求,而向 市场开出的提款手段和服务契约。,创 意 启 动,需求拉动竞争互动,科技与资源推动,产品与产业创 新,价 值 驱 动,感觉质量制造质量,品牌概念,消费者,产品生命周期分析:,销 售 量 销 售 额,时 间,10%以下,10%以上,0.1%10%,年增长率,产品四象限分析:,大,0,小,大,冒险产品,名牌产品,劣等产品,赚钱产品,销 售 增 长 率 %,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能力分析:,A,B,C,D,0,10,20,30,40,0.5,1,1.5,2,2.5,3,3.5,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率(次数/年),资金利润率20%,A黄金区大力发展,B白银区加快资金周转,C青铜区提

16、高销售利润 率,D废铁区准备撤退,资金利润率(利润/运用资金)=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额)资金周转率(销售额/运用资金),企业管理概要,企业管理的职能:,创新管理(管理改良),日常管理,危机管理,产 销 人 发 财,产品质量螺旋形上升循环示意图,满足用户需要,市场调查研究,质量发展规划,实验研究,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外协采购,试制与鉴定,生产准备,测试设备,加工制造,工序控制,检验测试,仓库保管,包装运输,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市场调查研究,“品牌”不等于“名牌”,“名牌”不只是“知名”,造就品牌本质的永远是产品的品质,而不仅(或再)是广告!,策略 - 以消费者为中心,3A 策略“买得到、买得起

17、、乐意买”(Available, Affordable, Acceptable)3P策略“无处不在、物有所值、首选品牌”(Pervasiveness, Price to Value, Preference),管理创新精要(一),服务意识:台塑大王:王永庆,管理创新精要(二),市场意识活鱼吃死鱼(活力)快鱼吃慢鱼(速度)鲨鱼吃鲨鱼(效益),管理创新精要(三),共赢战略:利益共享企业、员工、关系企业、消费者“三方损一两”,实现管理创新的捷径,培训管理咨询借“外脑”,补“一脑”同高校等部门密切合作。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收益。,产业背景分析-国内、国外、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产业

18、(做强、做大)劣势产业(提升、跨越)机遇(机会)与威胁(挑战)-国内外竞争力-产业趋向?-技术趋向?-技术制高点?-技术制约点和突破点?,威胁与挑战 -技术垄断-企业兼并-人才争夺,(2) 差距 -产业差距: 企业规模、竞争能力、企业家素质 -技术创新体系差距: -技术差距: 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创新能力,(3) 核心问题 (前瞻性、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 制约性、跨越性、创新性、战略性)技术发展层面 -安全问题-质量与标准问题-关键技术与设备问题,国内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水平(1) 20年的成就(奠定的基础) -重点领域的研究情况-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关键技术的发展-创新体系形成基础 -

19、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状况,创新体系层面 -产业能力与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问题-人才问题-投资问题产业发展层面 -WTO问题 -原料生产与产业化问题-行业发展问题(如:保健食品问题) (瓶颈问题和战略重点-战略选择的依据?),战略选择与确定,指导思想 战略目标 (近、中、长)发展方向领域布局 基本原则,重点内容 -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技术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战略重点-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主客体、过程、系统)-技术发展战略(关键技术领域) -各农产品科技战略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农产品加工业战略研究框架,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框架,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通过对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

20、00年时序分析以及对131个国家52年的定量评价,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 研究认为: 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既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革命,又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竞争;它以国家为基本单元,以世界为竞争舞台。经济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工业化和知识化,还包括世界经济前沿和国际经济差距的变化等,经济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 经典经济现代化主要结果是: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观念的形成和普及,现代科技和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经济活动的工业化和专业化,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和电气化,工业比重上升和农业比重下降,经济效率的持续增长,经济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提高等。工业化的完成和劳动生

21、产率达到工业经济先进水平是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中国经济现代化的160年历程,经历了“工业化起步、局部工业化和全面工业化”三个阶段,也经历了战争和动乱的摧残;留下了遗憾和无奈以及经验和启示。 若以2001年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综合年代差为: 与美国等7个国家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 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 因此,必须认识到的现实和启示是 : 1、中国是一种追赶型经济现代化,必遵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2、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世界经济; 3、

22、计划经济不是经济现代化的有效模式,战争和社会动乱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4、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也曾经发生两次进程中断, 5、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将面临三个机遇:(1)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2)绿色经济和生物经济带来的新机遇;(3)体验经济和文化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将面临十个挑战:(1)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和快速增长,(2)从三元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3)农业现代化,(4)资源和能源的持续供应,(5)保持金融稳定,(6)生态现代化,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7)地区和城乡协调发展,(8)全

23、面提高劳动力素质,(9)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10)参与经济全球化与维护国家利益。,200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说明:中国城市(镇)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 正在大量转移,农民收入来源和增收途径已发生明显 变化,社会就业问题依然突出。,中国GDP构成与变化,说明: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但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在逐渐减弱,2003年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分别为:第一产业(农业)4%;第二产业(制造业)70%;第三产业(服务业)26%;三大产业对中国GDP增长的拉动率(GDP增长速度与各

24、产业贡献率之乘积)分别为:0.4%;6.5%和2.4%。,1999年(82066亿),2003年(117252亿),说明: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不断下 降,城乡差距在明显扩大,农民必须依靠 多途径致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中国农产品出口状况与变化,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值在快速增加,质量在不断 提高,但比重在不断降低,具有比较优势的 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权威研究认为:我国的人均食物消费量已经在过去30年中得到持续增长。 人均食物占有量从60年代初的每天1717千卡路里增加到19791981年间的2328千卡路里,到90年代末,人均食物占有量每天超过3000千卡路里,已接

25、近发达国家的水平(FAO ,2002) 。 人均粮食的消费量已经很高,且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粮食的平均收入弹性都很小,收入增加所引起的粮食消费的少量增加被食物市场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粮食消费下降所抵消;随着市场发展,粮食的消费会继续下降,而其他副食品譬如肉、蔬菜、食用油等消费将上升。 在过去的20年只有1/5的增产粮食用作口粮(主要满足由人口增长所引起的需求增长),很大一部分耕地转向生产饲料用的玉米。饲料粮的比重几乎增加了一倍(从80年代的14增长到90年代末的27)。这意味着粮食增产的70用于满足饲料粮的需求。,中国的农业状况与发展态势,收入增长与城镇化是消费需求上升和饮食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

26、全国平均水平看,城镇居民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自从在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后就逐渐下降,在未来20年内将持续下降;农村居民的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在2010年达到顶峰(人均225公斤)后逐渐下降。,收入的持续增长不会导致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水平相应持续上升,这是因为城镇居民多数粮食(大米、小麦、玉米和其他粗粮)的收入弹性都已经是负的。在农村地区,2010年后,大米和小麦的需求收入弹性也将变为负数。未来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不断下降将导致全国平均粮食消费水平的持续下降。 相反,在未来的20年内,大多数副食品的人均消费需求在农村和城镇都将快速增长(约上涨5080)。 饲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国内

27、玉米生产增长难以满足国内玉米需求的提高,弥补这一缺口将依赖于国际市场。,在过去20年,我国农业发展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且也经历了明显的结构性调整。 在需求方面:收入提高、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市场发育是引起食物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供给和贸易方面:国内生产增长超过国内食物需求的增长。这些变化使我国在80年代中期从一个食物净进口国变为食物净出口国。 我国的经验也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完善的科研体系和农业基础设施、制度创新、价格改革与市场开放对提高国家农业生产力和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技术是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我国将继

28、续经历食物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显著变化:,对劳动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如畜牧业、园艺业和渔业,虽然国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会显著增加,但是这些产品的国内自给率依然会上升。相反,对饲料粮、糖类、油料作物和棉花等土地相对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在未来几十年中将不断增长。 到2020年,玉米、大豆、食用油、糖类和奶产品中将有3040来自于进口。但牛羊肉和小麦等的进口将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时,中国将成为大米、蔬菜、水果、猪禽肉和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这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将会达到国内生产总量的5左右。,大背景,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产业重组:农产品加工业纵向一体化发展集农业、

29、工业、流通业于一体快速成为国民经济独立的支柱产业,重心转移: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以工辅农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发展”,收入增长:(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1、消费结构出现重大变化2、食物需求发生根本改变3、工业食品比重快速增加,现代食品供应链的形成:1、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2、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3、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根本任务从传统意义(温饱)上的“生存保障”,向现代意义(全面小康)上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转变.、发展动力从被动的(农产品多了去工业利用)“工业依附型”,向主动的(要求农业生产加工专用产品)调整农业结构,引领农业发展的 “工业主导型”转变。3、

30、战略目标从满足农产品产后转化和解决温饱,向实现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引领农业发展、吸引剩余劳动力就业等多目标转变。,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200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说明:中国是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均已达到较高 水平,结构性过剩与卖难、加工转化与产后增值、农 业增效与农民增收问题,将依然是未来的主题。,1978-2004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变化(元),说明: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加大,农民 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依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 难点和关键点,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中国区域和城乡间的差距(2003年),说明:中国不同区域间的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

31、存在着巨大的 差异。统筹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建立可 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与长效机制。,1997-2003年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变化,说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变化;但其他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 拉动农业总产值不断增加;中国食品工业的持续快速 发展,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发生着显著 的变化,1997年仅为0.23/1;2004年达到0.5/1,2005 年的比值将可能突破0.7/1,美国目前已经达到 3.7/1。,0.23/1,0.34/1,0.5/1,5318,7828,15500,中国食品产业区域差异与变化,说明: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区域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标志着

32、农产品的转化能力与增值幅度,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达到24/1。中国区域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并呈现着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薄弱,也预示着西部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999年(7830亿),2003年(12930亿),社会发展与工业食品市场需求的拉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说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扩大就业机会均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市场需求,食品加工,传统的农业生产引导型,市场导向型,产业

33、模式的“逆向”转换,科技需求的转变,现代农业产业链示意图,减损作用,增值作用:马铃薯和蛇果效应,农业产业定位: -我国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4个转变,要从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向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转变从单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从以发展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发展资源和市场两种技术并重转变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农业问题 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国际竞争力弱,加工问题产业技术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弱转化能力与附加值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有效途径,瓶颈

34、问题,战略定位,核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紧迫性问题,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1)农业的减税补贴 2)农产品转化增值 3)农民多渠道就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不仅能够使农产品产后实现减损、转化、增值,还能够促进农民间接而有效的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功分享更多市场利润的战略任务。 因此,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长抓不懈的国家战略任务!,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性问题,1)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之一2)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产业内容(造血功能和农村工业化的具体内容) 3)永恒不衰的“生命产业”4)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饮食消费对安全、营养、多样、方便、个性食品的新需求,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3、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全局性问题,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集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第三产业)于一体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勇于承担的国家历史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