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区域经济联系(共 4 课时,第 3-4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 马连冲 审核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与难点1、 资源夸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其意义2、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预习感知:产业转移的类型: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目的:产业转移的影响:合作探究: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 A、B、C、D 四国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认真阅读课本 P31,把基础知识夯实,别偷懒啊!思考,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可以讨(1)该企业
2、的产品生产在 A、B、C、D 四国之间的转移顺序是 ( )AD C B A BB A C DCA B C D DC D B A(2)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企业在 D 国设厂主要生产高科技产品B该企业在 A 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C该企业给予 B、D 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D该企业的产品在 C 国经历了“进口加工出口进口”的过程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A BC D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提升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化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A BC D5 如下图所示,2000 年与 1985 年相
3、比,某地区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具体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C交通条件 D信息预习感知: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阅读课本 P25,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体现在哪些方面?目标检测:1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
4、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的线路另设有宜昌至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其他城市。2010 年,该工程年输送天然气 120 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图乙是 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 23 题。看看第四节自己掌握了多少2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运输线路较短A BC D3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有助于把西南地
5、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 45 题。4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5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