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理工工作规范1、目的为确保质量信息能及时,有效传递,确保维修产品质量及维修工在维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使产品可能存在的隐性质量问题能及时暴露,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规范。2、适用范围制造部对修理工的管理。3、职责3.1 PE 部负责修理工的业务管理;3.2 各生产线负责修理工的日常管理工作3.3 IPQC 负责对修理工艺落实情况进行监控。4、工作规范4.1 维修物料的控制;4.1.1 修理工工作现场及工具箱内不能有其它批次物料,烂板等;4.1.2 修理过程中需要更换物料时,必须按正常途径领用或兑换同型号物料;4.1.3 对与兑换下来的不良品必须注明订单号,故障现象,更换日期及修理工签名。4
2、.1.4 必须建立管理制度确保修理坏料得到妥善保管,并保证所有坏料都能够及时传递到品管 IQC 鉴定(当批次不良品在清机时必须清理完毕) 。4.2 部品不良的判断:4.2.1 生产过程中损坏的普通元器件、线材失效原因须提交品管部人员判定,根据判定结果由原报表填写人员对原先同批次相同失效元件的判定进行确认,若不相同则予以更正,品管部 IQC 跟进更改结果。4.2.2 生产过程中安全、关键、重要元件有失效时,修理工应及时将问题提交IQC 对失效原因进行判定,如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协同 PE 共同分析,作出最终判定。4.2.3 对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部品,如修理工无法判断的应反馈 PE、IQC、技术人
3、员进行分析,在结果未确定之前,应将其归纳为部品损坏。4.2.4 修理记录要将部品本身不良与部品损坏分开统计,不良汇总和修理工不良录入也要严格区分。4.3 不良反馈:4.3.1 作业不良:本线自身的作业不良反馈要求做到现场、现时、现物;对其它部门的作业不良要求每小时反馈一次,反馈不良品时要附上不良反馈表 ,同时应监督反馈后的整改和考核情况。4.3.2 当修理过程中出现下述任一情况时,修理工应立即以产品质量问题反馈单反馈 PE 部、品管部:4.3.2.1 同一作业不良在 4 小时内出现 2 台;4.3.2.2 同一部品不良(不论何种故障现象):关键部品(如高压包、开关变压器、隔离电容、隔离电阻、开
4、关管、行管等)一天内出现 1 个损坏;其它部品 1 天内出现 3 个损坏,或 4 小时内出现 2 个损坏(CRT 除外) ;4.3.2.3 耐压测试不合格或耐压工序后出现非外观不良故障机 1 台(通过简单判断故障与耐压测试无关除外) ;4.3.2.4 上述 4.5.2.1-4.5.2.3 中存在的问题若在反馈 2 小时后再次出现 1 台。4.4 维修工艺:4.4.1 在维修过程中修理工必须按规定佩戴防静电手环,电烙铁要可靠接地,做好静电、漏电防范措施;4.4.2 在对故障机进行测量时,要先确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档位是否正确、量程是否适当,以免由于设置不当造成仪器、仪表损坏;4.4.3 维修过
5、程中更换物料时,必需先拔掉电源线切断电源,然后再拆卸元件;如要拆大容量的电容器或拆主板时,要先将电容或 CRT 内残留的电荷放掉。(放电方法:用一条导线一头接地,一头经放电电阻给电容或 CRT 高压嘴放电。电源滤波电容选用 5W/470K 的放电电阻,CRT 高压嘴放电选用9W/300M 放电电阻。 )另外高压帽从 CRT 高压嘴上拆下后要向行散热片充分放电后才能将其放在主板上。4.4.4 在修理过程中如要离开修理台(如兑换物料) ,必须将故障机的主板平放在工位板上,以免发生意外;4.4.5 严禁修理过程中私自更改电路或结构;4.4.6 故障机在修理时不能随意更改工厂设置中的数据,若不慎更改必
6、需还原。4.4.7 机器修好后需检查各项工艺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维修时断开的焊点要全部复原,残留渣、松香须清理干净;4.4.8 所有已合格合后盖整机若需开盖修理,修复后必须从第一个通电工位开始重流;4.4.9 同一关键部品(如开关管、开关变压器、光耦、大功率整流二极管、行管、行推动管、高压包、行推动变压器、场 IC、枕胶管、阻尼二极管、显像管打火造成部品损坏等)2 天内同一批次出现 2 台或 2 台以上损坏,修理工将坏机修复后,应将机器标识送 FQA 进行 24 小时电源波动及 48 小时高温老化;4.4.10 因 CRT 与线路匹配等原因造成故障需重新组合时,应在原 CRT 上做好标识。4.5
7、 报表填写要求4.5.1 故障机维修完后,必须立即按规定如实填写修理日报和流水故障卡 ;4.5.2 填写时字体要端正,字迹要清晰,并按栏目要求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保证版面整洁。4.6 仪器、工具要求4.6.1 在对机器进行检修前,修理工必需对所使用的工具(如三用表、电烙铁等)进行检测,以保证使用合格的工具进行故障机的检修工作。4.6.2 防静电手环、电烙铁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定期进行有效性及漏电检测。4.7 其它要求4.7.1 同一批次出现 3 台同一故障现象或原因的故障机时,修理工必须保留不良品原状,并及时通知 PE 参与分析;维修过程中出现原因不明的故障机时,必须及时通知 PE 人员参与分析;
8、4.7.2 耐压测试不合格或耐压工序后出现非外观不良故障机 1 台(通过简单判断故障与耐压测试无关除外) ,必须知会 PE 参与分析;4.7.3 故障机修完后修理工须进行自检,确认完必须重新上线重流,各调试工位和 QC 工位也要再次盖章确认;4.7.4 所有贴片板的维修必须使用恒温烙铁;拆、换贴片 IC 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如高温风筒) ;4.7.5 严禁对 CRT 管针歪的故障机进行修复,不良显像管必须做下线处理。5.质量记录的保存:5.1 生产线每天必须将修理日报及流水故障卡交 QA 部按公司相关文件要求保存;5.2 生产线发放的产品质量问题反馈单相关部门回复后必须交 QA 部验证,验证合格后交原发放部门按公司相关文件要求保存;5.3不良反馈表由发放部门作当批次保存。拟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