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到底要如何做2016-09-02 昨日,“2015 年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结果”吸引了认证君的注意。这份结果全面反映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认证君将其中的重要内容摘编如下,供各位质量人参考。本文内容值得所有质量人一读。提质增效是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中国质量协会持续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2015 年完成“第三次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调查范围为国民经济分类 C13-C41 的 28 个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调查企业有效数量为 1830 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得
2、分平均为 55.54(满分 100 分),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分别为 57.73 和 56.91,大中型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为58.18,显著高于小型企业(50.67)。总体而言,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质量水平怎么样?产品质量稳中有升被调查企业报告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平均值为 96.1%,与 2013 年的 95.8%(装备制造业 7 个行业),稳中有升。汽车用户满意度从 2009 年的 78.0 分(满分100 分)提高到 2015 的 79.0 分(中国质协自 2002 年每年测评汽车用户满意度并发布)。质量损失率持续下降被调查企业报告的总质量损失率(总质量损失
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均值为1.83%,与 2013 年的 2.43%、2009 年 2.79%(通用设备和食品制造业)相比,持续降低。日本制造业企业 2012 年总质量损失率为 0.76%,与之相比,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损失率有些偏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高被调查企业报告的通过 ISO9001、GJB9001B 和 ISO/TS16949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比例均值为 94.1%,比 2013 年的 92.2%、2009 年的 88.9%分别提高 1.9%和 5.2%,呈持续上升态势。质量管理方法普及率大幅提高被调查企业报告的实施精益管理、QC 小组/信得过班组等质量管理方法的企业比例分别为
4、50.4%和 87.9%,比 2013 年分别提高了 14.5%和 11.7%,增幅较大。主要问题有哪些?1质量管理成熟度不高。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得分平均为 55.54(满分 100 分)。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分别为 57.73 和 56.91,东北和西部分别为 54.90、53.26。大中型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为 58.18,显著高于小型企业(50.67)。总体而言,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质量经营模式尚未形成。能够做到质量经营(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活动)并最终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例只有 26.9%。大部分企业没有将本企业质量理念推广到供应商、合作方、顾客和社
5、会。有 87.4%的被调查企业对质量战略认识不足。高层领导主动深入参与质量改进并取得成效的企业比例仅为19.7%。被调查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水平不高依然是品牌价值提升需要突破的瓶颈。3员工质量素质训练不足。被调查企业报告的参加教育培训的人数占从业总人数的比例平均为 47.0%,有 45.4%的企业认为质量培训投入不充足(经费、时间等资源投入),其中 55.5%的企业认为是经费不充足。此外,与产品实现过程紧密相关的中层干部,因缺乏充足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致使仅有 25.8%企业中层干部能有效开展质量管理指导活动。4研究开发缺乏质量管理。只有 11.3%的被调查企业研发人员亲自倾听顾客,做出国内有
6、竞争力的产品,仅 2.8%的企业能充分考虑环保、社会责任乃至相关方的要求,做出国际领先产品。仅有 20%的企业能够将新技术进行有效商品化。能够系统化运用 QFD,DFMEA 等这些必备的研发质量工具方法的企业比例不超过 10%。企业普遍对创新速度不满意。被调查企业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数平均为 0.22 件,距离“中国制造 2025”提出的 2020 年应达到 0.70 件的要求相距甚远。5产品标准水平相对落后。60%的被调查企业建立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而只有 12%的企业认为执行的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仅有 6.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见,一方面,目
7、前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标准仍有差距。另一方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作为通用性技术规范,按照这些标准将不会确保给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除非企业采用高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准。6制造管控缺乏精益求精。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达到预期效果的自我评价中,仅有 32.0%企业认为“好”和“非常好”。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彻底,如 40%以上的企业研发、物流和售后等职能没有设立质量指标。制造过程管理不够精细,只有 7.6%的企业定期进行生产过程审核,只有 5.2%的企业能够应用试验设计(DOE)、仿真等等高级工具优化工艺参数。设备管理粗放,只有7.8%的企业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对象,系统、持续地开展全面生
8、产维护(TPM)活动。供应商缺少科学管控和协调发展,只有 14%的被调查企业对供应商绩效进行规范评价,而与供应商确立长远合作关系的企业不足 3%。员工参与质量改进不充分,参与质量改进的企业员工数占企业员工数的比例平均为 31.6%,落后于日本企业这一指标(66%)。7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低。能够做到“绝大部分数据在线自动采集”的被调查企业仅占 10.3%,尚有 29.5%的企业仍完全依靠手工方式进行质量数据采集。特别是小型企业,完全依靠手工方式进行质量数据采集的比例高达 46.4%。用于产品检验测试的关键仪器设备与分析控制系统联网的比例仅为41.8%。仅有 4.8%的企业实现了与核心供应商或用户
9、的在线质量业务协同。质量管理信息化或许已经成为两化深度融合的短板。8质量工具的应用还比较初级。被调查企业应用质量工具的主要目的局限在质量管控,目视化管理(55.6%)、质量老 7 种工具(55.5%)等常规管控型质量工具使用较多,使用效果较好;而用于质量预防和创新的质量工具相对使用较少(如失效模式与影响技术 32.7%、故障树分析 31.7%、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 22.9%),且效果不太理想。有何对策与建议?1 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引导采用质量经营模式。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倡导、全社会参与开展一场持久的“品质革命”活动。要制订产品责任法、质量促进法和产品优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既营造公
10、平竞争经营环境,又让优质产品获得优价,消除“劣币驱除良币”的顽疾。企业最高管理者要主导构建“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质量文化,积极推进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走质量效益型之路。要将战略品牌管理常态化,塑造负责任企业公民形象,多方位培育品牌和提高质量品牌的影响力。2 增加质量教育培训的投入,持续提升员工质量素质。建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将社会通用性的员工教育培训纳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法律手段予以明确和制度化。建设公共质量教育网络平台,引导自主教育,让员工和企业共享平台数据,激励员工持续学习。支持规范的质量专业组织,开展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注册工作,为企业选拔培养质量专业人才提供服务。采用适宜方式对企
11、业高层领导者和中层干部进行培训,促进认同“质量管理是企业获得长期成功的秘方”的理念。设立“中国工匠”选拔和培育制度,以荣誉引导一线员工践行“工匠精神”。3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以 2015 版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换版为契机,以团体标准为抓手,建立不同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大幅增加适宜的质量技术要求。采用比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模式更加严格的方式,对获证企业实施认证分级或“认证+质量管理成熟度分级”,让企业认清差距。将供应商管理作为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突破点,积极引入ISO375002014外包指南和供应商管理评价准则 国家标准。4
12、加快质量软件与平台建设,提升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议加强面向未来新型制造业态的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跟踪与研究,如与智能化生产系统融合的在线质量管控、云制造环境下的质量管控技术,开发质量管理系统高端软件。建立面向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云服务平台,以无偿或低收费方式提供质量服务,以此推动小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5 推进制造过程“精益求精”,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建议企业要落实质量主题责任,从人员、设备、原料、工艺和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和制造全流程,落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到始终以数据说话、测量准确、分析到位、质量特性控制精确。制定和修订企业质量损失统计与控制国家标准,建立对标数据库,着力降低
13、“隐藏的金矿”质量损失。以精益管理标准制订和推广为抓手,包括企业精益管理标准、精益项目评价标准和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引导企业实施精益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品质不良等七种浪费,增加企业效益。6 以顾客价值和先进产品为标杆,实施质量标准的升级。建议优化制造业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流程,提高需求侧话语权。由全产业链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充分尊重下游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意见,由需求高要求引导标准创新,改变目前由生产者主导制定标准的现状。在研究国际标准的同时,要加强研究国际先进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和先进企业的内控标准,为我国企业制定富有竞争力的内控标准提供依据。7 系统推广质量工具方法,助力企业质量持续改
14、进。建议企业以制度化推进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的应用,编制各个关键环节应用工具方法的操作规范,嵌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考核和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广质量工具方法,以质量奖、质量标杆、认证认可和质量评价等为引导,强化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此外,要大力开展本土化质量管理最佳实践的研究和推广。8 转变顾客信息思维,提高基于顾客需求的创新能力。建议企业建立完整的销售和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对顾客信息的系统快速响应和全流程闭环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创新成功率。一方面,要分析顾客信息并有效运用到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改进和创新中。另一方面,始终将为顾客创造价值和满足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保障改进与创新能够准确应对顾客的需求,提高创新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