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摄影师教学设计黄梦凌教学目标:1、认识“ 摄、媚” 等 8 个生字。会写“突、按”等 14 个生字。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投影。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
2、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 。3、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4、介绍高尔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请多读几遍。2、抽读词语。3、同桌互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指名读文,师生评价。5、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三、识字写字。1、小组合作: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指导写字:“卷”字注意上半部分只有两横。“摆”字注意四字在上要变形。“辆”字车字旁最后一笔为提。3、学生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巩固词语纸团 墙
3、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再读课文,朗读感悟。1、通过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这样的一件事,你喜欢谁?2、请同学们快速读文,你觉得高尔基或者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3、你从哪些地方觉得高尔基是一个非常关心孩子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个有礼貌、会动脑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重点的词句。4、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抓住“鞠躬” 、 “打量”体会小男孩的机智,对高尔基的崇拜之情。、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 ,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
4、敬热爱之情。、抓住“吩咐” 、 “摆弄”等词体会高尔基任由小男孩的指挥,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抓住第 11 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从“赶紧” “大声喊”及人物语言体会高尔基留住小男孩的心情很迫切。6、表演悟情。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 111 自然段的内容。提示:以课文为剧本,抓住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三、巧妙设疑,续写延伸1、小男孩会回来吗?从课文找到依据。2、高尔基和小男孩再次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力,继续写完这个故事。板书: 6、 小摄影师关心、爱护高尔基小男孩会动脑、有礼貌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吴丽华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以讲名人故
5、事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是第二组课文学习的延续。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并在了解名人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的品质。2.习作: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3.我的发现:使学生知道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的三种相对的位置关系。4.日积月累:(1)读读背背:记诵本组课文中的名人的名言,启迪学生做人道理。(2)我会填:通过组词来强化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区分。5.成语故事: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把握“闻鸡起舞”这个
6、成语的主要内容,明白有志之士奋发努力的道理。课时:4 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名人的故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几节课学习了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有关的故事,从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那么,还有哪位同学收集到了与他们有关的其他故事呢?教学过程:1.学生推荐自己收集的材料,教师选择一位学生做示范交流,使学生深入领会交流规则与交际过程,如何清楚地向别人讲述名人故事,如何提问、如何做答。2.学生小组(4 人小组)交流名人故事以及给他地启迪。3.教师引导学生把名人分类,如: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革命家,让学生继续在小组内交流,推选讲得最好的作代表,全班交流。4.教师总结。
7、提出要求:【1】小组交流时尽量把音量放低,别影响别的小组交流。【2】组长安排每个同学都要开口说话,再选出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进行班里交流。注意事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故事提出问题、见解或补充说明,要特别注意学生交际习惯的提示与引导。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启发。同一个故事给不同的学生的启发可能不同,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要给予肯定。第二课时 习作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以及一件曾经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可以与他们交流一下,使事情了解得更加具体。导入:上一节课大家都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自己找到的名人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那么,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我们熟悉的人
8、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我们就分小组来交流一下我们熟悉的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吧!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寻找一位身边熟悉的人,可以是同学、朋友、老师、家长、邻居,让学生回忆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2.让学生思考:人物有什么特点?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3.小组内交流。 (通过交流达到启发、补充的目的)4.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5.利用前面所学的课文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来反映人物心理,通过事情来体现人物性格或者品质。提出写作要求:【1】你刚才是怎么样说的,就怎么样写,注意先把你要说的话想好了才动笔写,注意一笔一画把字写清楚,写端正
9、。【2】要定一个题目:可以是“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 ,有心思的同学可以定更有趣的题目。【3】写完后自己读几遍,看看有没有漏字漏词,有没有在停顿处忘记写标点符号。【4】自己检查完后读给同学听,可以随意选择同学,听听他有什么意见,再修改。6.学生写作,教师巡堂指导。第三课时 评讲作文导入:我们在前面写了一片关于人物的作文,大家觉得自己写得好不好呢?谁可以来说说你写完作文时的感受?教学过程:1.请学生谈谈自己写完作文后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作文好还是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为什么?2.教师点评一下班里的作文,然后欣赏佳作。讲评,什么地方值得大家学习。3.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 1 篇。投影展示习作。评议:什
10、么地方需要修改?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 1 遍。第四课时 语文知识的积累一、我的发现:教师提问:看到我们的课文 P31“我的发现” ,你发现的什么呢?1.教师投影课本中“我的发现”的三句话,让学生思考作答。2.学生作答,教师指导。3.明确“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二、日积月累:(1)读读背背:引导学生记诵本组课文中的名人的名言,启发学生做人道理。(2)我会填:通过组词来强化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区分。*让学生分辨两个生字,并组词。说说两个字在字形、字音、字义上有什么不同。三、成语故事:引导学
11、生自读自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把握“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祖逖为什么在夜里翻来覆去无法入眠?它在思考什么?提示:他在考虑“怎样才能为国家效力?” ,说明他胸怀国家,是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2.祖逖“闻鸡起舞”体现他什么样的精神?提示:祖逖“闻鸡起舞” ,无论寒暑,不管风雨,这说明具有奋发努力、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3.祖逖为什么在后来能当上将军,打了不少胜仗,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呢?提示: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胸怀大志、奋发努力是分不开的。4.同学们应该向他学生什么啊?在这个学期里,你将怎么做呢?提示: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教师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