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69885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选题1. 对于反应级数n0的不可逆气相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体积,应选用_。 (A)(A)平推流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C)平推流串接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2. 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 (P22)(A)加料时间 (B)反应时间 (C)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3. 下列单位不属于反应速率的是_。 (P13)(A)mol/(gs) (B)m 3/s (C)mol/(m 2s) (D )mol/(m 3s)4反应 , ,则反应级数为_。(P 13)C12.50 ksA 0 (B)1 (C)2 (D )3 5. 反应 ,已知

2、,则反应级数NaOH + HCl NaCl + H2O molslk/1.0n=_。 (P13)(A)0 (B)1 (C)2 (D )36. 气相基元反应 ,进料时反应物A和稀释剂 C以等摩尔比加入,则膨2胀率为_。 (P58)(A)-1 (B)-0.25 (C)0.25 (D )0.5 7. 下面反应器中不属于理想反应器的是_。 (P21)(A)间歇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 (C)平推流反应器 (D)膜反应器8. 下面哪种反应器组合形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反应器体积_。 (B)(A)平推流反应器串联 (B)全混流反应器串联 (C)平推流反应器并联 (D)全混流反应器并联9.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

3、等温一级反应A B, ,当C A0=1 0.1 /AArmolLsmol/L时,求反应至C A0=0.01 mol/L所需时间t=_秒。 (P43)(A)400 (B)460 (C)500 (D )56010.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 B, ,当20.1 /AArCmolLsCA0=1 mol/L时,求反应至C A0=0.01 mol/L所需时间t=_ 秒。 (P43)(A)8500 (B)8900 (C)9000 (D )990011.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体积流速之比为_。 (P17)(A)空时 (B)反应时间t (C) 停留时间 t (D ) 平均停留

4、时间 t12. -rA=kCAn 中,式中的负号意味着_。 (P11)(A)反应速率常数为负值 (B)反应速率随浓度的下降而减小 (C)公式表示的是 A 的消耗速率 (D)dc A/dt 为正值13.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一反是指_。 (P2)(A)化学反应 (B)反应工程 (C)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14.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不属于三传的是_。 (P2)(A)能量传递 (B)质量传递 (C)热量传递 (D )动量传递15. 比较下面四个活化能,当反应活化能为_,反应温度降低 10时,其速率常数变化最大?(P14)(A)E=50 kJ/mol (B

5、)E=250 kJ/mol (C)E=170 kJ/mol (D )E=320 kJ/mol16. 对于 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 ,反应组分 A 的化学反应速A B率 _。 (P12)Ar(A) (B) (C) (D )VdtnAVdtnrBAdtrAtCrB17. 对于 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 ,反应产物 B 的化学反应速A B率 _。 (P12)Br(A) (B ) (C) (D)VdtnrABVdtnrBdtrABtC18. 对于反应 ,则 _ 。 (P11)aA + bB pP + sS Pr)(Ar(A) (B) (C) (D)|papapa|19. 对于反应 ,则 _ 。 (P11 )

6、aA + bB pP + sS Pr)(Br(A) (B) (C) (D)p |bpb|20.反应 , ,则反应级数C4H10 2C2H4 + H2 10.skn=_。 ( P13)(A)0 (B)1 (C)2 (D )321. 反应 3A P,已知 ,则反应级数 n=_。 (P13)slmok/5.0(A)0 (B)1 (C)2 (D )322. 反应 ,已知 ,则反应级数N2 + 3H2 2NH3 molslk/81.0n=_。 ( P13)(A)0 (B)1 (C)2 (D )323. 反应 A + B C,已知 ,则反应级数 n=_。 (P1 3)slmok/45.0(A)0 (B)1

7、 (C)2 (D )324. 下列不属于间歇反应器特点的是_。 (P22)(A)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反应速率相等(B)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温度相等(C)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浓度相等(D)反应器内各个时刻反应速率相等25. 下列不属于全混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 (P25)(A)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反应速率相等(B)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等(C)反应器内某一时刻各处物料浓度相等(D)反应器内各个时刻反应速率相等26. 下列反应其中,_的返混程度最大。 (P25)(A)平推流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C)间歇反应器 (D)填充床反应器27. 下列反应其中,_的返混程度最小。 (P

8、26)(A)平推流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C)间歇反应器 (D)流化床反应器28. 下列不属于平推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 (P26)(A)某一时刻反应器轴向上反应速率相等(B)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等(C)反应器径向上物料浓度相等(D)反应器内不存在返混现象29. 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 (P22)(A)加料时间 (B)反应时间 (C)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30. 对于反应级数 n0 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 (B)(A)平推流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C)平推流串接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31

9、. 空时的定义是_。 (P17)(A)停留时间与非生产时间的和 (B)实际反应时间与真实停留时间的和(C)反应器有效容积与入口体积流率的比值 (D)反应物微元在反应器内经历的时间32. 对于可逆放热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_。 (P14)(A)提高压力 (B)降低压力 (C)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33. 对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单一反应,对同一转化率,其反应级数越小,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比_。 (C)(A)不变 (B)越大 (C)越小 (D )不一定34. 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_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P25)(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10、35. 对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单一反应,随着转化率的增加,所需全混流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比_。 (B)(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 )不一定36. 关于指前因子和活化能描述正确的是_。 (P14)(A)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无关,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B)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但与指数项相比其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C)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活化能的取值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的,活化能小、温度高,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D)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活

11、化能的取值都是正的,活化能大、温度高,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37.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之间的区别在于 。 (P15)(A)计量方程是否反映了实际的反应历程(B)表示反应所需的计量方程数不同(C)参与反应的相数不同(D)有无催化剂的存在38.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恒压气相反应 ,原料为A 和B 的混合物,32BR其中A含量为20%(mol) ,若物料初始体积为1升,则 A转化50时,物料的总体积为 。 (P58)(A)0.4 L (B)0.8 L (C)1.0 L (D )1.2 L39. 某气相一级不可逆反应: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间歇反2ARS应器中进行,原料中含 A 的摩尔分率

12、为 0.75,8 分钟后体积增加了一倍,则 A的转化率为 。 (P58)(A)0.33 (B)0.5 (C)0.67 (D)0.7540. 不可逆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R+S,则反应速率表达式为_。(A) (B) (C) (D )不能确定2ArkArkARSrk第二次单选题1. 气相反应2A + B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A为关键组分,A与B 以2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_。 (P60)A(A)-1 (B)-1/2 (C)1/2 (D)12. 下列参数中,_能够判断出转化率的大小。 (P44)(A)Damkhler 准数 (B)Thiele 模数 (C) Mears 准数 (D)We

13、isz-Prater 准数3. 对于在多个 CSTR 进行的一级反应, Damkhler 准数为_,则串联所需的反应器个数越多。 (P44)(A)0.1 (B)0.5 (C)1 (D)24. 气相反应 A + B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与 B 以 11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_。 (P60)(A)2 (B)1 (C)1 25. 纯气体 A (浓度 2 mol / L,摩尔流率 100 mol / min) 在平推流反应器里分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其动力学为: ,在一个 9.8 L 的12.5,(0min)AABrC反应器里进行反应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 (P49)(A)70% (

14、B)80% (C)90% (D)100%6. 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 (P3)(A)煤炭燃烧 (B)氢气燃烧 (C)离子交换 (D )石油裂解7. 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 (P3)(A)乙酸乙酯水解 (B)氢气燃烧 (C)HCL和NaOH 中和 (D)石油裂解8. 对于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的液相等温反应,初始反应物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5 mol/L时,反应1小时以后转化率均达到50%,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 _。(P42)(A)0级 (B)1级 (C)2级 (D)不一定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 全混流连续操作反应器,反应器内温度、浓度处处均匀一致,故所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

15、内的停留时间相同。 (P25)2. 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下列反应器处理物料,比较反应器有效容积的大小。单段全混流反应器(V R1)四个体积相同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V R2)两个体积相同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V R3)平推流反应器(V R4)则(V R4)(V R2)(V R3)(V R1)3. 理想连续流动模型是指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 (P24)4. 均相反应器的型式主要为釜式、管式、塔式、固定床和流化床。 5. 膨胀率为每转化 1 mol A 造成反应体系内物料的改变量。 (P58)6. 在一端连有活塞的反应器中发生的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可表示成:(P12)。Ad1NCrVt7. 对于任何反应

16、, 和 表示的是同一个反应。B2A8. 对于反应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rB):RrR2:1:1。 (P11)9. 基元反应的分子数只能是整数,不可能是小数。 (P15)10. 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活化能越大,反应对温度越不敏感。 (P14)11. 反应级数仅仅是一个经验值,可以取任何数值。 (P14)12. 指前因子理论上与温度有关,但与指数项相比其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忽略,活化能的取值永远都是正的。 (P14)13. 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mol /( m3.hr),该反应为二级反应。 (P14)14. 平推流反应器串联,串联的级数越多,越接近与全混流。 (P48)

17、15. 全混流反应器串联,串联的级数越多,越接近于平推流。 (P45) 16. 相同条件下,平推流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 CA 低于全混流反应器浓度。17. 相同条件下,全混釜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原料处理量。18. 对于零级反应,使用相同体积的 CSTR 和 PFR 得到的最终转化率均相同。19. 对于一个串联反应,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适宜的反应器是全混流反应器。(P90)20. 反应的选择性定义式。 (P84)y= 的 摩 尔 数进 入 反 应 系 统 关 键 组 分组 分 的 摩 尔 数生 成 目 的 产 物 消 耗 关 键21. 对于吸热反应体系,不论如何改变实验操作条件(如

18、进料温度或进料摩尔流率等) ,都不可能观察到多态现象。 (P102)22. 复合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愈高,目的产物获得愈多。 (P84)23. 对于目的产物瞬时收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单调上升的平行反应,全混流反应器更利于目的产物的生成。 (P85)24. 对于目的产物瞬时收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单调下降的平行反应,全混流反应器更利于目的产物的生成。 (P85)25. 对于平行反应,提高反应物浓度,有利于级数高的反应,降低反应物浓度有利于级数低的反应。 (P85)26. 一个 PFR 反应器等同于 个小的 CSTR 反应器串联。 (P46)27. PFR 反应器的特点是有返混。 (P26)28.

19、 增大催化剂孔可以径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 (P150)29. 改善孔结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 (P150)30. 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实验中,在 500时已经消除了外扩散影响,如果反应改在 400下进行,且其它条件不变,则 400时外扩散影响也不存在。(P156)31. 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可分解为七个步骤,速率控制步骤是指速率最快的一步。(P139)32. 减小催化剂粒径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 (P157)33. 提高反应温度可以降低非均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的影响。 (P157)单选题1.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

20、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 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具有相同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 (B)(A)0.85 (B)0.76 (C)0.91 (D)0.682.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 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其总体积与活塞流反应器的体积相等,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 。(A)0.85 (B)0.76 (C)0.91 (D)0.683. 化学反应中的多定态通常发生在_反应中。P102(A)吸热 (B)放热 (C)绝热 (D )等温4. 下列属于平行

21、反应的是_。P82(A)A + B P (B)A + B P = R + S (C) (D)A P()S() 5. 串联反应 A P(目的)R + S,目的产物 P 的收率=_。P88(A) (B) (C) (D )n0 0APn0SPn0RP6. 串联反应 A P(目的)R + S,目的产物 P 的选择性=_。P88(A) (B) (C) (D )n0 0APn0SPn0RP7. 如果平行反应 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 ,提高选择A P()S() 主E副性 应_。P86PS(A)提高浓度 (B)提高温度 (C)降低浓度 (D )降低温度8. 如果平行反应 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 ,提高收率A

22、P()S() 主E副应_。P86(A)提高浓度 (B)降低浓度 (C)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9. 复合反应的瞬时选择性定义为_。P84(A)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与所有消耗的反应物的比值(B)生成生成目的产物消耗的反应物与副产物消耗的反应物的比值(C)目的产物的生成速率与副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比值(D)副产物的生成速率与目的产物的生成速率的比值10.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 ,产物 R 的最大浓度通常_。 SRA21kk P88(A)只与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B)只与反应温度有关(C)与 A 的初始浓度和速率常数的大小有关(D)只与 A 的初始浓度有关11. 连串反应A P(目的)R + S,目的

23、产物P与副产物S的选择性=_。P88PS(A) (B ) (C) (D )APn0 0An0Sn0RP12.对于平行反应 ,主副反应均为二级不可逆反应,若()SAP主 反 应副 反 应 ,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应_。P85E主 副(A)提高浓度 (B)提高温度 (C)降低浓度 (D )降低温度13.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P111(A)E (t )曲线 (B)F(t)曲线 (C)I( t)曲线 (D )y(t )曲线14. 平推流流动的 E(t)曲线的方差 _。P1192(A)0 (B)01 (C)1 (D )115. 全混流流动的 E(t)曲线的方差 _。P1192(A)0

24、(B)01 (C)1 (D )116. 催化剂颗粒扩散的无因次模数 值的大小反映了表面反应1/nVSeRk速率与_之比。P147(A)扩散速率 (B)外扩散速率 (C)内扩散速率 (D)实际反应速率17. 催化剂不可以_。P138(A)改变反应速率 (B)改变反应平衡 (C)改变反应产物 (D)抑制副反应18. 控制步骤意为_。P139(A)各步骤中进行最快的 (B)最先达到平衡的 (C)各步骤中进行最慢的 (D)不可逆的19. Thiele 模数的物理意义是_。P147(A)实际反应速率与实际扩散速率的比值 (B)最大反应速率与实际扩散速率的比值 (C)实际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 (D

25、)最大反应速率与最大扩散速率的比值20. 在非等温条件下,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因子_。P149(A)有可能大于一 (B)不可能大于一 (C)一定大于一 (D)与等温条件下相同21. Da(丹克莱尔准数)涉及_的描述。P141(A)催化剂内扩散 (B)催化剂失活 (C)催化剂外扩散 (D)催化剂床层装填22. 对于连串反应:ABC,内扩散使目的产物 B 的选择性_ P152(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 )为零23. 是_(其中 是平均停留时间) 。 (B)t/e1)t(Et(A)平推流的 E 函数 (B)全混流的 E 函数(C)平推流串联全混流的 E 函数 (D)全混流串联平推流的 E

26、函数24. 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的席勒模数_。P147(A)与反应级数关系不大 (B)与扩散系数关系不大 (C)与速率常数关系不大 (D)与颗粒形状关系不大25. 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要测定本征反应速率,必须首先排除_ _的影响。P154(A)内扩散 (B)外扩散 (C)内、外扩散 (D )吸附26. 对于同一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随Thiele模数的增大而_。P150(A)降低 (B)不变 (C)增大 (D )不一定27. 对于不同的反应,当Thiele模数相同时,_的内扩散有效因子最大。P150(A)1级 (B)0级 (C)2级 (D )0.5级28. 测量气固相非均相反应速率,为了判断有无内扩

27、散影响,应在改变_条件下进行实验。P157(A)催化剂装置 (B)催化剂装量 (C)进料流量 (D)催化剂粒径大小29. 下列催化剂的密度中,_数值最大。P138(A)颗粒密度 (B)真密度 (C)堆密度 (D )床层密度30. 下列不属于催化剂的特点的是_。P138(A)改变化学平衡 (B)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应 (C)改变反应历程 (D)降低活化能31. 下列步骤中不属于化学过程的是_。P139(A)反应物吸附 (B)内扩散 (C)表面反应 (D )产物脱附32. Da(丹克莱尔准数)为化学反应速率与_之比。P141(A)内扩散速率 (B)吸附速率 (C)脱附速率 (D )外扩散速率33.

28、对于反应级数大于0的反应,随着Da(丹克莱尔准数)的增大,外扩散有效因子_。P141(A)增大 (B)不变 (C)降低 (D )为零34. 对于平行反应,如果主反应的级数小于副反应的级数,当外扩散阻力存在时,则反应的选择性会_。P143(A)降低 (B)不变 (C)增大 (D )不一定35. 球形颗粒催化剂内部的反应物浓度与_无关。 (B)(A)催化剂外表面浓度 (B)催化剂的孔隙率(C) Thiele模数增大 (D)催化剂的径向位置36. 如下图所示,全混流反应器的操作点有两类,下图中稳定的操作点为 A, C ,不稳定的操作点为 B ,我们通常选择 C 点作为操作点。P104TXA37. 非

29、均相催化反应步骤不包括_。P139(A)内、外扩散 (B)吸附 (C)表面反应 (D )分散38.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 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具有相同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_。 (A )ABC(A)0.76 (B)0.81 (C)0.85 (D)0.9039.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恒密度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纯反应物进料,出口转化率可达到 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该反应改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且其总体积与活塞流反应器的体积相等,所能达到的转化率为_。 (C)(A)0.76

30、 (B)0.81 (C)0.85 (D)0.9040. 采用脉冲进样法测定某一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如下结果:反应器出口的示踪剂浓度 C(t) 在 2 min 内由 2 mol/L 线性降至 0,则平均停留时间 tm为_min。P114(A)1/3 (B)1/2 (C)2/3 (D)141.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2B,反应速率常数为 k =1min-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 0 = 0.2 L/min,纯 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 当反应器为 PFR 时,转化率达 80%时,所需反应器体积为 _L。 (B)(A)0.46 (B)0.48 (C)0.50 (D)0.5242.

31、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2B,反应速率常数为 k =1min-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 0 = 0.2 L/min,纯 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当反应器为CSTR 时,反应器体积为 0.8L 时,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 _。 (A)(A)0.70 (B)0.72 (C)0.75 (D)0.7843.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2B,反应速率常数为 k =1min-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 0 = 0.2 L/min,纯 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当二个CSTR 串联时,每个 CSTR 各完成 40%的转化率,总转化率为 80%,两个反应器的体积比为_。 (C)(A)3.3 (

32、B)3.6 (C)3.9 (D)4.244. 某一级气相反应 A 2B,反应速率常数为 k =1min-1,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 0 = 0.2 L/min,纯 A 进料,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如果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当达到 90%转化率时所需的反应时间_min。 (D )(A)2.0 (B)2.1 (C)2.2 (D)2.345. 某气相一级不可逆反应: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2ARS原料中含 A 的摩尔分率为 0.75,8 分钟后体积增加了一倍,则 A 的转化率为 。P58(A)0.33 (B)0.5 (C)0.67 (D)0.7546. 利用阶跃法测定某一

33、液相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情况时,得到停留时间累计分布函数F(t)的变化规律为:当 0 t 2 min 时,F(t) = 0.5t,当 t 2 min 后,F(t) = 1。则平均停留时间 tm 为_ min。P112(A)4 (B)1 (C) 2 (D)0.547. 体系中发生如下一级不可逆反应: 。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6 min-1,物料以1 ARL/s 的体积流率进入体系,组分A的起始浓度为15 mol/L。当应用两个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时,组分A在两个反应器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0.4和0.8。应用先全混流后平推流两个反应器串联所需总体积为_。P36(A)177 (B)251 (C)20

34、9 (D)23248.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利用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已知环氧乙烷水溶液的浓度为 1 mol/L,等体积硫酸催化剂的水溶液(含硫酸 0.9 wt%) 。已知,反应速率常数为 0.311 min-1,要求乙二醇的年生产能力为 300 吨。如果反应器以串联方式排布,需要 100 升的反应器的个数为_。P46(A)1 (B)2 (C) 3 (D)449.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恒压气相反应 ,原料为A 和B 的混合物,其中A 含32BR量为20%(mol),若物料初始体积为1升,则A 转化50时,物料的总体积为 。P58(A)0.4 L (B)0.8 L (C)1.0 L (D)1.2 L50. 气相反应 2A + B 3P + S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 为关键组分,A 与 B 以 21 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 ) 。 (P60)(A)-1 (B)-1/2 (C)1/2 (D)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