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思华中师大 刘华山一、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概念(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指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又是联结人的身体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的中介。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 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辅导比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广泛。 与日常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相比,心理辅导是一种更具民主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工作;与心理治疗相比,心理辅导是一种更具教育性、发展性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学
2、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是另外两种常见的形式。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反思 通过反思,认识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目标导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提高其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解决问题与发展潜能两个方面。 每个单元、每一课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的倾向。 应注意将心理辅导目标与德育的一般目标区分开来。 心理辅导的目标重点是: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与合理的价值观念;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学会接纳自己;培养自主精神,学会自主抉择,承担起个人的责任;学会沟通,发
3、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学习策略; 掌握应对压力的技能,增强心理自助的能力。确定心理辅导目标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做基础。如情绪教育的目标可以设定为:(1)了解情绪的多样性;(2)知道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有适当与不适当之分;(3)知道情绪的基础是需要,并以人的认识为中介;(4)知道情绪具有情境性,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人的认识事实;(5)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6)敏感于他人的情绪; (7)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8)情绪可以通过释放而缓解;也可以通过改变认识与思考方式而间接地予以控制。(二)注意认知侧面与情意侧面适当均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改善学生认知、情感、意向、技能。
4、亦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意目标、生活技能目标。或说 “促成个人思考、感受、行动三个层面的全面改善”。 鉴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性质以及过去日常教育中唯智主义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关注情意目标和生活技能(沟通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决策技能、压力应对技能等)方面的目标。并要提供达到这些目标的恰当有效的方法。 1. 在涉及到情感、意向、态度、价值观的学习领域,情境设置、环境陶冶、潜移默化、两难选择、动机冲突、练习践行、反思领悟、示范模仿、真切体验、真情实感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宜过分重视、单纯依靠教师的说理教育。 在这里,获得体验和真情实感极其重要。而体验产生的特征是亲历性、具体性、真实性、深刻的领悟、个人
5、意义的产生、鲜明的行动意向、全身心地融入、情感上的冲击。为了获得真切的体验,一是要提供典型的、真实的、冲突的情境;二是个人自主地参与活动;三是活动与学生个人需要相联系,与个人的经验相联系,具有个人意义。 例 1:Caplan 提出的供儿童学习的问题解决方案,就包含有以下 6 个步骤的问题解决程序的指示:(1)停下来,冷静下来,想一想;(2)说出你的问题和感受;(3)确立一个目标;(4)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方法;(5)思考各种解决方法可能带来的后果;(6)执行最好的方法 例 2:学生在面临人际冲突,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我们可以建议他们运用以下 8 种方式来处理问题: 分享(我们一起来做) ; 轮换
6、(这回按你的方法做,下回按我的方法做) ; 妥协(有所失必有所得) ; 机率(投掷硬币来决定) ; 外援(请教老师或同学) ; 推迟(等双方冷静下来再解决) ; 回避(双方保留不同意见、彼此尊重) ; 幽默(以夸大或幽默方式予以化解) 。(三)关注学生需要学生最重要的需要有三: 一是归属的需要 ,即学生渴望受到关爱、受到器重、能与同伴友好合作,获得信任感与归属感; 二是完成学业的需要 ,即能掌握教学内容、胜任学业和其他社会任务,获得效能感或胜任感; 三是自我决策的需要 ,即有独立选择的自由、有影响环境、影响他人的机会,获得权力感或控制感。 学生若处在能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人际环境中,能够体验到被
7、人关心的感觉,有机会证明自己胜任学业的能力,有自主选择和影响周围环境的可能,一般说都能表现出合乎学校要求的行为。(四)突出活动践行 1.行动是助人活动的核心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 助人自助”的性质以及特别关注情意目标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不以教师讲解为主,而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体现鲜明的“行动倾向”。 辅导不只是一种检讨的过程,应努力培养受辅导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意向。力求获得改善当事人处境的后果。对于存在某种心理与行为问题、情绪困扰的学生应注意引导其克服“只想不做” 的惰性,促使其做出行动的承诺。 为保证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设置一些行动作业。 (1)书写
8、练习 包括语句完成练习、列清单、记录反应、记日记等。如语句完成练习:当我进入一个新团体时,我感到。当人们保持沉默时,我感到。与人们相比,我是 我最大的恐惧是 。(2)运动练习 包括换座位、价值序列、冲破封锁等。 例:学生沿着教室中间一条线由前到后站成一行。沿着右墙一线表示“ 具有高风险的活动 ”,沿着左墙一线表示“非常安全的娱乐”,教师数 1、2、3、后,学生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3)阅读练习例: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我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你的期望而生活。而你的这个世界上也不是为我的期望而生活。你是你,我是我。如果我们有缘发现了彼此,那将很美丽。如果无缘,也没有关系。(4)信任练习: 信
9、任后倒 盲人信任行走(5)反馈练习: 红色炸弹(6)道德困境练习 实例:你正在一条要沉的船上,有 7 个人要上一个救生筏。但救生筏内只能装5 个人。这 7 个人中有你、一个 12 岁的小无赖、一个 69 岁的退休教师、一个 35 岁的棒球名星、一个 22 岁的机械师、一个 52 岁的传教士和一个 39 岁的怀了孕的家庭主妇,你认为让哪些人上救生筏?3.注意活动的系统性:吴武典把活动的基本策略划分为 6 类 12 种:1.关系策略:关注策略,反馈策略2.认知策略:阅读治疗,认知改变3.制约策略:行为练习,行为改变4.模仿策略:角色扮演,示范作用, 同辈辅导5.环境策略:家庭治疗,改变环境6.自我
10、控制策略:自我管理。(五)引导发展与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相结合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正常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强调教育性、发展性。但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对于如何帮助学生面对生活中常见的压力与困难,也应给予一定的重视。例如,如何缓解考试焦虑、消除嫉妒心理、克服社交困难、经受考试失败、接纳自己生理缺陷、正确对待他人的误解、弥补友谊裂痕等,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不可绕过的现实问题。 (六)注意支持与挑战相结合 支持策略 包括尊重、理解、关怀、关注、倾听、鼓励、同感、保证等。 挑战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自我挫败的、或有害于他人的认知和行为,克服心理上的盲点,并采取行动改变这些不适的行为。
11、 质疑、提供新信息、自我暴露、高级同感都是挑战的策略。 挑战不是指责学生,不能违背同感的原则。应将挑战与支持结合起来。 没有挑战的支持是浮浅的;没有支持的挑战则可能是自我挫败的。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课标准:1. 师生关系:理解尊重 (“目中有人”,承认学生的独特性,提倡同感的理解,要理智、客观、设身处地; 无讽刺、挖苦、忽视、蔑视、强加于人) 2. 沟通表达:真诚开放 (安全、信任、说真话;不掩饰、不做作、不说套话、无需预演)3. 运作方式:活动为主 (活动为主、讲授为辅,学生讨论、训练、游戏、阅读、角色扮演)4. 活动主体:学生为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者,学生活动、作决定;防止教师
12、独霸课堂)5. 改善领域:知情融合 (学生确有改善,确有所得,达到认知改善、情感参与、技能获得、意向形成、行动介入。 )6. 关注范围:全员参与 (各类学生介入,每个学生参与)7. 目标取向:内外兼顾 (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兼顾,既要关心学生行为是否符合团体与社会的要求,又要注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8. 教师行为:正面示范 (理解人、尊重人、说真话、负责任、民主宽容、接纳自己)五、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渗透方式可以是:1.改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2. 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辅导因素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作自主的学习者4.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发展学习的自我监控 5. 培养良好的学习
13、习惯6创设成功情境,增加成功体验7 缓解考试焦虑8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9 利用偶发事件,影响学生心灵八、理情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一)理情辅导的基本思想人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思考。人的情感和行为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 人的情绪困扰不是由外界环境事件决定的,而是非理性思考的结果。人借助于重新组织知觉和思考,可以改变自己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二)A-B-C 理论及 ABCDE 辅导模式A(Activating event):引发事件,即存 在的事实。B(Belief system):信念系统,个人对事件的看法。C(emotional Consequence):情绪结果,即对
14、 A 的情绪反应。D(Dispute):驳斥,即对 B 的质疑。E( the Effect of disputing):驳斥的效果,即对 A 的新的看法。(三)理情辅导的功能和目的 减少对失败的焦虑、抑郁、恐惧和对任务的逃避倾向; 减少对他人的抱怨和敌意,学会对别人的宽容。 学会自我接纳,提高自尊的水平。 理情辅导适用于 4 年级以上的学生与成人。(四)理性思考的特征客观的、符合事实的;合理的、符合逻辑的;适当的、与情景相适应的;积极的、可防止情绪困扰发生的;使你更迅速地达到目的的;使你和别人保持良好关系的。(五)非理性思考的特征 对非理性思考的特征有各种不同的概括: 不合实际的夸大和不切实际
15、的要求 ()不合实际的夸大:灾难化(受不了、完蛋了、糟透了、可怕极了;没办法、不可能)以偏概全(永远都不、什么都不、大家都不) ()不切实际的要求(应该、必须、一定)别人应按我的要求去行动;世界应我的要求来安排;我应该比别人都优秀。 将失败灾难化、普遍化、永久化、个人化。 11 个错误公式:(1)我喜欢如此 我应该如此(2)很困难 没办法(3)也许 一定(4)有时候 总是(5)某些 所有的(6)可惜 糟透了、完蛋了(7)我表现不好 我不好(8)我烦恼 他使我烦恼(9)好象是如此 确实是如此(10)到目前为止如此 必然永远如此(11)许多人有此想法 此想法必定正确.儿童 3 类非理性观念(Ber
16、nard)(1)我必须做得很好,而且被认可;(2)我必须得到我想要达到的;(3)我不能忍受不愉快的感觉。(六)驳斥非理性思考1.这想法是不是事实?它有什么根据?2.这想法是否符合逻辑?3.这想法是否与情境相适应?4.这想法是不是善意的?5.这想法是否对自己有利?(是否阻碍我达到目标?是否引起我的情绪困扰?是否破坏我与他人的关系?)6.对这种情况我是否真的不能忍受?7.这种情况是否不可改变?(七)评价自我思维()证据是什么?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还有无其他解释?()这一困境的可能结局如何?最坏会发生什么?我能受得住吗?最好会发生什么?最现实的结局是什么?()坚持
17、或改变自动思维结果如何?我相信这个自动思维结果会怎样?改变我的想法结果会怎样?()我该做些什么?()如果我的一个朋友遇到类似的状况,我会怎么帮助他?如何向他提出建议?六、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立足根本,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不但要考虑我“应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还要考虑我喜欢做什么。多一点“体验” ,少一点“ 占有”。欣赏自己,而不是证明自己。真诚待人。虚伪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行动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人在作决定的那一刻,活出,人的本质。(二)争取成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三)培养正确压力观,减轻内心冲(四)承认情绪,建设性地发泄情绪 (五)改变认识,澄清收获与代价 (六)自我暗示,建立积极的内在对话(七)参与训练与实践,培养应对技能(八)立即采取行动,分步化解压力(九)抓住“今天” ,着眼于当前现实(十)改善人际关系,争取社会支持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祝您心理健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