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6476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9m1.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 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9m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9m3.国内生产净值,简称 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9m6.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 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9w2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答: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 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这

2、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GDP 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计入 GDP 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生产性劳务在现代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增加。非生产性劳务虽然不同于物质生产,但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折旧是对原有资本存量消耗的补偿。折旧可以反映资本设备的更新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程度。计入一定时期的 GDP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9m4概述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与关系答: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内生产净值简称 NDP,

3、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第二,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民收入简称 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第三,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个人收入简称 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第四,个人收入

4、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 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税。10m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10m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其中,Y 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 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 的,即 0MPC 1。10m12.投资乘数指由

5、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0w1.简要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答:消费函数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 C(Y )+ S(Y)= Y。第二,平均消费倾向 APC 与平均储蓄倾向 APS 之和恒等于 1,即 APC + APS = 1。第三,边际消费倾向 MPC 和边际储蓄倾向 MPS 之和恒等于 1,即 MPC + MPS =1,由此可见,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10w2.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答:一般地,假设投

6、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b,那2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Y=I/1-b,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 k=1/1-b,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投资乘数定理不仅说明投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而且也说明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将会成倍下降。乘数定理结论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长期变动的累积。这就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其次,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本品和劳动力。如果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受到资源的约束,那么,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会受到资本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

7、上涨的影响,使得国民收入增加量达不到投资的 1/(1 b)倍。因此,投资乘数定理往往在萧条时期才成立。10w3 简述相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可概括为如下四点: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平均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收入水平,这一观点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相同。从长期考察,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稳定的,因为其影响因素在长期中变化不大,这种长期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消费函数之谜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一观点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

8、持久收入理论的结论相同。短期考察,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最高收入)的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的作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引起平均储蓄倾向或平均消费倾向变化的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之比。11m8.流动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了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11m10.IS 曲

9、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11m12.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11m17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治本平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11w4 简述 IS-LM 模型。答:使得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收入 Y 和利息率 r 必须同时满足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由产品市场的分析知道,当投资等于储蓄时产品市场处于均衡。因此,产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由 I(r )= S(Y)加以表示。由货币市场的分析知道,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

10、货币市场处于均衡,因此,货币市场的均衡可以由 m = L1(Y) + L2(r)加以表示。这样,使得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收入 Y 和 r 的组合一定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 )()( )()( r rI21上式被称为 IS LM 模型。12m1 总需求: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的劳务的需求总量。12m2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的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2m3 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支出关系的函数。以 Y 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的总支

11、出 AE 的水平,P 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 AD 可以表示为: Y = AD(P)312m4 总供给: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12m5 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12m6 总供给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产出关系的函数。以 Y 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P 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 AS 可以表示为:Y = AS(P)12w1 简要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答:1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12、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

13、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12w2 简述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答: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中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

14、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 移动。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12w5 简述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答:在任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能力的提高或降低都会导致厂商愿意供给的某种产出数量的变化,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特别是垂直

15、部分发生移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动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于提高,所以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如果厂商以进口商品作为原料,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厂商的成本就会发生

16、变动,从而愿意生产的数量也会变动。总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经济的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下降或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的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13m1 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13m2.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13m1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4逐较少的产品” ,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 。13m12

17、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3w 增补、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当然,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失业会使在岗的人员更加努力

18、工作,积极进去,促进经济的发展。13w1 简述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答:通货膨胀首先会对工资薪金阶层产生影响。在劳动市场上,工人的工资往往以工资合同的方式预先加以确定,也就是说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往往慢于物价上涨。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工人的货币工资没有变动,但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可见,工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到损害,而这种损害取决于工资调整的滞后期。如果工资合同调整较快,那么领取工资者受到通货膨胀的损害就少;反之,受到损害就大。其次,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受益。由于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落后于产品价格的上升,因而利润呈上升的趋势。只要成本滞后于产品价格上升,那么取得利润者就会获得好处。再次,通货膨

19、胀使得以利息和租金为收入的人受到损害。由于利息和租金这两种收入形式往往在较长期的合同中被确定下来,因而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现通货膨胀,就会使得资本或土地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利息或地租高于合同规定的数额,结果按合同规定的数额取得利息或租金的人受到的损害。同时,借贷或租用者就会因此得到好处。最后,通货膨胀使得退休人员遭受的损失最大。退休人员往往在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定额的保险金和补贴,保险金和补贴的数额很少能赶得上通货膨胀,因此,长年阶层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13w2 简述通货膨胀的就业和产量效应。答: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即通货膨胀使就业增加,产量增加。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

20、产生的效应大,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产生的效应小,甚至没有。如果经济中出现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工资以合同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其变动就滞后于通货膨胀,结果会使得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导致厂商增加工人的投入量,从而提高产出量。这样,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产生正效应。相反,或经济中出现预料的通货膨胀,则工人会要求按通货膨胀上升的幅度提高工资,结果实际工资下降很少或保持不米,从而对产量和就业的影响就很小,甚至没有。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资本积累,从而对经济增长也产生影响。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存在货币工资调整的滞后,因而使得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朝着有利于利润为收入者的方向发展,而以利润为收入者一般具有高

21、于以工资为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因此,有利于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尽管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效应,但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对资源配置带来扭曲;二是增加了人们经济行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经济学家不主张利用通货膨胀来促进产量、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13w7 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答: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失业率较低的年份,价格总水平上涨较慢,即通货膨胀率较高;在失业率较高的年份,通货膨胀率较低。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

22、替的关系。通胀率50失业率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期曲线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会与横轴相交,即在通货膨胀率等于 0 时,经济中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率。这部分失业率被认为是由于制度因素所决定,因而被称为经济中“自然”的失业率。价格调整曲线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当政府希望失业率降低到自然率水平之下,可以运用扩展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这一政策目标,但需要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反之,如果政府试图降低通货膨胀率,则可以通过增加失业率实现这一目标。13w 简述失业对经济的影响。14m1.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

23、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14m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14m5 挤出效应: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14m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14m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

24、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14m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14w2.简述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答:在财政收入方面,收入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而税收制度的规定就具有自发稳定性。西方税收往往按累进的方式征收。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当经济中收入增加。这说明,无论是经济处于繁荣或是萧条,税收制度都使得经济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同样,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在财政支出中,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经济处

25、于繁荣状态时,就比较充分,人们的收入增加,这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开支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政府的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支出相应地增加。增加总支出使得收入增加,从而经济趋向于扩大。由此可见,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具有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的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财政政策,即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发调节使得经济趋于稳定。财政制度构成了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中稳定因素越多,稳定制度规定越健全,自发稳定作用就越大。14w 增补.财政制度主要内容 财政制度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规定。税收是西方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26、在西方国家中,税收制度较为复杂,税种繁多。依照税收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和货物税。所得税在税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依照纳税方式区分,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税率的变动来划分,税收又分为累进税和比例税。所得税往往采取累进的税率征收。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公债按照偿还斯的长短不同,可以区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6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用于国防及安全方面的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共卫生、教育、环保、运输、农业及公债利息等方面的支出。按照支出的补偿性区分,财政支出可以区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

27、保险、救济及其各种补贴。由于政府购买对产品直接构成需求,并且必须以产品作为交换,而转移支付不需要以产品作为交付,只是一种货币性支付,因此,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15m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即 ,由于准备率通存 款 总 额准 备 金准 备 率 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15m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15m5.货币政策:指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

28、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15m6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15m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15w5 试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答: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四类:(1)收入和财富的变化。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财产收入) ,货币需求量与非人力财富关系较大。 (2)货币与其它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3)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4)其它影响货币需求

29、的因素,如社会支付习惯等。16m11 汇率: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16m 国际收支:指16m 对外贸易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出口变化量之间的比例。16w4 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形成的?答:17m1 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17m3.资本 产量比:哈罗德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 K 和总产出 Y 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K = vY;其中,v 被称为资本 产量比。生产过程中所使

30、用的劳动和资本数量不能相互替代,因而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资本量保持不变,因而资本产出比 v 是一个常数。17m7.经济周期:一般把经济波动及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17m8.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17w3.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答: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它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vsYG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 产出比。哈罗德 多马模型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之间的关系。在资本 产量比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要获得一定的增长率,就必须维持一定的能为投资所吸收的储蓄率;反之,若将一定的储蓄率形成的储蓄全部为投资所吸收,经济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在资本产出比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越高,经济的增长率越高,反之,储蓄率越低,经济增长率也就越低。17w7.什么是加速原理?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相结合如何形成经济周期?答: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投资或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会使国民收入倍数的增加(或减少) ,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又会使投资或消费增加(或减少) ,从而使投资或消费的正加快与国民收入的增加,带来经济的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