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命题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命题教师:刘绍萍考试时间:2009 年 1 月 7 日上午 7:3010:00 试卷满分:150 分一、(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踟蹰(zh zh) 踯躅(zh zh) 羽扇纶(gun)巾 舞榭(xi)歌台B、桀骜(o) 浸渍(z) 长歌当(dng)哭 殒(yn)身不恤C、歆(xn)羡 牡蛎(l) 铿(kng)然有声 旧时栏楯(shn)D、修葺(j) 缇(t)骑 逡(qn)巡畏义 徂徕(c li)如
2、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捷径 磬石 夙兴夜寐 越陌度阡 B、菲薄 潇索 混混沌沌 飞扬跋扈 C 恬淡 睿智 吹毛求疵 抱薪救火D、敷衍 肆意 心悦臣服 蹈死不顾 3、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年级期中总结大会上,他代表班级信誓旦旦地发表了演讲,誓言勇争先进班集体。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B、高中毕业两年后,我们五班的同学又聚在了一起,虽然我们现在就读于不同的高等学校,但是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一定要互相帮助。C、时间永是流失,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D、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
3、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杀、被打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B、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C、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D、这就是我的一生,我感到觉得值得为它活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B、都装好了,扎紧了,驾,车队出发了。C、沙
4、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了。D、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现在有新解,姑置勿论。),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A、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对死亡的人也不同情。殒,死亡。恤,怜悯,“怜恤”“体恤”之“恤”也为此意。)许多人还要夸大其词地同声攻击,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受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才
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当初,最初)C、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句末语气词,与“何”相应,表示疑问语气。)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D、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这里指“山的南面”)又非蠢蠢求钱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指人们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9 题。万里寻兄记(清)黄宗羲宗羲六世祖小雷府君,讳玺,字廷玺。兄弟六人。长伯震,商于外,逾十年不归。府君魂祈梦请卜之,茫然不得影响。作而曰:“吾兄不过在域内,吾兄可至,吾何不可至乎?”蹑屩出门。乡党阻之,曰:“汝不知兄之所在
6、,将何之?”府君曰:“吾兄,商也。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吾尽历通都大邑,必得兄矣!”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于是裂纸数千,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所过之处,辄榜之宫观、街市间,冀兄或见之;即兄不见,而知兄者或见之也。经行万里,獠洞、蛮陬,踪迹殆遍,卒无所遇。府君祷之衡山,梦有人诵“沉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者,觉而以为不祥。遇士人,占之,问:“君何所求?”府君曰:“吾为寻兄至此。”士人曰:“此杜少陵舂陵行中句也。舂陵,今之道州。君入道州,定知消息。”府君遂至道州。徬徨访问,音尘不接。一日,奏厕,置伞路旁。伯震过之,见伞而心动,曰:“此吾乡之伞也。”循其柄而视之,有字一行云:“
7、姚江黄廷玺记。”伯震方惊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时伯震已有田园妻子于道州,府君卒挽之而归。尝观史传,人子所遭不幸,间关踣顿,求父求母者不绝书,为人弟而求兄者无闻焉。岂世无其事欤?抑有其事而纪载者忽之欤?方府君越险阻,犯霜雪,跋涉山川,饥体冻肤而不顾,钳口槁肠而不恤,穷天地之所覆载,际日月之所照临,汲汲皇皇,惟此一事,视天下无有可以易吾兄者。而其时当景泰、天顺之际,英宗、景皇,独非兄弟耶?景皇惟恐其兄之入,英宗惟恐其弟之生。富贵利害,伐性伤恩,以视府君,爱恶顿殊。可不谓天地纲常之寄,反在草野乎?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汝不知兄之
8、所在,将何之 之:到、往B、徬徨访问 徬徨:同“彷徨”,犹豫不决C、伯震方惊骇未决 未决:狐疑不能确定D、抑有其事而纪载者忽之欤 抑:还是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伯震寻兄艰难的一组是( )逾十年不归 裂纸数千,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 所过之处,辄榜之宫观、街市间 经行万里,獠洞、蛮陬,踪迹殆遍 徬徨访问 若梦寐,哭失声 越险阻,犯霜雪,跋涉山川 惟恐其兄之入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A、 B、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府君的大哥在外面做买卖,过了十年不回来,府君在梦中得知他大哥在通都大邑,便不顾一切出门寻找。B、府君采取张贴“寻
9、人启事”的方法找到了大哥。C、府君依靠衡山梦中有人念的一句诗句,推知他大哥在道州。D、文章将英宗、景皇不顾兄弟情谊的丑行和府君对比,赞美了府君万里寻兄的壮举。三、(19 分)10、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所过之处,辄榜之宫观、街市间,冀兄或见之。(3 分)饥体冻肤而不顾,钳口槁肠而不恤,穷天地之所覆载,际日月之所照临。(4 分)以视府君,爱恶顿殊。(3 分)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1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9 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鹧鸪天别情(宋)聂胜琼玉惨花
10、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 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1)王诗中的“客舍”和聂词中的“雨”这两个意象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2)分条说明这两首诗词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共同点。(5 分)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四、(12 分)12、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名句,如曹操短歌行 以“山不厌高,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_,_”,表现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白居易琵琶行以“_,_”抒发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自己遭贬的伤感;李煜虞美人以“问君能有几多愁?_
11、”表达追忆故国的无限悲痛之情;王安石游褒禅山以“_,可以无悔矣”说明游山的感受。13、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_,现存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_。巴尔扎克的作品合称_。故都的秋的作者是_。项脊轩志的作者是明代作家_。五、(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8 题。旧 城 市范晓波(1)我热衷于寻找旧城市的蛛丝马迹。(2)比如它的触手旧马路。旧马路,单是这个词组的书面效果就是我喜欢的,更何况它的对应物七八十年代的沙子路和更晚些的柏油路。沙子马路除了音响效果不错的沙石、硝烟般的尘土,还有解放牌汽车的缓慢,只是没有马和马车。柏油马路则对应着 18 岁之后的日子。现在从外地回县城,还能不时在城郊的
12、水泥公路一侧看见柏油路的残破身躯,黑亮起伏,宛如失去磁性的旧唱片,只有安静的鹧鸪和八哥鸟徐步其上。(3)在别处城郊,也能偶尔遇上这样的沙子路和柏油路,目光一瞥间,心情也会随着路面的弧度而起伏。这样的路或许只剩删节号似的几小段,却仍然可以通往更多和旧城市有关的意象。(4)法国梧桐在南昌消失十多年后,我才查到这个树种和名字的由来。它是上世纪初由上海的法国租界最先引进种植的,故得名。在此后近一个世纪内,法国梧桐向上海之外的其他城市蔓延,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行道树。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5)我早年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法国梧桐簇拥的街道和街面上随地滚动的深褐色落叶。我们县城一到秋天就
13、是这样,把环卫工人累得没有停歇,电影上的大城市也是如此。那时城市题材的电影十部里九部有这样的镜头:男女主角表情深沉地并肩踱步在法国梧桐交叠的身影下,枯叶一片一片地落在飘曳的米色风衣和红色围巾上。(6)法国梧桐沉积的叶片下,掩埋着上个时代的时尚与浪漫。(7)大约从 90 年代初期开始,行道树随着城市的急遽升级而品种翻新,以求更美观更环保。北方我不太了解,在我们江南,四季常绿、清香弥散的香樟树取代法国梧桐成为城市主要的行道树品种,法国梧桐成为远去了的旧城市的植物标签。(8)前几年在深秋路过南京,傍晚时走在一条不知名的街道,发现两侧全是高大浓密的法国梧桐,暮色里呈无限绵延之势,这给我强烈的错觉,似乎
14、我到达的是一座 80 年代的都市。我不舍得离开,在那条街上走来走去,时间在飞旋的梧桐叶间向后流转。(9)旧城市的建筑标签有水塔、烟囱和三四层的单位宿舍等。(10)像碉堡一样蹲踞在城市四周的水塔,陈旧、沉默,塔身大多油漆成军绿色并用土黄色绘出波状水纹。我少年时不了解这种碉堡状设施的真实用途,那时只知道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龙头里的水是从河里抽上来的,而这种建筑确实太像电影里的高脚碉堡。等我知道水龙头里的水需要压力才能放出来,水压就来自这种比当年一般房子都高许多的水塔时,碉形水塔已经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储水设施取代,现在,只有很落后的偏远小城才零星地保留着这种模样古怪的建筑。(11)烟囱也是如此
15、,高耸入云的巨型烟囱也是当年城市的重要标签性建筑。那时的新闻纪录片祖国新貌、香烟盒子,甚至语文课本上常出现冒着白烟的大烟囱,并不加掩饰地透露出对烟囱和它呼出气体的敬仰之情。那时,烟囱不仅是城市的标签,也是工业和经济现代化的标签。(12)我们现在都知道巨型烟囱呼出的云朵是二氧化碳、苯、二氧化硫等各种工业废气,这样的烟囱因此也被严格限制并迁出城市。不过正因为如此,我对那个崇敬烟囱的年代抱有好感,烟囱对大气的危害被忽略至少说明,那是个空气质量很好的年代,好到了可以不计较几管大烟枪的奋力污染。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13)相比而言,那种一二层或三四层高的旧宿舍在新城市里的残存的几率还是
16、比较高的,在大多数中小城市,可以通过对这种旧宿舍的打探来回望旧城市的许多生动细节。(14)水泥墙面,或者裸露着红色砖块。阳台只够摆几盆仙人掌,不用防盗栅栏。木窗框,漆成墨绿或猪血红。空间是低矮的,地面是水泥的。少数还附带着不规则的小院子,种着蓬勃的蔬菜和生机盎然的向日葵。有年夏天去乐平讲课,在化纤厂的宿舍区就看见大片这样的宿舍。好像是中午,大人在屋子里打鼾,小孩在屋檐下玩泥巴,向日葵披挂着阳光扭着头仰望发光源。(15)还有一次,在赣南某县城,和一伙人去看一处古书院,途经一排旧宿舍。他们登上远处书院的高台阶后,我仍在偷窥宿舍里一家人的厨房。主人不在厨房,一锅骨头汤在煤球炉上懒散地炖着,香味从窗口
17、漫出来,滋养着一支缘墙攀上来的南瓜花;阳光则从窗口泻进去,呈斜框状躺在地上。几只苍蝇明星似地趴在斜框里摩挲着翅膀晒太阳。(16)他们在书院研究字画时,我继续蹲在人家的厨房窗下,研究从厨房流出的小泔水沟。沟壁缀着灰色的茸毛,茸毛上粘着白色的饭粒。但泔水清冽,在阳光下波动着晶体般的暗流。气味有点臭,却是那种让我一见倾心的臭,饱含着柴米油盐的平易与亲切。我在旧厨房外足足看了一二十分钟,始终没有看见它的主妇或主夫,在这样的空档里,我看见了 80 年代无数五口之家的庸常幸福。(17)1995 年之前,我们家先后住过土产公司、鄱阳一中、鄱阳中学三处单位宿舍。没有单独卫生间,没有液化气灶,当然更没有热水器。
18、在父亲的呵斥下用手工做煤球,用斧子劈干柴。在众目睽睽之下到门口的空地淋澡,在闪烁的星空下睡咯吱响的竹床乘凉。这样的日子有许多不便与压抑,这样的日子里也停驻着许多现在已无可挽回的东西。这些随着旧日子的远去统统消失了,但它在我的惦念中,却得到不断的擦拭与保鲜。(18)对旧城市的反复探寻和沉入,仅仅是怀旧这个简陋的词所能解释的吗?(19)相对于我对旧城市的情感深度,我觉得随意地使用怀旧这个滥词的人是有些轻佻的。2008 年 9 月 9 日(见散文杂志 2008 年第 12 期)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14、作者在文中从哪些方面“寻找旧城市的蛛丝马迹”?(5 分)15、文章第(2)段和第
19、(3)段将“旧马路”分别比喻为“失去磁性的旧唱片”和“删节号”。试分别说明这两个比喻的表达作用。(4 分)16、简要概括第(13)段至第(17)作者所描写的“旧宿舍”的生活特点及作者的感受。(4 分)17、从文章思想内容角度考虑,作者为什么说“对旧城市的反复探寻和沉入,仅仅是怀旧这个简陋的词所能解释的吗”?(6 分)六、(13 分)18、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开头一句话是:“渔翁夜傍西岩宿。”请对这个画面进行描写。要求:按诗意想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要漏掉信息点;语言连贯;不少于 40 个字。(6 分)19、以下是 2008 年 12 月相关媒体就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将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活动
20、的报道,某刊欲将它们同时刊出,请为它们拟一个共同的标题。(3 分,不超过 12 个字)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美国洛杉矶时报18 日报道】中国周三发出了打算派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意愿,这显示出北京现在“越来越乐于运用自己的军事力量”。虽然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任务,但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以外的海域露面却“极其罕见”,这个规划中的“索马里任务”将会是中国自 15 世纪以来最大型的海上远征。这个任务象征中国正式崛起成为一股“世界力量”(GlobalPower)。而对美国而言,虽然她一方面鼓励中国多参与国际的“维护和平”行动,但同时也担忧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会否在潜在的“台海
21、战争”中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日本产经新闻12 月 21 日报道】这将是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洋执行警备任务。此举依然包含“军事意图”。因此,中国海军的本次行动很可能引起周边国家的戒心。【日本读卖新闻12 月 21 日报道】中国正式宣布将派军舰前往亚丁湾。日本政府内部对此却出现了一种焦虑不安。有人担心,如果在下个月奥巴马政权正式上台之前,日本方面依然不能就索马里海域的海盗对策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方针,日本势必落在中国的后面。20、对照紧挨着的分号前的句子仿写。要求切合语境,句式相同,字数相等。(4 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是快乐的,该烂漫且烂漫;_,_。芳香的热茶趁热喝,不要等到变冷;
22、_,_。少年老成不是太好的事,少年将老年的日子过了,有什么好呢?少年可老年,老年难少年。七、(60 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会感应到世界的七彩;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能与有缘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坚持温暖、热切、有生命力的品质。(见青年文摘2009 年第 1 期第 1 页)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自选角度,以心怀光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定;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一大题:(18 分,每题 3 分)1、 C(A、“踟蹰
23、”应念 chch; B、“骜”应念 o,“渍”应念 z; D、“葺”应念 q。)2、 C(A、“磬”应为“磐”;B、“潇”应为“萧”;D、“臣”应为“诚”。)3、 D(A【信誓旦旦】信誓,真诚的誓言。旦旦,诚实的样子。形容誓言说得极其诚恳。多用作贬义,指誓言和行动不符的人。B【相逢何必曾相识】萍水相逢何必要曾经相识。C【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的流掉,如水土流失;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如肥效流失,抢救流失的文物;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如人才流失。从词语的使用对象看,“流失”不可用于“时间”,可改为“流驶”或“流逝”。D【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
24、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4、 B(A 语序不当,将“被杀”与“被打”对调;C 搭配不当,在“作品”后加上“的作者”;D 语意重复,将“感到”与“觉得”去掉一个。)5、 B(A、两个顿号都改为逗号;C、去掉冒号;D、去掉括号里的句号。)6、 B(A【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恤,顾虑。C 第个“也”是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D“智力”在这里是“智慧和力量”的意思。古今异义。)第二大题:(9 分,每题 3 分)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7、 B(“徬徨”在这里是“走来走去”的意思。)8、 C(是说府君的长兄伯震,是说府君找到长兄后的表现
25、,是说景皇。)9、 D(A 项,府君在梦中“茫然不得影响”,说明他在梦中并不知他大哥在通都大邑;B 项,府君采取张贴“寻人启事”的方法,“踪迹殆遍,卒无所遇”,说明他采取这种方法并没有找到大哥;C 项,府君得知他大哥在道州是依靠“士人”解衡山之梦的一句诗句而得知的。)第三大题:(19 分)10、(10 分)(1)所经过的地方,每每贴在寺庙、街道、集市的墙上,希望他哥哥或许能够看见。(3 分,其中大意 1 分,“冀”“或”2 个得分点各 1 分。)(2)身体饿着,皮肤冻着也不管,闭着嘴巴,枯着肠里也不顾,走遍天涯海角,走尽日月所照临的地方。(4 分,其中大意 1 分,“槁”“恤”“际”3个得分点
26、各 1 分。)(3)拿来和府君寻兄的事迹相比,兄弟间的亲爱和憎恶截然不同。(3 分,其中大意 1 分,“视”“殊”2 个得分点各 1 分。)11、(9 分)(1)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它通常是和羁愁连接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雨,与“泪”相衬,突出泪流之多,使得情更凄悲。(4 分,两词各 2 分,对某词只答“衬托”“陪衬”“渲染”“交代处境”等得 1 分。)(2)都是写离别;都有伤感的情调;都运用了渲染(衬托)的手法;都用了表离愁别恨的“青青柳”或“柳青青”的意象;都写了别宴;都写了饮酒送别;都提到出塞必经之地“阳关”;都运用了描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5 分,答出其中任意 5 个要点
27、即可,但必须涉及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一个要点 1 分。)第四大题:(12 分)12、(7 分) 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海不厌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每空 1 分,每空如有添字、漏字、错字及字序颠倒等情况均不得分。)13、(5 分)离骚 孔雀东南飞 人间喜剧 郁达夫 归有光(每空 1 分,每空如有添字、漏字、错字、字序颠倒等情况均不得分。)第五大题:(21 分)14、(5 分)旧马路(马路),法国梧桐(梧桐、行道树),水塔,烟囱,三四层的单位宿舍(旧宿舍)。(答对一个方面得 1 分,答出括号内
28、的词语亦可。)15、(4 分)“旧马路”和“失去磁性的旧唱片”的相似点在于“旧”和“过时”,“只有安静的鹧鸪和八哥鸟徐步其上”的“旧马路”与“失去磁性的旧唱片”都曾经辉煌过,而且现在都闲置不用了;它们都能引起人们对过去一段美好生活的回忆。“几小段”的“旧马路”和“删节号”的相似点在于“断断续续”和“不连续”;它们都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穷想象。(两个要点各 2 分,每个要点中的相似点和作用各 1 分。)16、(4 分,“生活特点”“感受”各 2 分)(1)生活特点:清平(朴素、简朴),平和(平静、安宁),闲适(悠闲、安闲、恬淡、清闲)。(2 分,答出 2 个方面即可,答出括号内或与之
29、意思相同的词语亦可。)(2)感受:倾心,平易,亲切,幸福。(2 分,答出 2 个方面即可。)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17、(6 分)还旧,是指怀念往事和旧日有来往的人。而本文的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怀念本身,他是通过寻找旧城市的蛛丝马迹,不仅追忆了记忆中的生活场景,而且还从中找到了个体的成长记忆(重新读取的人生轨迹,追寻成长的足迹,等等),带着时光一去不返的怅惘和留恋(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将隐秘的内心世界袒露在我们面前,倾诉了其中细微而复杂的心理动向。这其中有许多“怀旧”所不能包含的思考和感悟。(表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等生命固有矛盾范畴的困惑和感知,表现了过去和现在的碰撞迸发出理想失落的
30、苦痛,对现实生存状态的焦虑,对现实的思考,对都市文明的否定,等等)。(答出“怀念”“眷念”“留念”的内容,即打横线的部分得 2 分;答出“怅惘”的情调得 2 分;答出加点的思考、感悟的内容任意 1 项得 2 分。)第六大题:(13 分)18、(6 分)示例:夜幕降临,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星光灿烂的天边。在山的西边的岩石上,一个渔翁头枕着岩石睡着了。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刻写着许多流逝的岁月。呼呼的鼾声偶尔也引起夜禽的和鸣。(“渔翁”“夜”“傍西岩”“宿”4 个信息点全得 2 分,每点 0.5 分;运用修辞手法,2 分;想象符
31、合诗意,1 分;语言连贯,1 分。差 3 字扣 1 分。翻译不得分。)19、(3 分)示例:中国舰队远征 外媒焦虑不安(意思相同即可;“中国舰队”“远征”“外媒”“焦虑不安”4 个信息点缺 1 点扣 1 分,不通顺扣 1 分,多 3 个字扣1 分。)20、(4 分)示例:青春是美丽的,该绽放且绽放醇厚的美酒乘兴饮,不要等到变馊)(句式与紧挨着的分号前面的句子不相同扣 1 分,字数与紧挨着的分号前面的句子不相等扣 1 分,不通顺扣 1 分,扣完为止;内容不合语境不得分。)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第七大题:(60 分)21、(60 分)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附一:古代诗歌参考注释、
32、译文【王诗参考注释】1元二,名不详。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内。2使:出使。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5朝雨:早晨下的雨。6浥(y):湿。7客舍:旅店。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在玉关之南而得名,是古代通出塞的必经之地。【王诗参考译文】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聂词参考注释】凤城:旧时京城的美称,谓帝王所居之城。尊:古代酒器。阳关曲:古人以王维宋元二使安西配曲,抒写离情
33、别绪的曲子。第五程:程,道里,路程;指好多好多的路程。【聂词参考译文】愁眉苦脸出了汴京城,在柳色青青的莲花楼送别。我即席唱了送别的阳关曲,别后你要走好多好多的路程。你走后我想做个好梦,心情不好使梦难成。枕前与阶前泪与雨共,隔着窗儿共同滴到天明。附二:文言文参考译文(有改动)我的六世祖小雷府君,名玺,字廷玺。共有兄弟六个人。最大的叫伯震,在外面做买卖,过了十年不回来。府君在魂梦中祈请索求,来猜测着他的地处,得不到一点消息。便奋起道:“我哥哥不过在国内,我哥哥可到,我怎么不可以到呢?”于是穿了草鞋出门。乡邻们劝阻他道:“你不知道哥哥的地方,要到哪里去找呢?”府君道:“我哥哥是做买卖的,做买卖一定在
34、繁盛的大城市里。我走遍天下的大城市,一定可以找到哥哥了。”他便裁了几千张纸条,写着他哥哥的籍贯、世系、年纪和相貌,做“寻人”的招贴。所经过的地方,每每贴在寺庙、街道、集市的墙上,希望他哥哥或许能够看见;即使哥哥自己不看见,而认识他的人或许可以看见的。走过了一万多里路,蛮夷的山洞和荒远的地方,足迹差不多踏遍了,始终没有碰到。府君到衡山上去祈祷,做梦有人在念着“沉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的句子,醒过来以为是凶兆。碰到一个读书人,就请他占卜。读书人问道:“你要占卜什么?”府君道:“我因为找哥哥到这里。”读书人道:“这是杜甫舂陵行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中的句子。舂陵,就是现在的道州。你到
35、道州,一定知道消息的。”府君便到道州,走来走去地访问着,还是碰不到哥哥。一天,府君上厕所,把伞放在路边。伯震恰巧走过,看见了伞,心里一动,道:“这是我故乡常见的伞呀。”朝着那柄上一看,有一行字道:“姚江黄廷玺记。”伯震正在惊奇犹豫,府君走出来,一见面,好象梦里一样,哭得声音都没有了。路上看的人,也叹息着掉下泪来。那时伯震已经在道州有了田地妻子孩子,府君最终还是带着他们一同回家了。我曾经看史传,儿子遭到不幸,经历艰验的路,困苦地找寻父母的,记载得很多。身为弟弟而找寻哥哥的,却没有听见过。难道是世界上没有这种事情吗?还是有这种事情而记载的人忽略了呢?当府君走过许多危险障碍的地方,冒着霜雪爬山渡水的
36、时候,身体饿着,皮肤冻着也不管,闭着嘴巴,枯着肠里也不顾,走遍天涯海角,走尽日月所照临的地方,匆忙奔走,心里只有这件事。相比天下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寻兄的大事。然而那时正当景泰、天顺的时代,英宗和景皇难道不是兄弟吗?景皇只恐怕他的哥哥英宗回朝,英宗却只恐怕他的弟弟景皇还活着。富贵利害,害性伤恩,拿来和府君寻兄的事迹相比,兄弟间的亲爱和憎恶截然不同。这岂不是说天地间伦理纲常的寄托,反而在普通百姓那里吗?附三:命题材料来源一、语言知识(1 至 6 题):全部来自课文。第 1 题:所有词语全部选自课文的注释。A 项 4 个词语分别见课文第 6 页注释(5)、第 15 页注释(19)、第 38 页注释(1
37、0)、第 39 页注释(13);B 项4 个词语分别见课文第 54 页注释(4)、第 56 页注释(3)、第 53 页注释(2),第 56 页注释(5);C 项 4 个词语分别见课文第 63 页注释(2)、第 69页注释(4)、第 104 页注释(17)、第 110 页注释(12);D 项 4 个词语分别见课文第 110 页注释(8)、第 114 页注释(3)、第 114 页注释(28)、第117 页注释(24)。第 2 题:所有词语全部选自课文的原词。A 项 4 个词语分别见课文第9、13、5、19 页;B 项 4 个词语分别选自课文第 53、60、58、76 页;C 项 4 个名校试题网
38、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词语分别课文第 84、88、89、93 页;D 项 4 个词语分别选自课文第90、91、79、114 页。第 3 题:词语或句子全部选自课文的原词、原句或略有改动的句子。AB 两项的词语分别出自课文第 6、30 页;CD 两项的句子分别是课文第 55 页改动句、第91 页的原句。第 4 题:所有句子全部为课文的原句或改动句。AB 两项的句子分别为课文第64、69 页的原句;CD 两项的句子分别为课文第 58、87 页的改动句。第 5 题:所有句子全部为课文的原句或改动句。除 B 项为课文第 65 页的原句外,ACD 项的句子分别为课文第 59、69、83 页的改动句。
39、第 6 题:所有句子全部为课文的原句。A 项 2 个句子分别见课文第 56、90 页;B 项 2 个句子都在课文第 110 页;C 项 2 个句子分别在课文第 111 页、115 页;D 项 2 个句子分别在课文第 117、120 页。二、文言文阅读(7 至 10 题):文章可见清文观止(岳麓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8 页。三、古代诗歌阅读(11 题):两首诗分别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95 页,宋词鉴赏辞典第 643 页(北京燕京出版社,1987 年版)。四、默写与文学常识填空(12、13 题):全部来自课文或课文下面的注释。五、文学作品的阅读(14 至
40、17 题):文章选自散文杂志 2008 年第 12 期第 42 页。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六、语言表达(18、19、20 题):来自课文或最近报刊。第 19 题的诗句可见课文第 45 页(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第 20 题的材料可见参考消息2008 年 12 月 19 日和 22 日的报道,第 21 题的材料可见格言2009 年第 2 期第 1 页。七、作文(21 题):阅读材料可见青年文摘2009 年第 1 期第 1 页。附四:命题设想一、命题原则1、 以本为纲 2、以考促学 3、注重基础4、 突出重点 5、关照高考 6、全部原创二、命题结构调整及阅读选料说明对比 2008
41、年高考语文湖北卷,本卷作了以下调整:1、 第一大题:增加考查词语解释的第 6 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记忆课本中的注释。2、 第二大题:取消说明文阅读,让文言文阅读成为第二大题;因为本册书中没有说明文。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万里寻兄记,一方面是因为课文第六单元的四篇作品的作者都是明清作家,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似乎有些相似之处。3、 第三大题:将文言文翻译和古代诗歌阅读单列为一大题,并将古代诗歌阅读增加 1 分,是为了突出古代诗歌阅读;因为本册书中有两个单元是古代诗歌。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取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词,是因为本册书中有大量的唐诗宋词。4、 第四大题:将默写和文学常识填空单列为一大题,并增加 6 分,是为了强调默写;因为本册书中有大量的高考必备篇目。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5、 第五大题: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比较长,且增加了 1 分,一是为了突显它的份量,强调散文阅读,因为本学期期中后所学三个单元有两个单元是散文;二是因为前面省去了说明文阅读,学生阅读的文字总量还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