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选择题(共 15 分) 答案:BAADC 1公元前 594 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其中财产等级制度的实行,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获得了一部分土地 D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2春秋时期,管仲改革和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3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4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
2、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C募役法 D农田水利法5“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A梭伦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二、非选择题(共 85 分)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2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
3、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措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8 分)(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7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8 分)37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 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观察下列
4、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图一 铁制农具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1)从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6 分)(2)你从材料二、三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5 分)(3)据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7 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6 分)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材料一:图一 北魏骑马武士 图二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材料二:男子授露田 40 亩、桑田 20 亩;妇女授露田 20 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
5、年满 70 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 为世业,身死不 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 10 亩、女子5 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 买卖。回答:(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 分)(2)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唐朝中后期瓦解,简要分析原因。(10 分)(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8 分)9仔细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5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6、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 为的书生,而要学以致用, 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变 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 拗相公”。在改革过程中,王安石遭到了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 11 世纪的改革家”?(6 分)(2)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展开讨论 :甲: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7、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你同意甲、乙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呢?试述你的理由。(7 分)(3)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3 分)6题目:_1-5 BAADC6、(1)主要内容:“解负令”。7背景: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激化;公元前 594 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观点:支持。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得到了法律保障。(2)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评价: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或民主化改革不彻底)。7、(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冶炼技术进步)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
8、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进行经济改革。(3)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井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逐渐瓦解。(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9、(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具备了改革者的素质。 (2)无论同意甲还是乙的观点,都要重点突出,自圆其说。同意甲:青苗法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于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受高利贷盘剥。(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3)所拟题目规范、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