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二)阶段论.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73473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二)阶段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二)阶段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二)阶段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二)阶段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二)阶段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 阶段论孩子的成长有没有阶段性?从众多专家的研究中都得出的都是肯定的结论。在我对孩子的观察中,也能感觉到某些明显的阶段性差异。认识这种阶段性,对正确地给孩子施以影响会起到好的作用。1.襁褓期襁褓期是指从出生到一岁左右。这一时期孩子最大特点是:身体弱小四肢无力,发育成长完全仰仗亲人 24 小时不间断地看护和喂养。但是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一阶段:此间孩子将完成两个“人类祖先用几十万年时间才完成的惊人跨越学会直立行走和说话” 。前面已经说过,人类的婴儿期是最孱弱的。特别是在半岁以前,除呼吸、允吸、手脚乱动外,其余的几乎什么都不会。他的一切需求或感情表达似乎只有两种情况:静和哭。饿了渴了,哭;尿了拉

2、了,哭;冷了热了,哭;痛了痒了,哭;惊了吓了,哭;此时的大人(主要是母亲) ,需要逐步积累经验(当然也会得到老辈人的点拨)来猜测、破解孩子的哭是什么含义,然后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满足孩子的要求。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孩子一般地会马上由哭转为平静。哭,几乎成了孩子“提出”要求和与大人实现信息交流的唯一方式。然而从一出生,孱弱的婴儿便在大人的呵护帮助之下,开始了“历史的进化”:(1)从仰卧蹬腿到直立行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大致地总结为“零蹬、三翻、六坐、八爬、十站、岁行” 。零蹬:孩子从一下生(零岁)就会蹬腿,辅以两手乱抓。其实在娘胎里他就不老实了。这是一种自然的锻炼方式。蹬腿会不断增强孩子腿部肌肉

3、的力量,为他今后的站立做准备。三翻:在第 3 个月前后,孩子就有了翻身的欲望。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在 3、4 个月时就能顺利翻过身来变成俯卧。俯卧就得抬头,此时他的头也将逐步能够抬起来。六坐:4、5 个月时,在大人辅助下可以让孩子三面或背面有靠的情况下坐起来,通过锻炼,6 个月左右就能在不靠东西的情况下单独坐立。八爬:在练习坐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同时练习爬行。从腹部不能离开地面,到逐渐可以离开地面,然后逐渐熟练地掌握爬行动作,此时大约在 8 个月左右。到了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很快地自行从仰卧状态翻过身来进行爬行,然后在爬行中迅速地变为坐姿。十站:会爬会坐之后,孩子便有了一种想要站立的欲望,当家长双

4、手放在胳肢窝下扶起孩子时,孩子两条腿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弯曲、直立,甚至想蹦跳。因此在 8、9 个月时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扶着沙发、椅凳、床沿或者大人的手站立了。一般在 10 个月前后,扶着物体站立已经没有问题,甚至可以不扶着物体站立。岁行:在 10 个月到周岁之间的某一天,孩子将会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由扶物站立到扶物移动,由移动短距离到较长距离;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在离物体较近的距离单独站立,试探他是否敢迈出第一步。尽管最初很难,但终究会在某一天迈出这人生的第一步。一般地。到周岁的时候,孩子在无辅助的情况下可以单独行走了。孩子在学会直立行走的道路上每取得一个进步,不但是自然成长的过程,更是家

5、长精心培育的结果。做为家长,既不能超过孩子的发育阶段去培训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无所作为任其自然。(2)从只会发声到会说话。多数哺乳动物都会发声,这不稀罕。但却只有人类会说话,说话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最不可思议的能力之一。我们的小宝宝从出生到会说话,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光。也就是说,从零到周岁,是人类说话的准备时期。听声音:会说话的前提是耳朵能听到声音(听力是新生儿必查项目) 。因此家长应了解孩子听力的变化过程。06 个月“听声不辨意” 。即对声音的大小、方向、音质等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越发灵敏迅速。但对“直感声”和“语言”尚不能区别。如听到巨大的、刺耳的声音会害怕、烦躁、颤抖

6、;听到柔和、动听的声音会表现的愉快;对发声的方向会以转动眼睛和脖子去追寻等。尤其是,对他熟悉的母亲的声音,孩子会做出最积极反应:出现笑的表情,手舞足蹈等。但是,对语言中的“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孩子还不能做出正确的识别。612 个月“语言识别初步” 。孩子最先听懂的大约是自己的乳名:“君君” 、 “兰兰” 、“豆豆”。 “爸爸” 、 “妈妈”也差不多在同期开始识别。在一岁左右大约能识别几十个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经常被挂在父母嘴边的单词如“眼睛” 、 “耳朵” 、 “手脚” 、 “奶” 、“衣服”。如果父母从孩子一下生就开始在耳边叨叨并指认,那么孩子一定会在听到“词”时指认出更多的事物。也就是说,

7、大约在一岁左右孩子便能跨越“直感声”而开始识别“符号声” 。会说话。伴随着听,孩子大脑中开始积累各种声音“形象” 。但是要想跨出“会说话”这一步,却差不多要足足等上一年。发声。孩子出生就会哭,这不用学。会笑出声大约在 3 个来月。会发出“伊伊呀呀”的声音大约在 6 个月左右,此时,许多孩子的第一颗门牙也开始长出。牙牙学语,伴随着乳牙的生长,孩子主动地发出各种声音。开始是 a、ai、yi,慢慢变成dadada, mamama,等。终于,在差不多一岁左右,说出了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妈妈,或爸爸。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必须每天不停地和孩子说话,不停地指认,在无数次的重复中才能在孩子的大脑中不断积累语音。

8、(3)情感的发展及家长的爱抚襁褓期的婴儿最大的需要是安全感。只要有人陪伴,有需要时得到满足,婴儿就会表现出安静、高兴。本阶段是建立亲情的关键时期。家长(尤其是母亲)通过哺乳、搂抱、抚摸、亲吻、说话等,将与孩子建立起最亲密无间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不但能够保障今后家长对孩子施以各种正面的重要影响打下基础,还为孩子从小获得一个积极、阳光的健康心理打下牢固的基础。2.懵懂期(14 岁)懵懂期大约从 1 岁到 4 岁左右。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已经能够懂得大人的日常说教和指令;开始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去行动;注意力转移快,行动随意且不想后果;感官、身体、语言和智力发展更迅速;长大后这一时期往往不会留下记忆。

9、(1)运动发展走路。由于学会了走路,孩子终于摆脱了固定位置的羁绊,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孩子会有一种“获得解放”的感觉,特别喜欢走路,不仅喜欢走平路,还很愿意爬楼梯。在屋子里只要不限制他,他可以把角角落落走个遍,边走边看,好像对所有地方充满了好奇。从最初的蹒跚而行到后来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奔跑。攀爬、寻刺激和各种动作。在走路的前提下,开始喜欢攀爬。沙发靠背、椅凳、桌子、窗台、楼梯都喜欢上,如果到公园里去,滑梯、攀登架、独木桥等都是孩子的最爱。只要有大人保护,孩子似乎很愿意玩冒险、刺激的游戏:荡秋千、从高处往下跳、跳过沟等。另外,骑三轮车,滑滑板也愿意试一试。如果弄得好,那种带辅助轮的小自行车可以慢慢学

10、会。还有翻跟头、简单的舞蹈动作、甚至游泳等也能学会。本期之内若能学会一些复杂的运动,将会对孩子一生的体育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动手。动手是这一时期最长足的进步之一。一岁之内,手的基本动作是“抓” 。进入本期,就会学着用手“做事” 。如,可以开始手拿勺子舀饭舀菜,直至学会用筷子;会学着大人拿扫把扫地;学会拧把手开门;学会开水龙头打肥皂洗手;学会按电灯、电扇、电视开关;在大人帮助下,还能学会画画(从乱画到能初步画出个样子来) ,学会叠纸、剪纸。伴随着运动发展,孩子五官的功能,四肢和身体各部的协调,心肺、消化、循环等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进一步发育,并向成熟迈进。(2)语言发展语言此时进入快速发展期。如果

11、说在一岁之前,孩子还不能主动张嘴,这一阶段则非常愿意说话。最初是单词加眼神、表情和手势表达意思,慢慢地可以说出完整的短句;对于家长给他讲故事,表现出高兴与渴求;对于多次指认的物事,将逐步记住它们的名字,并能逐渐地说出来。不但能记住诸多的名词,还能在适当的时候用动词准确地表达某种行动;已经能够运用形容词;喜欢说唱儿歌,并能背诵简短的儿歌,能唱多首歌曲;3 岁以后,能够讲一些简短的故事,甚至能够根据大人所讲,自编一些有一定逻辑性、有头有尾的小故事。喜欢连续不断地问为什么,能轻易地按照大人指认的图画说出事物的名字;能够和大人进行对话,能够回答大人提出的一些问题,从回答的问题看其思维有相当准确的价值判

12、断。(3)智力发展智力其实是伴随着活动与语言同时发展的。这里单独提出是要从另外的角度再说明:记忆力的发展。孩子最初是无意识记忆较多,但在家长的有意识的反复指认下,有意识的记忆会越来越多。家长把实物与“名词”多次重复性地联系起来指认,对于孩子的记忆,特别是表达意义重大。到本期末,孩子能记住大量所闻所见事物, 还能记住许多诸如游戏规则、做一件简单事情的程序等。有一点很奇怪,就是每个人很少有能记忆起他 4 岁之前的事情的。判断。我和孙女做藏猫猫游戏(藏人或藏物) ,经过几次活动后,她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我可能藏匿的地点。而她自己藏匿的水平也相当高,不仔细找还找不到。识别。在做拼图游戏的时候,一个重要的

13、步骤是能够识别某局部“小块”在总图中的大致位置。而这一点,孩子经过几次练习,慢慢就可以做到。联系。叫孩子自己去开灯,她个子矮够不着开关,你用手指一指板凳,她就能把板凳搬到脚下踏上把灯打开。她已经能够把板凳与开灯联系起来了。归纳。孩子已经学会“合并同类项”:如,凡是脸上皱纹多,皮肤松弛,头发有些白的,她都叫爷爷、奶奶;跟爸爸妈妈差不多的就叫叔叔阿姨;跟自己差不多的就叫小朋友,比自己大一些的叫哥哥、姐姐。一般极少会叫错。有了进一步认识世界的渴望,乐意跟随父母逛公园、郊游,参加一些亲子活动等。(4)情感发展与家长的亲情关系进一步加强,形成牢固的情感依赖;对祖(外租)父母的亲情也进一步加强,会明显地认

14、为他们是“自己家的人” ;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这是我的东西” , “那不是我的东西”能较清楚地加以区分。一些想法和行动开始具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不一定什么都听大人的。开始有一定的社会交往,但对家庭以外的人有陌生感。在 3 岁左右进入幼儿园时遇到第一次“情感”断乳期:害怕,不愿意去幼儿园,与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但很快就能够适应。在幼儿园开始和小朋友们融洽地玩在一起。在与小朋友一起玩时开始产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3.活跃期(47 岁)在上一期发展的基础上,本期孩子益发活跃。其特点是:自信心、探索的欲望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活动能力和范围进一步拓展;语言的发展进入一个小高潮;数的概念开始建立;是非观念开

15、始建立,开始“闹情绪” ;有了较固定的友谊圈子;某些习惯开始养成。重要的是,从这时起开始对自己的“历史”有清晰的记忆。本期是启蒙和学前准备的重要阶段。自信心、探索。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好奇心大大增加。玩游戏的时候,可以自己从头玩到尾,而不要大人指导,甚至反过来给大人布置角色和任务;一件能引起兴趣的东西,可以看半天(如蚂蚁搬运食物) ;对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很赶兴趣, “为什么”很多;原来一些不易做成的事情,现在变的比较容易(如叠纸游戏) ;当然更多的事情是想自己做,但没有人的帮助却做不成,或做不完整。需要注意的是,探索中应防止孩子发生意外。因为孩子阅历毕竟浅显,一些潜在的危险不可能预知。大人有责任时

16、刻提醒。扩大活动。此时的孩子精力充沛行动迅速,活动范围大大拓展。此时家长只要有条件,应尽力满足孩子的拓展活动空间和内容的要求,给孩子打下丰富的感性认知的阅历。居住地附近、郊野、甚至外地;公园、农村、工厂、商店、各类工作场所;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剧院、游乐园;树林、草地、河流、海边、湿地、山地。语言发展。将迎来一个小高潮。口语中的字、词、句的数量会成倍增长,在运用上也会越来越准确。叙事能力进一步增强,逻辑性增加,能较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模仿语言的能力强,对方言的模仿学习很快,对外语的学习也很敏感。据一些专家的研究,本期是学习外语口语的最佳时期;对拼音字母、文字的记忆识别能力明显增加,可以在家

17、长有意识引导帮助下认识汉语拼音和不少文字,在本阶段后期,甚至可以独立地看一些适合儿童的书籍。在家长引导下,书写能力也会得到长足发展。“数”的概念有较大发展,不仅可以数出一百以内的数,还能认识百千万,对于数之间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手的动作更加灵巧。筷子的使用、剪刀的使用、铅笔、小刀、一些小工具的使用将趋于灵活、准确;手工活动更加熟练;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收拾自己的屋子将成为日常习惯的一部分;对于一些经常做的事情已经有了一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程序”性概念。是非、荣誉感。对于是与非、表扬与批评、成功与失败、输与赢等开始敏感起来,表现在情绪上,喜与忧,快乐与悲伤

18、等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而不像更小时候的只是凭直觉。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有了初步的是非判断,道德价值观开始形成。开始有了自己比较固定的朋友和比较亲近的社交圈子,愿意和他们在一起玩,在圈子里的角色(头头还是顺从者)也比较固定。这些小朋友往往是邻居家的、年龄相仿的孩子。这一时期尚无性别意识,正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某些生活习惯(如作息、爱好、勤惰等)开始形成;某些脾气、秉性开始固定;如前所说,一般从 4 岁开始,一个人能够比较清晰地记忆起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所认识的人物,往往幼时的记忆非常深刻,到老了都不会忘记。这一时期是启蒙教育以及家长发挥主导性影响的关键时期,再往后,学校正规教育、老师

19、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4.小学期(713 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向少年的过渡,也是“高可塑性”的终结期。其特点是: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开始形成;以学习习惯为重点的诸多习惯开始形成;认识世界虽然仍以直观、综合、笼统为主,思维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开始出现;个人活动能力更强,范围更广且越发远离家长的视线,随意性、即时性仍然占主导;除了能独立地料理好自己的生活事宜外,已经可以帮助大人做许多家务劳动;在学校教育下,工具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开始打下基础;开始注重友谊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朦胧的性别意识开始出现。习惯的养成。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20、。意思是看看七岁儿童什么样,就能揣测到他长大后是个什么样。这里面的意思很明白,人到这一阶段, “高可塑性”就逐渐消失了。一些明显的个性特征开始形成并逐步固定。如性格的外向或内敛;活泼或沉稳;胆大或胆小。个性一旦形成,几乎能保持一生,今后的许多表现都跑不出个人性格圈子。这一时期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前面的“成长论”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人永远保持活跃,创新、进步,永远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不竭的源泉。身体可以老,但大脑却总是给你预留着学习的空间。但有的人就是懒得学习,既不愿意看书,也不愿意学手艺。遇事懒得动脑筋琢磨,因此许多事情干不

21、好也干不来。追根溯源,在小学没有养成好学、好琢磨、不放弃的习惯有绝大的关系。在养成学习习惯方面,家长负有重要的督促责任。特别是,如果家长是个喜欢学习的,喜欢琢磨事情的,必然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也都将在此阶段陆续养成。活动。借助于上学,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借助于学校组织的活动,更是进入了一个海阔天空的世界。接触的人也更多了,和他人的摩擦、互动也更多了,在担任某些社会工作(中队长、小队长、课代表)的过程中,待人接物的经历也在逐步增加。在自己活动或与同学的活动中,无计划的随机性活动还是很多,但那种有一定计划和事先“预谋”的活动开始出现。在与同学的

22、不断互动中发展着友谊,有自己比较熟悉的交往圈子,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比较固定;开始注重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对朋友的承诺。思维。思考问题仍然比较“直接”:黑即黑,白即白,对即对,错即错,无回旋,无过渡。碰上复杂事物,碰上时间、地点、条件、人事发生了变化的事件,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世界的看法还处在“笼统、综合”阶段,还不能将其细分为各种知识的门类。但是抽象思维的萌芽开始出现,已能够看出某些事物的类别及其界限,对于事物的一些现象,已经能够初步看出其内部的某些联系。文化工具的掌握。对语文、数学等“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等工具课程的学习和初步掌握,是本期的关键内容。小学的正规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

23、要途径。许多名家在回顾自己成长历程的时候都深情地回忆过自己的小学,并认为它给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识字、读书、撰写、口头表达、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还有在学习中建立起来的学习习惯,将深刻影响人的一生。独立意识。将进一步增强,由于活动范围已经超出了家长的视力所及,自己做决定的事情日益增多,特别是如果事情获得了成功,心中的喜悦是难以尽述的。在家中,已经不大喜欢和大人“黏糊” ,外出也不似小时左右不离大人了。不过这一阶段,大人说的话,孩子一般还能够听进去,性意识。有了朦胧的性意识。特别是到了后期,对异性开始表现出某种“喜欢” ,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和“健壮、果敢”的男孩,会受到异性的特别青睐。但从

24、外在表现上,此时异性之间似乎会表现出一定的“疏远” 。5.初中期(13-16 岁)这一时期是孩子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其特点是:身体心理变化剧烈,独立性进一步增强,甚至对家长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异性之间进一步表现出吸引和爱慕;抽象思维逐步变的越来越重要并开始走向主导,随着学校教育的深入,对世界的认识从笼统走向分类;社会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社会的习俗、人情世故、法律法规开始遵从并适应,但也有一种青少年特有的“质疑”和“反叛” 。身心变化剧烈。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第二性征,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变化。首先是女孩的身高,此阶段初期甚至超过男孩,紧接着时间不长,男孩便迅速超过女孩。女孩在上一阶段末期

25、和本阶段初期大多数都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女孩开始长出体毛,男孩有的开始出现“绒毛”胡须和喉结;声带开始变音,尤其是男生,嗓音开始变粗变低,女生嗓音则开始变的圆润甜美;体型也开始出现变化,女生胸部开始少量发育,臀部变宽,男生肩膀变宽变平,肌肉开始变的健美,尤其是经常锻炼的男生。男生生殖器亦开始变大,部分男生出现“遗精”现象。伴随着身体发育,心理也开始进入剧烈变化期。喜欢高谈阔论,喜欢展现自己;在同性朋友之间,表现出很强的友谊和某些“小圈子”倾向,特别是那些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居住地比较接近的同学之间;与之并存的,在个别同学之间还会出现某种互相排斥、厌恶的情况。在异性同学之间,则除了开始表现出愿意互相

26、接近,特别是当组织一些共同的活动时,双方都会感到“兴奋” ;双方接触中往往显得比较客气和相互尊重;特别是,这一时期在部分异性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指向单一的“爱慕”倾向,即某孩子开始特别地喜欢某个异性。如果双方正巧都互相“爱慕” ,则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早恋” 。与家长之间开始出现某种程度的“紧张” 。 “逆反”是此一时期的特征。孩子经常会与家长“唱反调” ,不管家长说的是否正确,都要找一些理由辩解。一些在知识、能力或人品上表现一般的家长,此时更是难以驾驭孩子。但是对同学、朋友的忠告却还比较能够入耳。思维。此时逐步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向、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由综合认

27、识向分科认识转变。而学校课程的变化将极大地促进这一转变:比如数学,此时开始“解方程” ,本来“数字”就是世间各种事物在数量方面的抽象,而字母、未知数等的引入和解方程,更是把孩子的思维带入了抽象的境界;比如物理,首篇就是“测量” ,过去对自然的认识只局限于初步认识它的性质,而较少关心它性质及其变化背后的数量关系,量变引起质变,任何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数量、距离、结构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事物质的改变的思想将逐步在脑中深化。另外,在小学的“社会” 、 “常识”等比较综合的课程,到中学将分化成“物理” 、 “化学” 、 “生物” 、 “地理” 、 “政治” 、 “历史”等多门学科并开始进行深入、细致

28、的分析讲解和学习,这将深刻地改变孩子们对世界的看法并树立初步的科学思想。同时,它们还可能对孩子的学科兴趣乃至于今后的专业选择产生影响。世界观形成初期。经过十几年的社会、家庭和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接受了近十年的正规教育之后,孩子们的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在总体一致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个体之间的明显差异。从这一时期开始,直到整个青年时代结束,青少年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新事物,对区别于传统的新思潮有一种高度的敏感性。他们质疑传统,崇尚新奇,这既可以成为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也有可能成为一股不受拘束的、带有破坏性的“洪流” 。以上是对孩子从出生到初中阶段的特点所进行的一般性描述,其中并没有更多的“论” ,只是对观察、体验和经验进行了大致的总结和归纳。对实际过程进行描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能使人们客观地认识一个事物实际发生的过程,可以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