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单 元 备 课课题 百分数(二)教学总目标1、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3、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4、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信息窗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
2、用题信息窗三:税率、折扣、本金、利率和利息重点难点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难点:税率、折扣、本金、利率和利息。课时安排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2 课时信息窗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3 课时信息窗三:税率、折扣、本金、利率和利息 3 课时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 2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
3、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
4、吗? 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 ,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 (自主练习 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 100 人,女生 125 人。(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四、板书设计:(0.490.47)0.47 0.49 0.4710.020.47 1. 0431 0.043 0.0434.3% 4.3%(10.8)1 10.810.21 10.820% 0.22
5、0%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 2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
6、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2)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 12 公顷,实际造林 14 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2自主练习第 5 题李叔叔家近两年三种果品产量情况如下。品种产量 kg时间核桃 板栗 冬枣去年 150 400 200今年 120 460 250(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1分析
7、下面每个题的含义(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 年的电视机价格比 1998 年降低了百分之几?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 60 只公羊,75 只母羊(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四、板书设计: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 12 公顷,实际造林 14 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 56 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
8、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每年“十一”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
9、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读 题 。 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102 万人到海滨风景区的占 84%?万人102 84% 1020.84=85.68(万人)答:及格的同学有 85.68 万人。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谈话:我们在列式时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 , 已知到海滨风景区的占总人数的 84%,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人数,就是求 102 万人的 8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三、巩固练习1.只列式不计算(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 45 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
10、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 42%,2100 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2.自主练习第 1 题:将下面百分数分别化成分数和小数。 (学生汇报时说出转化的方法) 、第 9 题、第 12 题四、板书设计:102 万人到海滨风景区的占 84%?万人102 84% 1020.84=85.68(万人)答:及格的同学有 85.68 万人。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 56 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
11、用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并且还了解到每年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人有很多,那么随之而来的是青岛的旅游收入也逐渐增多。二、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预设:(1)2004 年比 2003 年增长多少亿元?(2)2004 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第(1)小题是学生上一节课学
12、过的类型,请他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快速完成。2.请学生把第(2)题的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次,以明确题意。(1)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2003 年旅游收入约8.38 亿元,2004 年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2.3%。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2)学生独立理解题意,思考:2004 年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2.3%中的 2.3%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得出:方法(1)先算出 2004 年比 2003 年增长多少亿元?再加上 2003 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就等于 2004 年的。方法(2)先算出 2004 年旅游收入是 2003 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 2004 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
13、入约多少亿元?3比较两种解法小结:求 2004 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多少亿元,大家想出两种解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你喜欢的算法,不过我建议大家用第二种方法解,这种方法既简便,对以后的学习也更有帮助。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 6、8 题2. 看算式补充问题:五(1)班学生今年共做好事 400 件,其中男生做了75% ?40075% ?400(1-75%) ?40075%(175%)四、板书设计:8.38+8.382.3% 8.38(1+2.3%)? ?=8.38+0.19274 =8.381.023=8.57274 =8.572748.57(亿元) 8.57(亿元)
14、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 56 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题目:2004 年“十一”黄金周来青岛旅游的约 102万人,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2%。让学生根据信息窗中告诉
15、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003 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 (板书)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读题,思考:(1)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2%,这里的 2%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2)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3)2003 年的 2%是哪个数量?2谈话:你打算怎样来表示你理解到的题意?万人2003 年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2%2004 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 102 万人(1)这道题是把 2003 年黄金周来青旅游的人数看作单位“1” ,它是未知的数量。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2)这里的 2%是 2004 年比 2003 年同期多的
16、人数相当于 2003 年的 2%。(3)2003 年的 2%也就是增长的人数。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2003 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人数(1+2%)2004 年来青岛旅游的人数。4让学生列方程解答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 3 题2自主练习第 4 题3自主练习第 11、13 题四、板书设计:?万人2003 年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2%2004 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 102 万人解:设 2003 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 x 万人。X+2%X=1021.02X=102X=100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三税率、折扣和利息教学内容:教材第 91
17、3 页。教学目标: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税率、折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 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
18、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 1 题。第 1 题是求税额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结合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打折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 10%,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 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
19、85%,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 85%。总之,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1、自主练习第 4 题。四、板书设计:税额=营业额 税率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 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 85%, 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三税率、折扣和利息教学内容:教材第 913 页。教学目标: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0、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税率、折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我来想一想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税率、打折的有关知识,并且我们学会了计算税额,谁能谈一谈为什么要纳税呢?1、自主练习第 2 题(多媒体出示) 。这是一道解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练习时,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最后组织学生分析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异同。教师应结合练习向学生进行依法
21、纳税的教育。2、自主练习第 5 题。学生自己计算并填在书上,做完后展示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交流“八五折、五折等是什么意思?”弄清楚这类题目实质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二、我要练一练。谈话:看来纳税、打折实际还是百分数的问题,我们再来练习做几道百分数应用题好吗?1、自主练习第 6 题。自主解答,集体订正。交流时重点问:短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长百分之几呢?2、自主练习第 7 题(多媒体出示,学生自主练习,集体交流) 。 重点交流:第 7 题与第 6 题的不同点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3、自主练习第 8 题(多
22、媒体出示) 。指名读题。提示:先比较此题与 6、7 题的区别,然后再解答。重点交流:这道题谁做单位“1”,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三、综合运用,拓展训练。1、自主练习第 9 题。先小组讨论,再自主解答,集体交流。2、自主练习第 10 题(多媒体出示) 。四、板书设计:2、 (1840-1600)5%(1960-1600)(1-5%)或 :1960-(1960-1600)5%5、八五折=85% 五折=50%九折=90% 六五折=65%教 学 反 思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课 题: 信息窗三税率、折扣和利息教学内容:教材第 913 页。教学目标: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
23、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税率、折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老师积攒了 1000 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生: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还可以使自己的用钱更有计划。谈话: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
24、款单。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生独立完成填存单的任务,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二、合作学习谈话:(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把 8000 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 3 年,年利率 3.24%,到期时可取出人民币8777.6 元。教 学 方 案 教案修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利息” 、 “利率”的概念,并设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表格:(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并总结出公式:利息 = 本金 时间 利率。)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存入银行的 1000 元,整存整取 5 年,年利率3.6%,到期时可获利息多少元?生: 1000 3.6% 5 = 180 元。谈话:取款时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吗?和老师一起跳跃时间,来到 2012 年。 (出示利息清单。 )利息清单:生总结:税后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 (1-20%) 。四、深化练习1、基本练习。 (课本练习 14 页 1、2 题)四、板书设计:利息 = 本金 时间 利率税后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 (1-20%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