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岁宝宝最爱玩的小游戏叠 衣 放 衣 (分 类 游 戏)目的:锻炼小儿的自理能力,学会将衣服分类存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玩法:以人分类放衣妈妈将晾干的全家人的衣服收起来放在床上,让小儿认识每件衣服是谁的,然后让他将爸爸的衣服放在床头的一端,将妈妈的衣服放在另一端,将自己的衣服放在床的中间。放对了给予表扬,放错了让他仔细观察后再放,直到放对为止。以物分类折叠衣服妈妈说,我们一起来折叠衣服好吗 我说叠什么,你就找出来折叠好。接着,妈妈说折叠袜子,先叠你自己的,再叠妈妈的,最后叠爸爸的。折叠好以后放在原来的地方。如果小儿不会,妈妈可以折叠给他看并教他,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教小儿折叠短裤、上衣。分
2、类存放 妈妈先请小儿将自己的衣服分类存放在自己的衣柜内,如袜子、裤子、衣服分别放一处,再和妈妈一起去将妈妈的衣服分类放好,最后放爸爸的衣服。然后称赞小儿的小手真能干,能学会做许多事,使他倍感自豪,愿意继续学习单独操作,愿意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后再进一步要求他叠得整齐,放得正确。提示:收拾衣服是家庭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在未玩此游戏时,妈妈应有意识地让小儿帮忙一起收拾晾干的衣服,并让小儿观察妈妈折叠衣服及存放衣服的过程,以吸引小儿的兴趣,然后再玩此游戏。开始玩游戏时,衣服的种类不宜过多,以免小儿分不清。以后可以逐渐增多。踏 板 行 走目的:训练小儿踏板行走,保持身体平衡,锻炼手、脚动作协调一致。玩法:
3、游戏前,准备两块比小儿的脚稍大一些的硬泡沫塑料板或木板,用绳子在板的两侧中间穿过;若用木板,可在左右两侧各钻一个洞将绳子穿出;绳子的长度从板子到小儿的腰部,绳子的两端打成结(图 1)。游戏时,让小儿的两脚各踏在一块板上,两手各拉一根绳子。用右手拉绳提起右脚,向前走一步,再用左手拉绳提起左脚,向前走一步。左右两手轮换拉绳,提起左右两脚,轮换踏板向前行走(图 2)。 提示:开始教小儿踏板行走时,可以慢一些,先一步并一步地走,等小儿练习熟练后,再教他两脚轮换行走。 扮 演 成 人 ( 模 仿 游 戏 ) 目的:通过模仿成人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发展想像力,并获得社会生活中的经验。 玩法:事先为小儿准备一
4、些扮演成人进行活动能用得着的东西及玩具,以便小儿进行模仿游戏。2 岁半3 岁的小儿最喜欢模仿成年人,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模仿游戏: 娃娃家:扮演爸爸或妈妈,将娃娃当成自己的孩子,去为娃娃烧饭、喂饭、洗脸、洗澡、洗衣、抱娃娃出去玩,陪娃娃睡觉等。因此,要为游戏准备烧饭的锅、炉子、餐具、清洁用具、小推车、床以及被褥等等玩具及物品。医院:扮演医生为娃娃看病,如针筒、听诊器、纱布、棉球、塑料瓶等,可以用废旧物自制给小儿作为游戏的材料,模仿医生为娃娃听诊。商店: 扮演售货员为顾客(可由父母或其他家人扮演)售货。可用纸制成游戏用的钱,家中的盒、罐、瓶、水果、糖果、玩具等,都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游戏,模仿售货员卖食
5、品给顾客。托儿所:扮演教养员教小朋友画图、唱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可准备纸、笔、玩具小钢琴、小黑板、图书等托儿所的教学及游戏用的物品,提供给小儿进行模仿游戏,模仿托儿所阿姨教小朋友跳舞,请爸爸和妈妈都扮演小朋友学跳舞。 提示:小儿最喜欢模仿的成年人,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人。如果家庭中注意提供一些能进行模仿游戏的物品、玩具及各种材料,而这些东西又是在他手边能经常拿得到的,就能使小儿有较多的机会,主动运用这些东西进行某些模仿活动。父母和家人的任务是支持他进行模仿游戏,同时参加到游戏中去配合他玩得更逼真。最近由于担心宝宝近视,全家人都自觉不看电视不开电脑,改读书看报了。每天晚上爸爸妈妈
6、都要跟宝宝一起玩各种游戏,比如运球、搭积木、拍球、捉迷藏、看书、唱歌等。这几种游戏玩多了,宝宝感觉有些腻了。于是我再找找一些新游戏,创新方法,让宝贝爱上新游戏。(一、我是手推车)目的:训练小儿身体悬空,两手着地爬行。锻炼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玩法:1、 抱腰推行要求小儿两手撑在地上,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托住小儿腰部向上抬起,使两腿离开地面,同时对小儿说:“宝宝是小推车,要用两手代替车轮向前爬行。妈妈是推车人,我向前推时,你要用两手掌在地上轮换向前爬行。 “然后,边推腰部,边指导小儿向前爬,向左或向右转弯。、抱腿推行要求小儿两手仍旧撑在地上,妈妈站在小儿的脚后,用双手将小儿的小腿向上抬起,向前方
7、推着,促使小儿爬行。同时说:“推呀推,推呀推,小推车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到站了,停下来。”提示:爬行时间和距离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先玩游戏,待小儿玩熟练后,再玩游戏。在游戏中教认左右方向。(二、取豆数豆)目的:运用实物数数,掌握从的数目概念。玩法:、 碗中取豆准备一个盛着几十粒黄豆的大碗和一个小碗及一个汤匙;红色和黑色的铅笔各一支,硬纸一张。游戏时,妈妈对小儿说:“请你用汤匙在大碗中取粒豆放在小碗里。 ”如果取对了,就用红笔画一个 0,取错了就用黑笔打 X,然后再对小儿说:“取粒豆。 ”同样,对了画红,错了画黑,依此类推。妈妈可以不依次序指令小儿取豆,共次,然后计算小儿取对
8、了几次,错了几次,让小儿数有多少红,多少黑。水中取豆将盛满几十粒黄豆的碗中加水,豆浮在水面上,爸爸和小儿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碗和汤匙,妈妈做裁判员。游戏时,妈妈发出口令,要求小儿用匙从水中取豆,从粒到粒豆,能完全按口令的要求取出正确数目的为胜利者。提示: 为了增加游戏的兴趣,爸爸有时故意出错,使小儿获得胜利,让游戏玩得更活跃。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面可以让小儿练习运用实物来数数。如进餐时,让小儿为一家口摆个碗,双筷子,或者分水果、糖果、饼干,点玩具的数目等,以巩固小儿对数的概念。(三、看动作连词组)目标:学习使用动词,培养发散思维。方法:妈妈做一个动作,宝宝说出相应的动词,并作连词应答。如妈妈做
9、“抱”的动作,宝宝说:“抱,抱娃娃。 ”妈妈接着说:“抱,抱西瓜。 ”宝宝可说:“抱,抱被子”爸爸也可以参与进来,能连出来的词组越多越好。(四、拍照片)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和精细动作的能力。方法:妈妈两手在体前交叉,两小拇指相勾,拇指和食指相点,放在眼睛上,当照相机,假装给宝宝照相。一边照一边念:“小宝宝,坐坐好,看看我,笑一笑,妈妈给你拍张照。 ”然后让宝宝学着给妈妈拍照,并且要把儿歌改成:“好妈妈,坐坐好,看看我,笑一笑,宝宝给你拍张照。 ”熟练后,再让宝宝给其他人拍照,要求必须根据拍照人来变换儿歌。(五、捉迷藏)目标:练习运用形容词和方位词。方法:从破旧的图书、画报上剪下一些小动物的图片(
10、也可以用玩具代替) ,先让宝宝逐一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尽量加上一个形容词,如黑猫、黄狗、大公鸡、小灰兔、坏狐狸等等。然后让宝宝闭上眼睛,妈妈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小动物藏在房间内各处。接着喊:“一、二、三” ,让宝宝去找,如他在床上找到了猫,就得说:“黑猫躲在床上。 ” 在被子里找到了狐狸,可以说:“坏狐狸藏在被子里。哈!抓住你了!”(六、教教小猴 )目标:让宝宝理解动词所代表的动作,练习使用动词。方法:妈妈手拿玩具小猴说:“小猴最喜欢学人的样子,今天宝宝来做老师教教它。我说出一个词来,宝宝就做动作给他看,好不好?”然后妈妈说出一个简单的动词,如说:“蹲。 ”宝宝即相应地做出动作,立即蹲下。妈妈也操纵着小猴做出同样的动作,口中同时说:“小猴也学着做呢,看,它也蹲下去了。 ”孩子会感到极有兴趣。照此玩法,可以说出一系列的动词。如:跳、停、走、爬、摸、举、挠、踮脚走、叉腰、吹喇叭、打鼓、弹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