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高粱“泸糯 8 号” 一种二收栽培技术糯高粱是诸暨市的传统旱粮作物,全市常年种植面 积 1.25 万亩左右。糯高粱一种二收配套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春季适 时早播、地膜保温育苗、适期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抓紧收获头季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田生产。一、泸糯 8 号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高。一般头季亩产 400 公斤,再生季 亩产 350 公斤,高产田块再生季亩产超过头季。2、熟期适中,综合性状好。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全生育期 123 天左右,再生季 90 天左右;株高 195 厘米,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总叶片数 21 片左右;穗型中散,籽粒黄褐色,胚乳白色,穗粒重 54 克,千粒重 21 克。3、抗病
2、性强。田间观察大斑病、炭疽病及蚜虫、穗螟虫危害较轻;未见黑穗病发生;活杆绿叶成熟。4、籽粒糯性好,出酒率高。酿造浓香型白酒出酒率为 42.3%,酿造小曲酒出酒率为 60%,酒质优良。二、春播头季栽培技术1、选种。头季(春播)栽培应选用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繁育的“泸糯 8 号“ 合格种子。2、育苗。 (1)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2)播种期:春播适期为 4 月初,采用小拱棚地膜育秧的可提早到 3 月下旬, 择冷尾暖头播种。 (3)用种量:按每亩大田450500 克确定。 (4)秧地面积 :每亩大田需 45 平方米,秧地面积与大田面积比掌握 1:15。(5)秧地基肥:每亩施
3、 碳铵 50 公斤, 过磷酸钙 50 公斤, 氯化钾 30 公斤,腐熟有机肥 2500 公斤,在育秧前半个月施入。 (6)种子 处理:先晒种,然后用清水浸种 8 小时左右起水 沥干后,用种子袋内的种子消毒剂均匀拌种,用量 为每 500 克种子拌一包 为宜。 (7)播种:均匀撒播,播后盖土,盖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宜。 (8)覆盖地膜: 用小拱棚内地膜覆盖保温。 (9)肥水管理:看天气及幼苗生长情况采用稀薄施肥调节。 (10)通风练苗:当膜内温度超 过 30oC 时,膜两端或侧面及时揭膜通 风,下午降温前及 时覆膜保温,移栽前一天揭膜练苗。3、大田定植。 (1)土地选择 :选择适宜旱作种植,排灌方便
4、无渍害田块,尤以水旱轮作田为 好。 (2)大田准备:整地前每亩施入有机肥 1500 公斤(最少不低于 1000 公斤),复合肥 30 公斤。畦宽 1.8 米左右(连沟),沟宽 2830 厘米,畦 沟深 25 厘米。 (3)秧龄:秧龄控制在 2530 天。(4)叶龄:控制在 6.5 叶内,以 5.06 叶为宜。 (5)定植:株行距掌握 452530 厘米, 单株移栽,密度 50006000 株。 (6)分级移栽:根据秧苗大小,分级移栽。4、大田管理。 (1)浇水:移栽后用稀薄人畜肥及 时浇好活稞水。 (2)查苗:栽后 23 天,查苗补缺,发现分蘖要及时除去分蘖。 (3)苗肥:活稞后结合中耕、除草
5、,每亩追施尿素 710 公斤,过磷酸钙 30 公斤,以后看苗施好平衡肥。 (4)拔节孕穗肥:当植株长至 910 叶期,每亩施尿素 1520 公斤,氯化钾 710 公斤。施肥 坚持重底早追,拔节孕穗前施完全部氮 肥。 (5)根外追肥:抽穗后看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施用根外追肥。三、再生季栽培技术。在做好头季高粱生长后期除草、治虫、防病、抗旱等事 项,确保高粱生育后期健壮生长的基础上,再生季栽培着重注意共生期和前期栽培管理。1、促芽肥。在头季高粱收 获前 57 天, 结合灌水,每亩施人畜粪 1000 公斤或尿素 10 公斤,以防止根和茎基部老化,促进再生芽萌发。2、及时收获。七月底前尽早收获,确保再生季
6、 稳产高产 。收 获标准为 80%以上植株穗中下部籽粒硬化后,抢晴天收获 ,脱粒晒干。3、合理留桩。高粱穗收割后,砍秆不可过夜。为了保证再生苗健壮、整齐,留桩以近地面2 个节为好,高度为 34 厘米,注意保留茎节。留桩高,穗小不整 齐,产量低;留桩过低幼苗细弱。头季收割时,砍刀要锋利,砍秆时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茎秆破碎,以免茎秆破碎后易引起腐烂,影响再生。注意砍后将秸秆铺散畦 面或搬离田块。4、浇水抗旱。7 月底、8 月份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抗旱,沟灌不浸畦面,力求保持土壤潮湿。5、早施发苗肥。头季收后 35 天,立即 进行中耕,促早发新根。并根据土壤情况每亩施尿素 510 公斤作发苗肥。6、间苗疏苗。再生芽发出后, 为了使幼苗生长均匀一致,应在 34 叶时进行疏苗,要求除上留下,除弱留壮,除挤留匀,一般每株留健苗 2 个为宜,每亩基本苗控制在 1.2 万株左右。中后期管理同头季(春播)。四、主要病虫害及适用农药高粱对部分农药使用十分敏感。根据泸糯 8 号种植经验,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煤纹病、纹枯病、螟虫、蚜虫等,相应可选择的农药有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井 岗霉素、蚜虱净、氯氰菊酯、锐劲特等,慎用三唑酮、多菌灵、 乐果等,禁用 敌敌畏、敌百虫、强氯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