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彩语文.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73098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彩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彩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彩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彩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科 小学语文论文序号 HA把握教材特点,构筑有效课堂透过假如一课,寻找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内容摘要: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了教材非常高的比例。为了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研组利用假如这篇课文的教学对儿童诗有效教学做了一次探索和尝试。针对儿童诗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丰富等特点,提出了“融情、补白、精练”等相应策略力求使儿童诗教学达成课标提出的关于 “语言、情感、想象”的目标。关键词:低年级儿童诗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儿童刚入学时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书面语的。他们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儿童诗恰好符合了这样的要求: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意境悠远、内容完整

2、、情感充沛、生动有趣、文思流畅、闪烁着思想的智慧与火花等。因此,在现行的新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优秀儿童诗作,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单第一册教材中,就有操场上、比尾巴、影子、哪座房子最漂亮等 36 篇儿歌、儿童诗(包括古诗),第三册有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假如、红领巾真好、四季的脚步等六篇儿童诗。新课标对儿童诗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所选择的几首诗来说,落实以上目标应该是不难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想象如何展开,情感体验如何激发,感受到的语言美怎样表现出来”才算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因为古诗教学

3、讲究意境的领悟,追求诗情画意的翻译和描述以及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诵读,有了一定的套子。而这些儿童诗简简单单,一读就懂。它们除了作为识字的凭借和朗读之外,是否还有更深的意义和更高的要求呢?比如理解的度上如何把握,想象的激发上该作何凭借,朗读的训练点怎样落实,如何针对特点采取相应策略教学中,使儿童诗的教学达到目标中提出的要求,真正达到低耗高效的效果,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为了配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我们教研组利用假如这篇课文的教学对儿童诗有效教学做了一次探索和尝试。特点一:丰富的情感 相应策略:融入这一段情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

4、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内涵丰富但内容简单的儿童诗来实现这些目标。儿童诗那短短的诗句中,流淌着一条情感的河流。由情感可以想到一第 2 页 共 7 页些关键词:感恩、同情、热爱、悲悯,还比如:爱,生命,童年,友谊,文化爱是永恒的主题,如一株紫丁香表达了师生之爱;欢庆表达了国家之爱,两只鸟蛋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假如则让人体验到了关爱别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情感,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这条情感的河流,从诗题处就起“源” (引人猜测、想象),到结句还未断流(省略号引起无限遐想)。从开口说第一句话起,就要用不同的手段,不停地激情、聚情、传情,带着学生融入课文,

5、透过一词一句,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是谁吗?生:想。师:请看动画片。可看动画片之前,老师要提个要求:动画片中讲了什么故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视频播放神笔马良,然后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师:是啊!马良是个善良的人,他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有一个小朋友也渴望有一支神笔,他想用神笔来做什么呢?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生:他想用神笔给小树画了太阳,他很关心小树的生长。生:他想用神笔给小鸟画很多好吃的谷粒,让鸟儿不再苦苦地等待妈妈到处寻食。生:他想用神笔给残

6、疾的小姑娘画一双好腿,让小姑娘快活地成长。师:小作者心中想的都是别人,多善良啊!今天,我们就学习 23 课假如。来, 举起手,让我们带着感激写好它们,读好它们。【片段二】1刚才我们跟着小鸟一起伤心,一起高 兴,假如你看见好朋友变得不幸,你又会怎么样呢?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节?2.西西本来也和我们一样,有着健康的身体,也和大家一样可以在操场上、草地上尽情地玩耍、奔跑,可是,一场意外的车祸却让他永远地失去了双腿。不幸的朋友西西,每天只能做一件事,是什么?(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3.多么不幸的朋友啊。引读: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却只能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却只能当我

7、们在野外尽情玩耍时候,西西却只能(在朗读中感悟“ 不幸”一词)4.“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不便与痛苦!多么不幸的朋友啊!假如,你就是西西,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难过、痛苦)请你难过、痛苦地读一读。西西是不幸,但他又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小女孩的帮助!第 3 页 共 7 页5.现在,西西有了一双好腿,他可以(出示“和我们一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6.有了健康的身体,真好啊!有了好腿,西西还可以干什么了?7.你们看,西西真的来了!也有话要对大家说呢?(亲爱的朋友们,感谢你的爱心, 让我重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来,我们一起去踢球吧!)8.多么让人激动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8、课文的第三节吧。【解析一】一词一句总关情儿童诗的情感,蕴藏在文字的背后。学生只有通过与文本对话才能感受、体验。片段一中的“马良的神笔”一词,由于教学时补充了画面,给予了赞美,学生就领略了马良的神笔所蕴含的意义,感受到作者对文中“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片段二,“三个假如”的话语中,作者要表述的关爱他人、关爱环境之情因意境的广阔而更加深远,学生惟有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诵读中,才能有独特的、丰富的感受,并有情感上的共鸣。【解析二】一言一行总含情要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情,就要将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融为一体。要将两者的情融为一体,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情

9、绪场,即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1、导入处激情:上述片断一中,教师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新朋友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引发了他们的兴趣。然后,教师及时出示了视频,马良画什么有什么,特别是惩治贪得无厌的县官的画面,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这是从感官上激情;随即,精心设计了板书前的教学语言:“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这首诗歌的作者也渴望有一支神笔,心中想去帮助别人,多善良啊!今天,我们就学习 23 课假如。来,举起手,让我们带着感激写好它们,读好它们。”这是

10、从体验上激情。当学生带着先前的感受,第一次读完“假如”这个词语,教师这样评价:“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在座的小朋友们也有这样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呀!能让我再感受一次吗?”看!学生也挺直了腰,微笑着再读,这是在评价中激情。这三次激发过后,学生的情已流露于眼眸间,流露于微笑中,这情感的闸门,无疑已经訇然中开。2、高潮点聚情:当学生的真情在课堂中流淌起来,教师就要借机推波助澜,起处要助势,伏处要烘托,并适时积聚,以掀起课堂教学中的高潮。本课中,学生情绪高涨处,是在对 “三个假如”的理解、朗读阶段(见片段二)。当学生跟随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香 ”,那对善良的喜爱之情也就愈发浓

11、烈,愈发深厚,积聚在心头,凝聚成那一句句赞美,一个个心愿。而这一切,正是第 4 页 共 7 页从孩子心底流淌出的情感的自然表达。3、结束时传情:诗句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似乎情尤未尽,满腔热情澎湃于心。教师顺势引导拓展,课件出示一幅幅需要帮助的画面,要求孩子们模仿课文格式编小诗。学生很快产生了移情体验,将诗歌学习过程中积聚的、流淌着的情感,一下子转移到真实的生活中来,那一首首充满稚气、又充满灵气的小诗,透着同样浓浓的情 ,一直向课外延伸。 如此一来,学生的情在导入时被激发,在流淌中起高潮,在结束时又从文本流向生活,实现了语文向生活的回归,从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也将会是刻骨铭心的。特点二:悠远的意

12、境 相应策略:巧补那一片“白”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觉亲。”儿童诗的创作同样源于生活,作者在此时被此景所触发而生的情,融成笔端简单的几句诗,其思维的跳跃往往较大。相应的留白较多,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读者唯有入其境,才能领其情。这些特点值得教者认真思索,真切把握,否则处理时易陷入蜻蜓点水式的简单化圈圈之中。加上低年级学生理解时往往只能就字论字,就句读句,难以从整体加以把握。这就更需要教师善于捕捉诗中空白,作层层铺展,为学生搭建“入境”的阶梯,让学生一边走进文本,一边获得体验。但走进文本后,还要跳出文本,进行基于个体体验基础上的个性的升华与张扬,即发学生“自己之声”。“我笔写

13、我语,我语表我心”是最朴素、最真切的童心体现。上述片段二的教学设计中,如果说,出示寒风中瑟瑟的小树,饿得哭泣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西西,前后变化对比图片,辅以或忧伤或欢快的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多样化、立体化,是为了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贴在一块,是为了“化我为他”-即“入境”,那么,接下来“假如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你最想用神笔画什么?看到它们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一定也很开心。”的教学过程,就是“出境”的过程,就是学生回归“自我”的过程,也是学生抒发独特体验,展示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诗的空白处以想象力为翼,驰骋了一个来回,但绝非“空手而回”。从学生精彩的描述中,我们能

14、感受到童心的真、童心的纯;从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领略到每一个“哈姆雷特”的不同风采。对这一片“白”,教师采取了两种方式来补:一是学生接受式补白,即画面的展示及教学语言,学生以听和看的方式来丰富意像。如在教学第三个假如时的教学语言: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却只能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却只能当我们在野外尽情玩耍时候,西西却只能二是学生主动式补白,通过教师的随机采访,学生想想、说说、演演等来完成。第 4 页 共 7 页如在教学第一个假如时的教学片断:师:来,站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棵小树吧。(课件插入北风的声音)寒冷的冬天到了,你听啊,北风呼呼地吹啊,你看啊,雪纷纷地下着,啊,好

15、大的雪啊,好冷的风啊!师随后随机采访“ 棵棵瑟瑟 发抖的小树”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在叹息什么?小树小树,你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只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插上想象的翅膀,轻盈灵动的意境便跃然纸上。他们与老师一起,在诗的空白处,补进了“画面、动作、语言、声音”,补出了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也补出了学生对诗句的不同体验。无忌的童言自然地流淌,无暇的童心淋漓尽致地写真。特点三:凝练的语言 相应策略:精练某几个“点”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16、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1.朗读点诗是美的载体。诗的语言在排列形式上的美,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还有儿童诗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要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本课教学中,读的训练历经如下过程: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整体入手,初步感知三读,品词析句,丰富情感四读,配乐诵读,升华情感。这样,学生读诗的过程就成了发现美、捕捉美、展现美、享受美的过程。2.积累点 诗歌讲究惜字如金,儿童诗凝练的语言,使得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字词教学好像被架空,似乎找不到一个支点。但低年级语文课的使命,又使得

17、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让学生去感悟那些尽管付出努力都不一定就能悟透的人文性”,更应该“引导学生牢牢抓住几乎人人经过努力都能把握的语言现象及其规律(即工具性)”。如何保证语言文字的有机训练,又不生出旁支末节,以保证诗歌学习的连贯性呢?教师在本课教学的导入处打下一个积累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见片段一)本课的词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通过画面再现,指导学生读出形、读出感觉,为后面的句子朗读打下基础。之后进行的词串教学,旨在通过一词带多词第 5 页 共 7 页的形式,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在这“读读、比比、想想、记记”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分清了词义,积累的过程就不再是简单、机械的读读背背

18、。3.发展点【片断三】:师:作者的心愿就是这三个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第四小节)师:是啊,生活并不是都 这样美好,不幸的事 时时在我 们身边发生着, 请看(课件)边出示边描述:失去光明的孩子渴望看到红花绿草;光秃秃的山岭裸露黄土;贫穷的山村孩子身穿破烂的衣裤在破烂的教室里上课师: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请拿出课堂作业本来完成。(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 )交流。(背景音乐)一组组触目惊心的画面加上适当的背景音乐,强烈地激发了孩子们想去帮助他人的豪情,学生急需一个渲泄自己情感的时机。这个教学片段中

19、,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进行小诗创作,正是为这种渲泄提供了平台,更为了满足学生语言发展的需求。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了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造的可能。那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有力地映证了一句话孩子是天生的诗人。综上所述,针对儿童诗特点,采取不同策略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策略并非呈线形分布,而是相互纵横交错,贯穿整堂课。这三种策略同样适用于其他儿童诗教学。相信只要巧妙利用,教师在执教低年级儿童诗时定能深入浅出、浅入深出,课堂教学定能生动 、有趣、富有诗情画意,学生也定能在儿童诗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对学生的品德与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达成课标提出的关于 “语言、情感、想象”的目标。参考文献:1李吉林 情境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年2杜卫 现代美育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3陈玲娣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