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转导乡特色农业.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241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导乡特色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导乡特色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导乡特色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转导乡特色农业“旱作节水”项目实施情况介绍材料一、基本情况转导乡地处民和县东南部,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属高原大陆型干旱气候,年均气温 7.9,年降水量 360 毫米,无霜期170200 天(49 月份)。转导乡有 17 个行政村,99 个合作社,3735 户, 19631 人, 劳力 7553 人,少数民族有 10402 人,占总人口的 52.3%。总耕地面 积 57924 亩,其中退耕还林(草)16000 亩,播种面积 41924 亩,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小麦、豌豆、油菜等粮食作物。二、 “旱作节水”项目发展情况我乡处于贫困山区,山大沟深,气候干旱,几乎没有天然优势,一直以来,群众都是靠天吃

2、饭。除现有的酒坊、红花 1500 亩水浇地以外,其余都是旱地,除今年外,近 10 年来我乡连续遭受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小麦收成很低,旱地小麦平均亩产 75 公斤,前坪村等部分低位浅山亩产只有 40 公斤,给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切实改变现状,我们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农业部门进行了汇报和沟通,领导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考察后,因前坪村地势平坦,有较好的耕作环境,实施“旱作节水 ”项目条件比较优越,在前坪村实施了“旱作 节水” 示范项目。2007 年 11 月份,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来到转导乡前坪村,开始动员村民们在自家的地里起垄、铺膜,说明年要在这片往年连小麦都长不好

3、的地里种玉米。当时,村民们对技术人员的这一说法根本难以置信。在农业局技术人员和转导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劝说动员下,前坪村在 2008 年春天种上了 1300 亩的全膜覆盖玉米和 3350 亩全膜马铃薯,这年的 6、7 月份,地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长势喜人,地膜马铃薯增产 64 万公斤,玉米增产 37 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达 80 余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008 年秋季,前坪村的玉米和马铃薯获得大丰收,玉米平均亩产 650 公斤,部分地块亩产达 800 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 2200公斤,部分地块亩产达 2600 公斤,亩收入达小麦收入的 3 倍以上,这 么高的产量在转导乡的种植历史上是从来没

4、有过的。2009 年,转导乡又在前坪、后坪、大湾、忠孝等五村实施了秋季覆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共完成覆膜 11600 亩,旱作节水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浅山地区农业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创出了一条新路。这年的玉米丰收之后,除了玉米得到增产以外,还产出了大量的玉米秸秆,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2010 年转导乡在全乡 17 个村全面推广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 共完成地膜覆盖 19000 亩,还在全 县率先开始了全膜玉米套种黄豆、蚕豆以及全膜小麦试点。亩均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使农民群众更加坚定了发展“旱作农业” 的信心。2011 年,是我乡大面积推广力度最大的一年,共完成地膜覆盖 32000 亩,其中,秋季覆膜 27000 亩,春季覆膜 5000 亩,地膜玉米种植 23700 亩,地膜马铃薯种植 8300 亩。并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参观、举办各类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更多的人尽快掌握全膜新技术,树立了发展浅山农业的信心,调运地膜 16400 捆,农机具 50 套,其中大型农机具一台,整村推进项目配备 300 套,农药 853 箱,自筹化肥5000 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