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安八水.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234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八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安八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安八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安八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安八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安八水八水总概-西安古称长安,居关中“天府之国、土膏之地”, 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四塞险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和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孕育了周、秦、汉、唐之盛世,亦成就了其千年帝都的特殊地位。数千年来,长安荡荡分流的八川滋润着三辅大地,维系着长安的生存,与此同时,历经千年开发的三辅之地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现代以来,随着西安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八水也是沧桑尽变,物是人非。三千多年长安的富足,千余年的盛世帝都,这荡荡奔流之“八川”功不可没。可以这样讲,正是有了这奔流不息的“八川”才成就了千年古都长安。八川是哪八条河流?为我

2、们所熟知的,算是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上林赋所描绘的“终始霸、浐,出入泾、渭;澧、鄗、潦、潏。”他所讲的“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亦为史籍所佐证。八水之名无疑,但究竟何为八水之实,说法不一。司马相如提出的这“八川”之名也为历代所沿用,但我们今天看到的确另是一番景象,长安八水”历经沧桑变化,当年留连于“灞柳风雪”,漫步于“草堂烟雾”的先人们哪里会想到他们的子孙会深陷“水荒”之中,当年荡荡并流的八川之水也不复存在,“秦川八水绕长安”的盛况只有通过历史筛下的文字进入我们的梦中。我们的八水知识大巴的第一站是渭河。渭水,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横贯关中,流经西安市西北部,于潼关汇入黄河,是黄河最

3、大的一支源流,它流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被誉为三秦大地的母亲河。而从春秋时期到秦汉、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孕育了几千年之久的古文化。渭河上的“咸阳古渡”,几千年来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数千年来,渭水历经沧桑,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一是河道迁移。其二是水量变化。远在上古时期,渭水的水量比现在大得多。至隋时,开凿漕渠的诏书,就曾明白的说过:“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路途,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操舟之役,人亦劳止”, 历史上渭河曾为重要航道,现因河道淤浅,陆运发达,已无航运可言。渭河积沙过多的情况可见一斑。尽管渭水河道出现移徙,历史时期的径流量也发生改变,较上古时期水量减少

4、,但在历史上,就某一时段来说,还是基本保持稳定的,正是由于渭水这一关中长安水系主体的相对稳定,才保持了浐、灞、沣、涝等南岸诸支流长期较为稳定的发展。此外,渭河流域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有蓝田猿人遗址、秦安县大地湾和西安市半坡村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及长安县沣镐遗址等。沣河沣河,发源于长安县沣峪,流至咸阳市汇入渭河,跨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沣河绕西安之西,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沣河和历史确实有着颇多的交集。长安城西注入渭水的沣、滈、潏、涝四水中以沣河最大。据西周时记载,沣河是一条大川,如

5、前所说,它还得到过禹的治理。关中河流为数不少,为何偏偏沣河得到禹的治理呢,可见当时的沣河确是大川。另外,在沣河还曾发现过一条沉船的遗迹,河有沉船也可见其之大。但时至今日。沣河的水量已远不比当初了。沣河出峪口,又接纳高观峪之水以及太平峪之水,在秦镇又接纳滈河之水,因而水量比其他河流偏大,水质本身也好,加之避开了长安县城、户县县城、西安城区、咸阳城区等人口密集区,再加上两岸无大的造纸厂、小化工等工厂,沣河的维持情况相对要好。 涝河涝河,古称潦水,山海经 注:“牛首之山,涝水出焉,西流至于潏水。”诗经洞酌中亦有“洞酌彼行潦 ”。远去挑水潦河边,涝河由来已久。涝河绕西安之西,在户县内。其源头有两条,东

6、涝河发源于静峪垴,西涝河发源于秦岭梁,两河交汇后北流,最后北经咸阳流入渭河。 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虽然不高,可她的历史之久远,特别是地质考古发现却十分卓著。户县的致高点静峪脑是涝河东部源头之一,这里发现过第四纪冰川遗迹,那个时候,正是我们人类祖先开始涉足世界的时候。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涝河中游的丈八寺发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除发现石斧、石环、夹砂陶,彩陶、细泥红陶外,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现了距今年的碳化粳稻,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原始农业的发达程度。继续沿涝河而下,城关、小丰村遗址依次展现,无一不体现了涝河流域数千年前的辉煌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涝河的河道变迁不大,且主要集中在涝店以下。当

7、沣河东注时,涝河与沣河汇流,自西向东流去。西汉前,当沣河改道西注于渭时,涝河亦呈西流态势,随着渭河的北迁,涝河又沿渭河古道自西南向东北流去,形成今天的形态。霸河今日霸河发源于蓝田、渭南、华县三县交界的箭峪岭南九道沟,经白鹿原东,北流注入渭水,其主要支流有清峪河、网峪河、浐水。灞河绕西安之东。 据史载,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是关中交通要冲,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灞河是“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之一。唐亦在此地设过驿站,亲友出行多在这里折柳送行。因沿河岸遍植柳树,春天柳絮纷飞如雪,“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三辅黄图桥:

8、“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折柳赠别即来源于此,这段记录也是有关折柳赠别的最早文字记载。霸河柳树,尤为诗人喜爱,留给后世诸多名篇赋得长亭柳 戴叔伦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浐灞不分家浐河浐河,是灞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东部,蓝田县汤峪,向北在西安市东郊纺织城,在广太庙附近注入灞河,远在汉时,此地属霸陵县,故汉时记载说:“浐水北至霸陵入霸水。”浐河绕西安之东。 今日浐河汇入灞河,成为灞河的一条支流但上古时期浐河并不是灞河的支流,而是与灞河一样直接注入渭河,二者均为渭河一级支流。只是随渭

9、河向北偏移,在骊山断块的影响下,灞河由东向西偏转,在此过程,浐河亦作同样的变动,但浐河受骊山隆起的影响比灞河小,故在偏转的过程中,灞河偏转速度大于浐河,最终赶上浐河并袭夺了浐河,从而使浐河成为灞河的一级支流,而不再独立北流入渭。灞、浐汇流后,水量增大,洪水季节河口汪洋一片,但主河道比较稳定,只是入渭口随渭河北迁而逐渐向北推移。 灞、浐二河居长安东,为长安东门户泾河泾河以驻地命名,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河。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也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泔河等,其大部分支流深切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河谷狭窄。泾河发源于六盘山腹地的马尾巴梁,它从源头一出山,就水势洪大

10、,湍湍急流,越泾源县白面镇、园子乡、穿沙南峡,在柳家河坝入甘肃平凉,抵陕西高陵县汇入渭河。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地之一,该河一年之内径流量变化极大。此外,泾河流域水利开发也很早。 泾河汇入渭河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在一年之内的不同季节,由于泾河与渭河的来水来沙不同步,故一条水清,一条水浑,在其交汇处清浊不混,界线清楚。 泾河以清澈著称,奔流千里与混浊的渭河相汇,仍能见到它清澈的一半,“泾渭分明“、“泾清渭浊“的成语由此而生。但今天,因为污染等原因,这番景象已不复从前。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积近 1/3,是西

11、北地区著名的产粮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对泾河流域进行过治理、开发,上、中游修筑水库和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下游开挖和扩建渠道工程。泾惠渠改建了渠首大坝,增加了引水量,扩大了下游灌溉面积。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对我国农业影响深远。泾河地处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的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早已成为隐患。早在唐时,诗人杜甫就有“秦山忍破碎,泾渭不可求”的感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其境可以想见。泾河的传说,和西游记 的作者吴承恩有着渊源,那里是他的家乡。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说的就是泾河老龙潭发生的故事。传说唐贞观年间,连年大旱,颗粒

12、无收。宰相魏徵扮作老农微服私访到了老龙潭,信手卜卦,得知玉皇大帝已降旨八河总督泾河老龙次日子夜布雨,便在干裂的地里种瓜点豆。变作凡人的泾河老龙见状很是惊奇,魏徵实言相告,龙王此时并不知降旨布雨之事,便与魏徵打赌以争输赢。泾河龙王回宫后果然接到玉皇大帝的圣旨,为了不输给魏徵,擅自将一天一夜的和风细雨改为三天三夜狂风暴雨,直下的洪水泛滥成灾。一天,魏徵与唐太宗李世民对弈时突然熟睡,原来此时玉皇大帝召见魏徵,命其监斩触犯天条的泾河龙王,梦中魏徵将泾河老龙斩首。 此后,老龙潭又演绎出柳毅传书的千古佳话。泾河老龙王被斩后,其子继位,洞庭龙王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将独生女嫁给泾河小龙王,但泾河小龙王性情残暴、

13、喜新厌旧,将龙女流放到泾河滩上牧羊。进京赶考落第的湖南书生柳毅,到泾阳寻访好友途经此地奇遇龙女,遂帮龙女传书洞庭,龙女的三叔父钱塘龙王率兵三千将其救回,后龙女变为凡女,与柳毅结为夫妻。滈河滈河:发源于长安县石砭峪,与潏河在香积寺汇合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滈河绕西安之南。 滈河为汉唐长安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今天的石砭峪水库已纳入黑河引水工程潏(JUE 还是 YU)河潏河:发源于长安县秦岭北坡的大峪,是西安地区最负盛名的河流。潏河在牛头寺附近分为两支,向北为皂河,向西则与滈河合流汇入沣河。她是八水中变动最大的一条河流,发展到今天屡有改道,且这种改道多是以人工围堰筑渠的方式表现潏河绕西安之南。 总览长安八水,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交汇,涝河与沣河汇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