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和痛苦的领悟2007-04-30 09:18:00 之所以有的人更痛苦,有的人更幸福,不是人们对待幸福的态度不同,而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的冲动。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黄河边上,用瓶子灌一瓶河水。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水瓶里以后,依然十分浑浊,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浑浊黄色的世界。在瓶子背后,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面对这样的水,我感到了痛苦和绝望,感到了黄河河床不断提高带来的灾难,感到了人们在这种灾难中的
2、呼喊。我把水瓶放在边上,痛苦地坐在岸边,看着黄河发呆。一段时间后,我把眼神从远处收回来,猛然发现身边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浑浊的泥沙沉淀下来,上面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我看着这种变化,直到泥沙全部沉淀,只占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清的河水。我慢慢把瓶子举起来,透过瓶子,我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原来我们的幸福和痛苦也像黄河水一样。我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直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使所有的幸福都掺杂了痛苦的成分。假如清水是幸福,泥沙是痛苦,那我们一生幸福的总量应该大于痛苦。我们时时感到痛苦,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我们用不恰当的方
3、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为痛苦的渗透,我们本来应该清澈如水的生活,变得像黄河水一样,有了太多的杂质。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让痛苦沉淀在我们的心底,不管痛苦能不能消失,都只让它占有我们心里的一小片空间,那大部分的空间就会被幸福充实。每一个人出生伊始,一辈子所经历的幸福和痛苦的总量都应该是相同的,之所以有的人更痛苦,有的人更幸福,不是人们对待幸福的态度不同,而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想到这里,我把水瓶中的水晃动了一下,已经变得非常清澈的水在一瞬间就又变得浑浊不堪。而生命的难处在于,我们很难让生命静止不动,使我们能够把痛苦和幸福截然分开,并彻底把痛苦沉淀在某个被遗
4、忘的角落不再翻滚。痛苦和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搅和到一起。如果我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生命将失去存在的最本质意义。那痛苦和幸福相混合的生活是不是就失去意义了呢?我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我发现它是那么的壮阔和美丽。看着滔滔的河水,翻滚着浊浪,从地平线那头流过来,从我脚下流过,又消失在地平线的另一头,使人无法不感受到我们这个星球所蕴涵的勃勃生机。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把人的生命不断放大,放大到像黄河一样壮阔,从远古和天边流来,向未来和大海流去,那我们的生命就无所谓幸福和痛苦的混合,而变成一曲永远唱不完的雄壮的黄河交响曲。我们必须能够掌控自己的生命2007-04-19 09:43:00 主动积极地
5、生活和学习是人类幸福的出发点和归属地。要想使生命丰富多彩,我们必须能够掌控自己的生命。很多人会说,这还不容易,生命就在我们手中啊。其实不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被别的东西所控制,使我们空有躯体,没有灵魂。人类对某种东西产生的依赖心理,就是生命和灵魂受到控制的标志。要摆脱这种控制,除了巨大的毅力和勇气,还需要特别的洞察力,因为恶魔常常披着美丽的外表来迷惑我们。几年前,我买了一台 IBM 手提电脑,从此所有的工作计划和报告都用电脑完成;信件也都通过 email 收发,感觉效率很高;拍摄的照片都保存电脑里,不时打开看看,增加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电脑的出现使我感到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方便了许多
6、。不管出差还是旅游,我都会带上电脑,在不知不觉中,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逐渐发现,电脑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却像一个阴谋家一样带来许多问题。首先,我发现我对汉字越来越陌生。有几次拿起笔来写文章,却发现许多字在我脑海中完全没有了印象,从简单的如“豢养”的“豢” ,到复杂的如“饕餮” 。其次,虽然使用email 通信快捷,且无需付邮资,但大家有事没事都写信,出于礼貌你也得回信,结果大量的 email 你来我往,而真正重要的信却没有几封,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三,自从有了数码相机和电脑,似乎人人都成了摄影家,举着相机到处拍照。我也不能免俗,结果电脑里储存的照片多得数不过来
7、,但真正值得保存的照片却没几张,照相技术也越来越差。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开始耍小脾气。先是出现“懒惰”情绪,运行速度慢下来,每次开机都要等好几分钟。接着是“免疫力”下降,常常受病毒感染,动不动就死机、罢工。我以前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坏了,结果里面快要写完的两本书及所有的“贮存”都付之东流。更严重的是天天在电脑旁一坐好几个小时,最后颈椎病、神经痛、肌肉疲劳等和电脑相关的病全冒出来了。可等到我们发现电脑带来这么多坏处时,已经对它欲罢不能了。电脑的出现是人类的进步,但同时电脑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控制我们的生活,使人产生强大的依赖心理,从而失去了主动性。人类一旦被物质所控制,就会失去独
8、立精神和主动精神,生命也因此扭曲变形。自从有了手表,人们只知道低头看指针的走动,忘了抬头看日月星辰的旋转;自从有了汽车,人们只知道坐车来往,忘了和骏马一起奔腾的潇洒;还有电视机、游戏机等等,都在以某种堂皇的理由消蚀着积极的生命。我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就深深体会到了被控制的恐惧。当然这并不是这些发明本身的错,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这些机器,而是学习如何使它们真正为己所用,帮助我们的生命开出更加绚丽的鲜花。盲从让我差点儿进入绝境2007-04-02 10:57:00 8 月,我和一些朋友去呼伦贝尔草原,我们三辆越野吉普组成一个小队,兴高采烈地开到了草原深处。草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
9、,高低起伏地延伸向地平线,广阔得让人心醉。我开着第二辆吉普车,跟在第一辆车后面,翻过几个起伏的草坡后,看到远处出现了一个碧蓝的湖泊,像蓝宝石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于是我们就向湖边驶去。当时我们距离湖边还有两个草坡,草坡之间有一块低洼地。第一辆车对准湖的方向冲着低洼地直开了过去,后面的两辆车自然也跟着过去。开着开着,第一辆车的前部突然陷下去了。原来低洼处潮湿松软,形成了一片沼泽,被草覆盖着,看不出来。我们后面的两辆车紧急刹车,才避免了同样的命运。最后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两辆车拉得直冒青烟,才终于把第一辆车从泥坑里拉了出来。结果三辆车都大受创伤,草原上的尽兴畅游也变成了抢险救车,大家最后带着遗憾离
10、开了草原。其实当时我在后面,看到低洼处的草呈深绿色,就犯嘀咕,直觉可能有危险。环顾周围,发现只要稍微绕道,也可以抵达湖边,同车的人也有同感。但觉得前车的司机开得那么有把握,或许他以前来过此地,没想到其实不然。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人是很容易盲从的,甚至对一些明显错误的决定也不例外。曾经看过一个电视片,一群黄羊被头羊领着走进冰雪覆盖着的雪窟窿,结果所有的羊都冻死、饿死在里面。我当时还想,动物真笨,看到前面掉下去了,后面的停下来不就行了吗?现在发现人并不比动物更聪明。我在这件事情上犯了三个明显的错误,第一是盲目信任前面的那辆车;第二是明明看到危险还跟过去;第三是看到有更好的路却没果断改变方向。这件事给
11、我们的启示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首先要选对领导。如果我们追随别人,一定要确定被追随者是值得信赖的,否则就会陷入困境;第二是当我们发现领导有错误时,一定要及时提醒,防止错误的发生,不能盲目跟从;第三是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当你想走自己的路时,不要因为别人或者碍于面子放弃自己的主见和追求。坚持自己,即使错了也不会后悔,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无怨无悔。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追随无数的东西:别人上大学,我们也上大学;别人出国,我们也出国;别人学电脑,我们也学电脑;别人学英语,我们也学英语;别人喝可乐,也我们喝可乐;别人打游戏,我们也打游戏在这个趣味不断变化、各种潮流涌动的时代,我们不加思考地追随着别
12、人,浪费自己的精力、时间和生命。希望我们能在做事情之前,冷静思考一下其中的意义。其实认真做好一件事情,比追随一百次的潮流更能获得生命的本质。在你迈出自己的脚步之前,先提醒自己一下:不要盲从!读书之我见2007-03-26 10:56:00 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读书一定要有书的香味,书的形状,书的个性,并根据书的内容的不同,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你的身边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随身带上一本书,并不是一定要读书,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紧迫感,只是觉得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手里
13、没有一本书,总觉得不对劲,总觉得心里空空的,手不知道往哪里放。晚上睡觉前要是不拿本书在手中,就觉得世界末日快要来了,其实拿了也不一定读,但心里踏实,在枕头边放着一本书,可以安心睡觉了。每次出差,我都像搬运工似的在行李箱里放上一摞的书,结果经常发现带的很多书连翻都没有翻开过,所以告诫自己下次不要带那么多书。但下次出差仍然还是带很多书,沉甸甸地背出去,再原封不动地背回家,即使一字不读,也好像这些书在旅途中填补了心灵某个角落的空白。在别人面前读书和自己一个人读书,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和选择。在别人面前读书的时候,你总会有意无意地拿一些别人认为值得读,或者看上去很深奥的书,免得别人以为你太没学问。一个人
14、独处的时候是读书最快乐的时候,你读什么书完全由你自己选择。我最喜欢读的书是漫画书,就像我看电影最喜欢看卡通电影一样。虽时常怀疑自己的智商停留在了儿童时期,仍会每次拿到一本漫画书就喜上眉梢。蔡志忠的漫画书我读了无数遍,最近又把韩国作家李元馥的漫画系列读了个遍。读书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环境。我从来不在电脑中读任何书籍,在电脑中读书,就好像和机器人谈恋爱。读书一定要有书的香味,书的形状,书的个性。根据书的内容的不同,你还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来读。古代人读书要焚香洗手,有时候甚至还要有美女相伴,这种境界我们现在是没办法达到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些小环境。比如读古文的时候要在深夜,点上一根蜡烛,沏上一杯清茶,一字一句地慢慢读、慢慢品味;读诗歌的时候最好是在下雨天,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把诗歌读出来融入雨中,想着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读着诗歌中梦牵魂绕的语言,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读小说的时候最好在野外,或湖边或山脚,把自己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中,大悲大喜都有山川河流相呼应,不亦快哉;读哲学书籍应该去闹市,在人声鼎沸之处思考存在的意义和出世的意义,即使思考不出所以然也不会出问题,因为你一抬头就看到了热闹的人间。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你的身边,忠诚地守候在你生命的左右,随时宽解、充实你那不安、寂寞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