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2246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次作业:第 1 题(单选题)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 A.苗蛮文化 B.巫文化 C.孝道文化 D.儒家文化第 2 题(单选题)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那么“广德”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 A.唐朝 B.周朝 C.元朝 D.明朝第 3 题(单选题)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 )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明代 B.清代 C.魏晋南北朝 D.宋代 E.唐代 F.元代第 4 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谭嗣同 B.贺长龄 C.魏源

2、 D.陶澍第 5 题(单选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 )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唐朝 B.周朝 C.元朝 D.明朝第 6 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 A.周朝 B.汉朝 C.清朝 D.明朝2第 7 题(单选题)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春秋战国时期 B.商周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第 8 题(单选题)在横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在郴州境内有一座山不高却颇有名气的苏仙岭。苏仙岭的知名是因为 A.苏耽 B.苏东坡 C.苏武 D.苏秦第 9 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 ),开创了以“经世致用

3、”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第 10 题(单选题).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 A.海国图志B.太极图说 C.筹鹾篇 D.筹漕篇第 11 题(多选题)关于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有 A.章士钊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所著论中国政党内阁当应时发生、 何为政党等政治论文,对当时关心政治制度改革的人们以巨大的启迪,促进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与上海、北京、南京和省内各地建立联系,发行共产党宣言、 科学

4、社会主义、劳动界、新青年等书刊,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湖南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C.蔡和森在赴法勤丁俭学期间,从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7 D.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以反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记 E.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述墨、 孔子评议等多篇论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宣战,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第 12 题(多选题)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 A.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B.近现代多次

5、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 C.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 ” D.王船山信守 “道随器变 ”,“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 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第 13 题(多选题) 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

6、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 D.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 诗广传。 E.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第 14 题(多选题)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

7、才常等。8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 ”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E.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

8、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F.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 15 题(多选题).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B.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

9、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 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 D.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E.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第 16 题(判断题)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

10、,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先。 9 A.正确 B.错误第 17 题(判断题)从主张“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的经世派、洋务派,到学习、宣传以至主张实施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传人,湖湘文化完成了近代巅峰时期的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湖湘文化白始至终贯穿一种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A.正确 B.错误第 18 题(判断题)湖南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不仅使中原文化的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直接影响着湖南的本土居民,也为湖南本土的文化保留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使之成为中

11、华文化中一支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A.正确 B.错误第 19 题(判断题)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 A.正确 B.错误第 20 题(判断题)从屈原的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 A.正确 B.错误第 21 题(判断题) 屈原开创的楚辞,不仅打破了诗经的诗歌体例,对后来的汉赋以及五言诗、七言诗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湖湘文学的基础。 10 A.正确 B.错误第 22 题(判断题)两宋时期,以湖湘学派的崛起为标志,湖湘

12、文化走向成熟,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A.正确 B.错误第 23 题(判断题) 贾谊辞赋在文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鹏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对后来散体大赋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A.正确 B.错误第 24 题(判断题)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为长沙麓山寺,建于西晋初年。 A.正确 B.错误第 25 题(判断题)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 A.正确 B.错误第 26 题(判断题)道家在秦汉时期就已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以后道教在湖湘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天文学与地理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A

13、.正确 B.错误第 27 题(判断题)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11成。 A.正确 B.错误第 28 题(判断题)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 A.正确 B.错误第 29 题(判断题)陈天华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 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A.正确 B.错误

14、第 30 题(判断题)黄兴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正确 B.错误第二次作业:第 1 题(单选题)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 )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12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明代 B.清代 C.魏晋南北朝 D.宋代 E.唐代 F.元代第 2 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谭嗣同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第 3 题(判断题)湖湘民间盛行祭祀。祭典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神灵祭祀,所祭对象多为传说中的天神地祇,山精

15、鬼魅;第二类是祖先祭祀,所祭对象主要为家族祖先、民族祖先,如炎帝、舜帝;第三类为贤良忠德之士祭祀,所祭对象为公认的民族英雄、知名人士或对国家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物,如蔡锷、黄兴。 A.正确 B.错误第 4 题(判断题)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李白、杜甫、韩愈、秦观、辛弃疾、朱熹、王阳明等。此外还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文人曾流寓湖南,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湖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正确 B.错误第 5 题(判断题)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成。 A.正确 B.错误第

16、6 题(判断题)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 13 A.正确 B.错误第 7 题(判断题) 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上古本土文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 A.正确 B.错误第 8 题(判断题)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 A.正确 B.错误第 9 题(判断题)在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行省南北分治后,湖南独立建省。 A.正确

17、B.错误第 10 题(判断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唐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正确 B.错误第 11 题(判断题)时务学堂的创立是湖南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湖南成为当时中国最富朝气的省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使得湖南的维新运动成为后来戊戌变法的前奏和实践基础。 A.正确 B.错误14第 12 题(判断题)道家在秦汉时期就已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以后道教在湖湘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天文学与地理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A.正确 B.错误第 13 题(判断题)与先秦儒学和汉唐儒学相比,湖湘学者们不仅

18、是从社会政治或者生活实践的角度大量地讨论儒家伦理问题,而且是把这一切置于“性与天道”的宇宙论、世界观的哲学角度来考虑,使先秦以来的儒学发展成一种更为精深、具有系统性的学说,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A.正确 B.错误第 14 题(判断题)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A.正确 B.错误第 15 题(判断题)两宋时期是湖湘文化在全国形成自己特色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其标志是湖湘学派的崛起。 A.正确 B.错误第 16 题(判断题)王夫之反对君主制度和传统伦理纲常。他说: “原于天之广,则不可无父子;原于天之义,则不可无君臣

19、。”认为君臣父子,天经地义。 A.正确 B.错误第 17 题(判断题)从湖湘文化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施为看,求变趋新是其重要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 15 A.正确 B.错误第 18 题(判断题)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和江州 A.正确 B.错误第 19 题(判断题) 贾谊辞赋在文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鹏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对后来散体大赋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A.正确 B.错误第 20 题(判断题)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为长沙麓山寺,建于西晋初年。 A.正确 B.错误第 21 题(判断题) 屈原开创的楚辞,不仅打破了诗经的诗歌体例,对后来的汉赋以及五言诗、七言诗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

20、也奠定了湖湘文学的基础。 A.正确 B.错误第 22 题(判断题)湖南道县玉蟾岩发掘出的距今 12000 年的人工培植稻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稻作文明遗物, A.正确 B.错误16第 23 题(判断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原籍福建)的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正确 B.错误第 24 题(判断题)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儒家道德具有终极意义,契合宇宙之道。 A.正确 B.错误第 25 题(判断题)魏源的 经世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编纂的皇朝经

21、世文编、海国图志以及他的实践上。 A.正确 B.错误第 26 题(判断题)1876 年,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正确 B.错误第 27 题(判断题)南朝宋、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州。 A.正确 B.错误第 28 题(判断题)东晋时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17 A.正确 B.错误第 29 题(判断题)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

22、源:上古本土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 A.正确 B.错误第 30 题(判断题)秦汉时期,湖湘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在当时全国统一的背景下,北方、中原及各个地域的大量移民涌人湖湘,带来了包括生产技术在内的不同的地域文化。 A.正确 B.错误第 31 题(判断题)泽东历来强调文艺为大众服务,因此在他的诗词中,选用的词语往往是那些现代人的大众化的语言,这些语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内涵深意但普通老百姓也能一看就懂。 A.正确 B.错误第 32 题(判断题)湖湘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是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融汇过

23、程中发生的,是一个多源性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渊源,湖湘文化也不例外。 A.正确 B.错误第三次作业:21第 1 题(单选题)( )从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A.丁玲 B.张天翼 C.叶紫 D.沈从文第 2 题(单选题)1902 年,清政府管学大臣、长沙人( )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A.张百熙 B.魏源 C.谭嗣同 D.陈天华第 3 题(单选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

24、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 B.唐代 C.明代 D.元代第 4 题(单选题)( )出版于 19 27 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 B.丁玲 C.陈衡哲 D.沈从文第 5 题(单选题)( )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陶澍第 6 题(单选题)( )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A.王夫之 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第 7 题(单选题

25、)( )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A.张栻 B.周敦颐 C.王夫之 D.胡宏第 8 题(单选题)( ) 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 A.张天翼 B.叶紫 C.丁玲 D.沈从文第 9 题(单选题)唐代( )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第 10 题(单选题)( )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 海国图志、 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 B.曾国藩 C.谭嗣同 D.陈天华第 11 题(多选题)关于

26、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 172 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21 B.“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 C.从西汉起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这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柳宗元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D.屈原对宇宙天道、天人关系、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湖湘学术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E.

27、在屈原为后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天问、招魂、离骚、九歌等都是在流放湖南时所作。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屈原的代表作。第 12 题(多选题)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C.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D.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

28、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第 13 题(多选题)关于贾谊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屈原和贾谊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之乡” B.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 “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C.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D.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 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第 14 题(多选题)下

29、列描述正确的有: A.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21特形态。 B.柳宗元在刘禹锡 “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 C.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 D.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第 15 题(多选题)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具有偏向佛学,融合

30、佛学的倾向 B.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C.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D.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第 16 题(判断题)湖湘书院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对湖南的教育发展和湖湘思想文化的发展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书院传承的模式:一是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二是主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三是讲学结合,以学为主。 A.正确 B.错误第 17 题(判断题)东汉后期,随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湖湘医学有了标志性成就。 A.正确 B.错误第 18 题(判断题)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

31、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21 A.正确 B.错误第 19 题(判断题)宋代的湖南教育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学校设立较为普遍。湖南 12 个州府中有 11 个建有学校,59 县中有 31 县建有县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地方官员十分重视教育,如周敦颐、吴中夏、朱熹、真德秀、汪之信、魏了翁等;三是教育与湖南学术研究相得益彰。 A.正确 B.错误第 20 题(判断题)1902 年,清政府管学大臣、长沙人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A.正确 B.错误第 21 题(判断题)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

32、系。 A.正确 B.错误第 22 题(判断题)张天翼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叶紫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A.正确 B.错误第 23 题(判断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21 A.正确 B.错误第 24 题(判断题)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并以此来建构他的人性论思想体系。王夫之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这一见解,突破了传统的片面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或是片面以人的自然物质属性为人性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第 25 题(判

33、断题)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柯蓝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A.正确 B.错误第 26 题(判断题)王夫之治学的初衷在于希望总结出明王朝灭亡的教训,继而进入到全面系统批判总 结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他认为要总结教训,匡正时弊,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宋明以来思想文化界的崇无蹈虚倾向,使被宋明理学玄虚化的形而上之道重新回归到具体的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来。由此可见,王夫之思想的最大特点在崇实黜虚。 A.正确 B.错误第 27 题(判断题)曾国藩的经世理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推崇义理之学。将弘扬儒家之道的宋儒之学、义理之学作为一切学术、思想、文化的根本。第二,强

34、调“经济之学,即在义理之内”。第三,调和宋汉之争。第四,礼学经世。第五,荷道以躬。 A.正确 B.错误第 28 题(判断题)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唐贞元年间,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湖南度过了十年的时光。21刘禹锡的天说、天对等主要著作是在湖南完成的。 A.正确 B.错误第 29 题(判断题)柳宗元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前者借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悲悼抒发个人郁积,颇有离骚的神韵;后者排遗作者心中忧愁,成为汉代散体赋的先声。 A.正确 B.错误第 30 题(判断题)清代湖南的私学很普遍,有家塾、村馆、门馆三种。嘉庆以后,湖南显宦、富户无不设家塾以教授子弟;各村落市井,无不

35、设馆育童;一般知识分子和丁忧、罢黜在乡的官吏,无不开设门馆。因此,受教育的对象很广泛,教学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A.正确 B.错误第 31 题(判断题) 唐代“三舍法” 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 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A.正确 B.错误第 32 题(判断题)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不要忘了、 青纱帐里、桃花扇等,京剧孔雀东南飞、 渔夫恨等,桂剧木兰从军、梁红玉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都很有影响。 A.正确 B.错误2

36、1第 33 题(判断题) 两宋之时,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首先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为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深层融合、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有机结合提供新的契机。其次是儒学地域化的出现,为新的学术思潮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最后,中国文化发展到两宋之时,面临着来自佛道两家的严峻挑战,这些变化促成了理学的产生。 A.正确 B.错误第 34 题(判断题)王夫之以他的人性论为基础,又明确重倡了传统的“夷夏之辩”、“人禽之辩”、“君子小人之辩”等观念,使其学术思想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A.正确 B.错误第 35 题(判断题)谢冰莹出版于 19 27 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正确 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