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2022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幼体幼体的质量对育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体的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是否活跃,附肢划动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是否完整无损伤,是否挂脏,是否畸形(尾棘是否张开,是否有折断等) ,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看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的比率占 90%以上,不能低于 80%,畸形率10即淘汰。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是完全的内源性营养,可能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是非常瘦的话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的需要的,在这个时期往

2、水中加入少量的 Vc、复合 Vb 等应该有一定的作用。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的质量出现的问题:1) 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 发病,虽然用了 0.05ppm 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才能预防。2) 发光菌:有可能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看到发光的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他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是幼体携带的荧光菌。3) 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的抵抗力较差,随着苗的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4) 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

3、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水体水体的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控水质。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的浓度) 、粘性、底质等。第一部分:理化指标一、PH1、PH 对虾苗的影响1)pH 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的能力,碱性过强的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2)PH 的改变会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如当 NH4+、S2-、CN-分别转化为 NH3、H2S、HCN 时,对苗的毒性增强;特别是 EDTA 与重金属的络合物稳定

4、性主要取决于 PH,PH 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3)当 PH 降到 7.8 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2、育苗水体的 PH西海岸的天然海水 PH 约为 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 8.08.3 左右。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 PH 降低的情况,最低时能降到 6.5 左右。3、PH 的影响因素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的 PH 比较低,尤其是下雨时,雨水的 PH 是很低的,大约只有56.5 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 PH 的检测。2)水中的理化反应,如淡水中可能亚铁离子等含量较高,而这些离子的氧化、水解等都会导致 PH 的降低。池底有机残饵缺氧

5、代谢产生的硫化氢(电离作用) 、铵盐(水解作用)等也会使 PH 降低。本次处理水时用虾片和沸石粉共同处理的水 PH 明显低于之用沸石粉处理组,怀疑虾片会导致 PH 的降低,或者水中微生物对虾片的分解作用使 PH 降低。3)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也可能导致 PH 的降低。因为其次级代谢产物一般是偏酸性的。4、调控措施1)用生石灰:同时会增加水的硬度,但若加的太过量,可能会影响钙镁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为 5.1 乘以 10 的负十二次方,而 PH 为 8 左右时远不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2)用碳酸钠:同时会增加总碱度,增大水体 PH 的缓冲能力。3)沸石粉似也有升高 PH 的作用,用了 50ppm 处

6、理水之后水的 PH 从 7.96 升到了 8.2 左右。二、重金属离子和 EDTA重金属存在于天然海水中,藻、原生动物等生物体内也存在,其对虾苗有很大危害,会造成虾苗的畸形,死亡。但其危害也受到温度(越高危害越大) 、PH(越低危害越大) 、总碱度(因会产生碳酸盐沉淀,故其越高危害越小) 、总硬度(越大危害越小)等的影响。EDTA 的作用是螯合重金属离子,改变重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从而降低其毒性,但这种螯合物只是相对稳定,也会产生光降解、生物降解等作用,且其降解产物有甲醛、氨等对虾苗有很大危害的物质,所以使用时尽量不要太过量,且要注意不要在强光时使用。思考:西海岸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用的 E

7、DTA 也较多,一般 15ppm,比较高,沸石粉可能能够吸附一部分的 EDTA 螯合物,处理水时能否先加 EDTA,然后加沸石粉使其吸附沉降,再调水将其除掉?三、总碱度和总硬度1、总碱度:指水中碳酸根、碳酸氢根、氢氧根、硼酸根等离子的含量。本地海水的总碱度?总碱度高的海水其对 PH 的缓冲性较高(碳酸根、碳酸根水解等的电离作用) ,且能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但过高也会对虾苗有毒害作用。2、总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其对育苗也有重要影响,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 钙、镁是生物生命过程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缺钙会影响虾苗的蜕壳变态,育苗过程中经常加乳酸钙对虾苗进行补钙,促其顺利蜕壳。 (以前好像看过资

8、料说补钙时也要补磷)2)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3)钙、镁离子可增加水的缓冲性 4)水中钙、镁离子比例,对海水鱼、虾、贝的存活有重要影响(水中以 15 方水计的话,钙约有 7 公斤,镁约有 21 公斤,加生石灰过多担心会影响钙镁比) 第二部分四、水体的透明度来源:水的透明度主要受有机残饵、粪便、藻等的影响,其随着苗的生长逐渐变浓,原因是投饵越来越多,粪便也增多,水中其它的有机物也增多。五、水的粘性一般 M3仔虾阶段投饵量加重,根据其活力注意控制投饵量。如果育苗池的水过浓、饵料过量容易造成饵料的结块儿、沉底,导致虾苗的严重挂脏、活力不好,使用虾片、海草粉、沸石粉等对其都有较好的

9、效果,育苗期间用了沸石粉后酶制剂、益生菌等均可将其分解掉。育苗过程中若发现水过浓,则应使用沸石粉,最好再使用一些光合细菌利于底质的分解。据陈师傅讲,观察池壁上虾片沉积的多少就能知道水的粘性如何。放幼体前处理水时用1520ppm 的虾片(用 300 目的网袋搓洗)和 50ppm 的沸石粉处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六、底质底质如何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尤其到了仔虾阶段,若底质较脏、发臭则应及时搬池,因为仔虾阶段经过前期的有机物积累,容易有较多的有机物沉底,而仔虾期虾苗有沉底和附壁的特性,若底质较脏会对虾苗有较大的损害。且有机物沉底过多微生物不足以分解之且缺氧就容易发臭,形成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

10、害物质,危害虾苗。可以用酶制剂(为胞外水解酶) 、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红糖(?)等来降解一部分底质。第三部分、水处理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沉淀池沉淀、沙滤池、沙滤缸过滤,进车间时用棉花、过滤袋过滤。进水后先进行消毒,可以用漂白粉(约 100ppm) 、鱼虾安(有效成分为亚氯酸) 、甲醛(有效浓度约为 6.5ppm)等消毒 12 小时(要注意曝气十分钟后停气,因为上述消毒液为挥发性,不停气很容易挥发掉) ,曝气,时间长短与天气有关,太阳越厉害需要的曝气时间就越短,注意检测余氯(用甲醛的话如何检测?) 。之后若是水粘性比较大,则用沸石粉吸附,加沸石粉约 3050ppm 处理(最近实验同时用了 20pp

11、m 的顶好虾片处理,效果较好) 。用沸石粉开气处理 24 小时左右,然后停气沉降 24 小时,调水。管理主要包括日常的观测和操作第一部分、日常观测和技术操作第一、观察1、苗的数量:苗有无减少,若出现明显减少,就说明是出现了大量死亡,应及时找原因并采取措施。2、活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活力好的话摄食正常、变态、生长等都能比较顺利,也不易发病。3、变态时间:看是否正常,有拖时间的现象,拖时间有可能是幼体质量、温度偏低(多在蚤状期) 、营养不足(糠虾后) 、PH、各种原因引起的挂脏等,应当及时找原因,适当采取措施,如增加营养饵料量、适当加温、缚脚时用氢氧化钠加淡水、氟乐灵或者百碘(怀疑为真菌细

12、菌感染的原因时用)等。4、体色:看是否有白浊不透明等现象,若有则说明可能发病,微孢子虫病、肌肉坏死病、病毒/细菌性疾病都能导致肌肉白浊,需作进一步的镜检确认。5、胃肠饱满度:看其摄食情况,是增减投饵量的指标之一,不过如果虾苗有病、挂脏严重时有时也会导致空胃现象。其肝胰脏内的液泡是起消化作用的。6、肠道:是否有食物/粪便,蠕动是否正常(仔虾期后肠道一般有一半以上是满的就比较正常,全满的很少) ,还有其肠道两侧类似于淋巴管,内有快速流动的小颗粒,可能是淋巴细胞7、有无死苗:若有则应镜检观察,找出原因,如果只是偶有死者,其它活力尚可,应该问题不大。8、是否挂脏或者缚脚:引起挂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体

13、粘性过大、苗质量/活力不好、感染病菌等等,挂脏往往只是一个外观表现,应当做进一步检查,但如果活力较好,轻微挂脏也不怕,一般蜕壳后就可以恢复。9、蚤状期:是否拖便正常,若不正常,则可能是消化道出现问题或者是病变,但其拖便似也与饵料种类有关,一般可以用特效品/拖粪宝,幕帝那斯是调理肠道用的,一般在蚤状期一天用一次,约 0.51ppm10、观察水色,根据虾苗所处时期判断是清还是浓(也是增减投饵量的一个指标,过浓可以采取换水等措施) ,是否有结块儿等。11、糠虾后期、仔虾期时捞底观察看是否池底太脏、发臭,若比较脏或者发臭,在仔虾期一般采取搬池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控制饵料用量、增加微生态制剂(光和菌)和酶

14、制剂的用量。12、检测水体的 PH、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见水体部分) 。第二、技术操作一、消毒1、常用消毒药品:1) 漂白粉:一般 100ppm 左右,过 300 目网,2) 鱼虾安:一般 50ppm,直接冲水3) 漂白精:一般 25ppm,过 300 目4) 甲醛:一般 16ppm 左右,直接冲水2、注意:1)需要搓的药品要搓的完全,渣不要,不能有成块的落入水中2)注意人身安全3)加入消毒药品后先曝气 10 分钟后停气消毒 12 小时4)全池泼洒均匀二、测余氯、中和若在室内用硫代硫酸钠中和,根据计算数据,将硫代硫酸钠冲一桶水,先投多半桶,补满水曝气 30 分钟,测余氯,再根

15、据余氯的多少再投硫代硫酸钠,循环操作,直到完全中和。若在室外的话视天气情况而定,阳光强烈的话暴晒除氯最好,如果天气不好则需用硫代硫酸钠。三、处理水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沸石粉,虾片等来处理,其使用应和海水的粘性程度有关,沸石粉用量过大的话容易在水中残留的小颗粒比较多,易吸附饵料造成结块,使苗易挂脏,缚脚等。虾片用量大的话容易沉底(无节幼体期气量较小) ,造成池底较脏。处理水时加入沸石粉/虾片后先曝气 24 小时,再停气沉淀 24 小时,调水。四、测余氯、PH、总碱度/总硬度等水质指标,目的是确保放幼体之前各项理化指标达标。五、EDTA、百安威、VC在放幼体之前,要加 EDTA 螯合重金

16、属,其用量根据重金属的含量而定,本厂区一般用量为15ppm。放幼体当天上午一般用百安威活化水质,百安威成分不祥,应该是芽孢杆菌或者光合细菌,也可能是复合菌。投放之前要先活化 2 小时左右(装在 300 目袋中在海水里打气浸泡) 。第二部分、工人操作一、整理车间及工具准备1、操作:1)池的清洗 2)装气管 3)清洗准备各种工具(桶、瓢、烧杯、小桶、料袋、温度计)2、注意事项:1)装气管注意插紧、靠壁、摆直,不要有漏了胶粒的。2)各种工具要用洗洁精严格清洗,消毒、暴晒方可使用。3)一、进水进水时需要注意:1、棉花一定要够厚,包扎均匀,这样才能有效起到过滤作用,如果有不够厚的漏洞,则会造成水过滤不充

17、分,有杂质混入。但也不能过厚,太厚的话进水速度会很慢(一般一个进水筒用一包半脱脂棉,进两到三个池之后要更换棉花和棉袋。2、棉袋口要绑紧,否则水可能会从袋口溢出,不经棉花过滤就进入池中。3、各进水管要弄紧,防止水流较大时冲开接口处。4、进水工具如进水筒(约五六十公分长,钻孔约 1 寸直径) 、过滤棉袋(约七十公分长) 、网袋、绑过滤棉袋的气管等用前用后都要消毒、冲洗干净。二、消毒消毒一般加消毒液后先曝气十分钟左右使其在水体中分布均匀,然后停气(所用的消毒液都是挥发性的,若不停气易挥发掉) ,消毒一般 12 小时,再曝气以除去剩余消毒成分,如余氯等。消毒一般是在晚上,因为阳光也有使消毒液挥发的作用

18、,若白天消毒效果可能也不理想。三、处理水一般若水的粘性较大,则需要用沸石粉等来吸附处理, (处理之前要测余氯)此外,虾片、海草粉也有吸附净化水质的作用(活性炭也可以,效果不知道) 。加入沸石粉后,开气 24小时,再停气沉降 24 小时,然后方能调水。四、调水调水时需要注意1、同进水时的 1、2、3、4 注意事项2、调完一个池后要彻底洗刷干净(冲池时要开气) 。3、在开始调之前插好管后先要用塑料袋和气管将底下排水孔封死,避免出现漏水。五、调 PH、加 EDTA调完水之后测其 PH,根据测的值用碳酸钠调节 PH(用了 10ppm 的碳酸钠使池水的 PH 从8.1 左右升至 8.25 左右) 。ED

19、TA 的用量应视海水中重金属含量而定,本厂区一般用 15ppm.六、投微生态制剂在放幼体之前投放微生态制剂能起到调节水质,为幼体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作用,一般用810ppm 左右的百安威(光合细菌)和速宝贝/宝来雅(芽孢杆菌) ,共用能起到功能互补的协同作用。在育苗过程中也经常使用益生菌,主要是芽孢杆菌,速宝贝一般要先活化 612 小时,投时一般用 80 目网过滤一下,残渣似为载体、稀释剂一类物质,应该无害,也可以投。宝来雅直接冲水投,速宝贝在活化时要使用消毒的海水,使用之前必须测海水的余氯,其作用详见饵料篇。一般投放微生态制剂应以 10000100000 个细菌每毫升为宜。七、抽藻抽藻时要注意

20、1) 开始抽之前水管、管架等要严格消毒,并冲洗干净。2) 刚开始抽时先不要将管放在池里,要先排掉水管中本带的水,再将其放入池中抽藻3) 抽完一个池后最好将管头消毒冲洗一下,避免池之间交叉感染。抽完一个车间抽另一个车间时更必须消毒冲洗干净再抽,曾经发生过因为没有冲洗就直接加另一条车间而导致另一条车间的苗被传染,最先加的几个池全军覆没。4)抽藻时最好将管头稍微放深一点,可以减小对藻和虾苗的冲击力,减小其受损程度。八、放幼体放幼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放之前先将装幼体的袋消毒一下,放到池中适应一下温度,然后拿出对幼体进行消毒,用 100ppm 甲醛浸泡 30 秒,再用百碘 200ppm 浸泡一分钟,再投放

21、到池中。整个过程动作应当轻柔,尽量减小对幼体的损伤。放幼体之后及时放 0.05ppm 氟乐灵,以预防真菌病(真菌病最易在蚤状早期和无节幼体期发病)九、收丰年虫注意事项:1) 盖虫之前要先将气管拿出,排两下,将沉底的死软排掉,盖严,不要有光透入。2) 盖得时间要足够,以使其充分沉底。开始时开关开小一些,慢慢开大,这样能尽可能多的把沉底的虫收好。3) 用于孵化丰年虫和二次沉淀的孵化桶都要洗刷干净。4) 虫消毒的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时间都必须足够,以保证消毒效果。5) 消毒时一定要保证将所有虫都冲进消毒液中,不要有残留在消毒用桶边缘的。还有捞网上的虫也要全部冲进去,否则就相当于将没有消毒的虫投喂了。6)

22、 烫死或者冰冻死的虫在冲水投时注意用白水瓢缓冲一下水的冲力,减小死虫的受损。7) 烫虫时有结块儿时要用瓢摇一下。8) 如果虫的质量太差,可以采取事先去壳的办法,在 4的情况下用氢氧化钠和漂白水来处理,待虫软呈橙黄色之后即可,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完全把壳表面的丝状细菌、聚缩虫等完全杀死。9) 卤虫孵化时大量耗氧,PH 也会降低,这样会影响其孵化率,因此是否可以在其孵化桶中同时加入适量碳酸钠?十、换消毒液每天早晨都要将消毒手脚和看苗杯的消毒液换一次。因为经过一天的洗手脚、光解等影响,消毒液的浓度减小,杂质增多,消毒效果不能保证,所以要每天换一次。十一、换水当水质较浓、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或者要淡化时

23、常要进行换水,换水时要注意,排水器在用之前要用淡水冲洗干净,并检查有无漏洞。排完水后先将水管提起来让排水停掉,再将排水器从池中拿出来,这样不易沾苗在上面。换水会导致应激,可能会导致隐伏疾病的爆发,换水多时一般在换之前投一点 VC(0.5ppm) ,增强其抗应激能力。十二、搬池/出苗在此之前要先将沙井板打开,用高锰酸钾消毒一下。捞苗时注意要等苗达到一定密度再捞,捞一两个来回即可,这样可减少对苗的伤害。要注意控制沙井中的水位,过低的话排水孔中水的冲力太大会损伤虾苗。若底质较脏可在冲池后将捞的苗放到大红盆中弄干净。十三、投料随着虾苗的生长,各阶段用的网目也不一样,Z1 一般用 300 目,Z2 用

24、250 目,Z3 用200 目,糠虾一般用 150 目,仔虾期从一百到八十最后直接用水冲投。不过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如果糠虾前期活力较差的话就不要用 150 目而用 200 目。BP 为微胶囊产品,不能搓洗,只能用 150 目网冲洗过滤之后投。据彪哥讲这种搓料的方式对水体伤害较大(为什么?)所以可以用捞网用水冲洗过滤来投。投料时要尽量投均匀,避免局部料过多沉积和苗的聚集。而且要注意尽量不要泼到池壁上,因为池壁上有机污物较多,极易滋生有大量病菌,泼到池壁上的话容易将病菌冲到池中。十四、刷池刷池最好是在出苗或搬池之后立即进行,因为这时候比较湿润容易刷干净,否则干了的话就很不易刷干净。刷池时使用洗洁

25、精,再加一点碘福效果较好。感觉刷池时基本很难完完全全刷干净,所以最好是刷完之后再加淡水和消毒液(二溴海因等)浸泡。并在进水前用消毒液泼洒池,将池壁等消毒。十五、加温在温度降低时要注意加温,加温时要注意一定不要按温差计算时间再去看,一定要经常去看,以防脱管。一般白天不会降温,但天气凉时要多注意观察,降得多时注意加。加温幅度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一度。饵料主要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天然饵料主要有丰年虫和藻类(主要用角毛藻和骨条藻)一、藻类1.藻类使用:一般是直接抽藻入池,这样对藻的伤害比较小;藻的浓度一般为 100 万/ml,但这样加到池中的水比较多,容易带入原生动物或者别的病菌。用浓缩藻的话

26、容易损伤藻,目前藻类的实际用量,差不多为 510 万/ml 左右,而 863 李色东总经理给出的数据为溞溞期:一般按苗池中 10 万20 万个细胞 毫升的量投喂单胞藻。一般抽藻是在傍晚,如果改在上午光线较强时加,会不会有利于其繁殖,增大其浓度?藻类是幼体最好的开口饵料,蚤状期以植食性饵料为主,所以最好能多投喂一些单胞藻。因为角毛藻比骨条藻要小,所以在蚤状一期应投喂角毛藻,蚤状二期和三期可以投喂骨条藻。在糠虾阶段投藻主要的作用是稳定水质,调节 PH 值(因为藻液的 PH 一般在 9 以上),还能分泌抑菌物质。但如果密度过大可能会造成藻的沉底、老化,有可能会分泌毒素,坏水。2、单细胞藻类质量的要求

27、 各种单胞藻处于指数生长期,生活力强、生长旺盛,颜色正常,上浮或悬浮;镜检细胞个体大,饱满,无敌害和大量沉淀。二、丰年虫因为其营养丰富,尤其是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很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所以成为虾苗最好的饵料。三、人工配合饵料病害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 ,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

28、病。一、细菌病常见的主要有弧菌病、丝状细菌病、荧光菌病等。1、弧菌病:病原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包括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因为病菌大都发现于血淋巴中,所以又叫菌血病。患病的幼体游动不活泼,趋光性较差,有些慢性感染的个体在体表和附枝上常粘附着一些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但急性感染就不会挂脏。一般在 Z2 之后发病较多,可能是因为 Z2 之后投饵较多,残饵使水质变差,容易滋生细菌。因为有资料显示,投喂活饵料的比投喂人工饵料的发病率明显低。诊断时要在 400 倍下观察,可见血淋巴中有很多细菌活泼游动。在身体透明处易见。应当以预防为主,放幼体前严格消毒、进水前对池严格消毒,投喂人工饵料后

29、加一些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低聚糖、酵母等净化水质。平时多观察,有沉底的、游动不活泼的、体表有污物的,应当立即用显微镜观察。此外,工具最好专池专用,捞底用的网应当捞完一个池后消毒冲洗一下再用于别的吃,避免交叉感染。发现患病幼体之后,可采取换水用抗生素的办法,也可以尝试用菌克 27(因其能裂解革兰氏阴性菌,所以可以尝试用,但不清楚效果) 。2、丝状细菌病同样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附着在对虾的各期幼体的鳃和体表各处。它并不侵入虾体内,也不吸取营养,但可能会分泌毒素到虾体内,而且附着在鳃上的丝状细菌菌丝之间还往往附着有很多原生动物、单胞藻类、有机污物等杂质,它们会阻碍呼吸,且如果体表和鳃表面丝状细菌过多

30、时会对蜕壳造成机械阻碍,且由于缺氧,往往会造成无法蜕壳死亡。丝状细菌的发生和水质底质密切相关,当有机底质较多时易发病。丝状细菌菌体较大,一般低倍镜就可看到。防治:以防为主,注意保持水质良好,发生时保持丰富营养、促使虾苗尽快生长蜕皮,蜕皮时丝状细菌就可以被蜕掉。另外注意换水。3、荧光菌病:病原也是弧菌。发病初期幼体活力下降,糠虾弹跳无力,仔虾游动缓慢,且身体尤其是头胸部乳白色,濒死或者死亡的个体黑暗处会发出像萤火虫似的荧光,清晰可见。 (但也可能是夜光虫,要将发光体捞上来观察,在病虾上找不到夜光虫的话才能确诊) 。荧光菌非常容易一次出问题,下一批苗还会出问题,所以出苗后一定要彻底充分的消毒。也是

31、要以预防为主,主要是要勤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镜检,防患于未然,用速宝贝(芽孢杆菌)来预防的话效果较好,但用量要足够其形成优势菌群,否则也可能会发病,发病后要加大芽孢杆菌的用量,但这样可能会有副作用,加大芽孢杆菌用量后 PH 最低降到6.5 左右,而且加了一定量生石灰后 PH 仍不见回升,说明是生物的作用,可能跟芽孢杆菌有关。防治措施:可以在 M3 期到仔虾期就使用速宝贝,变齐仔虾后用一次百碘,然后连续用速宝贝,应该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如果等发现后再治疗,损失较大,且不容易控制,成本也较大。再就是早发现,一旦发现有空胃、发白的个体马上镜检,如果是充满细菌等症状,则说明很有可能就是发光菌,要尽

32、早采取措施,一般先用百碘(0.5ppm)再用速宝贝,再用百碘,再用速宝贝,重复几次之后一般就可控制住。4、Z2 综合症,怀疑为细菌的原因。主要症状是在蚤状二期不摄食,可以采取适当升温等措施促其快速变到蚤状三期,度过危险期。二、真菌病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是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 、镰刀菌链壶菌的菌丝为不规则的分枝,不规则(似鹿角状) ,不分隔,菌丝吸收虾体营养,很快就布满虾体全身,将营养物质吸收殆尽后,靠近宿主体表的菌丝就形成游动孢子囊的原基,有隔膜与菌丝的其它部分分开,并生出一条排放管,排放管穿过诉诸体表伸向体外形成顶囊,游动孢子囊原基中的原生质通过排放管流到顶囊中,再顶囊中形成许多游动孢子,最

33、后释放。然后附着在幼体表面,短暂休眠后就侵染幼体。镰刀菌的大分生孢子形似镰刀,细而长,菌丝分枝状,有分隔。发病的幼体活力差,趋光性弱变态时间长,身体粘污严重附肢刚毛卷曲有的幼体体表附着大量的动孢子。无节幼体问歇运动停留时间长,卵黄松散,尾棘部分或全部脱落,体内菌丝不明显。蚤状幼体肠胃空,腹部弯曲,体色发白,体内尤其是头胸甲网状菌丝明显。该病原菌在体内繁殖速度快从幼体活力减弱到幼体死亡一般只需8l0小时。一般用氟乐灵(0.05ppm)来预防,据报道,用制霉菌素对真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三、原生动物性疾病主要是微孢子虫病、水体中的一些非寄生类原生动物、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等。1、微孢子虫病能使虾幼体肌

34、肉变白浑浊,不透明。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肌肉坏死病都可能有类似症状,因此要镜检才能确诊,主要以预防为主。2、非寄生类原生动物此类原生动物主要的危害在于抢夺虾苗的饵料,因为在原生动物多的池中水色明显较清。但怀疑此类原生动物也能分泌一些毒素使虾苗产生应激而在体表分泌粘液,易挂脏,因为挂脏时多可见原生动物数量很多。此类原生动物可能来源于幼体,也可能来源于海水,处理水无法将此类原生动物的软除掉(一次观察刚放的幼体时在400倍镜下发现类似于原生动物软的物体。此外,藻类也可能是此类原生动物的饵料,抽的藻中也可能是此类原生动物的来源之一。发现此类原生动物较多的话最好适当增加投饵量,用黑粒等调控水色。可

35、以的话使用浓缩藻。3、固着类纤毛虫病主要是聚缩虫、钟形虫等一类纤毛虫。它们是以细菌或者有机碎屑为食,并不侵入机体,因此不是寄生虫,只是共栖生物,当数量不多时,危害并不严重,蜕壳后就可以除掉,但当数量很多时就有很大危害。它们寄生在体表,有时与其它原生动物和丝状细菌一起,对宿主造成严重危害。患病的幼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就更促进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繁殖,结果引起宿主的大量死亡。此病在蚤状期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危害也最大;在M期较容易发病,尤其是投饵过量时更易发病,也有较大危害,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变仔虾后就可恢复;仔虾期也较易发病,危害相对较小。此病在有机质较多的池

36、中易发生。其来源主要有1)、蓄水池中清理不善的话池内的浒苔和礁膜等绿藻上往往附有大量固着类纤毛虫,进水时即使用120目的网绢过滤也不能阻止其幼虫通过。2)、再投喂丰年虫幼虫时,在卤虫孵化期间往往在死软的软膜上产生大量的钟形虫或聚缩虫,若处理不善,带入育苗池就会引起疾病,如果在4摄氏度下用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去壳可以完全杀死壳表面的病原生物。3)处理水时能不能将其完全杀死?当聚缩虫非常严重,在变仔虾后仍然是非常多时,可以采取搬池的措施,注意搬池时尽量不要使用原来的池水。进水时应当用棉花和棉袋过滤。四、其他疾病1、挂脏/缚脚(粘污)总的原因是幼体感染病原, 活力减弱, 引起粘污或因环境变化, 使幼体

37、产生应激反应, 体表分泌粘液, 引起粘污。致死原因主要是初始时摄食能力减弱, 营养不良, 继而生长发育受阻, 不能蜕皮变态, 使脏物越积越多, 最终将口器堵塞使幼体因无法摄食而饥饿致死。具体的原因有(1):无节幼体先天不足无节幼体本身质量差, 活力弱,附肢划动无力, 因而刚毛和尾棘易挂脏。变态发育成搔状幼体后, 也会因活力差而挂脏。(2)池中原生动物大量繁殖, 代谢产物毒害南美白对虾幼体, 引起其产生应激反应, 分泌过多的粘液。从检查的情况来看, 凡是发生糠虾粘污的育苗池, 原生动物都很多, 镜检时视野内原生动物密密麻麻,东钻西窜。(3)投饵不当,尤其是蚤状期藻投喂过量, 引起部分藻类死亡,或

38、因人工饵料投喂不当, 造成水质恶化, 水质酸性偏大。池水氧化性或还原性过强, 使池水中的可溶性物质及饵料结块, 池水变清。(4)幼体感染病原生物, 活力下降。患细菌性疾病如菌血病和弧菌病、真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都会引起幼体不同程度地粘污。引起粘污的原因很多,应当镜检做进一步的诊断。最近几个月出现挂脏/缚脚的原因分析:1)处理水时同时使用沸石粉和虾片,且用量较大,造成水中有残留的沸石粉颗粒吸附水中残留粉末虾片等有机物造成水中颗粒状物质较多,使苗在Z2期出现了缚脚。2)料的粘性比较大,比如车元,其粘性较大,也容易造成苗的粘污,尤其是苗比较小的时候。3)幼体的质量问题4)投饵过量,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则可以少投料甚至不投料,多投虫,一方面增加营养促其蜕壳,另一方面也改善水质。采取措施:一般用百碘,加淡水,升温,调PH,缚脚可以用氢氧化钠(调PH作用)。2、畸形引起幼体畸形的原因主要有重金属、温度、幼体运输或者放的时候的操作引起的机械损伤等。一般放无节幼体时观察,幼体的畸形率不能超过20%。畸形主要发生在无节幼体和蚤状幼体阶段。其症状是附肢及尾部刚毛弯曲、萎缩或残缺不全,生病幼体游动不活泼,或下沉水底。但除了刚毛的变形以外,蚤状幼体的腹部也弯曲变形。患病幼体一般不能继续发育,在蜕皮时发生死亡。防治一般使用EDTA,用量视水体的重金属含量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