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阅读: 1、 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 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
2、 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 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 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 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 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 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 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 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 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见诸试题,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阅读题,首要的步骤是对文章进行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题的要求,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化分析,在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联系全文,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展开“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