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近国外全科医生之一澳大利亚:全科医生构筑健康核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全科医学系主任 菲奥娜罗宾森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在世界上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国际实践经验证明,发展全科医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途径。从本期开始,编辑部将分四期介绍国外全科医生服务的做法与经验,供读者学习借鉴。在澳大利亚,40%的医生是全科医生,97%的居民每年至少会找全科医生看一次病,约有 60%的就诊事件发生在全科医生和患者之间。可见,全科医生已经成为构筑澳大利亚家庭健康的核心力量。终身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在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训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校内的全科医生培训、毕业后的全科医生定向培训、职业培训。校
2、内的全科医生培训分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特别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具体而言,就是在接诊患者时,除了诊断疾病,全科医生还要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比如他来自怎样的家庭或社区。医学生毕业后,要接受两年的助理医生培训,既包括在多个科室轮转,也包括 12 周到半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在这一阶段,年轻医生会认真考虑,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之后,他们会进入职业教育阶段。在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训具有标准化的课程。其中,前 6 个月的培训要在上级资深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此后,每半年考核评估一次。对于每一个接受培训的医生来讲,他会得到带教老师的反馈、同行对他的评价以及自我测试结果的反馈,而这种信息反馈将化作职业发展的动
3、力。通过工作记录和审计系统自我判断在整个培训结束后,全科医生必须接受全国性的考试。全科医生考试由专门的部门组织,整个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试和为期一天的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主要有 5 个核心考点:交流技巧和医患关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群健康管理,伦理知识,医疗网络的组织能力。那么,一名全科医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称职呢?他可以通过几个途径获得反馈。第一,根据每天的工作记录,比如在过去 3 个月或者半年时间里,他开了多少抗菌药物是有记录的,他可以拿这个数据和其所在地区的其他全科医生相比,也可以和全国同一时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相比,从而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第二,根据全科医生审计系统获
4、得。比如他处理过的糖尿病患者,在其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后的一段时间,患者的血糖是否在应该控制的范围内。拥有医生、教练、老师等多重身份2在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实行周薪制,周薪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3 倍4 倍。如果全科医生在乡村或者边远地区工作,周薪还会更高。在全科医生的服务费中,60%由政府支付,剩下的 40%则由保险公司负担。全科医生根据业绩多少还可得到额外的奖励。比如,一名全科医生如果能够保证其所在社区 90%以上的适龄儿童得到免疫接种,那么他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报酬。此外,澳大利亚全科医生的基本工作时间是从早上 8 时至晚上 6 时,如果超出这个时间,也会得到额外的报酬。不仅如此,在澳大利亚,
5、全科医生其实有多重身份,可以当医生、当教练、当老师,可以到大学里做兼职讲师,可以到全科医生学院授课,也可以做相关领域的研究,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收入来源,干一份活拿一份钱,自由度比较大。(本报记者王 丹整理)倾情传递健康正能量本报一批新版面将在新一年亮相随着 2013 年冉冉升起的第一缕晨光,健康报将以新的面孔走近您身边,伴随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感谢您长久以来对健康报的支持,更期待您在新的一年里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健康报这位老朋友。 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报将继续为您提供最新卫生政策及解读、医改动态、医学科技等信息,将继续秉承“大健康”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道涉及公众健康领域的最
6、新变动、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除此之外,突出贴近性和实用性的保健养生专版、关注文化生活的文化视窗专版、弘扬衣食住行健康理念的健康生活周刊等一批新版面,也将逐一呈现在您的面前。 分享文化生活 营造精神家园 心术、医者仁心等以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为素材的文艺创作,不仅让社会各界了解了医学的内涵和规律,体会到医务人员的善良和辛劳,也让业界领悟到了文化的力量。 今年,每隔一周的周五,本报将在以往医学人文报道的基础上推出文化视窗专版,设立文化在线、医人雅趣、我的同行、在路上、话与画、创意空间、微分享等栏目,借助更多的细节、人物、故事,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一个理念交汇、创意分享的空
7、间,为爱好文艺的医务界朋友们搭建一个激发智慧、展示才艺的舞台,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安顿心灵、分享情趣的精神家园。 传播科学养生保健知识 养生和健康是小康生活的重要主题。这些年来,从绿豆汤、牛筋汤到生吃泥鳅等,众多“能治疑难杂症”的伪科学此起彼伏;从“喝绿豆汤能治疑难杂症”的张悟本到“拍打能治百病”的萧宏慈等,众多伪名医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怪现象的背后,一方面凸显出公众对养生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又暴露出公众科学养生理念的匮乏。 3为满足公众对科学养生知识和理念的需求,本报在以往中医报道的基础上,每隔一周的周三重新包装推出保健养生专版。这一专版将设置名中医谈养生、讲故事话中药、食疗药膳、时令调养、养
8、生心得等栏目,致力于通过名医大师的讲述和传播,为读者提供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贴近性、可操作性的保健养生知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为保健养生专版撰写开篇语,希望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治未病”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科学养生保健理念,掌握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打造有品质的生活读本 新的一年,本报还将在每周二增加 4 个版面,在 9 版12 版推出全新打造的健康生活周刊。健康生活周刊将设时尚健康、吃喝有道、美丽女性、儿童乐园、健康旅游、美丽医院、老人之家等栏目,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关注读者遇到的健康问题,提供轻松、
9、时尚的各类健康知识和生活常识,别开生面地为您答疑解惑。同时,这一版块还希望成为读者生活的守护者和聆听者,听您叙述自己的健康心得和感人故事。 在新的一年里,本报医药观察专版也将增加档期,每周二如约与您见面。其他版面也将陆续推出全新栏目。“群体性焦虑”心结背后:收入、保障是“病根”“一个字,累!”王志刚斜靠在沙发上,拿着电视遥控器漫无目的地换台,显得心神不定。 “压力山大”最近频频出现在各媒体发布的 2012 年网络热词排行榜上。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 8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6 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大于去年者,中国内地占 75%,位居第一,大大超出全球平均值 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为 8
10、0%、67%。 这是一个时代的群体性焦虑症有压力觉得累,没压力觉得可怕。为什么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那么多人却觉得“压力山大”?他们为何如此疲于奔命? 症状:焦虑、提不起精神 31 岁的王志刚 2002 年从东北老家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北京,多年一直混迹于广告圈。攒钱买房娶媳妇,这是王志刚的梦想,也是他孜孜不倦的动力所在。 可是王志刚最近总觉得自己不太对劲,提不起精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且总有焦虑感,毫无缘由的就会着急,就是休息时也无法放松下来。 更让王志刚感到可怕的还是身体上的不适。很长一段时间他总是睡不着,或者睡不醒,动不动就浑身无力,有时候想撕开方便面袋子都感觉吃力。“还特别容
11、易忘事,常常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要说什么。”王志刚说,感觉自己突然像个年迈的老头,“年纪不高,血压很高,薪水没涨,腰围涨了”。 就是这样王志刚也无法停止脚步,因为他想在“北京生根开花”。王志刚4说,“有了房子才有家,娶个北京媳妇,将来孩子户口就可以落在北京,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人。” 成为真正的“北京人”是许多“北漂族”努力奋斗的动力。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归属感”一词常常被人们提起。“没有户口、没有房子,始终觉得自己是外来户,今后孩子上学就成问题。”王志刚说。但是,在为理想斗志昂扬地打拼过程中,任何有关教育、保障等“区别身份”的信息总是让人产生莫名的失败感,压力和惆怅仿佛从另一个方向凭空袭来
12、。 “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和社会认同,这两者是幸福的主要条件。” 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心理督导师韦志中说,一部分人从欠发达地区来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工作和生活,是这个时代的独特风景。这一大批“新北京人”“新上海人”“新广州人”既需要有对所落脚城市的认同感,也需要落脚城市对他的认同感,进而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产生“家”一般的归属感。 病灶:收入、保障是“病根” 在这样从物质到心理到精神的梦想“照耀”下,王志刚平时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这份靠业绩提成的工作就会在工资单上“给他点颜色看”。他每天都得拼命奋斗。 攒了一笔首付,王志刚开始看房。要么觉得房价太贵,就是觉得位置太偏。有好几
13、次他都差点够着了梦想的边缘,但在犹犹豫豫中房价却“打着滚”翻了上去。 2011 年 2 月,北京出台限购政策,非京户籍人士需要提供在北京连续五年缴纳社保或纳税记录的证明。由于跳槽导致社保和纳税证明出现断档,王志刚要想获得购房资格必须再等三年。这回王志刚算是死心了。 “先埋头再苦干三年,看看房价会不会出现奇迹”。他觉得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但是毕竟没有磨灭,“总有一天梦想会照进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 12 月 18 日发布的2013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显示,超过半数(51.3%)的城市居民表示经济压力大,仅有 18.3%的表示经济压力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居民经济压力来源
14、前三位依次是住房(56.9%)、生活成本(49.2%)和子女教育(33.2%),中等以上收入者的经济压力更多来源于住房,低收入者的最大经济压力来自基本生活成本。 工作、住房、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奔忙的身影背后,始终绕不开的还是收入问题。除此之外,社会保障不足也是许多人感到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认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有待完善,人们对医疗、养老、住房和子女教育等问题缺乏稳定感,因此努力将未来收益“折现”到当前实现,其代价就是透支身心健康。另外,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扩大,不少人产生相对被剥夺感,导致群体性焦虑情绪严重。 5处方:个人、
15、社会都要“解套” 12 月 18 日,安徽一位 35 岁的服装店主因过度劳累导致心源性猝死。看着电视中的报道,王志刚为自己的现状感到害怕,“我可能也患上了压力综合症。” “压力综合症”是都市白领对精神萎靡、身心透支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总结性描述。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和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等的调查显示,过大的压力导致“未老先衰”“过劳肥”“过劳死”等情况。据统计,我国每年过劳死亡人数达到 60 万人。2012 年,多起“过劳死”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既然暂时无力改变,就要学会自我调节。”王志刚渐渐意识到压力大的严重性,他和身边朋友达成一个共识:正视自身能力与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
16、菲薄,不因为不切实际或者太过长远的事情而把自己总是搞得那么累,把握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在许多专家看来,摆脱压力不仅需要个人摆正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还需要社会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环境,以及可靠的社会保障。“每个人都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释放压力、感受幸福。对于客居他乡的人来说,需要再继续经营社会关系作为心理支持,调整心态。”韦志中说,压力就像洪水,蓄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释放,或者和朋友沟通交流,或者通过运动和娱乐来放松,都是十分自然的选择。 仅靠自身的调节还不能完全改变现状。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鲁良认为,现在普遍存在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等二元社会制度结构,让许多人在获取相应的福利待遇、争取社会认同和获得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面临着很难逾越的制度障碍和观念阻抗,很多人把这种身份待遇的差异与人格的差异、地位的差异和阶层的差异联系起来,无形中造成了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压力。 “任何在城市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对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他们都应该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鲁良表示,社会应该从理念、体制和举措等各个层面提供周全的、无差别的社会保障,消除不平等的制度障碍,让社会各阶层都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一身轻松地去为美好生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