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体中的细胞是否也有灵知、有神识?问:我们身体都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也是有灵知,有神识、有自性的,就等于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无数无量的灵体。那我们在破我执、做利他而不利己的事情时,是否对依附自己身上的这些众生不利?答:你的想法太狭窄,身上,不错是如你所想的,每个细胞都有灵性,你善,他们跟着你行善;你造恶,他跟着你造恶。他决定跟你是一致的,他不会跟你相反的,你带头。你要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你身上所有细胞都跟你一样,所以你的身体健康,你的精神饱满,道理在此地。如果说你做利他不利己的事情,他们都反对,你发这个心,这些细胞一反对,你就生大病,你就做不成了。他们又何尝不愿意修行?实在讲,
2、也想早一点成佛,也想早一点解脱。所以我们自己要带动,每一个细胞跟我们都能配合,身心健康,精神愉快。什么样的业属于“定业”?问:尊敬的老法师,学生想请问,什么样的业属於定业?答:定业,实在说是坚固的执著不肯放下,就变成定业;如果你果然肯放下,定业就没有了。坚固的执著。那一切众生最坚固的执著就是我,把身体当作我,你身所造的业都变成定业。所以人的命运从哪里来的?就从这来的。如果你肯放下,这身不是我,那个定业就动摇了,那很容易瓦解掉,这个道理要懂。放下身心世界,世界不是真的是假的,成住坏空,身体有生老病死,你能常作如是观,定业就解开了。 (净空法师对雪梨同修弟子规教学答疑 2009/3/7)附:定业(
3、术语)定受生死苦果之定业因也。此有善恶之二,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又善恶之定业,各有三种,于造善恶业之生,直感苦乐之果,为顺现受2业。隔一世而感其果,为顺生受业。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为顺后受业。已上皆为定业中之差别,此外善恶皆有不定业之一种,业力微弱,不必感果也。因而通为四业。 【又】 (术语)念佛四业之一。对于散业而言。坐禅入定而观佛也。往生要集下曰: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定业亦能转(杂语)文句记十曰: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 恶之定业,虽必受苦果,若众生之机,感佛菩萨为厚,则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也。理趣释下曰:心不犹豫能发净信修行,则现
4、世恶报及来生能转定业,疾证无上菩提也。 佛教卍含义及来源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据长阿含经说,它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六,说是释迦世尊的第八十种好相,位于胸前。在十地经论第十二卷说,释迦菩萨在未成佛时,胸臆间即有功德庄严金刚卍字相。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广大庄严经卷三,说佛的头发也有五个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说佛的腰间也有卍字相。 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无比,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说: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卍字的符号,有向右旋卍;有向左旋卐。根据慧琳音义
5、第二十一卷、慧菀音义 ,及华严经等,总共有十七处说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画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卐。还有日本奈良的药师寺的药师佛像脚下的卐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数的记载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笯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卍字相。在古印度的传说,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皆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佛是法中之圣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种大人相,此在金刚般若经中就有记载。3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而大多数都认为右旋是对的,左旋是错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欧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来做为他纳粹主义的标帜。此后,即有更多的争论,有的说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
6、用的是右旋。其实在唐朝的则天武后时代,曾经创造了一个字卐,念做日字,象征太阳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瓋,佛教则是正方形的卍。至于印度教则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棒教(bon-pa )则用左旋。根据日本国士馆大学光岛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纪时始见于婆罗门教的记载,乃是主神毗湿笯的胸毛,是称为 vatsa 的记号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纪始被用于佛典。到了西元后一世纪时,又更名为svastiko,本为牛犊头部的毛发螺旋相,演变成主神毗湿笯的胸毛相,后成为十六种大人相之一,又成为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总之,在佛教不论右旋、左旋,卍字均系
7、用来表征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西方无限地延伸、无尽地展现,无休无止地救济十方无量的众生。故亦无须执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现是右旋或左旋了。 (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问:卍字,有右旋,有左旋,请问哪一个是正确的?有何意义?答:卍字是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这个相代表吉祥 。这个相是在胸口,到底是右旋还是左旋,都有依据,不是随便说的。根据佛教的传统说法,佛教尚右。譬如,绕佛一定是右绕,不是左绕。既然尚右,右旋应当是合理的。可是我们曾经看到古人塑造佛像也有左旋的,这个我们不必去执著。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此句何义?选择字号 1215182124 这是出自楞严经的一段经文,释迦牟尼佛(梵语
8、 Sakya-muni buddha)证成无上菩提,将其心境一一表露无余,这是心地解脱的意境。物乃指著五欲(梵语 panca kamah)六尘(梵语 sad visayah),山河大地,乃至人事物也。修行者的心地不被外物所感动,自性即如如,如如之性即如来。六道众生不得解脱三4界,就是见境生心,思物染尘,不得自性自在,被外物所牵制,因此心地被物所役,称之为众生;心能役物,称为如来。简而言之,心能自在不被外物所惑动,即是如来(梵语tathagata);心不能转物,被物所转,即是众生。 (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六祖参法性寺时遇风吹幡动,二僧争辩,经祖开示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 ,学人未明此理
9、,若云禅宗主心不随动故,则心虽不动,但风幡自是动何,是否心能转物,以令风幡俱不动?(胡正临)答:风与幡皆是相,应知万法唯识,非别有风幡及外境!凡夫迷境不了真心,智者明心知无妄境,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也。明乎风幡乃识田种子现行,则不误会心自心,风幡自风幡矣。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这位同修问怎样转物?答:你要不被物转你就转物了,也就是说我说得更明白一点,你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你就能影响外面环境。问你人家要是骂你,你会不会生气?你要会生气,你就被外面环境转了,你就转不了物。所以不但是见解要同佛,还要有相当功夫。 (净空法师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 2004/9/10)黄念祖居士谷响集相关节录一切事物皆有两面: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光明的一面,黑暗的一面。一切事物对于我们的根本大事,同样有以上两方面,就看我们会不会用,会用就能转。但能转物即同如来。 转物二字多少人错会,以为是把眼前的一座大楼搬走了,才是转物。不对,那是圣末边事。应知,转烦恼为菩提才真是转物。例如:文革时我在河南干校,身份是牛鬼蛇神,人皆厌恶。对于自己的家庭与自己的前途一筹莫展,无能为力。整天劳动,身同牛马。这是好事是坏事?可是我当时觉得,人不愿和我说话,我正好一句话不说。既然许多事我盘算也无用,干脆就不想。于是我在修持上得到一个飞跃,坏事变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