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左岸电站进水口闸门竖井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871213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岸电站进水口闸门竖井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左岸电站进水口闸门竖井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左岸电站进水口闸门竖井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左岸电站进水口闸门竖井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左岸电站进水口闸门竖井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评价1、开挖揭示的工地地质条件(1)1#、2#闸门竖井1#、2#闸门竖井平台高程为 610m,竖井岩性主要为 P211层P 27层致密状玄武岩、含斑玄武岩及角砾集块熔岩,顶部井口部位有少量 P212层底部玄武岩。竖井内 C11C7层间错动带均有分布,产状 N1030W/NE1015,主错带宽 310cm,主要由岩屑、角砾组成,基本无影响带;层内错动带规模较大者近 10 条,每个岩流层中均有分布,倾角平缓,带宽 18cm 不等,主要由角砾、岩屑及片状岩组成,为含屑角砾型裂隙岩块型。节理裂隙主要发育 3 组:N3060W/NE (SW)6080 ,长度一般

2、35m,部分 510m,间距 13m,裂面起伏粗糙,轻度中度锈染,普遍闭合无充填,局部微张,为顺坡向裂隙,主要分布在竖井中上部;EW/S(N )7080 ,长13m,间距 0.52.0m,裂面平直粗糙,轻度锈染新鲜,闭合无充填,主要分布在各岩流层顶部熔岩中;N7080E/SE 7080 ,长 510m,部分 35m,间距1.53.0m,裂隙起伏粗糙,轻度锈染 新鲜,闭合无充填,主要发育于竖井下部 P28层、P27层玄武岩中;其余裂隙主要平行错动带随机分布。1#和 2#闸门竖井相邻,中心线相距 30.5m,地质条件类似,上部基本属弱下风化、无卸荷岩体,局部弱上风化,岩体结构以次块状为主,部分块状

3、结构,较完整,绝大部分为 1级岩体,井口部位局部为 2级;竖井下部岩体新鲜完整,块状结构为主,为级岩体。(2)3#、4#闸门竖井3#、4#闸门竖井平台高程为 600m,竖井岩性主要为 P211层P 28层致密状玄武岩、含斑玄武岩及角砾集块熔岩,顶部井口部位有少量 P212层底部玄武岩。竖井内有C11C8层间错动带分布,产状 N1030W/NE1015,主错带宽 310cm,主要由岩屑、角砾组成,基本无影响带,其中 C11层间错动带于井口部位分布,C 10在 3#竖井内出露明显,4#竖井部位呈熔接型发育;层内错动带较发育,产状平缓,一般长度大于10m,主错带宽 18cm 不等,主要由角砾、岩屑及

4、片状岩组成,为含屑角砾型裂隙岩块型。节理裂隙主要发育 2 组:N3060W/NE (SW)6080 ,长度一般35m,部分 510m,间距 13m,裂面起伏粗糙,轻度中度锈染,普遍闭合无充填,局部微张,为顺坡向裂隙,主要分布在竖井中上部;EW/S(N )7080 ,长13m,间距 0.52.0m,裂面平直粗糙,轻度锈染新鲜,闭合无充填,主要分布在各岩流层顶部熔岩中;其余裂隙主要平行错动带随机分布。3#和 4#闸门竖井地质条件类似,上部基本属弱下风化、无卸荷岩体,4#井口局部弱上风化,岩体结构以次块状为主,部分块状结构,较完整,绝大部分为 1级岩体,4#井口部位局部为 2级;竖井下部岩体新鲜完整

5、,块状结构为主,为级岩体。(3)5#7#闸门竖井5#7#闸门竖井平台高程为 580m,竖井岩性主要为 P210层P 28层致密状玄武岩、含斑玄武岩及角砾集块熔岩。竖井内有 C9、C 8层间错动带分布,产状 N1030W/NE1015,主错带宽 510cm,主要由岩屑、角砾组成,基本无影响带;层内错动带较发育,主要集中在整个 P210层、P 29层中下部及 P28层上部分布,长度一般大于 10m,主错带宽度一般 25cm,部分 58cm,主要由角砾、岩屑及片状岩组成,无影响带。节理裂隙主要发育 3 组:N3060W/NE (SW)6080 ,长度一般35m,部分 510m,间距 13m,裂面起伏

6、粗糙,轻度中度锈染,普遍闭合无充填,局部微张,为顺坡向裂隙,主要分布在竖井中上部;EW/S(N )7080 ,长13m,间距 0.52.0m,裂面平直粗糙,轻度锈染新鲜,闭合无充填,主要分布在各岩流层顶部熔岩中;N7080E/SE 5080 ,长 35m,部分 510m,间距1.53.0m,裂隙起伏粗糙,轻度锈染 新鲜,闭合无充填,主要发育于竖井下部 P29层、P28层玄武岩中;其余裂隙主要平行错动带随机分布。5#、6#闸门竖井上部基本为弱下风化、无卸荷岩体,6#井口局部弱上风化、弱卸荷,7#闸门竖井上部为弱上 弱下风化、弱卸荷 无卸荷岩体。5#7#竖井岩体结构以次块状为主,部分块状结构,整体

7、较完整,局部完整性差,绝大部分为 1级岩体,6#井口部位及 7#竖井顶部为 2级;竖井下部岩体新鲜完整,块状结构为主,为级岩体。(4)8#闸门竖井8#闸门竖井平台高程为 570m,竖井岩性主要为 P210层P 28层致密状玄武岩、含斑玄武岩及角砾集块熔岩。竖井内有 C9、C 8层间错动带分布,产状 N1030W/NE1015,主错带宽 510cm,主要由岩屑、角砾组成,基本无影响带;层内错动带整体不发育,共分布 5 条左右,主要出露于 P210层和 P29层岩体中,长度一般大于 10m,主错带宽度一般 15cm,主要由角砾、岩屑及片状岩组成,无影响带。节理裂隙主要发育 4 组:N65W/SW7

8、5,长 35m,间距 1.02.0m,裂面起伏光滑,轻度中度锈染,微张,为顺坡向卸荷裂隙,主要发育竖井上部 P210层岩体中;EW/S2530,长度大于 35m,间距 1.03.0m,裂面平直光滑,轻度中度锈染,局部微张;EW/S75,长 13m,间距 23m,裂面起伏粗糙,新鲜轻度锈染,闭合无充填,发育于各岩流层顶部熔岩中;N80E/SE60 ,长 35m,间距1.03.0m,裂面起伏粗糙,新鲜 轻度锈染,闭合无充填。该闸门竖井上部为弱上风化、弱卸荷弱下风化、无卸荷岩体,以次块状结构为主,部分块状结构,整体较完整,部分完整性差,其中竖井下游至 9#竖井平台间 EL.555m以上分布有卸荷拉裂

9、缝,于 EL.570m 竖井平台上可见宽度最大 15cm,为 2级 1级岩体;竖井下部岩体新鲜完整,块状结构为主,为级岩体。(5)9#闸门竖井9#闸门竖井平台高程为 555m,竖井开挖涉及整个 P29层、P 210层下部及 P28层顶部岩体,岩性为致密状玄武岩和角砾集块熔岩。竖井内有 C9、C 8层间错动带分布,产状平缓,主错带宽 58cm,主要由岩屑、角砾组成,基本无影响带;层内错动带不发育,共分布数条,主要集中在 C9、C 8层间错动带上部发育。节理裂隙主要发育 1 组,产状 N6080E/NW(SE)6080 ,长 35m,间距 13m,裂面起伏粗糙,轻度锈染,闭合无充填。该闸门竖井以弱

10、下风化、无卸荷微新岩体为主,井口部分为弱上风化、弱卸荷岩体,以次块状结构块状结构为主,整体较完整,部分完整性差,以 1级级岩体为主,局部 2岩体。2、闸门竖井稳定性评价根据左岸电站进水口原始地形情况,开挖形成了不同高程的闸门竖井平台,1#、2#为 610m 高程、3#、4#为 600m 高程、5#7#为 580m 高程、8#为 570m 高程、9#为 555m 高程,竖井高度大致为 3387m,竖井外侧岩体水平厚度顶部约 710m,底部约 28m。闸门竖井岩性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 2)第 12 层第 7 岩流层,岩质坚硬,强度高,岩体中主要结构面为层间、层内错动带和节理裂隙,规模较大和分布连续的层间、层内错动带产状一般比较平缓,且性状较好,对竖筒的围岩稳定有利,节理裂隙一般延伸短小,普遍闭合,对竖筒的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小。闸门竖井围岩以次块状块状结构为主,完整性较好,围岩类别以 1级岩体为主,局部 2级岩体,井壁干燥,局部潮湿,闸门竖井围岩稳定性较好。闸门竖井开挖过程中,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方法,未出现塌方现象,仅出现少量局部掉块,通过对井壁的危石清理和系统喷锚支护处理后,井壁稳定未再发生掉块现象。从目前监测资料反馈,井筒变形量很小,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