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回顾,1、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的是,A、胃,D、骨,C、脉,B、胆,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贮藏胆汁以助消化,B、主疏泄,C、主决断,D、泌别清浊,3、六腑中哪一腑称为“孤腑”?为人体中最大的腑?,A、胆,D、小肠,C、三焦,B、心包,4、与水液代谢相关的脏腑是,A、心肝肾,D、肝脾肾,C、心肝脾,B、肺脾肾,5、下列哪一项不是奇恒之腑,A、女子胞,D、髓,C、三焦,B、脑,庄子鼓盆而歌 ,送妻升遐,“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
2、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第三章 气、血、津液学说,气,概念:,一、气,(一)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 肾封藏,水谷之精微 脾运化,吸入之清气 肺主气,是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之气机。,(二)气的运动, 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2.气的运动形式, 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在上者当降,在下者应升,脾胃之气为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枢纽。,1推动作用(元气),(三)气的功能,2温煦作用(阳气),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
3、络功能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运行迟缓。,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暖,驱除寒冷。,3防御作用(卫气),4固摄作用(脾气),病理: 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罹患疾病。,病理: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 下以及胃、 肾、子宫下垂、脱肛等。,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 作用。,病理:气、血、津液代谢障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障碍。,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5气化作用,1. 元
4、气:原气、真气。人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四)气的分类,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完善。,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推动、激发人体生理活动)。 代表人体的正气 。,功能,分布,生成,元气是人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结合积于胸中(膻中),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 上行于咽喉,下行于丹田,2. 宗 气,生成,肺吸入自然界清气,功能,分布,走息道以司呼吸(助肺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助心行血),膻中称“上气海” 丹田称“下气海”,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3. 营 气,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血液:营气+津液,生
5、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4.卫 气,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等。,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功能,温分肉 肥腠理 司开合,血,(一)概念: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二)生成:,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补肾精生血,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主疏泄、藏血,相互协调下进行的。,(三)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四)血的运行,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在,津液,(一)概念
6、,三、津 液,津 体液中清而稀薄的部分。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肉,孔窍,渗注于血脉。具有滋润作用。,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液 体液中较稠厚的部分。主要分布于骨节、脏 腑、 脑、髓等。具有濡养作用。,进一步吸收水份,全身,膀胱,尿,浊,大肠,(游溢精气),泌别清浊,清,脾,肺,散精,宣发,汗,肃降,肾,重吸收,(气化),清,浊,(运化),说明:津液代谢与各脏腑有关 其中肺、脾、肾尤为重要。,(二)生成、分布和排泄,胃,小肠,水,皮肤,大便,滋润濡养作用,病理:水液代谢失衡,伤津,(三)津液的功能,水液内停,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化生血液,气、血
7、、津液之间的关系,1. 气为血之帅,血旺,气虚,血虚,血行,气虚,血瘀,血运脉中,气虚,出血,(一)气与血的关系,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旺,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气行,气能摄血: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 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气足,气滞,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气脱,气衰,2. 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血脱,血虚,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与气与血关系基本相同),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
8、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气旺,津足,气虚,津不足,气行,水行,气停,水聚,气虚:少气懒言、肢倦乏力,气能摄津,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气虚,多汗、多尿、遗尿,津能载气,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津脱,“津血同源”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三)血与津液的关系,血燥,病理,失血,伤津,伤津,案例分析,钱某,女,26岁,工人。1984年5月22日上午10时初诊。 主诉:产后大出血2小时 病史:病人足月妊娠,今晨4时分娩一男婴,胎盘自然娩出。上午8时阴道大量流血,病情危重,经输液、输血等多项处理,仍未见明显转机,急请中医会诊。会诊时诉阴道出血量多,色红伴少量血块,头晕目花,怕冷。 检查:病人神志尚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额部冰冷,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思考讨论题: (1)本病例属何证?你认为应用什么方法治疗? (2)试用气血理论分析本案的发病机制,并解释各个症状及体征。,复习思考题,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2、人体之气分为哪几类?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3、如何理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