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 河 坝 煤 矿 联 合 试 运 转报告编 制 : 梁 建 明 ( 下 河 坝 煤 矿 生 产 技 术 科 工 程 师 )审 核 : 曹 立 新 ( 下 河 坝 煤 矿 总 工 程 师 )审 查 : 邬 联 芳 ( 贵 州 湘 能 实 业 有 限 公 司 总 工 程 师 )批 准 : 李 曙 光 ( 贵 州 湘 能 实 业 有 限 公 司 总 经 理 )贵 州 湘 能 实 业 有 限 公 司二 0 一 0 年 六 月2参 加 报 告 编 制 与 会 审 人 员 名 单专业或部门姓 名 职 称 职 务邬联芳 高级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祖辉 高级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工程
2、部部长刘兴旺 工程师 贵州湘能盘县分公司副总经理曹立新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总工程师梁建明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采 矿谭 鸿 技术员 下河坝煤矿生产技术科采矿技术员宁谷前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肖赛寒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一级主管杨高明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计划发展部部长刘志林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生产技术科测量负责人梁建明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生产技术科工程师地 测曹立新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总工程师袁子祺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公司通风安全部部长曹立新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总工程师梁建明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曾定凡 下河坝煤矿通安科长
3、通风、安全王 翔 技术员 下河坝煤矿通安科技术员李俊贤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公司机电副总工程师邓克明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公司工程部一级主管机 电邓继华 工程师 下河坝煤矿机电科科长彭金和 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土 建 曹喜华 下河坝煤矿土建监理审 计 部 滕 彪 机电工程师 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企管审计部部长3目 录一、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5(一)、矿井概况 5(二)、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7(三)、矿井设计简介 8(四)、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9二 、矿 井 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机 构 13(一)、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成员 13(二)、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1
4、4(三)、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工作内容 15三 、矿 井 联 合 试 运 转 起 始 及 终 止 时 间 16四 、矿 井 分 系 统 安 全 设 施 设 计 要 求 及 实 际 建 设 情 况 16(一)、开拓方式、首采工作面布置及采掘系统 .17(二)、通风系统 18(三)、安全监测监控及通讯系统 18(四)、瓦斯抽放系统 20(五)、供电系统 20(六)、提升运输系统 21(七)、排水系统 22(八)、矿井供水防尘系统 234(九)、矿井压风系统 23(十)、地面生产系统 24五 、联 合 试 运 转 发 现 的 问 题 及 解 决 办 法 和 措 施 24(一)、主要管理措施 24(二)
5、、联合试运转期间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25六 、联 合 试 运 转 测 试 组 织 机 构 41(一)、成立联合试运转测试工作领导小组 41(二)、联合试运转测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41七 、联 合 试 运 转 测 试 结 论 42八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43表 1 下河坝煤矿采掘系统测试一览表 43表 2 下 河 坝 煤 矿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44下河坝 煤矿联合试运转测风情况表 45表 下河坝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测试一览表 46表 下 河 坝 煤 矿 通 信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47表 下 河 坝 煤 矿 防 突 及 抽 放 系 统 测
6、试 一 览 表 .48表 下 河 坝 煤 矿 供 电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49表 下 河 坝 煤 矿 提 升 、运 输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50表 下 河 坝 煤 矿 排 水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51表 下 河 坝 煤 矿 防 尘 、防 灭 火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52表 下 河 坝 煤 矿 压 风 及 压 风 自 救 系 统 测 试 一 览 表 53表 1 下 河 坝 煤 矿 其 它 生 产 铺 助 系 统 、设 施 测 试 一 览 表 .545下河坝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一、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概况(一)、矿井概况1、交通及地理位置盘县科协下河坝煤矿(整合)位
7、于盘县南部乐民镇小黄草坝自然村境内,属盘县煤管局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430031043056,北纬 253918253820。直距盘县城关镇 30km,乐民镇 1km,南昆铁 路威箐站 7km,距红果新城 20 km;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本井田北部外侧经6过,威红公路从井田南部附近通过,有简易公路与煤矿相通,交通较为便利。下河坝煤矿交通位置图2、 矿 区 范 围矿 区 范 围 是 依 据 贵 州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2007 年 5 月颁 发 的 盘 县 科 协 乐 民 下 河 坝 煤 矿 采 矿 许 可 证 (证 号为 5200000830840)划 定 ,矿区地理坐标为
8、: 两个煤矿整合后,井田边界由 9 个拐点连线组成,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东、南界接近乐民河;北至小星地;西临 F2断层走向线;东至煤层露头。走向长约 1265m,倾向宽约 970m,面积约0.9368km2。其 拐 点 坐 标 (北 京 坐 标 系 )见下表:矿区范 围边界拐点坐标 表73、地 质 构 造下河坝煤矿位于盘南背斜转折端附近,盘县断层东侧,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约北东 35,倾向北西,倾角约23 30,平均 27。据贵州省盘县乐民镇下河坝煤矿地质简测报告资料,井田内断层发育,有两条较大的断层 F2断层和 F3断 层,现已作 为井田边界,对井田内的开采活动影响不大,但井下小断层较发
9、育。4、煤 层 赋 存 情 况井田内含煤地层系龙潭组,含煤层 1530 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约 815 层。因井田内出露龙潭组中上部,可采拐点编号 X Y0 2825971 354506721 2825859 354512702 2826062 354514753 2826472 354515754 2826495 534515955 2826731 354516056 2826853 354514917 2827208 354510988 2826503 354505748煤层共有 6 层,为 3、5、7、9、12、17 号煤层,下煤组可采煤层共有 3 层,为 19、26、29 号煤层,以
10、中厚煤层为主。煤层的顶底板完整,节理、裂隙发育,底板无明显的泥化现象,其稳定性为较稳定。(二)、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概况根据贵州省盘县科协乐民镇下河坝煤矿开采方案设计(整合)与贵州省盘县科协乐民镇下河坝煤矿安全专编的方案及批复,下河坝煤矿与大冲煤矿资源企业整合,经公平协商达成协议,盘县科协乐民下河坝煤矿收购大冲煤矿,资源企业整合后的盘县科协乐民下河坝煤矿拥有企业全部产权,出任法人代表,由矿井的法人负责该矿井的建设实施及筹措建设资金。该项目于 2008 年开工建设,建设单位为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是 2007 年 4 月由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大唐华银电力
11、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注册资本 6 亿元人民币,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单位。(三)、矿井设计简介下 河 坝 煤 矿 设 计 生 产 能 力 为 15 万 t/a,矿 井 服 务9年 限 10 年 ,矿 井 工 程 建 设 计 划 工 期 21 个 月 ,调 整 概算 总 投 资 4350 万元, 截 止 目 前 ,现 实 际 总 投 资 达 7640万 元 。矿 井 采 用 斜 井 开 拓 ,工 业 场 地 布 置 在 井 田 中 部 。矿 井 划 分 为 一 个 水 平 ,一 个 采 区 开 采 ,开 采 准采标高+1550m 至+1200
12、m;主 斜 井 、副 斜 井 、回 风 斜 井 均 布 置在 17 号 煤 层 底 板 的 岩 层 中 。3#、7#、9#、17#号 为 近 距离 煤 层 群 ,采 用 区 段 石 门 联 合 呈 下 行 式 开 采 。各 开 采煤 层 属 缓 倾 斜 煤 层 ,采 用 走 向 长 壁 后 退 式 采 煤 法 ,全部 跨 落 法 管 理 顶 板 。矿 井 现 阶 段 开 采 11 采 区 。首 采 工 作 面 1132 炮 采工 作 面 布 置 于 11 采 区 北 冀 水 平 区 段 。采 掘 比 例为 12,采 面 接 替 关 系 为 :1131 工 作 面 接 替 1132 工 作面 。
13、(四)、矿井开采技术条件根 据 贵州省盘县科协乐民下河坝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和 重 庆 煤 炭 科 学 院 对 下 河 坝 煤 矿 3#、17#煤层 进 行 突 出 危 险 性 鉴 定 为 无 突 出 危 险 性 煤 层 的 结 果 ,下 河 坝 煤 矿 按 突 出 矿 井 管 理 。1、瓦 斯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1.49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4.27m3/t,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102、煤 的 自 燃 发 火2004 年 11 月 14 日,煤矿取样送云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局 143 队化验结果;井田内煤层属不自燃煤。3、煤 尘 爆 炸2004 年 11 月
14、 14 日,煤矿取样送云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局 143 队化验结果;井田内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4、煤 层 突 出 危 险 性 鉴 定根 据 2009 年 10 月 重 庆 煤 炭 科 学 院 对 下 河 坝 煤 矿3#、17#煤 层 进 行 突 出 危 险 性 鉴 定 ,其 鉴 定 结 果 表 明 ,下 河 坝 煤 矿 3#、17#煤 层 为 无 突 出 危 险 性 煤 层 。5、地 温区 内 未 发 现 地 温 异 常 区 ,地 温 属 正 常 。6、水 文 地 质 特 征(1)各 含 水 层 及 隔 水 层 含水层中二叠统茅口组: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厚400500m。出露于 矿区外
15、围西部。从区域上看,该岩组溶洞管道强烈发育,并且规模大,富水性极强,且富水性不均匀,为岩溶管道裂隙含水层、地下水埋藏较深。 相对隔水层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及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的页岩、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含水性、透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11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下水赋存于其风化带及灰岩、碎屑岩的孔(裂)隙中,为孔(裂)隙水及岩溶水,沿岩层倾向径流,在地势低洼及压力减小处以泉点的形式排泄。井田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裂隙充水矿床,自然斜坡对降水排泄较为有利,地表发育小黄草坝河,常年流水,横穿井田,对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如不留够保安煤
16、柱,河水可能流入井下,造成矿井水患。由 于 煤 系 地 层 本 身 富 水 性 弱 ,距 离 其 上 下 的 含 水 层 较远 ,大 气 降 水 和 老 窑 积 水 成 为 矿 井 充 水 的 主 要 因 素 。大 气 降水 一 般 沿 风 化 裂 隙 及 冒 落 带 渗 入 矿 井 , 裂 隙 发 育 地 段 矿 井充 水 会 有 所 增 加 。老 窑 位 于 矿 井 浅 部 ,与 地 表 水 体 和 大 气 降水 联 系 密 切 ,是 地 表 水 和 大 气 降 水 进 入 矿 井 的 主 要 通 道岩溶含水层广泛分布在矿区外围西南方 3km 外,出露面积大,岩溶较发育,补给条件较好。补给
17、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即大气降水通过封闭洼地中发育的落水洞、漏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接受补给后,主要是由北向南径流。浅层地下水及碎屑裂隙水补给途径主要为面状渗透补给,地下水接受补给后,经短途径流,排往矿区内地形低凹地带小黄草坝河或乐民河中,或以下降泉形式出露。雨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旱季河流补给地下水。12矿区属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支流黄泥河流域。 区内发育有小黄草坝河,总体流向自北向南,环绕井田西界汇入乐民河,为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小黄草坝河流量 2.88L/s(2004 年6 月 12 日于小黄草坝村段),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洪峰多出现在每年的雨
18、季(7 月9 月)。井田内地表季节性山沟水较多,其流量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变小或干枯,流量大小受大气降水的控制。(2)地 表 水矿段内发育有小黄草坝河,河流流向自北向南环绕井田北、东、南边界在南西角穿出区外在乐民焦化厂汇入乐民河,为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3)涌 水 量根 据 精 查 补 充 报 告 ,矿 区 的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简 单 ,煤 系 地 层 本 身 含 水 甚 弱 。经 计 算 本 矿 井 正 常 涌 水 量 为60 m3/h,最 大 涌 水 量 为 120 m3/h。(4)矿 井 充 水 因 素a、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为区内的主要充水水源,矿区位于补给迳流区,直接接
19、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与季节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地表水在雨季暴涨暴落。因此,矿井应加强雨季的疏排水工作。b、地表水:矿段内发育有小黄草坝河,河流流向自北向13南环绕井田北、东、南边界在南西角穿出区外在乐民焦化厂汇入乐民河,为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溪沟水流量 2.88L/s(2004年 6 月 12 日于小黄草坝村段),丰水期流量较大。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洪峰多出现在每年的 510 月,开采时要留够保安煤柱(或对河床进行治理),防止河水流入井下。但井口位于季节性溪沟附近,雨季应加强防排水工作,以防地表水溃入。c、老窑积 水:矿区
20、 3#、7#、9#等煤层浅部均有老窑采煤,所以矿井开采时要加强老窑探放水工作。综上所述,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严防水害发生。(5)水 文 地 质 类 型综 上 所 述 ,矿 井 水 文 地 质 类 型 为 二 类 一 型 ,即 以大 气 降 水 为 补 给 来 源 的 裂 隙 充 水 矿 床 ,水 文 地 质 条 件较 为 简 单 。二 、矿 井 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机 构通 过 19 个 月 时 间 的 建 设 ,下 河 坝 煤 矿 各 主 要 生 产系 统 和 安 全 设 施 已 按 设 计 建 设 完 成 ,贵 州 湘 能 实 业 有限 公 司
21、 于 2009 年 11 月 15 日 向 贵 州 煤 炭 管 理 局 呈 报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盘县科协下河坝煤矿(整合)建设项14目联合试运转方案。贵 州 省 煤 炭 管 理 局 于 2009 年 12月 15 日 作 了 随 文 批 复 ,六 盘 水 市 煤 炭 管 理 局 市 煤 批字 200919 号 文 件 ,同 意 该 矿 按 盘 县 乐 民 镇 下 河 坝煤 矿 联 合 试 运 转 方 案 进 行 联 合 试 运 转 ,联 合 试 运 转时 间 从 2009 年 12 月 16 日 开 始 ,最 少 不 低 于 一 个 月 ,最 长 不 得 超 过 半 年 。根 据 六 盘 水
22、 市 煤 炭 管 理 局 市 煤 批 字 200919 号文 件 批 复 ,下 河 坝 煤 矿 成 立 了 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机 构 ,对 联 合 试 运 转 期 间 的 整 体 工 作 进 行 总 体 协 调 与 指 挥 ,以 确 保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各 项 工 作 顺 利 进 行 。(一)、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成员组 长 :周 志 中 (矿 长 )副 组 长 :曾 庆 余 (党 总 支 书 记 /生 产 副 矿 长 )曹 立 新 (矿 总 工 程 师 )唐 皓 (安 全 副 矿 长 )刘 湘 鸣 (机 电 副 矿 长 )李 长 清 (经 营 副 矿 长 )江文府:对全矿联合
23、试运转的对外协调、工农矛盾的处理工作负责。成 员 :梁建明 谭 鸿 刘志林 刘 操 曾定凡周建清 邓继华 刘首荣 马双贵 谢武龙15陈 谊 杨永妹 陈井超 邹 雄 钟松柏谭良庚 伍先军 朱爱国 蒋复海(二)、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1、周 志 中 :对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各 项 工 作 全 面 负 责 。2、曾 庆 余 :对 全 矿 联 合 试 运 转 期 间 的 试 生 产 工 作负 责 。3、曹 立 新 :对 全 矿 联 合 试 运 转 采 、掘 、机 、运 、通技 术 管 理 等 工 作 负 责 。同 时 分 管 “一 通 三 防 ”的 管 理 工作 。4、刘 湘 鸣 :对
24、全 矿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机 电 、运 输 与 设备 安 装 管 理 工 作 负 责 。5、唐 皓 :对 全 矿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安 全 工 作 负 责 。6、李 长 青 :对 全 矿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后 勤 工 作 负 责 。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成 员 对 各 自 的 分 管 专 业 工 作负 责 。(三)、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工作内容1、每 天 必 须 至 少 有 1 名 矿 领 导 值 班 ,其 他 成 员 必须 深 入 现 场 跟 班 ,准 确 掌 握 联 合 试 运 转 各 项 工 作 的 施工 进 度 。2、按 照 竣 工 验 收 必 须 完 成
25、 的 工 程 统 筹 考 虑 ,倒 排16工 期 ,对 每 个 施 工 环 节 制 定 目 标 ,责 任 到 人 ,抓 紧 工程 进 度 ,盯 住 关 键 工 程 ,确 保 按 期 实 现 矿 井 联 合 试 运转 后 通 过 竣 工 验 收 。3、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定 期 开 好 工 程 平 衡 会 ,及时 解 决 存 在 的 问 题 ,各 部 门 把 联 合 试 运 转 当 作 目 前 的一 项 重 要 工 作 抓 ,千 方 百 计 支 持 一 线 。同 时 ,建 立 各种 工 程 例 会 制 度 ,每 周 必 须 召 开 一 次 工 程 建 设 协 调 会 ,一 周 一
26、 总 结 。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根 据 各 个 施 工 单 位的 施 工 特 点 ,制 定 公 平 合 理 的 奖 罚 制 度 ,以 提 高 施 工单 位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对 没 有 完 成 工 程 进 度 的 ,如没 有 特 殊 原 因 ,必 须 则 对 其 进 行 必 要 处 罚 。4、矿 在 建 工 程 各 施 工 单 位 以 联 合 试 运 转 为 契 机 ,积 极 合 理 组 织 生 产 ,在 确 保 安 全 、质 量 的 前 提 下 ,全面 完 成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各 项 施 工 任 务 。5、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负 责 组
27、 织 采 、掘 、机 、运 、通 、后 勤 等 部 门 按 照 基 建 矿 井 验 收 标 准 对 竣 工 工 程 进行 验 收 ,同 时 完 善 所 有 竣 工 资 料 ,迎 接 竣 工 验 收 。6、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要 坚 持 实 事 求 是 、厉 行 节约 的 原 则 ,严 格 工 程 计 划 和 预 算 ,把 投 资 控 制 在 概 算之 内 。7、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必 须 把 安 全 生 产 作 为 一 个首 要 的 工 作 来 抓 ,切 实 搞 好 广 大 职 工 的 安 全 培 训 工 作 。17从 努 力 提 高 广 大 职 工 的 综 合
28、 素 质 抓 起 ,要 通 过 反 事 故演 习 、安 全 教 育 培 训 、安 全 知 识 竞 赛 、安 全 技 术 岗 位练 兵 等 形 式 多 样 、内 容 丰 富 的 活 动 ,培 养 职 工 安 全 工作 的 自 主 管 理 意 识 ,不 断 提 高 职 工 自 我 保 护 的 意 识 和能 力 。三 、矿 井 联 合 试 运 转 起 始 及 终 止 时 间根据六盘水市煤炭管理局市煤批字200919 号文件批复,批准下河坝煤矿于 2009 年 12 月 16 日开始进行联合运转。联合运转终止时间已满足生产与安全测试要求,最少不低于一个月,最长不得超过半年这规定,再结合现下河坝煤矿实际
29、情况,下河坝煤矿联合运转批准终止时间为于 2010年 6 月 16 日,由于各方面原因,该矿实际试运转时间至今。四、矿井分系统安全设施设计要求及实际建设情况(一)、开拓方式、首采工作面布置及采掘系统1、开 拓 布 置矿 井 划 分 为 一 个 水 平 ,一 个 采 区 开 采 ,准采标高+1550m 至+1200m。矿 井 采 用 斜 井 开 拓 方 式 。工 业 广 场 布 置 在 井 田 中部 ,矿 井 在 工 业 场 地 内 布 置 主 斜 井 、副 斜 井 、风 井 共三 个 井 筒 。三 个 井 筒 均 布 置 在 17#号 煤 层 底 板 岩 层 中 。18主 斜 井 倾 角 -2
30、4,上 段 老 主 斜 井 净 断 面 4.6 m2,新 掘 主 斜 井 净 断 面 8.5m2,已 掘 至 +1300m 水 平 ,井 筒斜 长 516m。副 斜 井 倾 角 -24,净 断 面 7.86 m2,已 掘 至+1300m 水 平 ,井 筒 斜 长 512m。主 斜 井 、副 斜 井 均 作为 进 风 井 ,供 给 井 下 新 鲜 风 流 ,风 井 主 要 用 作 全 矿 井回 风 。2、首 采 工 作 面 布 置1132 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井田北冀,区段标高+1403m 1357m,走向长为 400m、平均倾斜长 80m,通过 1408m 水平110 石门及 1350m 水平 1
31、11 石门分别联系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采用普通炮采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支柱(1.2 米-2.4 米)配铰接顶梁(1.2 米)支护;采面回风巷断面: 金支为 5.2m2,锚网为 6.1m2;运输巷断面:金支为 5.2m2,锚网为 6.1m2;工作面 风量配备415m3/min。1132 运 输 巷 内 安 装 DTL65/12/17 型 管 架 皮 带 输 送机 和 SGWB-30 刮 板 输 送 机 运 输 煤 炭 ,工 作 面 煤 炭 经工 作 面 刮 板 输 送 机 皮 带 输 送 机 运 输 巷 111 石 门 111 运 输 绕 道 主 斜 井 皮 带
32、(DTL650/75) 地 面 煤仓 。3、采 面 接 替 关 系19采面接替关系:1132 首采工作面(炮采)1131 工作面(炮采)1172 工作面(炮采)。(二)、通风系统矿 井 通 风 方 式 采 用 中 央 并 列 抽 出 式 。在 地 面 风 井安 装 了 两 台 FBCDZN017/2*90 主 要 通 风 机 ,功 率 为290KW;静压为 3600-900pa,额定风 量为 30-80 m3/s,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首 采 1132 工 作 面 采 用 负 压 通 风 ,风 量 为415m3/min。其 它 掘 进 工 作 面 采 用 局 扇 供 风 。全 井 供 风 量 为
33、 2000 3200 m3/min。(三)、安全监测监控及通讯系统1、矿 井 配 备 了 KJ101 型 安 全 监 测 监 控 系 统矿井配备了 KJ90NA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选用重庆煤科院 KJ90NA 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监控模拟量(200-1000)Hz ,开关量 1mA(停)/5mA(开)。地面工业场地设有 2 个分站,分别为工业场地压风机房、扇风机配电间、绞车房及瓦斯抽放站监控分站,监测瓦斯抽放站机房的瓦斯浓度、瓦斯抽放泵开停、管路中负压、流量、温度,风机、绞车及空压机的运行状态。井下设有7 个分站,分别监控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硐室的瓦斯、一氧20化碳、风速及井下风
34、门开关、设备开停、水位等。 (详见监控系统图)2、通 讯 、信 号 系 统在调度室安装一台 KTJ101-100 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总机,共安装 49 台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地面通讯:共安装 24 台电话机,地点在矿调度室、安全监控室、安全生产办公室、各连队进班室、主井井口、副井井口、风井井井口、行人井井口、变电所、绞车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瓦斯抽放站。井下通讯:共安装 25 台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地点在:副斜井与 110 石门的交叉口、副斜井与 111 石门的交叉口、副斜井与 112 石门的交叉口 、110 回风绕 道、112 回风绕道、1134 联络巷、中央变电所 、水泵房、井下消防材料 硐室
35、、各皮带机头、刮板运输机机头、掘进头、溜煤眼、3#层下山与1132 回风巷交叉口、3#层下山与 1132 运输巷交叉口以及采面上、下出口。信号系统:在绞车房、主井井口、副井井口、副斜井与110 石门的交叉口、副斜井与 111 石门的交叉口、井底车场 、皮带、溜子机头各安设一台组合按钮、电铃便于信号联系。3、人 员 定 位 系 统矿 井 配 置 安 装 KJ222 型 煤 矿 井 下 人 员 定 位 系 统 。4、监 控 装 置21各 运 转 系 统 安 装 实 时 监 控 装 置 。(四)、瓦斯抽放系统地面设永久瓦斯抽放站,布置于工业广场东南部小山坡上。瓦斯抽放设备:低负压高流量抽放泵 2 台
36、,型号为ZBEA-253-0,功率: 75KW,转速 740r/min。高 负 压 低 流 量抽 放 泵 两 台 ,型 号 为 ZBEA-303-0,功 率 :75KW,转 速 :590r/min。抽放及防突用钻机:ZYG750 型钻机一台、ZYG650 型钻机一台、QFZ-22 型防突钻机两台。(五)、供电系统在工业广场建设有 10KV 地面降压站。A、地面供电系统:下河坝煤矿的供电电源一回引自乐民镇 35KV 变电所至下河 坝煤矿地面 10KV 变电所,二回引自响水 35KV 变电所至下河 坝煤矿地面 10KV 变电所,形成双回路供电。B、井下供电系统井下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由地面
37、10KV 变电所高压馈电柜引两根 MYJV228.7/10-335 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经副井至(+1350m)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22所共安装七台 PBG10 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开关,其中 2台进线高爆开关,1 台联络高爆开关, 1 台高爆开关供动力负荷变压器,2 台高爆开关供排水负荷变压器,1 台高爆开关供掘进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各负荷电缆由隔爆分馈电开关引出。(六)、提升运输系统(1)、主 斜 井 提 升 系 统主井井筒倾角 24,采用 DTL650 型大倾角胶带机运输,共安装 2 台,其主要技术参数为:B=650mm,=+24,V=1.6m/ s,Q=180t/h,L=3
38、00m。矿井生产原煤出井口后经皮带转载直接载入装车,汽车运至洗煤厂或焦化厂加工。地面生产系统工艺流程:井下原煤转载胶带汽车外运(2)、副井提升系统在井口设平车场及井口棚,主要负责井下人员、掘进矸石提升及材料设备进出。主要参数:井筒倾角 24,斜长 510 m;车场形式:上中部甩车场、下平车场;井筒内铺设 30kg/m 轨道,轨距 600 mm; 工作制度:每年工作 300 天,每天三班提升;提升容器:MG1.1-6 矿车,MC1-6B 材料 车,人车;23钢丝绳:67+FC-24-1570 钢丝绳,dk24mm,Qq1570kN提升机:JK-301. 5P 型,V3.2m/s,减速比 I=20
39、,最大静张力 F=61kN;电机:YVF3552-6 型,660V 、185kW;提升机电控:低压四象限变频调速提升机电控,一套。(3)、矸石运输系统:矿井矸石经副斜井提出后,用蓄电池机车牵引排放至矸石转运场,矸石转运场在工业场地东南侧。矿井附近有多个矸石砖厂,需要大量矸石,井下排出的矸石直接转运至矸石砖厂制砖。(七)、排水系统(1)排水方式:在井底(1300m)车场附近建井下中央水泵房,集中排水,排水管路经副斜井排出至地面井下水处理站。主要参数:矿井正常涌水量:30m 3/h;最大涌水量:120m3/h;排水高度:200m 。井筒倾角:24 0。外水仓长度:112.6 m、容积:788.2m
40、 3,内水仓长度:60.3m、容 积:422.1 m 3。(2)水泵型号:矿用节能型离心式水泵 MD155-309 型,流量 155m3/h,扬程 270 m;三台。正常涌水量 时,一台泵工24作;最大涌水量时,二台工作,一台检修。配套隔爆电动机为YBK2315L2-4,185kW,660V,三台。(3)排水管:两趟,其中:一趟 219 无缝钢管,另一趟159 无缝钢管。(八)、矿井供水防尘系统在工业场地东南侧小山坡上建 300 立方米生产生活水池,集中向井下供水防尘。(九)、矿井压风系统A、供风方式:在工业场地副斜井井口附近建空压机站集中向井下供风。B、空压机及参数:风冷式螺杆压缩机 UD1
41、10A-8 型 2 台,1 台工作,1 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 110kW、660V。C、压风管路:压风主管选用无缝钢管,DN108。(十)、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占地面积 0.035Km2,主要布置生产、辅助生产、行政办公生活三个功能区。(1)地面生产区主要有:地面储煤场、机修车间、综合材料仓库、坑木加工房、瓦斯抽放站、10KV 地面降压站、压风25机房、抽风机房、污水处理站、地面炸药库等。(2)辅助生产区配备有地磅房、汽车队等。场内运输采用窄轨铁路和公路运输二种方式。(3)行政办公及生活区:有矿井办公楼、食堂、职工宿舍、井口综合(办公)楼、器材库等五 、联 合 试 运 转 发 现 的 问 题
42、及 解 决 办 法 和 措 施(一)、主要管理措施1、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设 在 调 度 室 ,每 天必 须 至 少 有 1 名 矿 领 导 值 班 ,其 他 成 员 必 须 深 入 现 场跟 班 ,准 确 掌 握 联 合 试 运 转 各 项 工 作 进 度 及 测 定 指 标 。2、按 照 联 合 试 运 转 的 时 间 表 倒 排 工 期 ,按 时 完 成各 个 系 统 、各 项 指 标 的 测 定 。3、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要 定 期 开 好 平 衡 会 ,及 时解 决 存 在 的 问 题 。各 部 门 要 把 联 合 试 运 转 当 作 一
43、项 重要 工 作 来 抓 ,要 分 系 统 、分 专 业 制 定 测 试 办 法 和 措 施 。4、矿 井 各 专 业 科 室 是 实 施 联 合 试 运 转 测 定 工 作 的主 要 负 责 部 门 ,各 系 统 的 运 行 记 录 要 齐 全 、真 实 、可靠 。测 定 人 员 必 须 认 真 负 责 。265、联 合 试 运 转 领 导 小 组 负 责 组 织 采 、掘 、机 、运 、通 、后 勤 等 部 门 按 照 基 建 矿 井 验 收 标 准 对 竣 工 工 程 进行 验 收 ,整 理 好 所 有 资 料 ,编 制 好 联 合 试 运 转 系 统 运行 报 告 。6、把 安 全 生
44、 产 作 为 一 个 重 要 的 工 作 来 抓 ,确 保 联合 试 运 转 实 现 安 全 生 产 。7、通 过 联 合 试 运 转 完 成 生 产 系 统 和 安 全 设 施 及 其它 辅 助 设 施 的 测 试 工 作 ,为 今 后 矿 井 的 安 全 生 产 提 供可 靠 依 据 。(二)、联合试运转期间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1、“一 通 三 防 ”管 理 应 急 预 案 及 防 止 瓦 斯 事 故 的 安全 技 术 措 施 。1132 首采工作面布置于井田北冀,区段标高+1403m 1357m,走向长为 400m、平均倾斜长 80m。根据 2009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绝对涌出
45、量为1.49 m3/min,相对 瓦斯涌出量为 14.27m3/t,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根 据 2009 年 10 月 重 庆 煤 炭 科 学 院 对 下 河 坝 煤矿 3#、17#煤 层 进 行 突 出 危 险 性 鉴 定 ,其 鉴 定 结 果 表明 ,下 河 坝 煤 矿 3#、17#煤 层 为 无 突 出 危 险 性 煤 层 。(1)、通 风 管 理(A)工作面通风方式:U 型通风方式27(B)风量计算预计 1132 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量为: 3.76m3/min;根据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及矿井瓦斯涌出实际情况,预计抽放瓦斯量为:1m 3/min,风排瓦斯量 为: 2.76m 3/min
46、。1132 工作面的配风量: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 采 =100q 采 Kc式中: 采 工作面需风量,m 3/min;采 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1.49m3/min,按 2.76m3/min 计算;Kc采煤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系数,取 1.5Q 采 =1002.761.5=415m3/min=6.9m3/s按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采 =4NK式中:N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50人。K风量备用系数,取1.25。Q=4501.25=250m3min=4.2m 3s按工作面温度计算采 =60式中: 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取 1.0/;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
47、断面,取 7.142-工作面长度系数,取 0.928601.07.140.9=385.56m3/min=6.43m3/s工作面按炸药使用量计算采 =25A式中:A 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取 8K采 =258=200m3/min=3.33m3/s根据以上计算,取最大值,取: 采 =415m3/min=6.9m3/s;风速验算:工作面风速:以工作面的宽度、支架横断面、采高作为计算依据,计算工作面的通风断面。F=LH f=4.21.71.6=5.5m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 101 条规定,工作面最高允许风速为 4m/s.最低允许风 速为 0.25m/s.则 最大可配风量为:Qmax=SV=5.
48、54=22m3/s=1320 m3/min最小可配风量为:Qmin=SV=5.50.25=1.375 m3/s=83m3/min由于: 83m 3/min415 m 3/min1320 m 3/min故工作面配风满足要求。(C)、日 常 管 理 :a、通风队测风员 每月分三旬 对 1132 工作面、运输巷、回29风巷进行一次测风。对测风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汇报调度室与通风队。并作好记录。b、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进行测风,同时根据工作面配风要求进行调节,保障工作面风量需求。c、通风队监测 工在 1132 回风巷的测风站安设一台风速传感器,加强维护并在正常情况下
49、每 7 天调校一次,确保其正常运行。d、通风队按照规定派木工对井下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2)、瓦 斯 管 理a、工作面回采期间 ,每班派 1 名瓦检员加强瓦斯检查,负责工作面及上下巷的瓦斯浓度。严禁空班、漏班、误检及漏检。杜绝瓦斯超限作业。b、安设 4 台瓦斯传感器:、T1 设置在回风 巷距工作面煤壁退回 5 米的顶板下300mm 处,其报警值 0.8%,断电值1.2%,复电值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安型电器设备。、T2 设置在 1132 回风巷距 110 回风联络巷口 1015米处,其报警值0.8%, 断电值0.8%, 复 电值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T3 设置在距工作面下出口往外 20 米的运输巷内,其报警值0.5%,断电值 0.5%,复电值0.5%.断电范围为运输30巷、工作面回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