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时报:中国城市污泥已造成二次污染10 月 22 日, “京城环保第一大案”终于尘埃落定。北京市门头沟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承包北京市清河、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的北京环兴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何涛等人均被法院认定犯重大环境污染罪,何涛被判有期徒刑 3 年 6 个月,罚金 3 万元,刘永祥和蒋小兵被处以缓刑,吴建华和刘书力则被免予刑事处罚。此前,何涛等人将北京市清河、酒仙桥污水处理厂 6500 吨含有多种重金属和大量细菌的污泥,倒进北京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永定河旧河床沙坑内,造成重大污染事故,损失高达上亿元。污泥处置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鼎沸京城的“京城环保第一大案”是偶然还是必然?至少 3
2、0 多个城市先后爆发过污泥污染事件,广州万吨污泥埋进林场 、 深圳污泥坑管涌威胁自然生态等报道一再见诸媒体。由此引发出的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面临哪些问题?污泥的破解之道又是什么?!污水处理厂遭遇污泥尴尬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 40 个城市有 78 个污水处理厂。1995 年,污水处理厂增加到 122 个。2000 年,超过 400 个污水处理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今年 6 月,这个数字变成惊人的 2389 个。污水处理量增加后,随之而来的是产生的大量污泥。中韩活性污泥处理共同技术开发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市固体废物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阳生说:“之前韩国环境产业技术部全炯
3、律介绍韩国 2008 年一年产湿污泥 28.2 万吨,而中国目前一年就产干污泥 900 万吨,我很羡慕他们。 ”中国干污泥占总垃圾量的 0.3%,而且每年以 10%以上的速度递增。湿污泥含水量高达 80%;而且有机质含量高,很容易发臭。本来城市污泥是很好的农业肥料,氮、磷、钾含量远高于农家肥,可惜污泥含有寄生虫、病菌等,而且臭味问题很突出,并不太适合直接做肥料。这让污泥处置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垃圾填埋场不接受污泥“垃圾填埋场一般很不喜欢污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给科学时报记者一口气列举了好几条理由:首先,脱水后的污泥黏稠得就像稀汤一样,不能堆积,而且影响垃圾
4、填埋场的机械作业,缩短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2007 年建设部出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标准和 2008 年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中都明确规定,污泥混合填埋含水率应小于 60%。尽管如此,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仍普遍达 80%左右。其次,污泥很容易堵塞垃圾填埋场的渗沥管道,影响其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再次,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泥散发恶臭,还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影响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延长封场的时间。污泥引发的恶臭招致居民抗议,影响社会安定。“深圳黄涌的垃圾填埋场、广州垃圾填埋场,这些接受污泥的垃圾填埋场,很快就废了,而且还出现过垃圾填
5、埋场垮塌事件。 ”陈同斌展示了很多调查图片,蚊蝇成堆,臭不堪言。近年三峡库区的“污泥填埋危机”就是突出反映。成千上万吨没有处置的污泥成为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的最大污染源,数额庞大的污泥处理处置费用成为污水厂正常运行的沉重负担,直接影响三峡库区污水的有效治理。有人耸人听闻夸张,如果资金再不到位,或者技术上处理不当,三峡水库将成为一个“活性污泥储存库” 。 刘阳生也展示了他到某污水处理厂调查的图片,黑漆漆的污泥堆得像小山一样,等待着雨水的冲刷。 “一到夏天,庞各庄这个污泥堆肥厂蚊虫苍蝇铺天盖地,每年光灭蚊就需要农药三四吨。 ”也就是说,没有及时处理的污泥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曾在湖南省益阳市农
6、药厂工作过三年的刘阳生甚至为这个堆肥厂出谋划策,要杀死这些蚊虫苍蝇,可能要三四种农药联合发力,才能奏效。刘阳生的调查还显示,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汞超标。但北京没有排放含汞废物企业,究其原因,可能是生活源的含汞废物进入了污水系统。他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全国污泥乱倒乱放的可怕现状,北京市的污泥已流入河北廊坊等地。中国“重水轻泥”“中国做污水处理的专家不计其数,但做污泥处置的屈指可数,更何况,做污泥处置的队伍中,专业的又有几人呢?”陈同斌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现状就是典型的“重水轻泥” 。主要还是由于政府投资偏颇造成的。 “处理 1 万吨城市污水,大约产生 810 吨污泥,污泥与污水的产生比例是万分之
7、一。但是十一五期间,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很少,少了一大截” 。在国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一般占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的 40%60% 。陈同斌介绍说,现有污水厂很少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泥处置设施。污泥的安全处置率小于 10%,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污泥随意乱丢现象严重。过去由于不重视污泥无害化处理问题,加之存在缺少投资和技术不过关等多方面原因,东部某市、河北等省市的堆肥设备闲置,厂区空无一人。甚至投资巨大的中部某省污泥堆肥厂被关闭。污泥问题已成为制约污水行业发展的瓶颈。当然,这也有历史原因。 “需求决定技术。因为中国近年才加快城市化进程,兴起冲水马桶等,之前一直以旱厕为主,所以这方面的技术没有跟上。而欧美发达国家不一样,他们使用冲水马桶的时间较长,对污水和处理污泥的问题重视得更早一些。 ”陈同斌表示。“污泥和污水处理同等重要,如果污泥不妥善处置,就像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一样。解决不好污泥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水环境的改善!”陈同斌呼吁政府部门、更多的专家、污水处理厂都来关注污泥的处置。中国水协排水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向平、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等人认为, “治水不治泥,等于未治水”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