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91844.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8709080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9184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9184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9184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9184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9184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 91844四川汶川 5.12 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第一时间作出决策部署,及时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损失,同时,充分发挥了抗震救灾斗争实践的特殊教育功能,使全国军民思想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世界各国赞誉有加。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效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情感教育方法的成功运用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情感教育方法及其作用情感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以人的情感为着力点,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和自己创设的教育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提高思想品德水平

2、的方法,其特点是“寓理于情” “动之以情” “以情感人” 。1.催化激励作用人只有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情感关系与有形的物质关系相比,能产生更为深刻、更为持久的激励作用。情感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的驱动作用,积极的情感可以给人以强大的动力、无限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形成巨大的创造力和非凡的智慧,使个体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2.感染熏陶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种生动、形象、真实的情境之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感染,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为情感在人际间的交流和蔓延提供了可能,使个体的情绪社会化,产生广泛的导向、指引作用, “情感”的外延得到了拓展,从而促

3、进、激发广大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追求。3.共鸣沟通作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使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理智问题,它与我们的情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激发直观情绪,产生态度体验,并由直观体验切入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性人格的塑造和提升。教育者通过自己真挚、博大的爱,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达到与受教育者的心灵沟通,热情相处,诚恳相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抗震救灾中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1.以行育情受教育者从教育者的行为示范中,在形象感召下

4、,产生新的思想认知,情感受到升华,真情得到触动,最终内化为激励行为。从胡总书记深情亲吻震区受伤的小女孩,温总理向遇难遗体三鞠躬,到“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真诚表达,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大难之际第一时刻的行为反应和情感投向,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务实作风,是把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党所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共产党人身先士卒、一心为公的行为示范起到巨大的感召作用,有效地影响了群众,人们的感情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钦佩和感谢,而是上升为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赖,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领导者行为所依据的价值理念和情感取向,不仅仅代表他个人,而是一任政府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政府与民众在抗震救

5、灾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情感共鸣和良性互动,收到了上行下效的效果,使大家深切感悟到中央领导集体从容应对地震灾难的卓越才能和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爱民情怀,使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激励,增添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力量。2.以境育情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恰当的教育情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功能,而且能够促进人的心灵感悟,通过引入和创设一定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生动情境,使受教育者在特定情境中产生体验、获得情感。在这场灾难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为我们营设了真实感人的环境,使人们在叩击心灵的情感共振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次抗震救灾的新闻宣传及时、准确、透

6、明,一系列活生生的高 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湖北武汉,430010)摘 要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紧张、有序、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获得了圆满成功,使全国军民思想受到震撼,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情感教育方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情感教育方法、含义及作用、抗震救灾中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抗震救灾; 情感教育方法; 运用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高军(1978 ),男,山东青州人,硕士,湖北武汉通信指挥

7、学院六系二十二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从抗震救灾实践看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第 4 卷 第 2 期2009 年 2 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CHANG 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igher education edition)Vol.4 No.2Feb.2009190真实故事和典型人物,成为抗震救灾一线军民心中的英雄和榜样,令人感动、钦佩和鼓舞。从将军到士兵、从医生到后勤保障人员,人人奋勇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些身边人、身边事,成为激励广大官兵奋勇抗灾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情境”作为优化的环境,与人们的心理世界产生共鸣和契合,在现

8、实环境与情感融入的交互作用中促进了人们知、情、意行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大家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维系,没有更多的语言,人们相互感染着爱的力量,又无形中传递着爱的力量,营造了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氛围。爱似乎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成为无言的道德命令。在这个意义上说,这场不幸又是民族精神成长的幸运,真善美那么自然地流露出来,爆发出强音。人们感受到了平时所难以感受的美好和崇高。3.以情育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真诚无私的爱,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关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交融的结合点,是开启受教育者心扉的钥匙。这次抗震救灾中,人的尊严得到了极高的升华,设立全国哀

9、悼日,以这种庄严的方式对不幸遇难者以国家级的最高尊重,集中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哀伤和痛楚,倾注了全国人民的怀念和追思,使遇难者得到最崇高的祭奠,使生者得到最深切的慰藉。同一时刻,同一情境,党和国家领导人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人,共和国国旗缓缓而降下,腾起的是人性的光辉。每一个生命都应值得尊重,每一个逝者都应值得哀悼,这是体现同族同根、万众同心、同爱共哀之举,是深得民心、关乎民情“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有为之举。一个镜头、一幅图片、一句话语,让我们体会了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因为有“情” ,我们真心依靠,互相勉励,共渡难关。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情”字却让我们心灵受到震

10、撼,内心充满力量。4.以艺育情通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磁力,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冷静的比较中发现自我,在自觉的思索中重塑自我,在不知不觉中启迪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除了新闻媒体滚动报道来自震区的生命奇迹和抗灾事迹外,还有一种潸然泪落的激情传播,那就是文艺。无论哪种形式的舞台演出和赈灾活动现场,一篇篇发自肺腑的诗文,一曲曲充满激情的演唱,一幅幅饱蘸爱心的书画,用艺术的感染力使人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党心、军心、民心,心心相印。中央电视台通过举办爱的奉献 向祖国报告等主题文艺晚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活动以文艺表演与播出抗

11、震救灾宣传短片穿插进行的方式,将全国人民与灾区群众的共同情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充分表达了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共克时艰的心愿,整个活动过程情真意切,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使人们不仅感受着大难之中有大爱,更感受着一个民族的坚强与伟大。三、运用情感教育方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重情感运用与思想引导的有机统一情感具有感染、交融、审美功能,能激发人们对教育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情感的催化,更要有理性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将个人情感升华为高尚情操,内化为意志品质,无论方式和内容怎样变化,教育的原则和方向是不变的。如果把理论精髓弃置一旁,一味强调情感激发,以情代理,

12、就会将严肃的教育工作变成纯粹的煽情表演,不仅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甚至会导致受教育者价值观念的模糊和淡化。必须注重情感运用与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寓情于理、借情说理,既促进受教育者的情感升华,又推动受教育者的认识提高。2.注重教育情境的合理设置情感教育具有隐性课程的特点,通过创设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特点的真、美、善交融的情景,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者自身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应以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去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因此,必须结合时代发展中有益的教育因素来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善于用真情打动人,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

13、中。要摒弃那种“为情景而情景” ,一味追求新奇、热闹的做法,因时、因地设境,使每种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激发积极情感,使受教育者在认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3.注重情感教育同其他方法的配合运用在实施教育引导时,要创造性运用各种手段,多渠道促进教育内容的内化。运用目标激励法,挖掘受教育者的内在潜力,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关系协调法,协调受教育者上下级和左右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矛盾和隔阂,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运用榜样示范法,激起受教育者学习、仿效的动机,引起共鸣,使他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增添信心。因此,开展情感教育时要注重

14、同说服教育、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把握这些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补充、紧密配合,产生“共振效应” ,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2 李合亮,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4 卢家梅.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5 刘长庚.情感教育的内涵与现状考察J.兰州学刊,2003(2).6 张培莉.现代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