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度专稿: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版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与解读牛晓辉【摘要】 美国骨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一般每年更新次,其内容反映了当前该领域的共识和最新进展。 年最新版指南已于近期推出,包括常见原发骨肿瘤的诊断和多学科治疗,涵盖了骨肉瘤、软骨肉瘤、尤因肉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肿瘤。本文就其核心内容和更新进行阐述和解读。【关键词】 骨肿瘤; 指南 , , , : ,: 【】 , , , , , , , , 【 】 ; 骨肿瘤特点为发病率低、发病年龄轻、预后不佳。近年来,骨肿瘤的治疗进展并不显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发病率低,治疗规范化程度也低,即使在发达国家,误诊误治也不在
2、少数。近日,颁布了版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版和版指南基础上加以补充和修订。主要更新内容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因肉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的外科治疗,恶性骨肿瘤的药物治疗等,整体涵盖了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笔者就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加以解读。一、骨肉瘤诊断和治疗:除了旧版指南提出的检查手段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原发肿瘤的线和(可选做)、肺部影像学检查、和(或)骨扫描,在新版指南中,增加了对疑似骨肉瘤骨转移灶和复发性或转移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评价内容,包括原发肿瘤部位的线、或,胸部、或骨扫描。对于原发高级别骨肉瘤的治疗,如果切缘为阳性,且化疗反应差,术后可行进一步的手术切除,并根据情
3、况决定是否放疗,并更换化疗方案。其中“考虑更换化疗方案”一项在版指南中为类证据,但在版指南中,其证据级别降低为类。另外,对于切缘为阴性但化疗反应差的患者,版指南除了“考虑更换化疗方案”外,还增加了“继续术前化疗方案”的选择。复发性或转移性骨肉瘤的治疗:对于术后复发的骨肉瘤,指南推荐行化疗和(或)手术治疗,若治疗后再次复发或肿瘤进展,在版指南中,下一步的推荐治疗方案依次为:手术治疗、临床试验、钐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 )、姑息性放疗和支持治疗,在和版指南中增加了推荐使用治疗。 是发射粒子的放射性药物,具有亲骨性,临床前研究结果提示该药物在骨肉瘤的治疗中有效,用于治疗转移性和复发性骨肉瘤尚处于早期研
4、究阶段;与发射粒子的放射性药物 相比,具有骨髓毒性小和疗效好的优点。复发性骨肉瘤治疗难度中华外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 ,高,研究进展缓慢,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新型治疗方法,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复发性或转移性骨肉瘤的二线治疗方案中,版指南推荐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拓扑替康、异环磷酰胺、卡铂、 和索拉非尼。 版指南中推荐的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在版和版指南更改为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或异环磷酰胺。 等报道了一项包括例新发转移骨肉瘤的二至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应用高剂量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总体治疗反应率为,但也伴随很大的药物毒性反应。骨肉瘤的二
5、线治疗方案中还增加了索拉非尼依维莫司方案。 等报道了一项包含例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应用索拉非尼联合依维莫司治疗不可切除或复发性高级别骨肉瘤是有效的,但的患者因为药物毒性而降低剂量和(或)接受干预治疗。二、骨巨细胞瘤诊断建议:指南推荐的诊断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线、和)。胸部线和检查对于发现肺部转移灶至关重要,对于某些特殊的病例,可行骨扫描,活检对于确诊是必不可少的。治疗建议对于可切除的病例首选手术治疗(囊内刮除),并根据需要选择其他辅助治疗;对于不可切除的中轴骨病变,或者虽然可切除、但切除后会导致病残的病例,推荐行非手术治疗,包括栓塞、地诺单抗和干扰素。因放疗有增加恶变的
6、风险,因此只用在不能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对于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有改善的患者,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仍然没有治愈、但已转变为可切除的,应选择囊内刮除;如果仍然不能切除,应继续给予地诺单抗治疗;如果疾病进展,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序贯进行。对于已发生转移的病例,对原发病灶的处理与没有转移的病例相同。对于可切除的转移病灶选择囊内刮除;对于不可切除的转移病灶,地诺单抗、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放疗或观察都可以作为选择。有研究结果显示,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皮质破坏较重、关节受累或位于骶骨的巨大骨巨细胞瘤。地诺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二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用于不能切除或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
7、效果,即消灭以上的巨细胞,或者连续周影像学检查无进展,缓解率达()。但是,对于累及关节面的病例,地诺单抗的作用在于术前应用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术后关节功能,但目前仅限于个案报道,无大宗病例研究。三、脊索瘤诊断建议:指南推荐的检查方案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原发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线、和),对脊柱进行筛查,胸部、腹部和盆腔检查。对于某些特殊病例,可以考虑行或骨扫描。 版指南在版的基础上,对影像学检查的项目进行了细化,要求行增强扫描和,由行改为考虑做。骶骨脊索瘤的活检建议在背侧进行,而非经直肠在腹侧进行。治疗建议: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一项包括例脊索瘤的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总体生
8、存率。有学者研究证实,广泛外科边界是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广泛切除的局部复发率为,囊内切除或边缘切除的复发率为。放疗可以与手术治疗结合来提高局部控制率。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前短期放疗结合术后小区域大剂量放疗,年无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和。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囊内切除结合术后放疗的局部复发率为,而囊外切除不进行放疗的局部复发率为(平均复发时间为年)。对于可切除的经典型或软骨样型脊索瘤,因肿瘤部位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在骶骨和脊椎,应进行广泛切除;如果在颅底,进行囊内切除(采用来评价切除的充分性),术后可根据情况选择放疗。对于体积较大的间室外肿瘤或切缘阳
9、性的患者可考虑放疗。对于肉眼切缘为阳性的患者或囊内切除的病例,术后给予放疗可改善局部控制,提高无病生存率。对于不能切除的脊索瘤,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去分化脊索瘤,可参考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治疗。进展期脊索瘤的治疗建议:脊索瘤的重要特征是复发率高,的复发患者会发生远处转移,包括肺、骨、软组织、淋巴结、肝和皮肤。有研究结果显示,对颅底和脊椎进展期的脊索瘤,接受不全切除的患者年生存率为,而仅接受支持中华外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 ,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为。指南建议对进展期的脊索瘤进行手术治疗,可辅助放疗或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版指南推荐的药物包括伊马替尼、顺铂、西罗莫司、拉帕替尼、埃罗替尼、
10、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其中索拉非尼是新增药物。四、其他更新内容对于低级别和间室内软骨肉瘤,版指南的治疗方式包括囊内切除,同时选择或不选择辅助治疗,新版指南提出,此种治疗方式仅用于肢体部位肿瘤,不能用于位于骨盆部位的软骨肉瘤。对于骨盆肿瘤,应行广泛切除,如不能切除则考虑放疗。不同部位的软骨肉瘤的生物学特点有显著差异,位于骨盆等中轴骨的软骨肉瘤,侵袭性较强,复发率高,因此,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术切除,获得安全的外科边界,降低局部复发率。关于尤因肉瘤,版及之前的指南采用“ ”的命名方式,在版中更名为“ ”。检查项目也有所更新,由版的“脊柱和骨盆的骨髓活检或扫描”改为版的“脊柱和骨盆的骨髓活检和(或)扫描
11、”,说明此两项检查可能同时需要,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另一项“细胞遗传学和(或)分子”检查,在版中为“强烈推荐”,而版指南去掉了“强烈推荐”,该项检查的重要性和推荐级别有所降低。对于尤因肉瘤的常规治疗方案,新版指南并未作出更新。多学科协作的内容变更为独立章节,并移动到了指南的首页,可见对其重视程度的提高。多学科协作在骨肿瘤诊疗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应引起骨肿瘤临床医师的重视。在骨肿瘤的诊疗路径中,新版指南将“疼痛的”骨病变更改为“有症状的”骨病变,其涵盖内容更为广泛和贴切。五、小结版骨肿瘤指南就骨肉瘤、软骨肉瘤、尤因肉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常见原发骨肿瘤进行了更新。其中,对骨肉瘤的诊治,尤其是转移性
12、骨肉瘤和二线治疗进行了重要更新。虽然其证据大多为级别,即基于临床经验在内的低水平证据,但在成员中达成一致共识,仍是值得信赖的。科学理解并掌握规范,合理指导临床实践,以期提高骨肿瘤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温悦萌)中华外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 ,